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合集)》。
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将早期阅读纳入幼儿的语言培养目标中: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接触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等,初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等,这些目标都是对早期阅读的具体要求。从人的各种能力来说,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人们可以在阅读中接触各种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并以此为载体将知识迁移内化,提高综合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与以后的成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要为幼儿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幼儿来说,我们要为他们把好第一关。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其次,要将早期阅读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不仅学习活动中可以加入早期阅读,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都可以渗透早期阅读。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专门的和阅读区,因平时上课时间紧,我们就利用早饭前后的晨间早读、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区域活动等零碎的时间来进行幼儿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每周五的分享活动来分享,有的家长每周都给孩子订阅很多的绘本拿来幼儿园分享,教师也经常帮助孩子阅读,给孩子讲一讲,特别是书中孩子不好理解的地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渴望,又很好的融入了早期阅读的内容。
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不能是单纯的读书,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激发幼儿兴趣。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竞猜阅读这一方法,告诉孩子故事的开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探索,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故事情景阅读法,表演阅读法等也是常用的好办法。
其次,要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幼儿的阅读习惯很差,每过几分钟就要换一本读书,并且没有爱护书本的意识,随意撕毁、破坏图书,没有正确取放图书的方法。所以教师首先要指导幼儿“正确”的看书,如不能将书倒置,按顺序看书,用大拇指和食指翻书,轻轻拿放书本,爱护书本等,这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能算是一种能力,对孩子来说却是必须进行指导。教会孩子在阅读中思考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进行早期阅读指导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通过阅读认识社会,促进其社会化。
三、家园合作,共同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如果父母在闲暇时经常看看书,孩子不同程度的会对书产生兴趣。家长可利用这一契机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不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很难一个人坚持看完一本书,但是如果有了父母的参与情况便不同了,孩子会充满兴趣的和父母一起讲故事念儿歌。
其次,家长要认清误区,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由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及“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少父母将早期阅读完全等同于读写和识字,将早期阅读这一充满童趣的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学习,严重的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实,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不是能读、写多少字和词,而是通过阅读中和成人的交流、自主的思考积累经验,促进孩子想象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的发展。所以,家长在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时,一定要认清误区,让孩子始终用在愉快的阅读环境中自主学习,成功的钥匙就在你手里。
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
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调查及研究
浙师大杭幼师院专升本0401班 桂芳晶
指导老师:朱丽丽
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既是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方面,又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处理冲突、表达情感、丰富个体生活、提高自我意识及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国家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公平奠定基础。
二、家庭对早期阅读教育的关系密切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能够形成鼓励幼儿早期阅读的氛围,这就会大大促进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我国对于家庭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对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对于家庭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时间短,处于初级阶段,可说服的数据尚少。对如何科学全面地进行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四、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
学前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到底如何?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程度如何?幼儿的阅读水平与家庭状况、家长学历及态度等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的家长具体采取了哪些方式方法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了解现状进行分析并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就是此次调查研究的基本目的。
2.文献综述
一、早期阅读的研究历史
美国有关学前幼儿书面语言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1956年,创立了国际阅读协会(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IPA),以结合全球各界专家为提升识字率而努力。1966年,开展了“阅读是基础”这样一个文化和教育意义的长期运动,1997年成立全美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更科学的研究。英国受美国“阅读是基础”运动的影响,从1996年起对贫困儿童和难以接近书本的儿童提供阅读帮助,他们定1998年9月到1999年为全国阅读年,投入大量经费与人力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日本在1960年就发起了“亲子读书活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
在我国,有关幼儿书面学习与教育的研究90年代才刚刚开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首次提出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之后,出现了一些针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幼教界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早期阅读教育理念。 总的来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儿童早期阅读被看作是教育的重要发展项目,而我国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受到重视,甚至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二、对早期阅读的认识
1、对早期阅读概念的认识
Mclane &McNamee(1993)认为阅读和书写的能力不仅包括认读和书写的技能,也包
括一系列与读写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行为技能。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与书面语言进行互动,主动寻求或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幼儿早期阅读的过程。(Goodman,1986;Gleason200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
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认为,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
归纳起来说,国际上对早期阅读的概念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公识。一般认为,早期阅读的
范围实际上是很宽泛的,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幼儿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是幼儿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幼儿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
2、对早期阅读价值的认识
美国国家研究院提交的《在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的研究报告,提出从预防阅读困难
