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范文5篇)

2022-09-09 11:41:0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范文5篇)》。

第一篇: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学校党委组织了党员外出学习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通过参观上海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中国革命的光荣历史,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以提升党员同志的思想境界,改善党员同志的工作作风,树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是参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城隍庙、朱家角、大观园等,感受我国现在的幸福生活,体会我国的富强繁荣。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们深受教育,以下是我向党组织汇报我的体会:

我们先去一大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党史展览。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那里,我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一大”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感受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发生的时代巨大变化。我们在这里由衷的表达,是对党的事业的拥护和爱戴,是对党的宗旨的牢记,是对党的理想的忠诚。

离开一大会址,我们一行又去了外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体会其精彩。上海作为我国最繁荣的大都市,是我国富强繁荣的象征,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更说明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党课教育的内容,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民教师,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教师,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就在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小组组织的参观一大会址的活动,这次活动使我更加了解党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栽满梧桐的马路一度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看到了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在这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到身体力行,浴血奋战,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进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大篇章。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大地世代繁荣的热切期望。

而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

我作为新时代的晚辈,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得到党的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4月19日,我参加了公司党总支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拓展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1921年7月23日起,大会在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在那里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道路是党指引的结果,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涵义!正是这样一股暖流从人们心中流过,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更化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鼓舞我们把每一份热情,每一份向往都转化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这也许就是党的精神的恒久魅力所在吧!

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我一边观看展出的实物,一边细读一旁的文字介绍。对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而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看过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再想想今天的党,不禁感叹,这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后是多少鲜血、汗水,有多少艰辛困苦,我们今天能后进者身份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背负和责任!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就是在这里,80年前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3人代表53位党员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了。看似是很小的一件历史故事,但这也体现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加入了这个先进的党组织,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鞭策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中去,在平时的言行中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主动履行党员的义务,始终与党同心同德,服务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第四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2011年5月7号,我有幸参加了上海电力学院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观念上受到了一定的触动,受到了一定的启示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同事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

来到一大会址,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只能各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来到门前,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有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148件。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厅按中共“一大”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浴血奋战,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啊!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民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孙中山的几次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而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只顾了和别的军阀开仗,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统统放弃,终于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中国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在军阀混战时期孙中山曾经对军阀产生过幻想,打算“以阀制阀”,但事实证明“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根本无从利用,而共产党的成立给处在困境中的孙中

山以胜利的希望;一大开得十分简单,前后不过几天,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把党的任务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研究了个遍,并相应得制动了党章,党的领导人以及党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在当时黑暗统治下的中国无疑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临去了,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手心,将那八十年前的一段记忆铭刻于心。整个参观的过程都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但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的小事来告诉我们青年,不要忘记历史。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87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党旗添彩。

第五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记范文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记

为迎接建党90周年,重温党的艰苦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级微电子学系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学,共计二十人,怀着无比敬仰和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的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中共“一大”会址。

“一大”会址纪念馆分为纪念大厅、革命历史文物展和一大原址三部分。在一层的纪念大厅内,正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党旗,在鲜花的簇拥和灯光的照映下,显得分外鲜艳夺目。圣神庄严的氛围让每一个人心潮澎湃,依09微电子党支部副书记冯泽民的建议,我们在党旗下合影留念,“将影像暂留在党旗下,将党旗永存于心间”。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二楼展览大厅,展览大厅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等共一百四十八件。厅内展示的一件件、一桩桩、一样样实物、图片等把我们的思绪带入了上海的昨天。泛黄的书页、破旧的棉絮、生锈的枪炮......把我们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天地会上海分支小刀会的装备器械、旧上海黑帮头目杜月笙生前用过的一些用品,这些实物让人感觉那段历史是如此靠近。继续沿着长廊观摩,文书书法展品渐渐增多,展览厅中段陈列了大量的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刊物: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共产党》、《曙光》月刊等杂志,这些早期马列主义刊物,为提高共产主义者和先进青年的觉悟和理论水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展览大厅的尽头,我们在十五位与会者头像前驻足观看,相互低声讨论,感触良多,站在同样的这个地方,遥想着那个伟大的时刻。1921年7月21日,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同行的讲解员到位的解说让我们知道了许多不曾知晓的故事,让我们对党的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党的成长和发展的艰辛,同时也为创建初期的党员在这段历史中所表现的优秀品质而深深感动。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大原址,原址按照中共“一大”的当时的会议厅布置,整个会议厅不大,摆设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时的全景。会议厅中央十五尊栩栩如生的蜡像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名代表和两名共产国际代表,他们围坐在一张长餐桌四周,正聚精会神聆听毛泽东同志讲话,有的会心微笑,点头赞同;有的蹙眉深思,若有所悟;有的还在奋笔疾书,做着记录。青年毛泽东蜡像正面对着我们,我们也好象听到了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形势,讲解建党重要性的浓重的湖南口音。这十五尊蜡像形神逼真,仿佛是当年的再现,可以说是让人映象最深刻的一项参观内容了。我们仿佛穿行在历史画卷的长廊中,一点一滴、一卷一幕仿佛都在眼前,凝固的历史瞬间似乎获得了重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会场外面满是白色恐怖与血雨腥风,长桌前则是十三位革命先辈们为革命的前途,慷慨激昂的探讨、聚精会神的倾听。那专注的眼神,似乎从挥手间拨开了的浓雾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那发言时举起的手臂,似乎要以力挽狂澜之势,教日月换新天。

时光荏苒,从1921到2010,中国共产党历经了90年的磨砺与成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来开辟了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了几十年的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不惜流血牺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苦险阻,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坚持和拼搏,才有了辉煌的今天。过去的流血与艰辛,我们必须牢记。

走出一大会址纪念馆,我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刚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的谢雪炎同学在《参观体会建议薄》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回想着走过的一片历史道路,它不仅仅是砖瓦砌成而是先人们用血肉之躯叠加而成。每阵吹过的风,伴有的时事的酸楚味,泛黄的墙体冲淡了当时的脚印,但冲不了后人对当时的历史的记忆。这不仅仅只是昨天的昨天,而是今天的铺垫,未来的基石,发展不忘历史,这就是我对此活动的想法。”

熊丝纬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党的历程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准预备党员,我更应该把握现在,努力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踏实地学习工作,努力完善自我,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我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献给党的9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也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缅怀与纪念。在学业上认认真真、积极求索,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立足本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严格自律,努力做到好好干事,并争取干成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时时体现和发挥一名准预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还应不断学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履行职责,才能更好地实践对党的诺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将其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永恒的信念。

推荐专题: 家读后感 今日说法观后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