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大全)

2022-10-04 19:41:5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暖通1002张文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总要在路口等半天等一辆顺路的货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

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

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

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

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医疗合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

题。

2、经济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

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里的一部分人建设的工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里

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主要农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小麦生产从改革前的不到二百

斤上升到了改革后的一千斤以上。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原来的人工劳作转

变成了基本的机械化,使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农业结构发生明显

变化。一是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二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建设初具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逐步

发展壮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公路里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乡

镇公路全部畅通,宽带网通达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完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取消了农业税,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

轻农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

体制改革,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农民想

要的政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制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不到一百元上升到现

在的三千元以上。

3、精神方面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30多年

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

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

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

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

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

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

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

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

4、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

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

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的河已经断流了好

多年了,并且河里面存在好多垃圾,每当从那走过总会闻到一股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

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的重要原因白色垃圾。这些

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生产生活的科技性不足。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

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

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

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

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

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

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村民群众增

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农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

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

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

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

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附录: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25岁以下B.25—44岁C.45-55岁D.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A.退休人员B.教师C.企业员工D.农民

E.公务员F.个体商户G.外出务工人员H.其他

4.您的居住地是本市的:A.市区B.乡镇(县)C.农村

5.(1)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500以下B.500-1000C.1000-3000D.3000-5000E.5000以上

(2)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10以下B.10-30C.30-50D.50-100E.100以上

6.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B.精致华丽C.时尚潮流D.一直以来没什么变化

7.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依旧粗茶淡饭B.逐渐丰盛多样C.注重营养均衡

8.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改变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您现在的主要的出行工具

A.步行B.单车C.公交D.摩托E.小车F.电动车F.其他 _____________.10.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11.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每个家庭都以普及

B.有变化,基本上普及

C.变化不大,根本无法完成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2.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环境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污染较严重

B.变化较大,越来越好

C.变化不大,基本没被污染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3.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人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大幅度提高

B.变化不大,基本上遵守

C.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D.有所下降

14.您认为您村的社会风气如何?

A.风气不好,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B.风气一般,C.风气较好,非常和谐。

D.风气较差,违法情况时有发生

15.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B.没多大用C.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6.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没什么变化

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7.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A.没什么感觉B.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和谐发展

C.虽然农村现在有很大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8.您认为家乡在这34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可多选)

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您认为改革开放34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可多选)

A.社会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生存状态不佳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不高

D.污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E.留守孩子、空巢老人增多

F.各项建设虽取得很大成就,但相较之下仍有差距

G.不够现代化,人才缺乏等

H.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您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A.发展迅速B.稳步发展C.没有多大变化 D.有所衰退,地位被其他城市取代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总要在路口等半天等一辆顺路的货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医疗合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经济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里的一部分人建设的工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里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主要农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小麦生产从改革前的不到二百斤上升到了改革后的一千斤以上。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原来的人工劳作转变成了基本的机械化,使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

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是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二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

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公路里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乡镇公路全部畅通,宽带网通达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取消了农业税,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农民想要的政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不到一百元上升到现在的三千元以上。

3、精神方面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30多年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

4、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的河已经断流了好多年了,并且河里面存在好多垃圾,每当从那走过总会闻到一股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的重要原因白色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生产生活的科技性不足。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村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农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附录: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44岁 C.45-55岁 D.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退休人员 B.教师 C.企业员工 D.农民

E.公务员

F.个体商户

G.外出务工人员

H.其他 4.您的居住地是本市的: A.市区 B.乡镇(县)C.农村 5.(1)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3000 D.3000-5000 E.5000以上(2)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10以下 B.10-30 C.30-50 D.50-100 E.100以上 6.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 B.精致华丽 C.时尚潮流 D.一直以来没什么变化 7.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依旧粗茶淡饭 B.逐渐丰盛多样 C.注重营养均衡 8.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改变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您现在的主要的出行工具

A.步行 B.单车 C.公交 D.摩托 E.小车 F.电动车 F.其他 _____________.10.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 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11.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每个家庭都以普及 B.有变化,基本上普及 C.变化不大,根本无法完成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2.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环境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污染较严重 B.变化较大,越来越好 C.变化不大,基本没被污染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3.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人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大幅度提高 B.变化不大,基本上遵守 C.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D.有所下降