的角度提倡早期阅读,研究发现了早期阅读与后期阅读。即对未来阅读能力和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哈佛大学的一项3~19岁儿童语言和阅读能力追踪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的未来阅读能力以及所有学业成就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Snow,et al,1998)。加拿大的Siegel等人(2000)研究认为,在阅读过程中的语音敏感性可以帮助幼儿将认读的书面符号与他获得的口语对应起来,产生意义上的联系,从而习得具体的字词;在阅读过程中的语法敏感性这个能力,有助于幼儿理解语句的意思,在书面语言的阅读和写作中使用正确的方式;而在阅读过程中的工作记忆能力可以支持幼儿掌握阅读信息。此外,Bowman等人(2000)研究认为,一个好的学习者在阅读时逐步养成的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等元认知技能,可以使他成为成功的阅读者。
在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的舒华教授指出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
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的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以看出,研究者都认为早期阅读的价值不在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
不仅丰富了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丰富了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利于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中的早期阅读
1、家庭教育对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对于0―6岁的婴幼儿说,家庭是其获得刺激最主要的来源,家庭环境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对于儿童早期的发展,进而对其将来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蕾克特(H,J.Leichter)认为,婴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形成了幼儿
最初的早期经验和最初的主要能动性,这往往成为他们其后个体发展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形成的,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之一,是开发智慧潜能的黄金年华,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于儿童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儿童不是天生就具备阅读能力的,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需要父母、成人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
2、家庭中早期阅读的实践性研究
(1)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国内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中的早期阅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关于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方面,即在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形式及组织特点等作较系统性研究,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就目前公开的文献来看主要有:王秀琴所攥写的《让孩子在阅读中健康成长―谈家庭中的早期阅读教育》(载《幼教园地》2004年7、8),王崇丽所攥写的《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载《家庭教育》2005年5期),朱从梅、杨鲁虹所共同攥写的《对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的调查》
王秀琴与王崇丽在这两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从正确认识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提供适宜的早期阅读材料、营造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和进行适当的早期阅读指导这几方面来进行研究。朱从梅和杨鲁虹也在文中指出,对他们进行的早期阅读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家庭幼儿读物的现状、孩子喜欢的图书类型、家长的指导策略和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这几方面的调查折射出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师大的舒华教授指出,家长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幼儿识字的工具,或过早强调将幼儿的读书活动作为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是中国幼儿早期阅读最主要的问题。对于早期阅读如何更好的整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既能实现早期阅读的目的,又不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的实践研究的时间短,处于初级阶段,实验研究较少,可说服的数据尚少。对如何科学全面地进行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有待于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拿出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
3. 总结
倡导英国阅读年的英国教育部长布郎奇曾指出:“每当我翻开书页,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的标志之一。那么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胡文芳.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处探.柳州师专学报.2005.3
[4]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2005年1期
[5]王秀琴.让孩子在阅读中健康成长.幼教园地.2004.7
[6]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指导.早期阅读专栏.2005.1
[7]刘瑛.试论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3
[8]朱从梅、杨鲁虹.对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的调查.早期教育.2003.7
[9]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教育.2002.4
[10] Burns,M.S.Griffin,P&Snow,C (Eds)..Staring.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11].Snow,C.Burns,M.S.&Griffin,P.(Eds).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ren.Washington DC:Nantional Academy press.1998
4.论文研究框架
一、摘要
通过对杭州某些幼儿园家庭早期阅读现状调查发现,幼儿的阅读水平与家庭状况、家长学历及态度等密切关系。??因此家庭通过多种方式知道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促进幼儿语言水平发展。
二、关键词
幼儿 早期阅读 调查 对策
三、内容提纲
(一)对杭州某幼儿园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调查分析
(二)家庭早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家庭情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重新认识及提出策略
5.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查找相关书籍、期刊、学术报告等,来了解早期阅读尤其是家庭方面实施的必要性、国内外现状、不同的态度看法、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直接的接触、询问研究相关对象、现场取证等方法来对“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以问卷法来搜集各种信息,加以分析研究。
6。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以了解父母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概念的理解、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儿童早期阅读图书内容的看法、父母在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等。通过调查中代表性的问题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7。论文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5年11月)
设计好问卷调查表、确定好进行调查的幼儿园
二、调查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4月)
分发问卷调查表、收回调查表、用SPSS进行分析
三、成果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
整理文字材料、攥写论文
四、论文答辩(2006年4月)
一、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调查问卷的原因:
1、课堂阅读教学的需要,为了清晰地了解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需要、阅读期待,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的指导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2、小课题研究的需要,为小课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取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便于我们课题组确立研究的方向、目标。
