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2022-09-23 08:33:3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篇: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

在高中一年级开设新课标的《物理》,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物理,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物理态度和物理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下面,就物理课教学目前遇到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知识结构的变化

物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物理观念上理解物理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而且其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但是,这就给原本分科授课的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任务,也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带来极大冲击。教师不知道这门综合性的物理课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够用,任课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物理课程。

2、思维方式的变化

原先的物理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涉及到的基本上是因果关系,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学生学习的基本理论通常是公认的定律或定论,实验方式也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新物理课程里,展现给学生的多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一个个千变万化的自然图像,有着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在学习的方式上更强调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注重指导学生物理思考与猜想,敢于怀疑,主动观察与动手实践等等。例如,在探究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交流”的学习方法。

目前任教的物理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没有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容易认识到课程思维方式的这种改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感到种种的不适应,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例如:教师在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前,经常会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学生交代清楚而恰恰是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行为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自身必须学会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上来。

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共12个模块,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它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我们该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新课程呢?

1.认真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新课程课本的编写强调了探究意识,要求每位同学在学习新课前认真预习,根据课本中给出的情景发现问题,独立提出问题,以便新课教学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即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新课。

2.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新授课有两类:一类是实验探究式,一类是问题探究式。不管哪一类新授课,我们都必须积极参与,认真设计,完成所需完成的实验,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探究式问题,根据老师的引导接受新的知识,如有疑问积极提问,努力培养强烈的提问意识。

3.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一方面强调团队精神――合作,另一方面更强调独立自主。探究性学习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独立完成其中的某一方面,这就既要团结协作,又要独立思考。在完成自己所分得的任务时要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完成某些实验6懒⑼瓿墒笛楸ǜ妗P∽榻涣魇保廖薇A舭炎约旱乃霉毕壮隼矗毙樾南虮鹑搜埃酝У谋ǜ嫱朴诜⑾治侍猓埔獍镏饩鑫侍狻

4.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独立自主学习。要学好物理必须对身边的现象积极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例如一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滑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你可以根据你的经验提出假设:物块的质量、物块的形状、物块的初速度、接触面的性质等,然后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的结论与

你的假设是否吻合。这样通过多次实践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你学习物理的能力。

5.勤动手,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应认真完成每一次实验。首先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在确定实验步骤时还必须考虑到实验器材的规格及安全,力求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认真收集数据,密切注意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6.勤动脑,积极参与专题研修。物理专题研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已有物理知识和条件选择研修专题。通过阅读文献及有关的教科书,通过各种媒体搜集相关信息,独立设计完成实验;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写出专题研修报告。例如某同学发现自行车轮子快速转动时不易倾倒,而不转动或转速较慢时却容易倾倒,他百思不得其解,老师指导他去研修转动惯量及角动量的有关知识,他通过查阅有关高等物理教科书,上网搜集转动惯量及角动量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弄清了快速转动物体不倒的原因,写出了高质量的研修报告。

7.探究实践,适应新课程的评价方法。新课程的评价完全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而倡导评价的多样化,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更强调形成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法可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表现评价等方法。因而我们每一次实验操作、每一次课题研究的行为与表现都是物理学习水平评价的依据之一,而笔试仍是物理水平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测验与考试的命题不追求死记硬背的知识,而重在“理解和应用”,侧重于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松山区第四中学高金玉

内容摘要: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进行的,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由于理念、升学考试、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课堂教学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围绕问题改进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以期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培育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反思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进行的。它将实现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转变,与旧课程相比,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整个改革的实施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是一次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倍受关注,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课程改革预期目标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回顾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历程,新理念、新经验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目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与错误倾向,需要我们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反思,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拟定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确保改革的成功。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思想功利化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过程中,同样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它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侵袭,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的现象还十分普遍。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过分关注学科,关注分数,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课堂教学依然带有传统教学的深深烙印,封闭、僵化、缺少灵性,以学科为本位,将生动的、复杂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学活动禁锢在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过度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永无止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1]反思我们的课堂偏离了课改的主旨,对“为什么而教”缺少深度思考,“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失去了活泼、开朗的天性。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功利思想影响下学科本位论的具体反映。

