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
论文摘要: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出发,探讨校园戏剧对非戏剧专业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在分析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采取使校园戏剧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实施策略。
论文关键词:校园戏剧,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策略
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内涵,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十六号文件)的颁布实施,更是把“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都在着力开展以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生力军,学生社团撑起了校园文化艺术的半边天,各种社团纷纷在校园文化艺术天地中登台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各有特色的社团中,校园戏剧这种文化形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开始出现。它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成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内在品格的塑造和文化层次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校园戏剧的内涵及其地位
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它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和作为戏剧的类型。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它是一种区别于校园歌曲、校园舞蹈的文艺样式;作为戏剧的类型,它是一个与主导意识形态戏剧、大众商业戏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第一层面上看,校园戏剧外在必须符合“校园人创作表演”这一特征,内在还须契合校园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不仅仅是指校园生活题材的戏剧作品。当今的校园戏剧继承了“五四”以来校园戏剧的光荣传统,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以及理想追求展现在大家眼前。校园戏剧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亲和性和非功利性,戏剧的团体教育功能在大学校园中得到了最好的实践,它在促进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及改善或纠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偏失,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校园戏剧在改善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校园戏剧的天地是永远令人难忘的精神家园,它以如诗如画的多彩体验、醇厚美妙的理想意境使拥有者梦绕魂牵终生依恋。它不仅曾经培养和造就过投身于戏剧事业的专门人才,而且还将影响和浸润无数的萃萃学子们的灵魂。校园戏剧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代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鲜活而光彩的生命轨迹。
(一)校园戏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较高的审美素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还可以起到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灵感的作用。校园戏剧参与者通过参加戏剧创作,排练过程的角色体验、情感融合,到最后登台表演的戏剧实践,可以获得直接而积极的审美愉悦,有助于增强情感体悟能力,提高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及鉴赏能力。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校园戏剧,也可以使观众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接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性体悟,获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从而丰富审美感受,修正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校园戏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管是经典剧目还是实验剧目,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许多校园戏剧作品都是形象生动的思想道德教科书,对受教育者有着非常明显的道德导向和思想感化作用。而取材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戏剧作品,更能引发大学生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现状的对照和思考。校园戏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比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校园戏剧寓教于乐,更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规范道德行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三)校园戏剧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戏剧活动为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学会团队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搭建了平台。戏剧不是一项个人表现的艺术,在戏剧编创、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只有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效、灯光和剧务等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演出的成功。因此,戏剧教育可以让所有演职人员和观众明白角色规范对于社会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与他人充分协调,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校园戏剧的排演过程就是演职人员之间磨合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人际协调的过程。因而可以说,校园戏剧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艺术手法与他人和谐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一)校园戏剧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对校园戏剧表现出的热情逐渐高涨,以校园话剧为代表的校园戏剧在高校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连续几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举办及各地的大学校园戏剧专场演出,校园戏剧不断取得社会声誉,甚至在“中国曹禺戏剧奖”赛场及“中国艺术节”上都出现了校园戏剧的身影,校园戏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校园剧社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广播剧社”、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等等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地域看北京、上海、江苏、广州等地高校的校园戏剧发展较快。然而校园戏剧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为许多人关注的同时也为大部分人遗忘。我们看到目前校园戏剧文化在发展过程遇到了一些瓶颈:①过分追求另类。当前一些学生喜欢使用极其夸张的表现形式,抽象地将其展现在舞台上,如此一来戏剧传达给观众的就只能是晦涩的艺术光晕从而加大了观众与这种舞台艺术交流的障碍;②参与人员的流动性大。校园戏剧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人员变动较频繁;③资金场地的匮乏及管理的不规范。目前大部分高校戏剧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任意发展的状态,不太为高校的管理层和教育者所重视,也较难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支持;④缺乏原创作品。目前高校戏剧活动多挑选经典的传统剧目或精彩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很少有学生原创作品,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促进校园戏剧良性发展的策略
1.学校管理组织层面――客观条件的充分满足
(1)要对校园戏剧足够重视,并加大对其资金扶持,增强学生参与戏剧的热情。当代大学生审美需求日益旺盛是校园戏剧社团发展迅速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热情是推动校园戏剧社团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可以由团委、学生会带头组建校园戏剧社团并按照专业要求从语言、形体、角色塑造等多角度严格训练剧社学生不断提高剧社学生的表演技能。
(2)注重培养青年戏剧教育工作者,并参与戏剧策划指导,提高校园戏剧的整体水平。校园戏剧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表达、戏剧表达需要得到关注和理解。当校园戏剧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时,能够与他们走得最近的无疑是那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的戏剧教育工作者。相仿的年龄让彼此的交流缩短距离,相同的兴趣让传达和接受更为一致和统一。而校园戏剧的组织指导老师必须懂得校园人群的思维状态和精神需求,懂得校园戏剧的规律,懂得校园戏剧社团管理。
