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大全)

2022-09-20 18:56:4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大全)》。

第一篇: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已经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教育家们的话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而农村学生家长文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策略方案,因此本课题具有极高的课题开发价值,我们将在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一番深入地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出现不良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培养我校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从我校每年的实际统计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我们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有关国内外对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很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策略和评价策略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增强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改变

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整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小学数学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特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可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学习习惯。①书写端正漂亮,卷面整洁规范;②计算认真仔细,画图符合要求;③学会观察事物,.审题认真全面;④课前自学预习,课后回忆复习;⑤听课专心致志,活动积极参与;⑥作业独立按时,作完检查评价。

2、独立思考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

3、主动参与习惯。上课时,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让身心完全溶入到课堂中去,这就是主动参与的集中表现。

4、合作性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数

学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4——2011.5)

1、拟定调查方案,进行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3、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4、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组织研究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提高研究水平。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6——2012.12)

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确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课题组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开展实验教师展示课活动。

5、定期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6、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2.12——2012.3)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老师撰写的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拟定检测方案、进行后期检测、检测报告。

4、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5、申请结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教师问卷,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多种教育手段、方法,随时随地发现、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第二篇: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王晓燕

内容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而且教师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本论文从识字写字的意义及误区、要求及策略几个方面来谈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意义 要求 策略

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课程,都于识字写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最直接的就是阅读;其次,就是数学,小学1~2年级的学生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因为不认识字,而无法做数学题(除计算题外)。因此,上好识字写字教学这一课,对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刚入学,刚接解新鲜物、知识,对于识字写字,每个学生都是好奇——爱——怕,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误区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所谓“为学必先识字”,“人生聪明识字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新的课改也重视学生识字的培养,注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新课程的识字的教学,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写字。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脑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部分人认为现在可以用电脑来替

代手写,人们尚未知道这样的方便将会带来怎么样的弊病。汉字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记载工具,每一个汉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传承这一文明。写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汉字的笔画优美华丽,在写字的过程当中对人可以产生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如果用电脑替代写字教学,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对汉字手写产生失忆,这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带来诸多的困难,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有可能会写的歪歪扭扭,令人难以辨认,这就会带来诸多的误解。书写对人们的思维培训和形成的良好习惯是电脑无法取代的,人们写字的过程当中,汉字笔画对人的大脑能形成一种抽象的思维,使人印象深刻,这是电脑输入无法产生的效果。而我们教师更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小抓起,对他们写字的坐姿严格要求,从而能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服务的,是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内容,非常关键。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识字教学不被重视,流于形式,不少学生自我识字的能力不强,生字的 回生率较高,学生的错别字多,影响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时下识字写字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1.方法陈旧死板,缺少创新意识。小学1~6年级均有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在非公开的随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学生不理解字的基本意义,混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象严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也有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语的(照《字词句篇》等资料读词的并不少见)。只是字字如此、课课如此、期期如此,似乎都少不了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学习资料,连 一年级学生也背着沉重的书包。学生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创新意识几乎扼杀。究其原因,教师受多年来应试教育和传统教法影响太深,采用的仍是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意识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缺乏民主精神。一句话,无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及全面发展教育的结果,使学生思维方式

固化了。加之照本宣科、闭门教学的弊端,不照顾学生的实际,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成绩就上不去,教师再罚读罚写,这样就更会使学生厌学,甚至逃学、弃学, 又何谈“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2.盲目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落空。此现象多为公开课上所见。为了“改革创新”进行“思维训练”,执教者标新立异,将课上得花里胡哨。本为学生熟悉或基本理解的内容,甚至已达到师生“对答如流”程度了,还要组织热热闹闹的讨论(有的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两三次);或做些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的游戏;或让事先打扮得漂漂亮亮,穿戴整齐的学生上台“即兴”载歌载舞──“做课”现象明显。而作为1—2年级教学重点的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张冠李戴,将这个字读成那个音,而执笔、写字姿势更糟。有的人认为田字格只是学生写字中的一种形式,学生把字写小些或大得出格了也无妨;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本子上的字形对了就行,根本不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和基本功训练,以致学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近视率也不断上升。

有此倾向的人,起码对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关系认识模糊,对课程标准似懂非懂,并未领会其精神实质。众所周知,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可见夯实基础至关重要,切不可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若是“谈基础知识教学而色变”,只盲目地随意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那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或沙上石塔了。说穿了,这

是从只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另一个极端。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

识字与写字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转变观念,由“认写同步”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大纲到教材,都片面强调识字的“实”,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由于要求“四会”,要求“认写同步”,教材中每册本来不大的识字量,由于认写等要求一步到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识字与写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既是识字教学要求的变化,而且也是识字教学观念的变化,即由“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以便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的阶段。“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策略,使小学生直接利用汉字阅读差不多提前了一年,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课程,对于视野的开阔和智力的开发,都有不可低估的好处。

