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合集)

2022-09-09 11:45:3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合集)》。

第一篇:关于教师职业的调查报告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__县教育工会把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__年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县教育工会组织人员就全县自聘教师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和座谈,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入会工作,为维护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学前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发挥了工会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1.__县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辖10镇5乡。全县有公立幼儿园22所,其中农村中心幼儿园17所,下设96个村幼儿教学点。公办教师166人,自聘教师364人。我县学前教育儿童80%以上在农村幼儿园,42%以上在村幼儿教学点。

2.__县在1999年就出台了《__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幼儿园100%公办。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一乡镇一个农村中心幼儿园,一个中心一个法人,辐射管理至行政村幼儿教学点的管理模式。

3.为保障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县政府为所有自聘幼儿教师办理了“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逐步改善幼儿教师工作环境(配置办公电脑、安装空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自聘教师福利待遇。并从__年开始,每年为农村中心幼儿园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提高保教质量。

4.从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所有自聘教师大都没有入会,而在编幼儿公办教师作为会员只是参加所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工会活动。农村中心幼儿园尚未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对自聘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不够所致。

二、吸收自聘教师入会的几点思考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县教育工会常委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工会工作展开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在统一认识后,将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了__年工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到5月底,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364位自聘教师都愉快地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领到了会员证。

2.中央组织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以“党建带工建”活动。要求通过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坚持在组织建设上带,扩大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由于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教职工人数大多不足25人,建立独立的基层工会条件还不成熟,幼儿园党员很少,且党组织关系在所在乡镇小学支部,参加小学党支部活动。因此,我们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组建幼儿园工会小组,在17所农村中心幼儿园组建作为所在乡镇小学工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会小组,纳入到小学工会工作管理中,新会员按规定交纳会费,幼儿园工会小组长列席小学工会委员会每月例会,小学工会主席每月要到幼儿园走访一次以上,了解自聘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与园长的沟通交流。各学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在对本区的自聘教职工情况摸底之后,及时召开本区小学工会主席和幼儿园园长联席会议,布置发展自聘教师入会有关事项,要求维护好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3.我县__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目前,农村中心幼儿园和村教学点正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村幼儿园的布点更趋合理,办园条件不断优化。由于政府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更多的精力投向提高办园水平、提升办园内涵上来,有效促进我县学前教育特色化发展。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的组建,极大地调动了自聘教师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都说早该入会了,虽然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文体活动早已一视同仁,而入会后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为今后进一步参与民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4.落实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总体要求,农村中心幼儿园要逐步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本园各项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小学工会主席要到园指导并参加会议,力求相关制度科学、民主和公正。切实保障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依法维护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组建之后,工会的活动经费如何筹集?如何尽快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如何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工会的作用?让我们围绕学前教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会工作,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第二篇:关于教师职业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

“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可付拙工。”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大面积倡导实施,并且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时,它更需要一批新型的、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完成这一教育的使命。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几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以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准推进深化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着眼点和切入点,重新调整推进思路,促进全校语文教师均衡、协调、和谐地发展,笔者对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校14位专职语文教师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涉及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中把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几方面内容。

四、调研方法

采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五、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㈠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语文专职教师14人,其中区骨干教师2人,校骨干教师1人,占语文教师的21.14%。师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人,占语文教师的50%。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8人,占57.14%;专科学历5人,占35.71%;中师学历1人,占7.14%。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小学高级职称8,占57.14%;小教一级职称5%,占35.71%;员级1人,占7.14%。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共计??人。

第四:从教龄结构上看:教龄20年以上有5人;5—19年有8人;5年以下有1人。

㈡优势与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及教师平日教学情况分析,我校语文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踏实的工作作风,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具有朴实的甘为人梯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教师间关系和睦。年级教研组的凝聚力强,整体形成了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

第二、学历较高、教学功底较扎实。教师92.86%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基本功比赛及论文比赛中,1/3教师获奖情况良好。教师整体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潜力。

第三、教师结构合理,中青年化,这决定了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批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并不太多的受陈旧的教育方式、理念的影响,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代沟小,与同事、学生都容易交流。

