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教学阶段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教学阶段性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学期又要结束了。我担任五(2)语文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了。这五年来我充分利用生本理念,教学中虽说没什么经验,但我还是有自己的心得。生本教育以“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生本带着创新而来,载着和谐而归,让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分享着课堂教学的简单,品味着师生和谐相长的成功与喜悦。
几年的生本教育,让我深有感触。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自然真实,轻松和谐,就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
一、“有困难找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学习者,这种温暖来自“一切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与平等,便备课变得那么简单。记得当时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把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概括得有条有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话题,孩子们的质疑和思考,足可以成为他们课外阅读和主题研讨的依据。
有困难找学生,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就这么简单!它尊重了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也见证着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双边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教学的充实!
二、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
可谓“四两拨千斤”,生本的课堂学习过程线索清晰,学生上课得心应手。曾经有人取笑说:生本的课堂从来就是三步走:“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我们真是这样走过来的,学生们也都约定俗成:学一篇课文,首先得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接着是重点口味,体会思想;然后是阅读拓展的交流、运用与延伸。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可以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三、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别人讲到自己,从远古谈到今天,从过去说到现场,从怪诞悲观论述到积极乐观。他们上下互动,取长补短,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时不时来一阵热烈的讨论,时不时又是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说。作为教师,我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就能引起教学的共鸣。
2.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五年级,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从小广泛地读书,是儿童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再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兵马俑的个性》让学生深深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凝聚的思想,让学生下笔成文,同学们争着诉说阅读感悟的收获,他们的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记载着童年纯真的印记。
四、静待花开——教学评价和谐简单。
所谓评研,就是评价、研讨,由学生自行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弱项,自行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地充当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接受考评的学生。又是考评别人的老师,这种角色的并存,让应试教育“谈考色变”的紧张焦虑转化为生本评研的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评价的喜好就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教师,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题考倒学生,更不用在题海中带领学生艰苦跋涉,只要做个旁观者,关注学生的评研过程,学生就能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学习的优劣,在研究中学会取长补短。 评价走向生本,和谐又简单。我们不求高分,但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等待。
每一种花,遗传基因的不同,决定她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是清香怡人的茉莉;是常开不败的三角梅,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每一朵花,承受的阳光雨露不同,决定她的花期或长或短;或盛开于春夏,或怒放于秋冬。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需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更能真实地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方法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人体免疫分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抗原是指__________,抗体是指____________。
3、免疫有哪些功能?
4、我国规定的“四苗”常规接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导入新课。
阅读全文并思考问题。
课堂探讨
1、交流预习情况
认真思考问题。
学习小组内部讨论问题,并求同存异。学习小组长负责
2、小组展示成果
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
3、教师对疑难点适时点拨
问题预设:
⑴、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
⑵、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了解免疫功能异常情况。
⑶、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
⑷、如果没有患过某种疾病也没有进行疫苗的接种,
人体是否有可能产生抗体?1、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当提示、点拨。
2、老师明确答案。并对各组表现予以简单评价。
3、对于学生的疑问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
知识反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
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
作用弱强
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抗体、抗原等概念。
课堂自测
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能够起到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几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起作用。
2、特异性免疫是指当_______入侵人体时,身体免疫系统受刺激产生了_______。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就会迅速产生抵抗的作用。
3、患过麻疹或天花的人,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是因为身体中产生了()。
A、麻疹B、抗体C、病毒D、非特异性免疫
4、我国对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四苗常规接种”,分别针对的四种类型疾病不包括()。
A、麻疹B、结核C、甲肝
D、百白破、白喉、破伤风
5、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性传播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
6、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特异性免疫
发炎反应非特异性免疫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老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简单提示。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地落实1/3模式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学校于近阶段组织了任课教师的录象课,在观察录象中,我觉得自己离1/3模式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做总结反思如下:
我觉得这节课的优点是:
在这节课中,教学的基本程序符合1/3模式的特点,知识不是通过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而得到,而是学生在教师提供和创设的一定情境下通过导学提纲,阅读课本,开展个人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本小组的最佳答案,最后,全班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的不足:
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体现人人参与的原则,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
二、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些课堂语言的随意性比较大,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能讲的教师就不要讲,应该给学生足够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有些话比较罗嗦,而且,教学中,认为是比较重点的知识,在教学中,学生在叙述完后,我再重复一遍,没有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讲解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语速比较快。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评价没有讲究策略,没有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却言之有理的答案。而在教学中,我直接否定了学生的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的时候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
四、小组合作虽然比以前有了一定的实效性,但是,还有一定的差距,小组的1号同学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小组的4号同学,甚至是3号同学,仍然是被动的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在小组学习中,有的小组为了获得发言的机会,对所学的内容不求甚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当主持人再举出反例,就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学习问题没有更深入的发展。
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些急于呈现自己的观点,没有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在什么情况下介入没有把握的好,没有给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留出足够多的空间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