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学习体会大全(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学习体会大全(范文5篇)》。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针,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践行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本学期,要着眼于根基教育,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生活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推广潍坊市教科院研究倡导的理想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为抓手,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重当堂达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创新,探索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习惯培养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自己的突破点,注重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遵循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 1 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不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应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把语文课程规定的各个学习领域全部落实,不能厚此薄彼,避重就轻。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学生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即分析是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要求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应。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2 一是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目标之首,也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突出语文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要继续夯实这一基础,否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主体教育的意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主体,尊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他们的个性。二是“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代社会和环境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处处有语文,处处可学语文,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质量意识,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做法,落实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三)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从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角度出发,进行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评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学定教原则。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学习实际与经验出发,确定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三是学语习文原则。阅读教学要排除“泛语文”和“非语文”的干扰,强化“本体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突出学语习文的教学原则,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教学内容及建议
(一)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各年级在习惯培养方面,都要落实以下三个环节:(1)从小处抓起,注意示范,抓住关键,加强指导。(2)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3)运用示范、比赛、表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二)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如语文素养展示、读书汇报会等;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要通过讲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欲;要通过推荐作品,刺激学生的阅读欲;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要通过评选学习标兵,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归纳,不能只靠教师讲授,教师应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个学习方法之后,先提示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根据学生归纳的情况,教师进行整理,最后再用这个方法学习一项同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对方法的认识进而增强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方法就丰富了。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
1.要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思想。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
4 2.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认写分开”的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并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重复出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能完不成这一任务目标。要求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要按照写字教学的要求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要求。
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首先,要保证课堂写字时间,2011版语文课标明确要求:“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因此,在课堂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动手写字。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内容,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可安排写字1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的练习务必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毛笔字练习。要抓好每一节语文课中的写字环节。其次,要明确学习写字的顺序:先描红,再仿影,然后临摹;描红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三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抓坐姿入手,强调练字先练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要认真读帖,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低年级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宽窄,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是教师要板书示范。写字指导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之后让学生先读帖再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教师不能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写字作业。写字的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五)阅读教学 1.阅读技能训练要加强
5 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的训练。朗读训练的初期,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上。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在学生有了一些朗读的基础之后,就要加强默读训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要在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逐惭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把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诵读,特别适用于古诗文的理解,要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
2.阅读方法指导要到位
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重视精读,又要重视略读和浏览。精读,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重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感受、体验的交流。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积累的能力。重视引导借鉴,从读学写。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4.教学内容要精
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课本。课本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要摒弃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学的陈旧的 6 教学思想,在确保抓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前提下,该放弃的放弃,反对面面俱到,封杀逐段逐句讲解。
5.备课要体现理想高效课堂。备课要体现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各年级的课时安排,穿插设计课本和丛书的教案或学案。学案设计要体现教材单元特点,不要千篇1律的搞什么“初读……”“浏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备课,解放教师过于繁重的劳动。但电子备课的利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既要参考通用学案,又要精心设计个性化学案;二是教师省出的时间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批改作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教本空白处进行勾划,这将是今后的检查重点。
6.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文本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无论教哪个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师生交流。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地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
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略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了解大意;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也可以运用学案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以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7 为增加学生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大量让学生诵读古典名著,今年要充分利用市教科院编写的《爱经典》系列丛书,结合我县要求,将诵读内容分配到各学期中,将作为质量检测内容之一。
(六)作业布置
1.作业布置要贯穿教学始终。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前预习、深化课堂练习、注重课后延伸。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用心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潜心研究课后拓展作业,实现教学的增值。