第四、学科带头人基本功扎实,工作务实,为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14位教师中,三位是我校的教导主任,她们在教师赛课、基本功大赛、论文中成绩较为显赫,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五、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材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当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和正确与否,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调查发现,我校教师对实施的课程改革持欢迎的态度,但对目前的教学状况感到满意的老师仅为25%,有60%的教师认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忙忙碌碌的现象,进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谈到“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时,有56%的教师认为要“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教师们在不满意目前的教学状况的同时,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由此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

第六、教师思想上有较正确的学生观。在多年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思想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课堂教学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七、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所改进。教师们基本由片面地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在强调学科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能够通过“在师生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参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学科教学要求,拟订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有所改进,大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师生、生生的互动。

劣势一:学校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虽有所知,但只是知于表皮,课堂教学的把握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而部分教师多年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比较库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很强。

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沉淀不够。许多教师出来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有所忽视,没有给自己的头脑注入新鲜的“血液”,吃“老本”的情况尤为突出。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艺术魅力缺少,而教师课堂的教学情感的表达更是我校教师最为薄弱的地方。

教师思想行为上的惰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发展者,对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实现师生和课程的共同成长,教师必须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调查显示,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热情不高,他们更多的是忙于自己平日的教学和作业的批改。一天能抽时间主动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很少。

劣势二:影响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其一表现在“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其二,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教育方法、策略的适宜性,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来引导,教育时机的把握,管和放的度,怎样调动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怎样处理教材和有效地驾驭课堂等都感到棘手。整体上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第二、教师培训渠道单一。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需要对教师进行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角色的转变,懂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实施新课程过程应注意问题等。由于在职教师进修和提高受到经费、名额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进一步的培训,主要是参加区的通识培训或学校的校本培训。而专业提高的主要方式是学历进修。观摩同事的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探究也大多限于年级的学科组之间。教师接受外界的新理念机会少,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方法、转化为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落后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制约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网络式”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校硬件设施的限制,使教师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受到了严整的阻碍,久而久之,教师热情减退。

第四、缺少专家的引领。学校的教师发展站不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感觉缺少领头羊,比较茫然。

六、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调研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㈠学校努力为教师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

1、搭建多层次的教师成长舞台,展示教师的成长

教师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教师的个性差异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就要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多层次的舞台,使得每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成长的快乐。

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激励教师的成长

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个教师评价方案中,应该注重教师发展性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来激励教师的发展;应该注重多元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评价者应该来自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应该注重情感性的评价——评价要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点学科分数;应该注重互动性的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是双向的。

3、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学校尽可能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得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提供机会。有了先进的思想指导,有了具有先进理念的专家引领,教师的成长会更有效。

4、优化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和课程资源一样,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指的是教师学习的内容,具体可指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专家的报告,教育(学)书刊和工作伙伴等。而条件性资源指的是使教师学习成长开展的条件,如学校促进教师学习的条例,教师学习的所需要的设备等。教师学习成长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师的学习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资源,教师的学习成长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成长需要优化的资源。

5、给教师提供参与研究的机会。在研究中,教师才能不断总结得失败,提升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才能逐步把自己由“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向。

㈡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提升自己

1、教师要根据自己发展情况,拟定自己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对自己的发展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2、加强读书,使自己更具有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理念来引领自己,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自己。一个具有思想,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自己的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第三篇: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公办中小学14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395所,占全市总数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学生388 968名,其中农村中小学生249 294名,占全市总数的64.1%。可见,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头在农村。

