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整改情况落实报告

2022-09-09 11:41:3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改情况落实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整改情况落实报告》。

第一篇:工作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学校安全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全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它关系到每个师生员工家庭的利益,关系到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我园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现将落实情况汇总如下:

一、认真学习,增强防范

这段时间,学校通过早操集会,教师周前会、家长会等时间,认真组织全员师生学习了有关安全的各项文件精神,通报了近期全县一些地方发生的几起重大安全事故,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师生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师生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

二、自查、自评,建立健全防范安全事故的规章制度

各班主任负责检查涉及到本班学生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完整,是否健全,是否适合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任务和责任是否落实到人,治理范围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定期检查更新各项安全设备设施,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末然,检查的内容包括桌椅、电灯电线、插头、开关、窗户、饮水机、地板、教玩具、体育器械等,做到校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不留安全死角,安全负责人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并处理。

三、全面整治,清理安全死角

学校配合镇政府,派出所,县教委,对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环境,大力开展校内治安环境建设,

杜绝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做到及时、有效、从重、从严处理。

1.完善各项安全制度、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严格执行学校值班、外来人员与车辆检查登记、

2.对房屋附属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该拆除的及时拆除,该维修的及时维修加固,对可能引发事故发生,如:地板、楼梯、旗台以及学生频繁的各入口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安全系数差的设施、设备坚决不用。

3.加强教室、办公室、午休室、厨房、厕所等场所的安全治理,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加强水、电、消防、避雷等设施的安全巡查。

四、预防第一,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1.严防溺水安全事故。要求严禁学生擅自到河沟、水库、池塘玩耍和游泳,通过“告家长书”,告知家长防止学生溺水的有关事项,进一步明确家长的安全监管职责,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2.防暴雨次生灾害。关注天气变化,切实防范因暴雨造成的次生灾害,学校通过安全教育课,校园广播,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观看视频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及家长防范暴雨次生灾害的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与救护能力;

3.防雷电自然灾害。通过安全教育课,讲座、动画片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防雷减灾知识,做好雷电灾害的监测,关注天气预报,努力减少和避免因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4.防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及为重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坐无证无照的车辆,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

5.防食物中毒。加强饮食卫生治理,学校厨房要落实各级部门制定的安全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定期检查,保证对全校师生供给安全卫生食品,坚决杜绝中毒事件的发生。

6.防火灾事故。多方宣传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当发生火灾险情时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以及灭火器的正常使用方法等等。

7.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配合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抓好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流脑、风疹、麻疹、狂犬病等疾病预防、接种及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严防群体性流行性疾病发生。

8.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学校利用健康教育课宣传降温知识,保证教室风扇,午休室空调能正常启动,各班向师生供应了足够的饮用水以及必要的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用品。

五、家园共育,齐抓共管

学校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定期向家长发放安全告知书,随时提醒家长注重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在家中的安全。

总之,根据通知精神,学校认真进行了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永保安全,我们仍需时刻保持警惕,始终将“安全”放在心中,坚持不懈地讲安全,抓安全,我们将充分重视,不断努力,确保全校师生安全,校园安宁。

第二篇:工作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接到省暗访组的反馈意见后,XXXX镇高度重视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通过与县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突出重点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验收标准。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未见到环境治理等有关创卫宣传标语,创卫氛围不浓厚

为推动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镇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不拘一格抓宣传,在全镇迅速营造了一个“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是及时开会抓宣传。组织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全体机关干部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对今年以来我镇整体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对省暗访组反馈意见进行了通报,镇党委书记都小琳同志强调,要倍加珍惜创建成果,把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树立品牌形象的民生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村支部书记要对号入座,找准问题根源,迅速加以整改。同时,各村也分层召开了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

二是迅速行动抓宣传。各村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58条,书写固定墙体标语12个,建成健康知识宣传一条街29个,办理健康知识宣传专栏4期,开通广播宣传180余次,入户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6000余份,出动宣传车210余次,广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迅速营造了一个全民参与创建活动的工作高潮,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顺利进展。

三是创新载体抓宣传。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党员干部齐动手,绿化家园靓宁城”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环境卫生整治中既当宣传员,又当监督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争当巾帼卫生示范户”活动,号召广大妇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好身边的人,管好身边的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争当创卫小卫士”活动。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效活动,确保了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立体式,全覆盖。

二、运河河面有漂浮物,河水臭气大、蚊虫多;河岸南沿税务局家属院拐角口存有大面积建筑垃圾堆

一是彻底整治运河卫生。首先,积极协调县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成立了运河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小组,督促沿线居民商户签订沿河整治责任书,自觉做到不向河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从而有效遏制了运河源头污染。其次,主动向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反映,组织专人,明确路段,对河面漂浮垃圾全面打捞,在重要部位设置了过滤网。再次,重点对沿线皮毛加工厂进行了集中整治,共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5份,取缔关停2家,外迁3家,购置污水净化处理设备2台,坚决杜绝了污水直接排放。对整个河面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确保了运河水面常流常清。

二是及时清除建筑垃圾。河岸南沿税务局家属院拐角口是我县设置的固定垃圾堆放点,每天由城管局集中清运。针对该处有大面积建筑垃圾堆放现象,一方面,我们督促附近居民固定垃圾堆放时间,即每天晚上7:00以后,早上7:00以前固定堆放,其他时间不准再倒。另一方面,协调城管局确保每天9:00之前全部清运结束。目前,我镇已全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固定堆放、集中清运、全天保洁。

三、镇卫生院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院内车辆停放无序,公厕不干净

镇卫生院既是保障我镇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服务窗口,又是宣传健康知识的主要阵地。针对卫生院的存在问题,我镇在第一时间责成卫生院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目前,各类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更加健全。及时调整充实由卫生院院长张华同志为组长,其他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本单位环境卫生进一步细化到科室,量化到个人。

二是创新机制全面整治。积极倡导“班前班后半小时”工作制,所有工作人员自觉在上班前、下班后对辖区卫生全面整理,做到了“只留业绩不留垃圾”。严格执行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做到了天天有检查,周周有评比,月月见成效,常创常新,常抓不懈。

三是主动延伸整治效果。充分发挥镇卫生院的宣传职能和保障职能,先后印制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10000余份,进行义务健康宣传3050次,开展义诊1200人次。通过积极行动,大大提高了我镇居民的健康知晓率,为广大群众充分享有健康提供了扎实保障。

四、创新“三项机制”,力求整治活动规范长效

通过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使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要始终坚持延时工作制,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沉村蹲点,全程督导,定期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注重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报表彰先进做法。对村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干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行动迟缓、效果不佳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影响我镇整体形象的,直接追究相关责任。

二是建立环境卫生公示责任制。将各村主要路段环境卫生任务分解到两委干部、农村无职党员、村民代表,在醒目位置公示责任人的电话、分包区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让群众去监督和评判工作的成效。

三是建立城乡环境一体化机制。与县环卫所签订统管协议,将各村纳入城市化管理范围;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机制,每天由专职环卫队员对各村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全天保洁,始终确保资金使用、人员管理、整治标准的“三统一”。

推荐专题: 整改情况落实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