2.校园戏剧社团自身――主观条件的积极匹配
(1)校园戏剧社团应当重视原创,尝试创作适合校园受众的剧本。学生群体都是年轻人,对生活和社会有着共通的观点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创作的剧本容易为观众理解,达到两相交流的效果,让观众深有同感,是戏剧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戏剧社团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作小组或者剧本小组,负责剧本的创作,选取和改编,同时进行审核,使之适合舞台表演的条件。这样校园戏剧,才能走下束之高阁的“神坛”,贴近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2)注重后继力量的培养,完善戏剧社团的人才培养机制。校园戏剧社团的负责人,要积极思考和完善社团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新人”,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基础性戏剧训练,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与到大型舞台的演出,以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对于“老人”,尽量安排他们定期回来和剧社的“新人”进行经验交流和表演技巧指导,帮助“新人”成长。校园戏剧社团面临的“新老更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新人自我成长,老人积极帮扶”的良性循环,可以不断为戏剧社团注入有生力量,这样戏剧社团才能不断延续活跃的生命力。
四、结语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宝塔。校园戏剧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存在,影响和浸润了无数的莘莘学子的灵魂。毋需讳言,校园戏剧不够专业,然而它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代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鲜活而光彩的生命轨迹。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利用戏剧的正面影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并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滋润下实现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塑造大学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应在非专业高校中广泛开展推广这种文化性的素质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达到人生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2 黄岳杰.校园戏剧的特性及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 齐正学.美育、时代要求与校园戏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5).
4 刘平.校园戏剧在行动--“第二届(2002年)大学生戏剧展演”观后[J].剧本,2002,(9).
5 桂迎.校园戏剧与当代大学生[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1).
“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立足传统文化产业,挖掘“赤水竹编”特色潜力,让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网络视频达人”李子柒,用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国漫骄傲《哪吒之魔童降临》取材中国经典传统神话英雄故事,唤起文化自信……当打之年,“国货”正当“潮”,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民间民俗、非遗元素、经典文化中进行创新创意衍生,让“国潮”风生水起,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潮流的融合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的新步调,中国青年要扛起文化传承大旗、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结合中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当代青年要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筑牢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结合。文化是连接历史与现在及未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的结合根本是旧与新、传承与创新的冲突化解与相互共生,既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也要不断挖掘、保护、整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以共同的价值情感培育起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正确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文化认同,当代青年应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坚持文化创新,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在自我发展中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华文化展现出经典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潮风尚”崛起背后的文化自信。
从时尚大牌到综艺节目,从非遗传承到文创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以潮流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元素及文化,“国潮风尚”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一波时代风潮,也成为当代青年喜好的“复古热”,这是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各方力量汇聚推动的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下“国潮风尚”的崛起正是以时代创新创造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在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志气,要对中国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发新时代新时期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国潮风尚”的背后正是不断的创新,有一种潮流叫做经典,有一种创新就叫做“国潮”,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以开阔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态度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国潮青年”用传统定义“潮范”的文化精神传承。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那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又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是仁者爱人的人道思想,是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等,从古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始终指导和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继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国潮青年”正在成为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主力军,无论是“国潮”还是“国学热”“传统文化热”,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当代青年正在用年轻的方式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力,用传统定义“潮范”,赋予文化精神以新的时代光芒。
“国潮”背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文化精神的接续传承,“国潮”趋势势不可挡,“国潮”动力坚定而强大。当打之年,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在传统中定义“中国潮”,青年一代是最重要的角色担当,中国青年要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我们课题组开展的题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在我们将近期研究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借用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说的一句话:“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本阶段我们研究的同时,切身感受到要想加强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要遵循以上六个原则。