2、写字要加强指导,提高质量。“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写得少,便容易写,写得认真,写得好。那么,写字与识字的安排怎么个不同步法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识字就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放在前面学,基本不上考虑字形难易;而写字,则严格按照书写的规律在编排上体现出由易到难,由科到繁由笔画少到笔画多、由独体到合体。由最基本的练起,有规律地练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

3、重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 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在识辽方面也有体现。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识字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一条腿是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多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在生活中自主认字。其实,小学生之中蕴藏着很大的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一)关注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1、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音标。它本身并非语言符号,学汉语拼音不应成为目的,目的是会读字音。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不认识的汉字,能借助于汉语拼音掌握字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就完成了。儿童一入学,最渴望的是以字形为凭借进入汉字阅读。所以,课程标准削减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降低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如果将汉语拼音学习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学会拼读音节”,目的仅在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不要拔高学习要求,够用即可;同时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主动性,维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实用性,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情境,予以强烈的刺激。形象化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汉字形体的图画性、字理的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又与儿童的思维相适应,这就有利于借助于多种媒体创设生动的识字情境,突现汉字形体的美、字理的趣和字音的多变。只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留下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使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能充分展示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字理趣的情境。

3、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已有的汉语语境给学生以丰厚的汉字经验,这是识字教学的巨大财富。如果承认学习是学生经验不断丰厚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已有汉字经验的调动。所学的汉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某个部件是学生熟悉的,具体到字音与字义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另起炉灶,而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经验,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拙为趣。

4、在运用中复现巩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够用即可的拐棍,以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又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予以内化,识字教学是否可以完成了?不是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通过不断复现予以巩固、扩展、深化,最终达到灵活自由地存取。学生言语实践中出现的错别字、误读音,往往是一些学过的生字,证明识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让学生多次认识,多次学习。复现是最好的巩固方法,运用是最终完成识字的必由之路。

(二)关注情感体验,培育自主识字写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如果说汉字形体的繁杂是识字的最大障碍,那么,汉字固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又是识字的最大优势。繁杂只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构成障碍,对汉语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儿童算不了什么。图画美、意境美、理趣美的优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而对中国儿童却一点就通,一拨就能心领神会。当教学充分展示、利用了这些丽质,识字兴趣必将盎然,汉字情感必然纯正。所以,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深厚宽广的汉字功底,既能参悟字理,又能表现字形。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学习过程的成功是维持、强化学习动机、内驱力的关键要素。感兴趣的事很多,但兴趣往往只限于兴趣,难以形成自信,甚至于最终失去兴趣,因为过程是失败的。兴趣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兴趣只限于有趣时候。只有学生能快乐地识字,成功地识字,才能有识字的自信。识字失败可能因为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也可能由于方法机械,缺乏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3、玩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带学生进入“快乐园”,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

形声字时,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把一些偏旁和独体子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大量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启发学生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这些形声字。例“妈、奶、娘、姑”等他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表意的“女”字旁,但这些字的右边分别为表音的“马、乃、良、古”字旁,其读音跟“妈、奶、娘、姑”的本身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尽量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这些形声字时,再让一部分学生出示手中的卡片“找朋友”,指名学生说出这些“朋友”的读音,又使学生记清了这些字的组成。

此外,用顺口溜,儿歌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去掌握生字,寓教于乐,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既提高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

势,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持久的任务,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教学生读一首《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也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所教的写字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耐心细致地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必能终生受益。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

(四)关注语言环境,拓展多维度识字的时空。

1、在生活中学。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也是有限的。课外识字是无序的,也是无限的。一个学生识字水平的高低、识字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识字的时空是否宽广。学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在汉语汉字的世界里,耳闻目睹均是汉字的音与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汉字,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一方面会给课内有序识字提供丰厚的经验,也会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2、在生活中用。学生是以汉语为工具生活、交流、思考的,经过学生口耳手脑的汉字是大量的、多样的。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汉字,但这是下意识的,是自然状态的。我们所说的在生活中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用,咬文嚼字地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用学过的字词,增加使用的机会,增强

运用汉字的成功感,丰厚运用汉字的经验。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写字。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5版