2.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规范书写,不准乱涂乱画,按时完成;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普遍性问题及时讲解纠正,对不及时完成作业和作业潦草的学生做到热心教育、耐心帮助。
(七)作文教学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旨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情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二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三是指导构思。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 8 学生如果有了作文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写记事作文,一定要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如日记、书信、随笔、读后感,要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常练,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
(八)口语交际的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具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合作、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较之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9 1.根据学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找学生关心的“热点”,低年级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中高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
2.中年级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3.高年级要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或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调查,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就可以确定研究专题,学习的主题不宜太大或太小,要有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综合运用。学习成果的呈现应当不拘一格,如调查报告、记叙文、建议书、手抄报。
(十)评价要求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发展水平的评价,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尝试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阅读的量、口语交际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参加各种语文活动的情况等多种角度,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
1.平时考察工作,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1)平常观察:无意观察与有意观察结合,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注重资料积累;(2)课堂对话:面向全体、有的放矢、机智幽默、鼓励为主;(3)作业检查:突出面批、分析到位,使学生一练一得;(4)阶段检测:命题科学、强调习惯,分层评价。对一类学生可以简评或让其 10 自评,对二类学生评价要兼顾成绩与不足,对三类学生评价要放大其优点、促其进步。
2.注重面试,重视听话、说话、朗读、写字的考查。
3.重视总结性评价,抓好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期末质量的检测。每次命题,应突出“三维”目标,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语言、生活、情感的积累。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常态教学研究系统化。语文教学质量,取决于常态课、常规课,而不是公开课、展示课。如何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今年,我们将不再以一堂孤立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而是在小学教学系统常态优化的基础上,来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功能和应有的形态。重点是研究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达成体系,开展的各年级教材课文中语文因素训练点研究。在开展“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的同时,打造一批“精品课”,让语文教学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朴实、真实、扎实的面貌。
2.教学备课制度化。坚持语文备课的核心理念: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教学习”;切实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规范集体备课,要加强集体备课组的建设,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改进集体备课的环节,强化集体备课的要求,跟进集体备课考核及奖惩措施。在已实施电子备课的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在语文课本上备课,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上的空白处,做教材研读批注,写教学设计。学校检查语文备课时要重点检查教师手中的语文教本或教参。坚决杜绝教师为应付检查抄写教案。
11 3.作业布置批改规范化。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提倡练习要有针对性;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今年,各单位要关注习作与写字作业的质量与教师的批改,真正提高写字与习作教学的实效。特别是习作的批改要处理好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的问题,既反对完全放手让学生改,教师当甩手掌柜,又反对教师完全包办代替。习作学生独立批改仅限于
五、六年级,且每学期不超过习作篇数的一半。
4.教学质量评价流程化。各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搞好“课堂检测”“单元过关检测”“阶段性检测”,切实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单元清”。完善单元测验制度,进行自命题,或使用教研室提供的试题,杜绝使用成题,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统一印刷。单元试卷教师要全批,每次的试卷分析要详实实用。今年,各镇(区)应逐步成立语文质量评价研究小组,加强质量检测的研究,在扎实双基的基础上提高自查题的综合性、思考性、实践性,注意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对学生运用具体语言,表达真实体验和独特创新思维的考查,围绕课标具体年段的目标和评价建议科学命题。学校和教师应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反思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校际协作经常化。针对目前我县镇(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划分教研片,大力推进区域协作,积极倡导各教研片根据各自的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区域协作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将根据“片自主申报,县统筹协助”的原则,组织力量协助教研片开展活动,努力形成全县小学语文一盘棋的教研新格局。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理想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
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尤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及年段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各年段目标及年段间目标关联,使教学能瞻前顾后,有的放矢。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前,树立单元意识,整体把握学期教材的内容体系,避免就单篇课文孤立备课研究,零敲碎打的教学行为。在备课前要看看单元导读,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充分发挥单元内各部分的互补相融的作用,实现单元教材整体的最优功能。教师要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课程内容”转变。二是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三是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四是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材从三个层面显示 13 了教学目标:①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②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③单元综合练习。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确定教学目标后,参考小学语文各课型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案。
3.认真上好每节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充分运用40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明确、恰当, 教学结构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紧凑,各环节内容分配合理,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正确。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方法得当。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克服死板、僵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努力寻求并采用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学 14 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语感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
教学调控有效。教师既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要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机智、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既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点拨、指导的作用,从而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要规范有序地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练生动;教态亲切自然,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与互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与优化作用。板书正确工整,清晰凝练,布局合理。
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教师要严格执行课表,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和活动。
上完每课要积极主动地写好教学反思(后记)。主要围绕:①记教学中的成功之处;②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③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④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⑤记教师本人的课后体会。要讲究质量:一要“精”即简单扼要;二要“紧”即及时实在;三要“重”即重点突出。
(三)强化措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抓好写字教学。潍坊市教科院将把小学写字教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我县各学校要继续开设好写字课(包括毛笔字),落实写字教学,形成全县小学重视写字的大气候,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素养。今年将进一步规范写字工具、作业和批阅办法。举行写字教学研讨活动,各单位可适时开展语文教师硬笔、毛笔和粉笔字书写比赛。
15 2.继续开展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今年将全力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并以此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各学校设立读书活动汇报月,通过评选书香教室、书香家庭活动,在社会上扩大影响。班级读书计划要符合本年级本班级学生特点,还可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评价班级和学生。