我们在给学生讲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时,应该让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汉字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能说会写也是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标准。同时,汉字本身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讲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中书法的艺术魅力。在低年级中,教师可以讲解诸如“日”“月”“羊”“火”这些字的古代的象形字结构和演变过程。在高年级阶段,则可以结合字形介绍中国古代文化。例如,“社”是由“礻”和“土”组成的,“礻”代表神祇的意思。社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神守护着土地的意思,因此中国古代人所称的社稷就是土地神的意思。古代帝王都要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建造神坛,这个神坛就是社稷,如果社稷变了,那么国家也就没了。由此,社稷一词在后来就与国家具有相等的含义。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可以整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使语文课堂有声有色。小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的因素,在节日当天进行教授。在教授时还可以加入相关道具,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小学课文《北京的春节》和《看花灯》两篇课文中,教师就可以现场带上花灯,让学生猜灯谜,也可以带上笔墨,让学生自己编词造句书写春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提升了对课堂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发挥好学生的诵读特长,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通过读诵经典可以最直接地让学生产生对古代文化的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经典。据笔者的观察,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都让学生死记硬背经典,导致学生反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厌恶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引入了唱诵式的读经方法,通过将诗歌编成一首首歌曲,让学生更加喜欢读经,也更容易记诵。例如,在教授古诗《十五夜望月月》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历史上还有哪些诗人写过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他们的诗词选取的是什么景物?中秋节人们一般都会表达怎样的思绪?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教学,采用入情入境的方法,带领学生体会诗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再引领学生走出诗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既锻炼了学生的品析诗文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兴趣,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更多的了解。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针对本阶段研究的一点感悟,接下来的研究,我们会本着上述留个原则,有目的、有方法地努力继续开拓进取!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通过发帖提问能和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师生讨论等方式把课文理解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我们可以看到所选教材是一个最好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载体,深入挖掘所选教材的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教师一定要树立语文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编排上,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若能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这样处理,有助于解决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容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传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比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来理解作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当然,也要让学生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不是消极地回避社会现实,而是采取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三、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四、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汉民族文化
中华传统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的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让学生搜集资料,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的精神;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动,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春联……这样可以把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拓展思维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丢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国国情不符合的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
当前我们这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急需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社会美德。让我们一起奔向现代化吧!
曾几何时,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潮流,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独占鳌头。但是,大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阻碍文化创新;小到王道士从敦煌石窟中把一车车的文物拱手相送。这些历史的案例无一不显出在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后,是文化的疲倦感和无力感。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创新处于首位,在这么一个各国文化大杂糅的世界上,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进行创新型转变和创造性发展才能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
当代世界,科技和创新引领发展,文化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联系。数字敦煌是一个很早便开展并一直在进行的项目,该项目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运用科技手段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来满足人们的游览、研究等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敦煌有了更深的印象。这便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来更好地宣传敦煌文化。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在当今社会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往和联系必不可少,而这种交往亦是文化交流所相适应的。我国重振丝绸之路,使这一古老的文化交流方式得以沿用,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不仅传播了丝绸、茶叶等古老文化,也使我国的礼仪、文学等传遍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种创新性的传播方式更为世人熟知。与此同时,孔子学院也伴随着我们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在全世界开花结果,使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新的方式来展现在世界上。可见,传统文化通过国与国之间交往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
在“互联网+”的多媒体时代,我们应将传统文化通过媒体等方式来向人们传播。前不久十分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巧妙的利用了媒体等传播平台,通过比赛的方式并制作成节目来传播中国诗词的魅力。《国家宝藏》也同样在这方面获得了国民的追捧:以明星出演历史剧的方式来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这些受到一致好评的文化类节目都将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来向国人展示。看来,在当今时代人们更易接受将传统文化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创新引领当今世界潮流,中华文化只有进行创新型转变和创造性发展才能使我们建立起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才能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推荐专题: 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