2、孙少静《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贵州教育学刊 2008年9月 第9期

3、李玉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探》 小学研究 2007年4月 第4期

4、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 中国教育学刊 2005年3 月 第2期

5、吴存《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湖北省江林教育 2008年5月 第5期

第三篇:赵麻村学校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邢台市开发区东汪学区赵麻村学校师献革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背景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可是,从我校写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据我们调查,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有56%的学生认为写好字作文能得高分;有32%的学生认为写好字感觉很有成就感;有96%的学生想把字写好;56%的学生认为写不好字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练字;67%的学生认为要想练好字,老师和学生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要求,并持之一恒,可光靠自己很难做到;28%的学生认为写好字与做事认真、细心、肯吃苦的良好品质不可分。通过访问我们发现:写字不认真的学生都有粗心、不肯吃苦、经不起挫折等不良倾向,而且多数写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我校虽已划归邢台市开发区,但是实际上仍是一所农村小学,从客观上来说,农村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认真完成课堂和家庭作业,对自己写字的要求并不高。

这固然存在着学生、家长在写字方面认识的误区,但与我们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在我们学校,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必备的基础,如:写字。

2006年秋季,邢台市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号召区内各小学创办特色学校,我们经过深入思考,决定把提“让每一位学生写一手好字”做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把“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字如其人。

2、同类述评

关于写字课题的研究,国内许多学校或个人都曾搞过,他们的研 15

究成果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很有帮助。

⑴苏州市某小学的研究课题为:>

该课题研究报告指导出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激趣;潜移默化的榜样激趣;恰到好处的言语激趣。除了改变单一的“手——脑——手”的训练模式外,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⑵山东省临沭县石门欧疃完小《小学生写字与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⑶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课题研究报告指出:激发审美情趣,培养爱美情感。对汉字书写美的体验不断加深,爱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⑷郑州市刘庄小学>结题报告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效方法:首先、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其次、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以上课题研究均从某一个角度对小学生写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写字要激趣;写字要审美;写字要养成习惯。我们所进行的>的课题研究,不仅要从小学生写字兴趣、习惯和审美上去研究,还要从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领域和小学生各年级写字目标体系的领域去研究。

3、本课题的创新点

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整洁、美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

4、理论意义

⑴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写字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

⑵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二、课题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⑴掌握学生写字能力状况。

⑵探讨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研究内容

⑴调查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字能力状况。

⑵分析学生写字能力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对策。⑶探讨学生写字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

⑷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家庭途径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个人档案、观察、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学生的写字水平发展状况,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1、个案研究法:建立典型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学生作业、写字作品和竞赛获奖为资料,研究学生写字水平发展的轨迹,从而反映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效性。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原则,因此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反思,以寻求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更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3、调查法:对学生的写字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中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

4、经验总结法:筛选成功经验并总结提升,形成论文。

四、研究的对象:

赵麻村学校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大约200人)。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查准备阶段(2007.3——2007.8)

1、撰写开题报告。

2、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编写课题研究教材。

4、撰写本阶段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实验初期(2007年9月——2009年1月)

1、撰写本阶段实施方案。

2、探讨学生写字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初步探索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3、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撰写实验随笔和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2月——2009年12月)

1、继续完善和探索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途径。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并申请结题。

六、预期成果

1、预期成果

⑴>的研究报告。

⑵论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出现。

⑶课题组成员自编教材>。

2、课题完成的保障条件

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师献革、常增新等教师曾担任过省级课题的研究,并圆满通过了验收,赵麻村学校被省教科所命名为“省级自主学习实验学校”。

课题研究以学校资金投入为保障,我校配置充分的课题研究材料及资金投入,同时配备一流的实验教师和指导人员主持课题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师献革

副组长:常增新

组员:景娜南永斋白秀平高卫红石新革史素丽谢慧欣杨军红

师献革:负责课研究全面工作(侧重于研究报告的撰写); 景娜、史素丽:负责低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南永斋、谢慧欣:负责中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高卫红、石新革:负责高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常增新、白秀平、杨军红:负责总结整理归档材料。

八、参考文献

1、《小学生写字教学亟待加强》发表于2007年第3期《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作者:熊光明

2、《新课程改革下的写字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2007年3月济南出版社出版作者 孙寒松

3、《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探讨》2007年4月发表于小学语文专业网作者 王海琴

邢台市开发区东汪学区赵麻村学校

2007年4月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背景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全面理解其任务要求,对于指导识字写字教学,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低年级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为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4、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治理具有文化性的特点,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三个方面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的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探索学生科学高效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较高的字体审美意识,进而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教学的方法。

立足于课堂教学

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利用新教材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新教材的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趣,富有文学性、文化内蕴和时代气息,可读性强,教学时注意保持教学内容丰富而且有新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意营造愉悦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策略。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搜集有关书法家的故事。

2、进行“识字大王”“识字之星”等评比活动。

3、举行写字比赛。

四、课题实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教材有关低年级写字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做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

4、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通过预设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观察学生活动、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