14.您认为您村的社会风气如何? A.风气不好,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B.风气一般,C.风气较好,非常和谐。

D.风气较差,违法情况时有发生 15.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 B.没多大用 C.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6.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没什么变化

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7.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A.没什么感觉 B.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和谐发展 C.虽然农村现在有很大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8.您认为家乡在这34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可多选)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您认为改革开放34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可多选)A.社会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生存状态不佳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不高 D.污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E.留守孩子、空巢老人增多

F.各项建设虽取得很大成就,但相较之下仍有差距 G.不够现代化,人才缺乏等 H.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您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A.发展迅速 B.稳步发展 C.没有多大变化 D.有所衰退,地位被其他城市取代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学院1

班级1

1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安陆市到底具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这次我的社会实践的目的便是了解改革开放以家乡的变化,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了解,以及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感悟和理解。

1.2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这次社会实践首先丰富了我的暑期生活,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知,促进了我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让我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家乡这么些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此外,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发展的现状,增强对国情和社会的认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2.1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

从2012年7月24号到7月2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7月27日开始正式在1市开展采走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8月5日。从8月8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8月15日完成。

2.2社会实践的内容

我家乡所在地为1(县级市)。本市有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9镇4乡2个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农业发展为基础。1不仅有丰厚的旅游资源,而且人杰地灵。不仅是全国著名的1。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访问座谈等形式随机走访了全市中的20户人家,采访了30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

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市中的实行情况,市2中农村的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由于交通、经费上的限制,此次只调查了本市的很少一部分市民,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家乡的发展现状,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市的一些实质问题。

从本次实践地统计结果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我总结出市民在物质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1.衣食住行全改变

曾经的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现在基本上全是楼房,房内宽敞明亮,值得庆贺的是市中心已建成了25层的高楼,人民的住宿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人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2.各种电器全都有

现如今90%的家中安有彩电,大部分的家中也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另外,30%的家中还安装了电脑,人民生活逐步进入网络时代。

3.国家政策全保障

这些年,国家实施的各种福利政策也让市民很高兴,100%的人都对最近实施的,医疗保险,减免农业税,家电下乡,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中获利很多,并对这些政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特别是农村医保政策,让很多农民都看得起病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国家的保障。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不太成熟的一点建议:

1.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

根据统计100%的家中都有麻将,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打麻将,并承认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另外,根据我的所知,家乡的打麻将之风太盛行了,人们聚一起就是打麻将,各个街道社区基本上都有一到两个麻将馆,有的甚至更多。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因此,我希望,政府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街道和乡村办事处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多开设一些满足农民需求文化站,和一些娱乐设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2.社会发展结构单一,其他旅途及文化资源浪费

1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上曾吸引了不少骚人墨客涉足1,流连忘返。李白、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负盛名的文坛巨匠都来此览胜题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1,此外,1见,而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价值和情趣。但是在我所生活的十几年里却罕见外地游客,很多的市民也反应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够以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吸引资金,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多宣传,多建设,多发展,使1变成一个新型的旅游城市。

3.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1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县城,农业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几十年来,本市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水稻,花生,蔬菜等。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这次的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让我了解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当然也存在很多的漏洞,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3.实践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成长了不少。我感受,感悟到了很多。另外,我还要感谢我家乡的父老乡亲,谢谢他们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作为一个1人,我为家乡这三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高兴和自豪,但同时我也深切期望我的家乡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家乡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我也懂得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城市和农村的建设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说的关于本市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起来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的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坚持。但是,没有什么事是没有困难的和不需要坚持的,无论是解放全中国,还是改革开放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一件事是没有困难的和坚持的,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一颗百折不挠的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依稀记得,胡锦涛主席曾给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希望,为广大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五点希望是:第一,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第二,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第三,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艰苦奋斗;第四,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第五,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志存高远,贵在坚持。五个希望,五个坚持,总书记给我们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不仅为我们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而且更为我们青年践行五点希望明确了“坚持”的要领,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我们广大青只要年牢记党的殷切嘱托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勇敢肩负起时代重任,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勇于争先,继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我们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我们青年。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充分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弘扬“五四”精神,勇挑时代重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投身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以此为自己的最大光荣。我坚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奋斗,定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一. 活动背景:

为了能使学生对祖国的巨大变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这段历史,了解中国的沧桑巨变,从而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我们设计了这次实践活动。但对于这样大的一个主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是活动的关键,为此,我们从与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教育、卫生、医疗、收入四方面入手,由学生调查人们的教育、卫生、医疗、收入情况,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三十年来自己的家乡——郭家店镇的变化情况,激发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收集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情况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到这种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通过采访一些老人,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家乡人民在教育、卫生、医疗、收入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转变,认识到是党的政策好,从而让学生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进而使学生树立将来要报效我们伟大祖国的志向。

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查家乡在1978,1988,1998,和2008年教育、卫生、医疗、收入四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2. 学生对这四个方面的调查和采访,对相关数据的记录、分析,运用分组收集数据,集体讨论和请教教师的方法解决问题。

3. 通过调查和采访,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情感与态度:

1.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的意识,使学生树立要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2. 利用倡议书,手抄报,调查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准备

活动调查表格,相机

五.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启动阶段

1.活动目标:

点燃学生参与家乡改革开放调查的激情。

2.活动内容:活动启动

3.活动时间:2008、9、3——2008、9、4

4.教师指导意见:说明本次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的活动热情和参与意识。

2008年 9月3日,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的调查”的启动仪式。仪式上,教导主任刘波做了动员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并向全体师生发出了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活动倡议。

5. 确定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 按照学生的爱好,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聘请一个指导教师,而后小组成员与指导教师一起,商定活动计划,明确自己组的活动目标。

(2) 各个小组展开调查采访,搜集资料,做好记录。

(3) 整理资料,写出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

(4) 展开宣传活动,办手抄报,写出倡议书。

6. 活动小组:

师生讨论确定从卫生、医疗、教育、收入几方面入手,由此确定了四个调查研究小组:

(1) 卫生调查小组

(2) 教育调查小组

(3) 医疗调查小组

(4) 收入调查小组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一)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入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2. 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党的.政策好。

3. 学生通过对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的调查、记录、分析,看到党的好政策,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二)活动内容:

1. 通过向老人请教,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2. 分发调查卷,详细记录好调查内容。

3. 走进农村,让农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

(三)活动时间:2008、9、4——2008、11、3

(四)教师指导意见: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用到的知识。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社会问题,走进社会,走向现实生活。

(五)各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以下工作:

教育调查小组:

这组的同学是在郭家店村展开调查的。同学们分别调查了本村在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中各家各户在孩子的教育上的投入情况。

通过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及其他长辈,同学们了解到了各个时代的教育投入情况。

(1)70年代,只有有钱的人家,并且是家中孩子少的人家才让孩子上学,而且多数是让男孩子去上学,人们对于孩子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还极其严重。

(2)80年代,大部分农村里的孩子都没上过幼儿园,到了上学年龄才第一次接触到老师,课本。

(3)90年代,家家户户把孩子的教育放到了首要位置,孩子的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家长都有个最基本的想法,那就是宁肯自己不吃饭也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每户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每年在1000元以上。

(4)2008年,每户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每年在2000元以上。

通过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疗调查组:

这组的同学们调查到在70、80年代,人们有了头痛感冒之类的病,都是不吃药,硬撑着,等到实在熬不过去了,再到本村医生那儿拿点药。

而到了90年代,人们有病,哪怕是感冒这样的常见病,都会到医生那儿打点滴。

到了2008年,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有老人说的小病小灾也会去医院,就连平日常见的感冒,一般的人家都会去医院打点滴。并且人们还会经常去医院做健康检查。对于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百分之80多的人很精通。由此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卫生调查组:

70年代、80年代人们根本没有钱去买更多的衣服,能吃饱了,并且能常年吃上馒头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到了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家里都收拾的利利索索,院子里也是水泥地,并且都盖起了平房,在平房里安了太阳能,每天回到家里就可以洗上个热水澡,农民们穿的衣服都很干净了;到了2008年,即使农民买衣服也都会到城里大商场里去买,买的都是名牌。由此可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收入调查组:

在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一年收入在几千元就已经是很好了,当时农村里很少有万元户。而到了90年代,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高了,有的人家一年收入好几万元。到了2008年很多农民家里有果园,年收入有的高达10万元,再加上其他收入,有的农户年收入可达15万以上,比教师的年工资要高好几倍。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办一期有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的手抄报,并且每组写出倡议书,并进行交流汇报。

1. 各个小组推荐出一至两名同学作为本活动小组的主陈述人,将研究成果进行组间交流,彼此感受成功的喜悦,品尝劳动的成果,鼓励小组其他成员对成果进行补充。

2. 各小组交流对探究活动的感受和体验,在调查中被巨大的变化所感动,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第四阶段:展开宣传,拓展活动。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们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表示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接着我们开展了宣传活动,利用办手抄报,写调查报告,写倡议书等形式向全校学生介绍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就次内容我们学校团委又举行了一次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话题的征文比赛,大家踊跃投稿,最后我们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并且发奖品、证书给予鼓励。

六.活动实施效果

本次探究活动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通过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信息利用和信息表达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本次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在学生之间要分工、交流、互助、要尊重事实,最后形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帮助和启发,要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责任,形成荣辱与共的意识。特别是当学生第一次面对数码相机时,感到很紧张,在小组其他成员的鼓励下,才圆满完成了录制任务。这些素质的养成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七.附录:

1.关于各个村庄的教育、卫生、医疗、收入情况调查表

2.学生的手抄报

3.学生的调查报告

4.学生的倡议书

5.学生的绘画作品

6.“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的调查”实践活动照片

八.活动反思

本次探究活动,所取得的数据是在所调查村的村委书记的大力协助下获得的。可以说,这样的实践活动只靠学校本身,是根本完不成教育任务的。如果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帮助,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认为学校需要建立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德育网络,需要和社会各有关单位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和机会,这也许依然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九.案例点评

改革开放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实行的一项国策,自实行这项政策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着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农民对孩子的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家庭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以前在班会上王君志老师也没少说“与祖国共奋进与莱州同发展”,也开了与之相关的班会,可是收效甚微。借学校开展假期综合实践之东风,她果断地选择了这个主题,引领同学们投入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的调查”之中。这次调查活动的立足点很明确,目标达成度很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昂,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整个实践活动包含着师生们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学生们收集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宝贵。王老师根据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环环相扣,使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学们都下定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从活动启动仪式到整个活动过程,再到学生们感悟升华,直至最后总结,王老师都精心策划、一丝不苟,从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时间等方面可以看出老师用心良苦:从最后取得的活动成果可以看出本次活动非常成功。学生们的许多不良习惯得到改变,班级中的嬉戏打闹现象明显减少,同学们比以前勤奋努力了,这些现象说明本次实践活动开展得有意义,令人欣慰。

愿王老师今后的探索道路更加宽广,目标更加深远。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2015寒假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中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经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浏览政府、相关地方企业网站和走访村民,综合运用访谈法、调查法、对比法,对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调研,了解了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惠民政策及重要举措。在认真分析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利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个人的建议,以期对家乡发展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走访地简介 经济建设取得新发展 文化教育实现新突破 政令畅通 制约因素 个人建议

寒假之际,响应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号召,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我走访了我的家乡,重庆市忠县涂井乡。