(二)教师角色模糊化

新课程改革要以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为保障,教师由“教学主角”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教师角色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知识的复制者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由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2]教学过程变成了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在是具有绝对地位的权威,教师与学生间不在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师角色模糊化,并形成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在传统教育观指导下的“灌输式”教学,教师继续控制和主宰着课堂,学生变为被动的参与者和机械的接受者,僵化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步骤,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时空,教师过多地关注自身教学计划的完成,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在这种“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参与,使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二是在课改新理念指导下“过度化”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与形式,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变“自主”为“自流”,教师的角色作用未能充分的体现。

(三)教学策略陈旧化

新课程改革要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不仅要考虑“怎样教学生”,而重点要研究“教学生怎么学”,以“学”定“教”,将“讲堂”变为“学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目前,从我们听课调研情况看,重“教”轻“学”,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一观念还根深蒂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过于强调记忆的作用,不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将需要学生去理解、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认知性知识转化为内容性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对学情关注不够,缺少学法指导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所谓的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师教完了,讲完了,而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全身心的参与,真正的学完了,学会了,会学了。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弱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感”,长此以往带来的是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丢失,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组织教学形式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课堂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大力倡导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课堂上缺少真正有价值的探究活动,常常表现为无需探究的偏要去探究,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学生缺少的是深度参与和深度思考,导致探究活动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另外,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形式和场面,对活动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完成任务而教,为了探究而探究,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探索、想象、创造、选择与批判等则被忽略,教师在探究中未能体现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这种虚假的主体性背后,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的引领、兴趣的激发、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教学互动低效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要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关注预设,一切为实现预设目标而努力的做法。提倡教师在完成预设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现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聚合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师生互动,不断与学生相互质疑、交流,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但在师生的互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收”而不“放”,关注教学的计划性而否定创生性。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教学内容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虽然在预定的某些环节或知识点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离题太远或错误的见解,教师或漠视、或训斥,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教师才罢休,整个生成过程与结果完全处于教师的掌控之中,难以超越预设的范围。另外,还有的教师“放”而不“收”,强调课堂的不可预测性而否定计划性。放权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缺少目的性和有效的调控,有活动却没有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甚至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还时常将那些具有确定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列为求异思维训练的内容,似乎所有的知识点都存在不同理解,所有的习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然,这些得其形失其意的生成不是真正的生成,只不过是一种仪式化的活动而已,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走进了误区,形成了“伪生成”和“乱生成”,教学互动低效化。

(六)教学手段盲从化 在新课程实施中,大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教学手段盲从化的倾向。教师用鼠标代替了粉笔,用大屏幕代替了黑板,视听画面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严重剥夺了学生思考、想象、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表面看热热闹闹,但却忽略了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这种本末倒置,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的问题急需纠正。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的实际,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的应是积极的辅助作用,决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让学生一堂课“满堂看”。

(七)评价反馈极端化 “评价反馈”是贯穿于课堂全过程的师生双向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评价反馈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励性,用真情实感去评价学生,倡导发展性评价,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坚持严格管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批评与激励相结合,着重在批评的方式、批评的艺术上下工夫,最终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目前,我们的课堂评价与反馈有极端化的倾向。一是忽视学生人格,缺少尊重的评价,特别是当学生答错或做错时,教师却不能及时引导,不能给予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错”、“不对”、“你看别人怎么做的”、“坐下”„„。教师藐视的目光,冰冷的语言,使学生失去了自尊、自信以及主动探索的精神,丧失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二是表扬、鼓励过度,有的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的给予廉价的表扬。尤其是教师不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这样的赏识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失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带给他们的是更多“迷失”,弊大于利。总之,上述问题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既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上查找原因。还要指导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方面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使新课程改革得以全面落实。