第五篇: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开展识字教学的有效资源,教师应用心引领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绽放魅力。文章从用心创设情境、用心引入互动模式、用心营造识字环境三方面入手,阐述识字教学的策略,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情境;互动模式;识字环境;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16-0067-0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仅能为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还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在传统的识字课堂,不少教师依靠布置大量的机械抄写作业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以致学生对识字产生抵触情绪。其实,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教师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素材,就能为识字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生字,让识字教学绽放魅力。

一、用心创设情境,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机械记忆不感兴趣,对于生动形象的情境却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巧妙挖掘汉字的形象素材,精心创设形象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汉字,感受识字过程的趣味性。教师结合情境引入形象化的教学,可以使趣味识字更加多元化,从而不断拓展识字学习形式,实现识字教学的增值。比如,学习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1”之“带木字旁的字”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创设以下表演情境:上课前,让一个学生穿戴上“木”的服饰,再请四个同学戴上“木板、木材、木棍、木桶”的头饰,让另外四个同学戴上“梨树、柏树、桃树、柳树”的图卡。当穿有“木”服饰的同学走进教室后,学生立马来了兴趣,教师再趁机将“木”的字义通过活动让学生复习,使学生体会“木”的本意是“树木”,也为课堂探究埋下伏笔。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带木字旁的熟字:枝、根。随后,教师引入相应的词组“树枝”“树根”,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词。然后,教师再利用同学们佩戴的头饰及图卡,与“木”字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这些与“木”有关的汉字和词组。这种利用相关道具开展的识字活动,能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掌握字音。

二、用心引入互动模式,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在传统识字学习中,大量机械抄写生字的活动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识字就是抄抄写写,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非常不利。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入趣味、多元化的互动学习模式,使学生从机械的抄写模式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形式,构建互动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更加深入,识字效果更加理想。比如,教师可开展字谜互动活动。字谜是结合汉字特点而生成的一种识字形式,字谜互动活动能让学生感受识字过程的乐趣。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编字谜、猜字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汉字造字规律,并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实现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像“增损法”“拆字法”“画面描述法”“换构件法”等都是编猜字谜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在猜字谜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字形、掌握字义。如“二人坐在土堆上――坐”“山上还有山――出”“久雷不雨――田”“夫人何处去――二”“画中不是田――十”“旭日不出――九”“人不在其位――立”。这些字谜生动有趣,而且其中包含了一些造字规律和造字方法,利于学生在互动活动中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字谜,让学生通过编字谜的方式更好地掌握生字。

三、用心营造识字环境,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识字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识字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意识到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应结合教材上的识字内容,巧妙将生字与班级文化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文化园地中获取更多的识字学习机会,并在识字环境中感受汉字的生动性,进而有效积累生字,提升识字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汉字的字体演变图、有关班风的汉字字源图、基本的偏旁字图、汉字基本造字法的图表等贴在班级的文化园地。教师营造汉字文化氛围时,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因为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汉字文化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也难以从中找到学习的切入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上的生字内容,精心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汉字,将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记忆的一些生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融入班级文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园地学习生字。为了让班级文化更接地气,教师还可将学生熟悉的景物、学校周边的环境融入班级文化,使学生感受到积累生字的乐趣。可以说,教师积极利用班�文化开展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课内、课外的识字欲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生字、积累生字和运用生字。

四、结束语

总之,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只有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识字量,语文拓展才能具备坚实的“根基”。要想让识字教学过程更富有灵性,教师需把握汉字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搭建生动、有趣的识字平台,从而让学生感受识字学习的乐趣,获得识字能力的提升。

第六篇: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已经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教育家们的话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而农村学生家长文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策略方案,因此本课题具有极高的课题开发价值,我们将在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一番深入地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出现不良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培养我校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从我校每年的实际统计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我们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有关国内外对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很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策略和评价策略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增强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改变

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整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小学数学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特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可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学习习惯。①书写端正漂亮,卷面整洁规范;②计算认真仔细,画图符合要求;③学会观察事物,.审题认真全面;④课前自学预习,课后回忆复习;⑤听课专心致志,活动积极参与;⑥作业独立按时,作完检查评价。

2、独立思考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

3、主动参与习惯。上课时,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让身心完全溶入到课堂中去,这就是主动参与的集中表现。

4、合作性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数

学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4——2011.5)

1、拟定调查方案,进行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3、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4、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组织研究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提高研究水平。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6——2012.12)

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确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课题组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开展实验教师展示课活动。

5、定期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6、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2.12——2012.3)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老师撰写的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拟定检测方案、进行后期检测、检测报告。

4、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5、申请结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教师问卷,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多种教育手段、方法,随时随地发现、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推荐专题: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