走访地简介

涂井乡位于忠县东北部,长江北岸,距县城30千米,东与石宝镇相邻,西邻汝溪镇、黄金镇、忠州镇,北与野鹤镇接壤。乡政府驻地龙滩村,与世界八大奇特建筑之一的石宝寨相距约1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约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8万亩,人均耕地约0.74亩。辖25个单位,11个村,83个社。目前全乡总户数约7000户,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4万人,农业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约1.4万人。涂井乡是忠县的移民重点乡之一,淹没涉及(建制前)10个村,61个社,淹没耕地面积约6000亩。主要为单斜深丘,背斜低山地貌,土壤类型有灰棕紫泥土,冷沙黄泥土,暗紫泥土,红棕泥土和新冲积土。境内以河谷山峰地势起伏较大,最低海拔120米,最高海拔998米(牛头山)。矿产、水资源比较丰富,矿产主要为天然气、铁矿、石灰石、岩盐、耐火粘土等,其中天然气、岩盐、石灰石储量较大。水资源比较丰富,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矿产开采、水力发电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水电事业发展居全县之首。乡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甘薯、芝麻、绿豆为主,经济林以柑、梨、桔、桑、茶为主,重点形成柑橘园、黄金梨园、青翠李园等基地共15000余亩。

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几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家乡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入到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福建师范大学2015寒假调查报告

经济建设取得新发展

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不是依靠原始人力,而是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发挥地区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着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民情的发展新路。近年来,涂井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并依托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家乡地貌单斜深丘,背斜低山,当地居民是依靠种植业创收致富。但我们知道,农作物受天气影响较大,只有风调雨顺时,才有可观的收获。改革开放以前,农工技术不发达,当地农民种植依靠仍然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当遇上干旱水涝等恶劣天气时,连地头田垄间的野菜也会吃光。我奶奶曾给我讲起当年的情景。“在那个年代,村子里有生产队,全村的人都在一起吃饭,也就是俗称的’大锅饭’,凭所挣工分分配粮食,使得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经常受饿,加之劳动力大小不一使得有人滥竽充数,以致粮食产量急剧减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的发展过程正是从一个低级的、原始的,依靠人们劳力,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高级的、现代化的,依靠脑力、技术的社会的曲折过程。

如今,涂井乡建设了“四大功能区”推进乡域经济发展。一是柑橘旅游区。以“三峡橘海”为核心圈,带动涂家村“将军林”、龙滩村“长江绿化林”橘园建设,新建标准果园7000余亩,总面积约1.3万亩。半年柑橘产量约5000吨,销售达760万元,景区投资近820万元,接待游客6.5余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余万元(含鲜果销售)。二是生态养殖区。以龙滩、涂家村为基地,以“公司+大户”模式与三峡渔业公司养殖生态鱼,水域面积约3万亩。以沙河、青坪、长溪村为基地,发展肉兔、生猪等养殖大户约60户,年出栏肉兔20余万只、生猪达1.5万头、肉牛500多头、小家禽约50万只。三是优质粮食区。以万顺、巴山村为基地种植优质水稻约6000亩、小麦约3500亩,以长溪、沙河村为基地发展优质高粱约5600亩、油菜约3300亩,以大丛、青坪村为基地种植大豆4200亩、花生3500亩。四是场镇商贸区。投入120余万集中改造“坪山”等4个乡场,改善基础设施。

当地政府对各村中特别困难户在过年等时节还会为其送上经济补贴,也通过各种途径为无业有劳动力的村民谋取职业。曾经,谁家要是有台彩电那可是极其稀罕的玩意儿。如今,许多家庭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冰箱、电脑、空调、小汽车”等转化。2015年末,乡里家家户户都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村村通公路,福建师范大学2015寒假调查报告

阿里巴巴新推行的“农村淘宝”也成功入驻我乡。以前出门打工的许多人都返回家乡靠发展大规模养殖业致富,曾经的土墙房都变成了一幢幢的砖瓦房,孩子们的玩具也从以前手工制的“陀螺”“捡石子”等转变为游戏机等,“广场舞”也成了乡里场镇夏日晚上的饭余之乐,人们生活已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文化教育实现新突破