三、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深化教学科研工作为助推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生态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一)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学习方式,影响着教学的实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暴露出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教师感到困惑、迷茫、不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观念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旧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思想引导行动,行动又深化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为前提,才能得以顺利推进。如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载体,有计划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真正回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航向上来,使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二)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一场革命,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

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改进学校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思想,推行文化管理,坚持价值引领,不断充实和强化学校的主流文化,倡导“民主、和谐、团结、进取”的学校精神,满足教师尊重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提高和发展的需要,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激发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发展的意识。

突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备课能力、说课能力、上课能力、讲课能力、评课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和运用最新学习理论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着重加强教师研究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学案、以教促学等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走内涵发展,专业发展之路,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创新培训模式。通过读书工程、专题讲座、导师引领、同伴研修、团队互动、校本教研、技能竞赛、课题研究、教师论坛、实践反思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充分挖掘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开展引领帮扶活动,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聘请教研员来校指导;邀请同行到校传经送宝;在校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等,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每月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并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将结合,专题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学习时间、地点固定,每次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

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创建“学校教育论坛”,通过对话交流,开阔思路,以求共识,实现理念以行为的对接。

完善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听课后第一时间进行评课,在总结分析成功之处的同时,重点要查找问题,探讨改进的办法。

设立成果推广制度。适时举办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论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修订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科研工作,立足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改进考核制度,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对教师评价、奖励的唯一依据,变重个人业绩考核为捆绑式评价,变单一目标评价为多元评价,突出团队业绩,突出发展性、层次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课改理念的落实。设立教学创新将,对立项课题的研究及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奖励,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是有效课堂之源,课堂教学要以学习方式的改进为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着重改变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着眼点,在教学方法、手段、模式上力求创新,在改进学习方式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备课。课改立足于教学,好的教案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围绕课改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变“单兵作战”为“共享式备课”。同时,备课要力求全面,突出重点,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导入、备方法、备设问、备训练、备语言、备板书、备辅助手段、备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备突发问题的处理等,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优化教学过程。细化每一环节,把握情感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深入开展“磨课”活动。备课组、教研组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反思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发现和改进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评价等方面逐步完善,通过打磨构建高效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坚持科研引路。围绕新课程改革,将“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课题加以研究,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解决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以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正在艰难前行,并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任重而道远。面对问题与困难,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加倍的努力,进行不懈的探索,在课改的大潮中扬帆奋进。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笔者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三、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我们往往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情商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例如某个勤奋的学生经过努力语文考了95分,没有上优秀,我们则不会称他为好学生,也许会说他脑子慢再学也不行。这样做的结果会让他自卑而沮丧。新课程提倡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表现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新课程

课堂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全国推广的课改,让每一个困惑中的语文教师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希望之光。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讲人文,但不能淡化工具性学科这一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却淡化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就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用,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讲自主,但不能丢掉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很大程度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学习主人的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当“讲”不讲:学生各抒己见时,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想象体验时,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时,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殊不知,丢掉了精要的“讲”,学生的思维难以深入,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学习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制能力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给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很好的启示,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放任自流。

三、讲合作,但不能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名人传〉序》时,学生对课文都没有深读和细读,就让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⑴、为什么需要英雄?⑵、什么样的人需要英雄?⑶、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因而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说是小组合作讨论,实是不容分说,最终统一由教师电脑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合作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有的教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当“忠实”的听众,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得其乐,自己想自己的,缺少最终的“交集”。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千姿百态”,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看课堂氛围较好,实质上是徒有形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忽略了合作的深层指导,学生没有充足而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教师表演了,语文的“精英分子”活跃了,却忽视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推进。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讲对话,但不能远离文本这一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李镇西)。《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当教师确定的时间一到,汇报的往往是爱表现的学生和教师事先指定的组长,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这种现象,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上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时间紧,教师要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推进教学内容,就会在“读”上“挤压”,可又不能不读,于是乎,有限定时间读的,有叫学生默读的,有让学生研读某段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有“读”,为对话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没有学生的细读和深读,对话质量可想而知,很大程度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流程展示,没有多少实效。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一个汇报接一个汇报,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五、讲新颖,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尤其看重“发现·创新”与探究式学习,本想引导学生观察中外文学和文化现象,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可是教师本身不能对作品进行准确理解与把握,一味探异求新,对作品的解析随意发散。如有教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中,引导学生分析王熙凤,让学生对王熙凤所说的话大胆挑刺,找出不得体之处,这种创新和发散,有何意义?就课堂而言,有何实效?