3.抓好诵读活动。根据《课程标准》中 “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要求,在各年级积极开展背诵积累的训练,除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段外,还应推荐优秀诗文让学生背诵。今年,我们将发布各个年级、各个学期需要背诵的篇目和诗文,并将内容列入期末考试内容。
六、开展活动
(一)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今学期就语文教学的某一专题,开展教研活动,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专题,采取教师出展示课、出课教师做经验介绍、教研员总结点评的流程进行专题研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针对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现状,今年秋季开学前将进行一年级教师培训,请各单位提前确定一年级教师人选,保证培训实效。
(二)开展“主题学习”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培养和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主题学习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今学期各学校要积极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阅读收获的舞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积极性。教研室将适时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读后感作文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针,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践行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本学期,要着眼于根基教育,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生活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推广潍坊市教科院研究倡导的理想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为抓手,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重当堂达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创新,探索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习惯培养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自己的突破点,注重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遵循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 1 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不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应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把语文课程规定的各个学习领域全部落实,不能厚此薄彼,避重就轻。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学生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即分析是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要求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应。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2 一是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目标之首,也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突出语文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要继续夯实这一基础,否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主体教育的意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主体,尊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他们的个性。二是“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代社会和环境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处处有语文,处处可学语文,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质量意识,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做法,落实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三)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从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角度出发,进行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评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学定教原则。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学习实际与经验出发,确定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三是学语习文原则。阅读教学要排除“泛语文”和“非语文”的干扰,强化“本体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突出学语习文的教学原则,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教学内容及建议
(一)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各年级在习惯培养方面,都要落实以下三个环节:(1)从小处抓起,注意示范,抓住关键,加强指导。(2)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3)运用示范、比赛、表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二)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如语文素养展示、读书汇报会等;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要通过讲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欲;要通过推荐作品,刺激学生的阅读欲;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要通过评选学习标兵,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归纳,不能只靠教师讲授,教师应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个学习方法之后,先提示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根据学生归纳的情况,教师进行整理,最后再用这个方法学习一项同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对方法的认识进而增强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方法就丰富了。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
1.要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思想。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
4 2.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认写分开”的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并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重复出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能完不成这一任务目标。要求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要按照写字教学的要求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要求。
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首先,要保证课堂写字时间,2011版语文课标明确要求:“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因此,在课堂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动手写字。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内容,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可安排写字1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的练习务必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毛笔字练习。要抓好每一节语文课中的写字环节。其次,要明确学习写字的顺序:先描红,再仿影,然后临摹;描红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三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抓坐姿入手,强调练字先练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要认真读帖,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低年级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宽窄,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是教师要板书示范。写字指导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之后让学生先读帖再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教师不能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写字作业。写字的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五)阅读教学 1.阅读技能训练要加强
5 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的训练。朗读训练的初期,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上。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在学生有了一些朗读的基础之后,就要加强默读训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要在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逐惭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把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诵读,特别适用于古诗文的理解,要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
2.阅读方法指导要到位
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重视精读,又要重视略读和浏览。精读,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重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感受、体验的交流。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积累的能力。重视引导借鉴,从读学写。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4.教学内容要精
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课本。课本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要摒弃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学的陈旧的 6 教学思想,在确保抓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前提下,该放弃的放弃,反对面面俱到,封杀逐段逐句讲解。
5.备课要体现理想高效课堂。备课要体现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各年级的课时安排,穿插设计课本和丛书的教案或学案。学案设计要体现教材单元特点,不要千篇1律的搞什么“初读……”“浏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备课,解放教师过于繁重的劳动。但电子备课的利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既要参考通用学案,又要精心设计个性化学案;二是教师省出的时间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批改作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教本空白处进行勾划,这将是今后的检查重点。