二、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调查问卷的方法;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高年级学段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中学段调查30人,高年级段调查50人左右,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不给学生任何的心理压力,我们课题组采取交换教师进行调查的方法,高年级教师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中年级教师去高年级调查,这样会让学生在自然地状态中完成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会更加真实有效。
三、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调查问卷的整理、归纳、分析
1、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浓厚
在问卷中,“阅读兴趣调查”一项中,选择喜欢阅读的学生站占到90%左右,有50%的学生能自主阅读,且喜欢通过课内外阅读了解生活、世界、故事,多数学生是乐意阅读的。
2、学生的阅读方式较单一
在阅读方式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学生只是浏览阅读而已,没有深入的阅读期待及方法。
3、学生的阅读策略缺乏,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关于阅读策略的调查仅有10%的学生阅读时会做一些摘录或借助工具书,而多数的学生都不会自主质疑或与别人交流阅读体会。
4、基本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学生目前的一大困难
学生知道阅读方法的掌握对提高阅读能力作用大,但是阅读方法却比较欠缺。
四、对小学生自主阅读现状的思考及改进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课题组清晰地了解到,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确定为:
改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基本阅读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主要从培养自主预习能力、及课堂自主阅读能力两方面着手研究,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从而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注”即注解,“批”即评论,批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加批语和注解。“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或课外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批注是一种学习方法,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批注法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批注法来阅读文本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突出重点,启发思维,以帮助理解和评论。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的批注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运用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二、新课标下高年级语文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现了互动教学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入批注式阅读可把这种方式落到实处。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构成互动态势,产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沟通,相互交流,有利于群体地扩展,深度地理解文章,丰富作品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体性。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没有量的积累,就难以有质的飞跃。现代阅读活动论证明,只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背诵,才能生成语感,沉淀素质。批注式阅读以读为主,读写紧密相连,边读边写,读时直接,写时具体。因此批注式阅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起融合的桥梁,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把自己和他人对文章的批注收集整理成写作素材,借助读书笔记、读后感、评论等形式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三)批注式阅读能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教师指导下的批注式阅读,不但适用于课文学习,也适用于课外阅读。把阅读范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这不仅使学生可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开阔了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批注式阅读教学符合高年级学习特征
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和阅读量在不断增加,其理解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在阅读方面,应该注重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的方法,对课文进行理解和体会,领悟表达方法。通过自我对于文章的理解,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一样独立的阅读结论。在积累阅读方法的同时,培养自学,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前自读,养成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课前自读,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一个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而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来自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在课前的自渎是进行批注阅读的第一步。从掌握阅读方法出发,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前自读的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阅读步骤包括三个环节,即:读→思→查,这就是认真阅读课文,接着思考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然后再适当翻查必要的资料。具体方法如下:
(1)总体通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全局,理清脉络,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学习目的。
(2)疑、难点求索:自读中遇到的疑难,不要坐等到老师来解决,而要先行一步,进行一番尝试性的探索。可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或者是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或者是可以和同学讨论研究。总之是要在学习之前要先学会疑问,学会自我解疑。
(二)、指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课前自读须作笔记,而且笔记不能敷衍了事。学生由于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所做的课前自读的笔记往往比较空洞,比如随便从课文里抄几个词语,摘录几句话,既没有理解性的说明,又看不出思维的“痕迹”,这种笔记是没有实效性的。要使学生通过作笔记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所作笔记必须写下自己参考或思索得来的结果。如:在阅读完后,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旁边写写自己读完的感受,明白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或者在疑惑的地方作下记号,写下阅读后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1、指导学生自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做批注的方法,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不同的批注符号有不一样的作用,下面用表格表示: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
(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2)“旁批”,即批在句子旁;
(3) “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最后还要告诉学生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a、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b、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c、批语: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三)、要认真作好批注。
1、要深入理解,就要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
2、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
3、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文章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
四、课堂教读,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得法于课内”是语文教学的至理名言。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根据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随堂记好听课笔记,特别是要能记下老师得出某个结论的具体思路和过程。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那么,课堂上如何通过课文的教学,来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呢?我认为: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平时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阅读需要来选择。