新课改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教师理解成语文课件展示课。有教师在教《荷塘月色》时,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美,把四五六段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幅图一幅图的幻灯显示。且不说这些画面能否表现课文所要呈现的意境,最为根本的是这些图片展,让学生获得什么呢?这样的视觉图像定然是不能与朗读、想象之效相提并论的。为了追求新颖,课文的品读、赏析成了展示课件、图解课文、图解教学流程。

对于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模式,没有固定的“标本”,只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方法,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切方法和模式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学生实际学到什么为依据,切不可为新颖而“创新”,尤其是阅读教学,更不能为新颖而“花样百出”,忽视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课堂教学与改革实践,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张兴爱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8、刘党桦、于颖泓

语文课改别“陷入”十种误区

云南教育 2011、(1、2)

第五篇:新课程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合理。

1、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教材不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分析,能力目标的第一点应该放在知识目标中。情感目标要具体落实到具体章节和事情,不能泛泛而谈大的目标,应该提及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在一节课中,并不是每一项三维目标都要重视,而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有所偏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不能在某一节课,使知识一步到位,超越应学的内容,由于“难”既吓跑了学生又完不成教学任务。

2、教师应具备课堂的研究能力。

教师应少讲精讲,讲慢一点,不要只顾自己讲个不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讲时注意复习旧知识。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方法值得提倡,但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值得讨论,第二,要关注小组的讨论活动,要让讨论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过程。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

3、生物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各种素养的提高。

大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提高自身的一种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出去看看,体会一下自然和人文环境。生物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关注周围的生物和生命现象,为教学不断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才可以给予学生引入一些社会关注的生物学事件作为课堂拓展内容。教师的工作范围应扩大。要以自己的行为来争取自己的地位,学校评价一个教师不仅仅是高考考多少分,还有其他多方面的需求,比如优秀的研究性课程,辅导学生获奖等等。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

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应该建立融洽的组内关系,构建一个友好和谐的教学集体。在个人方面,应虚心接受他人意见,总结自己不足。在组内交往要相互尊重,在业务讨论上则需要多相互切磋,不断相互促进大家的业务能力。如每位老师一个学期精心准备1-2节课,共全组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加强和外界的联系。多加强和上级部门和周围的联系,可以获得多方面信息,为发展提供契机,如各种创新大赛和竞赛的辅导平台。能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和讲座。要注意每次活动资料的记录和积累,对于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很有必要。

4、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人们常说教学是艺术,是成功及遗憾的艺术,再精彩的课,回头反思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无论采取什么手段,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平常关注不多,研究不够,认识不到位,遇到大场合,就会力不从心。重大场合下的公开课是否能上得好,取决于平时常态课的积累,为此。

第六篇: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特点宏观上人教版《化学》(必修)的专题内容安排不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微观上教材还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科学探究","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等。

具体实施

一、改变教学策略,实现从"读,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似乎要高于学生,因为学生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比教师要强,针对这一点,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可谓绞尽脑汁、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先后提出了"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让电子从A处定向移动到B处","什么样的物质能失去电子,什么样的物质能得到电子"几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从学生的分组讨论,交流,总结中得出结论: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分放在两处,用导线连接,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是实现电子定向移动的前提、之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的参与,但却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深层的思考,有思维的积极参与、这种教学方法一改先做实验再得出结论的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还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的能量转换方式","原电池对反应类型的要求"的印象、