现在,全市实有公办教师22 367人,其中农村15 937人,占全市的71.25%。其分布情况是:全市小学12 649人,其中农村10 225人,占全市的80.83%;全市初中7145人,其中农村5281人,占全市的73.91%;全市高中2573人,其中农村431人,占全市的16.75%。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3%,农村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2.16%;二是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展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的短期培训,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等,缓解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和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各县(市、区)也把教师继续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采用了多种有效方式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三是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全市城镇中小学教师轮换任教工作意见》(晋市人字【2005】74号),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列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把此项工作与特级教师推荐、教师的评模推优、职称评定工作挂钩。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离岗全职、在岗兼职、轮岗支教教师达1087人。各级教研机构还不定期组织教学能手、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推进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四是师德建设进一步规范。2004年,市教育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评议和整改。利用市电视台“行风大家谈”、市广播电台“百姓热线”等平台,召集有关科室进行纠风热线解答。各级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设立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各级中小学建立了师德记录档案、从社会上聘请了监督员。五是聘用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人事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工作的通知》(晋市人字【2005】56号),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行。高平市教育局对原有的请销假制度进行了修订,对危重病人和其他无法继续执教的教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予以妥善安置。对聘任困难的教师进行再培训,仍无法返回教学岗位的实行转岗安置;六是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形成。各县(市、区)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各类具有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2003年以来,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389人,其中充实到农村中小学973人。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市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处于超编状态。但实际情况是: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调研中发现,我市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紧缺现象比较突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出现短缺。因国家没有明确标准,全市430所寄宿制学校普遍缺少生活教师,生活教师配备工作已成为寄宿制学校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情况是:农村小学1398人,农村初中376人,农村高中64人,合计1838人。

2.教师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年龄偏大问题在我市农村中小学较为普遍,尤其以小学更为突出。在农村教育工作实际中,年龄偏大并没有体现出经验丰富的优势,却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识的老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状况直接损害着农村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表现出我市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的不均衡。同时,农村小学教师新生力量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市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3.代课教师在岗不在编较多,正式教师在编不在岗的不少。在我市,目前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两大倾向:一是在编不在岗教师487人,二是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数1704人。

为数不少的在编不在岗教师的客观存在,不仅降低不了财政负担,而且加重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对在职教师队伍稳定还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较多的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的客观存在,是我市农村教育现实发展中的无奈之举,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市农村改革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严重影响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

4.培训经费缺口较大,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市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从结构上看仅仅是一种维持性的投入,发展性的投入水平还不高。省教育厅、财政厅(晋教计字【1998】40号文件)规定:“每年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不少于当地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由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中专项安排,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教师培训经费拨付机制,除了个别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能补充部分培训经费外,绝大部分县(市、区)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许多应该开展的培训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民转公”教师成为“主力军”,队伍缺乏生机活力。调研中发现“民转公”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约有5000余人,占三分之一,成为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军”。客观地说,这部分教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我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今天仍在支撑着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厦。但是,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大多起点学历偏低、达标学历是通过后期进修培训取得,因此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缺憾。在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了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可见,目前的“民转公”教师基础差、人数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1.“账面超编,实际缺编”的原因。

(1)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准,因当时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另外,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还有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等,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现行编制标准已经过时。表现为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过于强调规模效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2)教师岗位编制挤占严重。在教师整体缺编的同时,学校实际缺编问题就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在岗教师的编制被非教学工作人员挤占。在我市农村教师队伍中,在编不在岗的人数不少,调研中发现,虽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长期重病、进修、产假;二是下海做生意;三是被有关部门借调或抽调。因此,教师编制岗位实际挤占严重,加剧了学校实际教师编制的短缺。

(3)教育投资短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实行以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短缺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实际上是教育投资主体责任由乡镇向县级政府的一次转移。对于我市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区)而言,教师的工资始终是占据全县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有的更是“吃财政饭”,除了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本身并无力负担全县的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投资因此处于短缺状态。由于县(区)级财力的紧张,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压缩教师编制,不少学校长期处于缺编难补的状态,教育部门依据实际需要提交的教师进编申请往往遭到财政部门的否决。经费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教师缺编问题的根本原因。

2.小学教师知识老化的原因。

(1)“民转公”教师大多知识老化。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时,要求必须是1986年以前任教的民办教师,年轻教师多被辞退,留下来的教师普遍知识老化。

(2)中学的选拔抽调。农村初中教师紧缺,很多乡镇是从小学抽调教师,其中大多是年轻和高学历的教师,这使得小学教师知识老化问题更显突出。

(3)小学教师停止补充。“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小学教师总体超编,堵塞了招聘毕业生充实小学教师队伍的进口,使得小学教师队伍引不入源头活水。