批注式阅读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课文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文本的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脱离了问题,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以阅读为中心阅读批注,必须能促使学生自觉地筛选大量的文本信息,并敏锐地捕捉这其中蕴藏着的有效信息,以突破问题为导向,开展定向的分析探究,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又能促使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确立批注式阅读的中心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将早期阅读纳入幼儿的语言培养目标中: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接触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等,初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等,这些目标都是对早期阅读的具体要求。从人的各种能力来说,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人们可以在阅读中接触各种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并以此为载体将知识迁移内化,提高综合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与以后的成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要为幼儿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幼儿来说,我们要为他们把好第一关。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其次,要将早期阅读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不仅学习活动中可以加入早期阅读,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都可以渗透早期阅读。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专门的和阅读区,因平时上课时间紧,我们就利用早饭前后的晨间早读、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区域活动等零碎的时间来进行幼儿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每周五的分享活动来分享,有的家长每周都给孩子订阅很多的绘本拿来幼儿园分享,教师也经常帮助孩子阅读,给孩子讲一讲,特别是书中孩子不好理解的地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渴望,又很好的融入了早期阅读的内容。
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不能是单纯的读书,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激发幼儿兴趣。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竞猜阅读这一方法,告诉孩子故事的开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探索,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故事情景阅读法,表演阅读法等也是常用的好办法。
其次,要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幼儿的阅读习惯很差,每过几分钟就要换一本读书,并且没有爱护书本的意识,随意撕毁、破坏图书,没有正确取放图书的方法。所以教师首先要指导幼儿“正确”的看书,如不能将书倒置,按顺序看书,用大拇指和食指翻书,轻轻拿放书本,爱护书本等,这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能算是一种能力,对孩子来说却是必须进行指导。教会孩子在阅读中思考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进行早期阅读指导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通过阅读认识社会,促进其社会化。
三、家园合作,共同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如果父母在闲暇时经常看看书,孩子不同程度的会对书产生兴趣。家长可利用这一契机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不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很难一个人坚持看完一本书,但是如果有了父母的参与情况便不同了,孩子会充满兴趣的和父母一起讲故事念儿歌。
其次,家长要认清误区,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由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及“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少父母将早期阅读完全等同于读写和识字,将早期阅读这一充满童趣的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学习,严重的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实,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不是能读、写多少字和词,而是通过阅读中和成人的交流、自主的思考积累经验,促进孩子想象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的发展。所以,家长在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时,一定要认清误区,让孩子始终用在愉快的阅读环境中自主学习,成功的钥匙就在你手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主阅读能力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能力,而小学生正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合适年龄,为了扎实做好“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小课题研究,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好小课题,我们将调查的对象确定在三、四年级,三、四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刚刚增多,他们对文字充满了兴趣,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自主阅读的能力又几乎为零,因此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最佳年龄,为此,我们设计了详细具体的问卷表,从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对象、阅读方法等多方面进行问卷了解,专门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发放了100份问卷表,又将100份问卷表进行了详细的汇总,现将调查分析呈现如下:
一、阅读兴趣与习惯
阅读的兴趣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从数据汇总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看书,对书感兴趣,这一数据的出现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增加了很多的信心!
从数据汇总图表显示,学生对动漫类和绘本类的书籍更感兴趣,因为这两类书籍图画丰富,色彩鲜明,吸引他们的眼球,同时文字较少,阅读障碍少,读起来更轻松。
从数据汇总图表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每天的读书时间较少,而还有11%的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量是0,这需要我们深思!
以上数据图表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读书方式,基本上都是随便翻翻看,随意性更强一些,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侧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自主阅读能力
掌握阅读的方法,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决定阅读的效率!
从问卷数据汇总显示:
1、56%的人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是随便翻翻
2、97%的人没有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3、17%的人读到精彩的地方会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4、12%的人会摘抄积累书中的语句
5、90%的人遇到不懂的问题跳过,忽略不计
6、98%的人不会主动的写读书笔记
7、85%的人读完书后不会和他人交流
8、84%的人读完书后不会清晰的表述大概内容
通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方法!读书时没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对于读不懂的地方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习惯,而是忽略不计,对于读过的书籍没有太多的回忆和交流,而是抛于九霄云外,更谈不上写读书笔记,做摘抄,由此可见,学生没有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方法,于是也就没有了阅读效率!
三、策略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给了我们做课题的方向,通过调查分析,小课题的研究要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上做大量的功课,让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启他们自主阅读的大门!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阅读活动来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有利途径,因此,此时,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者。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同样,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阅读习惯的引导者。
4、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应以《小学生心理学》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主动阅读的愿望,通过自主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教师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