二、构思形象比喻,运用合理生动的比喻使深奥的化学知识更加易懂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些知识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呢, 我们高一备课组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大胆设想,积极讨论,总要想出一些生动恰当的比喻来降低教学的难度、例如我们在《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我们用组织同学登山,从一侧的山脚爬过山顶到达另一侧山脚来比喻完成一次化学反应,怎样能让单位时间内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人增多就象如何让单位时间内反应掉的物质变多、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多派一些人来爬山"(增大浓度),"爬山的人补充一点力气"(升高温度),"将山铲低一点"(使用催化剂),由此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几个外界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这样该知识就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中了、在将要学习的《化学 选修4》中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设想好一个比喻:劫富济贫、

三、领会栏目功能,合理的运用教材各种栏目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在《富集在海水之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探讨该史话给我们的启示、学生从中得到启示远远多于我们预计的,如"氯气的制取方法","氯气的部分物理性质","科学研究应有献身精神","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盲目迷信权威"等、通过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充分利用"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习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例如在《化学 必修1》课本P44的"科学探究"是探究Al和O2能否反应、学生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无论铝箔是否打磨,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都会蜷缩变红,熔化但不滴落、由此,让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不滴落 有致密物质包裹;什么致密物质 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致密的氧化膜;新物质为什么不滴落 新物质熔点高、我们又提出"怎样才能让铝在O2中燃烧"的问题,让学生课外讨论思考,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四、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延伸知识

新课标最大的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所有教师都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回来后我们又集体认真研究讨论了《新课程标准》,这不仅帮助我们对整个高中化学必修,选修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而且也避免了在课堂上随意延伸、例如在《化学 必修2》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我们侧重的是定性分析和描述,并未将选修中的"热化学程式"和"盖斯定律"随意引入拓展、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我们也没有将"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引入,更不敢将"电解质的分类"扩大、在《化学 必修1》中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后学生的兴趣很高,求知欲也正强,我们大胆将《化学 必修2》中的《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中的"金属冶炼方法"和"铝热反应"等知识融入到该章、

五、研究学生个性,针对特点和基础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教科书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智能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在整个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表现,对胆大但粗心的同学我们侧重培养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则加强对胆小或动手能力不强的同学的鼓励和指导、在分组讨论时,我们的目光较多地停留在不善于交际的同学身上、对一些生活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我们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则让他们分别扮演工人,环保官员等角色进行现场辩论、我们现在发现这些针对性的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增进师生交流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增进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已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受"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注意课下和学生加强交流、 每一次阶段测试后我们都要求学生写一封《致化学老师的一封信》,这就给师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信中,他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咨询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甚至有的学生把自己焦虑,失望的心情也写下来,这就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从来信上,我们也看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肯定和建议,这大大增强了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自信和激情、也有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则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七、改变评价标准,倡导多元的评价发展观

传统的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忽视对学生的动态评价,使评价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而新课程则提出了全新的课程评价的理念,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我们在每一次阶段测试后,都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改正错题,通过错题的纠正,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

(2)统计得失分率,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知识模块中的优劣。

(3)对本次测试情况作总体分析,便于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在本阶段学习上的收获和学习的状态,也能更清醒地认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评试卷,力争及时补差补缺,提高教学效率

八、提高备课效率,加强备课组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在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的社会,教育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应当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应该说我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我们能很好地秉承屯溪一中优良的校风"善以他人之长补己所短,不以己长非人所短"、我们每个工作日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几乎每一堂课前我们都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的效果,甚至讨论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每次考试我们都流水阅卷,我们之间也互相听课评课,甚至会分析彼此学生的试卷,互提意见,共同进步。

对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的多点分布是否都合理

课时不足与教学容量大的矛盾如何解决

手头的资料不完善,配套练习很难跟上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不同

新课程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应试的要求

推荐专题: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