6.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文本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无论教哪个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师生交流。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地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
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略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了解大意;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也可以运用学案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以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7 为增加学生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大量让学生诵读古典名著,今年要充分利用市教科院编写的《爱经典》系列丛书,结合我县要求,将诵读内容分配到各学期中,将作为质量检测内容之一。
(六)作业布置
1.作业布置要贯穿教学始终。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前预习、深化课堂练习、注重课后延伸。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用心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潜心研究课后拓展作业,实现教学的增值。
2.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规范书写,不准乱涂乱画,按时完成;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普遍性问题及时讲解纠正,对不及时完成作业和作业潦草的学生做到热心教育、耐心帮助。
(七)作文教学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旨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情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二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三是指导构思。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 8 学生如果有了作文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写记事作文,一定要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如日记、书信、随笔、读后感,要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常练,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
(八)口语交际的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具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合作、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较之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9 1.根据学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找学生关心的“热点”,低年级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中高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
2.中年级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3.高年级要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或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调查,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就可以确定研究专题,学习的主题不宜太大或太小,要有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综合运用。学习成果的呈现应当不拘一格,如调查报告、记叙文、建议书、手抄报。
(十)评价要求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发展水平的评价,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尝试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阅读的量、口语交际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参加各种语文活动的情况等多种角度,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
1.平时考察工作,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1)平常观察:无意观察与有意观察结合,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注重资料积累;(2)课堂对话:面向全体、有的放矢、机智幽默、鼓励为主;(3)作业检查:突出面批、分析到位,使学生一练一得;(4)阶段检测:命题科学、强调习惯,分层评价。对一类学生可以简评或让其 10 自评,对二类学生评价要兼顾成绩与不足,对三类学生评价要放大其优点、促其进步。
2.注重面试,重视听话、说话、朗读、写字的考查。
3.重视总结性评价,抓好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期末质量的检测。每次命题,应突出“三维”目标,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语言、生活、情感的积累。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常态教学研究系统化。语文教学质量,取决于常态课、常规课,而不是公开课、展示课。如何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今年,我们将不再以一堂孤立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而是在小学教学系统常态优化的基础上,来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功能和应有的形态。重点是研究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达成体系,开展的各年级教材课文中语文因素训练点研究。在开展“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的同时,打造一批“精品课”,让语文教学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朴实、真实、扎实的面貌。
2.教学备课制度化。坚持语文备课的核心理念: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教学习”;切实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规范集体备课,要加强集体备课组的建设,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改进集体备课的环节,强化集体备课的要求,跟进集体备课考核及奖惩措施。在已实施电子备课的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在语文课本上备课,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上的空白处,做教材研读批注,写教学设计。学校检查语文备课时要重点检查教师手中的语文教本或教参。坚决杜绝教师为应付检查抄写教案。
11 3.作业布置批改规范化。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提倡练习要有针对性;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今年,各单位要关注习作与写字作业的质量与教师的批改,真正提高写字与习作教学的实效。特别是习作的批改要处理好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的问题,既反对完全放手让学生改,教师当甩手掌柜,又反对教师完全包办代替。习作学生独立批改仅限于
五、六年级,且每学期不超过习作篇数的一半。
4.教学质量评价流程化。各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搞好“课堂检测”“单元过关检测”“阶段性检测”,切实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单元清”。完善单元测验制度,进行自命题,或使用教研室提供的试题,杜绝使用成题,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统一印刷。单元试卷教师要全批,每次的试卷分析要详实实用。今年,各镇(区)应逐步成立语文质量评价研究小组,加强质量检测的研究,在扎实双基的基础上提高自查题的综合性、思考性、实践性,注意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对学生运用具体语言,表达真实体验和独特创新思维的考查,围绕课标具体年段的目标和评价建议科学命题。学校和教师应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反思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校际协作经常化。针对目前我县镇(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划分教研片,大力推进区域协作,积极倡导各教研片根据各自的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区域协作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将根据“片自主申报,县统筹协助”的原则,组织力量协助教研片开展活动,努力形成全县小学语文一盘棋的教研新格局。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理想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
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尤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及年段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各年段目标及年段间目标关联,使教学能瞻前顾后,有的放矢。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前,树立单元意识,整体把握学期教材的内容体系,避免就单篇课文孤立备课研究,零敲碎打的教学行为。在备课前要看看单元导读,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充分发挥单元内各部分的互补相融的作用,实现单元教材整体的最优功能。教师要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课程内容”转变。二是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三是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四是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材从三个层面显示 13 了教学目标:①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②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③单元综合练习。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确定教学目标后,参考小学语文各课型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案。
3.认真上好每节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充分运用40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明确、恰当, 教学结构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紧凑,各环节内容分配合理,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正确。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方法得当。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克服死板、僵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努力寻求并采用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学 14 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语感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
教学调控有效。教师既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要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机智、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既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点拨、指导的作用,从而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要规范有序地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练生动;教态亲切自然,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