3.代教人数多的原因。

(1)农村中小学在刚性的教师编制约束下,学校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只好雇用代课教师。

(2)“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也无法让家长满意,加上校长疏于管理、市场的诱惑力、财政拨款的工资保障,一些“民转公”教师干脆选择了自费雇用代课教师“顶岗”。

(3)尽管在我市严格执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包括各类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也把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作为前提条件之一,但我市目前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已有34 747名,也就是说我市教育系统以外有12 310名的教师储备资源,他们迫于就业压力,一些人把先步入代课教师行列作为一种临时选择。

4.队伍缺乏活力的原因。

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实行的是“一人、一编、一卡”的刚性编制管理。这一制度堵塞了教师正常流动的渠道,影响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行政部门无法根据教育发展情况和教师水平发展情况合理配置教师。学校缺乏自主用人权力,学校管理教师职能弱化,想引进的没有办法引进,想淘汰的没有办法淘汰。教师的紧迫感和进取心逐渐淡漠,加上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终身学习体系尚不够完善,正常流动渠道又不畅通,队伍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

五、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做好编制的重新核定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的对策。重新核定编制,要充分考虑我市许多农村学校地处丘陵山区、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但每班学生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以师生比为参照,科学、合理地核定教师编制,制定出台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办法。

2.采用定向招录教师的办法。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要减少单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措施,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农村教育实际,出台我市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办法,形成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前对农村学校补充一次新教师的制度,促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逐步改善。

3.建立农村教师的退出机制。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突出问题,尽快建立不合格教师离开教育行业的退出机制。从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农村教师分流安置专项经费”,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让那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且难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师退出教师岗位,形成农村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为农村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提供人员编制空间。落实(晋教人【2003】41号五部委文件)精神,对在职教职工中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按文件要求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4.加大教师培训和民办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责任,逐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并建立起相应的拨付、落实、监察制度,确保足额用于教师培训;要加强培训机构力量的整合,转变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考评制度和教师师德档案,将思想品德和教书育人实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要构建开放的办学制度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倡社会办学,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教师交流,全面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活动,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

5.严格教师队伍管理。要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刹住教师队伍超编进人和在编不在岗等不正之风;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考核管理。建立科学的农村教师考核淘汰机制;对德、智、体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纪大、体弱多病、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出台相应政策,尽快让其离岗或转岗,加快农村教师队伍更新步伐,尽快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6.建立长效支教体制。要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城市(乡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定期交流,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的良性补充机制,有效推进长效支教体制的建立健全。

7.加强对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在当前教师短缺情况下探索出的一些临时性措施加以规范,原则上,不缺编的任何学校不得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缺编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必须保障临时代课教师的最低待遇,临时代课教师的招聘、管理、工资统一划归县(市、区)教育局管理,待时机成熟要逐步、彻底清退临时代课教师。

8.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因此,要进一步为农村教育发展打造一支“领头羊”队伍,必须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推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聘任机制,让我们的校长能够真正担负起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9.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我市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工

资标准,尽快缩小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别,实现“三个同酬”:城乡教师同酬、中小学教师同酬、教师与公务员同酬。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将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责任主体由县(市、区)政府提升到市政府。同时,要全面落实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和山区村镇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认真解决并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艰苦工作岗位对于优质教师的吸引力,解除农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后顾之忧,鼓励教师终身从事农村教育事业。

10.大力加强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坚决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各种现行教育法规,并要大力加强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全面履行对义务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的法定责任,实行教育财政经费“三个单列”。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各县(市、区)政府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目标责任制度,把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推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政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第四篇:关于教师职业的调查报告

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我们深感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我校领导班子再次认真回顾总结了以往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其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对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幼儿教师3人,小学教师13人,校产教师1人,保卫教师2人,职员3人。

(一)性别情况:男教师13人,女教师9人。

(二)年龄结构:36—40岁3人;41—45岁5人;46—50岁4人;51—55岁5人;56以上5人。

(三)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12人。

(四)职称结构:小学一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未占岗教师8人,小学高级占岗教师7人。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教师结构不合理