文化教育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一个地区居民素养的重要载体。试想,在一个连温饱的解决不了的时代,哪还有心思去学习?我的爷爷奶奶根本就没有进过学堂,因为家庭的困难及“重男轻女”的思想禁锢,我的姑姑们也都没有上过学,父亲念到初中毕业,当时虽然考到了一个很好的学校,但由于家境等原因放弃了继续深造,母亲也仅仅是小学五年级的文化水平,由于经济极度落后,村民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文盲和半文盲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是女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父母改变了旧思想,清楚地认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铸就未来”。现如今,从村子里走出的重点大学生比比皆是。在忠韵文化的熏染下,本乡出了不少闻名人物,如马识途①、李淑娥②、郑定祥③、周泽武④等。同时,“男女平等”、“少生优生”也被村民们普遍接受,村民们的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给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乡里的小学学校设施的变化,我是亲眼目睹的。我在乡里的小学学校学习时,学校的教室皆是危房,地板是坑洼不平的泥地。每个学生吃的饭是从家里带来米、咸菜等放在铝制饭盒里拿到锅炉房里蒸出来的,低年级的学生就是依靠认识 的高年级学生帮忙蒸饭。如果动作慢了,锅炉房饭盒装不了饭盒了,就吃不到饭了。还记得当时卖的炒菜3角钱一份,汤菜1角钱一份,而我就只能买1角钱的汤菜,再外加咸菜就饭随便找空位站着吃。目前,学校已重新盖成了砖房,贴的瓷砖格外耀眼。每个教室内电视、多媒体、全新桌椅配备齐全,平坦的水磨石地板,教室外标语、展板、体育设施琳琅满目,学校有了专门的食堂全方位提供饭菜。在国家的“蛋奶工程”下,学生们每周都有幸能吃到鸡蛋、牛奶。

教学模式也追随大城市的脚步从以前死板的“灌输”应试模式逐步向“小组个别化辅导⑤”高效课堂模式转变。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鼓励启发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福建师范大学2015寒假调查报告

上下政令传达显畅通

政治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上边的政令到了下边的时候一般都被扼杀了。很显然,上边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政令不畅通,无法深入到民众基层,是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惠民利民的。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养儿防老思想一直影响深远。

而如今,在总书记等领导严格推行“反腐倡廉”的政策下,市、县、乡、村的各个领导也都积极响应,真真切切地为人民做了不少的实事,几乎没有官员偷偷办酒席等不良行为发生。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启动并实施,乡里的老人们也都开始有了投资意识。按国家新农保⑥政策,凡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养老金。同时国家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深得民心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出台的“大学生村官下乡”百姓看好的一个政策,这不仅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考验,也给缺少科学种植经验的农民带来不少益处。乡里响应落实的“大学生生源地贷款”、“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等政策,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黄金机会,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涂井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涂井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有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经济基础薄弱。虽说我乡近年来迅速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乡民们的口袋事实上并不是鼓鼓囊囊的,毕竟乡里人口众多,而大量土地已退耕还林,且靠养殖业致富所占人数比例不高。

二、乡民人均文化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匮乏。人才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稀少、人才结构化单

一、人才结构畸形。

三、各项惠民政策信息不够公开。虽说目前我乡在村务、乡务公开化等方面有所进展,但是各项惠民政策信息没有做到全面的传达到乡民耳中,各项支出账目不够透明化,以致总会干部不能够坚守原则。

四、乡、村干部科学技术能力不够高。我乡的各村很多干部年近50,对电脑等先进科学技术产物的用法,了解程度不高,以致工作效率低下。

个人建议

针对我乡实际情况,结合我乡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我提出以下几点有关我

福建师范大学2015寒假调查报告

乡发展建设的个人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地区形象。加强我乡“四大功能区”的宣传,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创出的示范区“三峡橘海”,增大旅游业的收入,不断进行投资推介,注重各场镇等经济地区的环境建设,吸引更多资本持有人进行投资。

二、拟定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战略。重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设立奖励机制,提高农民工的技术资质认证意识,重视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的培养,促使我乡形成工种齐全,层次合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

三、公开透明化各项经济支出。乡干部严格督促各村委会及时将各项惠民政策信息以红头文件文字信息、各项公款经济账目、支出去向打印张贴出来,维护乡民的知情权,鉴于有的乡民不识字,可通过广播方式宣传公开。

四、加强干部选拔工作指导。鼓励有知识有市场头脑,懂科学技术的年轻人担任干部;加强监督思想教育与科学技术培训工作,使广大乡、村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以更好地带领村民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经过此次的走访调查,内容肯定是不全面的,甚至还有以偏概全的可能,但对我一个大学生而言,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查,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涂井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推荐专题: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