在调查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年教师居多,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45%。可以看出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老龄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民转公”的教师比例大;基础教育不合格教师的退出机制不健全。

2、教师水平偏低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由于农村教学设施欠缺,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再加上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难以转换,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不强,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3、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具有小学高级占岗教师教师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31.8%,根据我校的性质及主要的培养目标,高级职称的数量及质量仍需加大培养力度。其原因存在于:首先,教学成绩差,和全镇教师通算不占优,其次,分配占岗名额不均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政策。应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从政策上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提高农村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待遇。具体表现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以不低于城镇的待遇留住骨干教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降低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流失率。

2、采用定向招录的办法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不应从农村招录优秀教师去县直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3、严格教师队伍管理。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

4、采取可行措施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

要实行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同步减轻教师的负担。首先,要改革评价机制,不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其次,应多从正面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及工作中的失误,不对学生和家长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5、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合格幼师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这块阵地,尽快加大教师队伍的整体培养力度,同时利用函授、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网络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学历培训,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培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本地农村幼儿教师的轮训计划,将各幼儿园执行教师培训计划的`情况与幼儿园的分类定级检查评比联系起来,以确保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人事部门也可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规范,提高幼儿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第五篇:会计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范围

会计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范围(精选)

会计职业调研报告范文1:?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 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初,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实习。

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实习时间:

xx年x月x日-xx年x月xx日

实习地点: XXXX有限公司

实习总结: 一、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朱镕基同志曾经讲过不做假账。这四个字代表了他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三、严谨的工作态度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四、注重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步的掌握。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实践暴露了我许多知识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 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一个部分出差错,那么就会牵连到其他的部分,所以会计真的不是简单的算算记记,这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管理活动,工作前先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老师,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职业调研报告范文2:?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了顺应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培养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我来到天津一家电子厂企业,为自己创造了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以检验自己这一年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也为自己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我的实习单位是xx有限公司。公司计划总占地十三万五千平米,厂房和行政办公区域占地八千一百平方米,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400人,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制造、国内外贸易、代理加工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于一体的大型外资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部件、数字放声设备、播放设备、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等电脑、通讯及数码电子消费品的生产,更专注于高科技术的开发,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我所在的会计部门有四名会计,一名出纳,以及一名主管。这次带我实习的就是一名资深的会计长辈刘静刘姐,刘姐已经有十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对于各方面都十分精通。

进入岗位后,刘姐亲自带着我熟悉自己的岗位,耐心的向我讲解,她告诉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以及能运用电算化进行简单的操作,帮助她做一些简单的分工。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这也算是对我一年多来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我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学习。 虽然我在单位中只是参加了比较简单的工作,但这正是现在的我 所需要的,这些工作不仅让我对课本中的只是有了更深刻形象的理解,也让我找到了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许多不足。

而通过在工作中与前辈们的交流,也让我有了许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感悟,这些经验不仅会对我以后在会计工作中有所帮助,而且我相信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启发! 首先,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从知识上来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法知识以及相关的经济动态;从道德上讲,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办事尺度,会计是一份非常敏感的职业,要做到安分守己,并且要坚持做到不受他人的诱惑和利用威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其次,会计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准确的核对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不仅如此,会计工作人员还要做到细心认真再认真,对每一项记录都要反复核对,对每一个数字都要反复检查,以确保每一笔凭证都没有任何差错,还要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在实习期间,我也曾整体面对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厌倦,以至于登帐时出了很多错误,幸好弥补的及时,才没有酿成大错,这也让我明白,做会计一点儿也粗心不得,必须用心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认真细心的反复检查,还需要恒心和毅力,这样才会成功的做好一件事情,而当你成功的完成一笔账之后,你会觉得那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最后,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对外要与公众社会和各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要懂得为人处事,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增强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实践技能,也明白了很多与人交往的道理,而且现今人际关系是很多大学生踏出社会的一大难题,当然,这也离不开在实践中前辈们传授的宝贵经验,它们对我的帮助也非常的大。这次实习,不仅仅是让我对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而且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来,对会计的整个工作流程有了更详细的认识和掌握,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懂得了简单的处理人际关系,总之,这次会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推荐专题: 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