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迷途》心得体会(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迷途》心得体会(合集)》。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迷途之鉴》,我深受教育,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一名党员干部,从最开始的谨言慎行、严格自律,到走上xxx的岗位,思想松懈、贪财贪权,鲜活的事例表明:不求知,不思进取,放松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必将走向人民的方面,最终也会毁了自己。而从小事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才能做到拒腐防变。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共产党员进行自我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共同要求。要认真吸取腐败案件教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作风才能提高思想防范意识。
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恪尽职守、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要自觉克服“官僚主义、自由主义”的侵袭,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心系群众,坚持把各项工作落实、落靠,把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成、高不高兴、拥不拥护、支不支持、答不答应做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
三、以案为例,从严要求自己,廉洁从政
通过违规违纪人员的现身说法,得出两点警示:
1、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不能做到慎独慎微,忽视人民的利益,崇尚拜金,终将走上犯罪的道路。
2、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毒刃。
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侵蚀和影响,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主动接受批评,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让我对《中庸》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于丹老师在《文明之旅》栏目中对中庸的精彩讲解。她说:“我们今天太多人把中庸理解成为了平庸,理解为了一种自我保护”。于丹老师说到:中庸的大智慧是中者为不偏,即看一件事情有一个大道,这就是“中”,而于丹老师把“庸”解释为不易即不轻易的舍弃。也就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秉持自己的原则往远方走,就是所谓的“庸”。如果要概括一下,我觉得对中庸最深刻的领悟四个字:恰到好处;对中庸最充分的把握也可以用四个字:和谐圆融;在现实中,对中庸最好的利用还是四个字:不偏不倚。
俞敏洪历经三年考取北大,在北大求学四年,历经三年半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愿意录取他,最后却用心创办了闻名遐迩的新东方。他那种不断在失去中前进的动力其实挺值得我们深思的,微信里好多人有这样的签名是:越努力,越幸运。我其实很认同,这里努力大概就是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其实,也是中庸的一种体现。
我把自己感触较深的几个地方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一、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一点是做任何事情需要持中
中庸开篇提到“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是说人生来所具有的自然禀赋,遵循天赋之性、合乎自然之理,逐步养成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的正道。发扬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节,以之影响、熏陶和感化周围的民众,提高众人的道德境界,就是教化。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于丹老师将道理解为生命本体的轨迹,我们的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学生基本的道德,基础文化,但内层却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
作为教师,我们的确比他们更深切、更准确地了解生命,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有时在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承负得起如此之巨的挑战?除此之外,我觉得中庸里边提倡的持中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平常心。“万事如意”,这四个字虽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又能有多少人是尽如人意的,与其想要事事如意,不如做好眼前的事让眼前的事情如意。一生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抓住的却很少,一生或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只要认真做好了,其实也是中庸想要告诉我们的。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可能都记得那位空军少校吴哲,这位高科技奇才在老A的作训队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在近乎残酷的训练中,吴哲坚持下来了,也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美滋味。但如果不是有一颗在困难、挫折和不如意时能够淡然处之的平常心,如果不是有一颗临危不惧的信心和耐心,他在近乎残酷的训练中怎么能结出美好的果实呢?其实,职场也如此,我们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需要一颗包容、善解、永不言败的上进心,在不如意时才能坚持而不放弃。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只要努力了,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二、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二点是做任何事情需要仁爱
生活中,可能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教师对学生关爱,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有时费尽心思的想把事情做好,却适得起反。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觉得生活是平淡的,是重复单一的。往往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无聊而难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庸所提倡的仁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对于《中庸》中所提倡的仁爱,其实对我们的教益很大,让我们知道只要施爱,同样会得到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我就很有启迪作用。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于是立即将其制止,随后责令那个男生到他办公室来。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了,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于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发现学生的亮点,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认真去体会,换个角度来想,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增加色彩。
三、中庸告诫我们的第三点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诚信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把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倘若人自身表达的思想是忠诚,对待别人的态度是宽恕,那么虽有过失,也不会太多。
宋朝著名词人晏殊,参加殿试时年纪很小,他一拿到题目,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了,而且文章草稿还保留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特别喜欢晏殊的诚实。后来也因为他诚实的做人之道,而越来越受到皇上的重用,直到官拜宰相。曾国藩说:“勤能医治懒惰,慎能医治骄傲。”在这两个字的前面,必须有诚来立足根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以诚字为根本,以勤字为实用”,大概也是中庸要告诉我们的。总的来讲,我把中庸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对于人际关系而言,中庸是和;
对于说话而言,中庸是把握好分寸;
对于成败而言,中庸是胜不骄败不馁;
对于伦理道德而言,中庸是善;
与人发生争执时,中庸就是各让一步;
看待一个人时,中庸就是看到缺点更要看到优点;
对于教师而言,中庸就是育人与育才的最佳结合;
对于学生而言,中庸就是学习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对于人生而言,中庸就是在理性和现实中找到平衡点。
总之,中庸告诉我们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在当今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很多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其实真正该做的是反思我们自己。以上是我对《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近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以更加平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更加真诚宽阔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使我们更好地做人与处世,同样也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学习观看了《迷途》教育警示片。原来一提廉政,总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事,是社会上的事,似乎与学校无关,更与自己无关。通过观看此片,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反腐倡廉意识,提高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升人格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习了党组织下发的学习反腐倡廉文件后,更坚定了这种信念。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做人民的好教师。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一个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接受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廉洁从教,不仅是教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且对社会风尚文明的倡化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今后的工作中,需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
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究其根源,就是自身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因此,在工作之余,自己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实际工作,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以案为鉴,廉洁自律
观看了《迷途》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一个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三、多做实事,乐与奉献
作为学校的的一名中层干部,要时刻遵守师德,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要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警钟长鸣,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规范自己,做一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的教师。
在学校整体部署下,我认真学习了《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及师德师风方面的有关文件资料,现将我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体现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体现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相互了解、相互配合,更好得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我想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不断地对照以上的文件精神,经常学习,经常对照,经常反思。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师德学习活动,以自己崇高的事业道德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做一个让党放心,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
很多人说进入了大学就开始步入了社会,既然步入了社会,就应该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虽然我不太赞同进入大学就步入社会这个观点,但大学作为一个亚社会,我们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应该或多或少学一点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着学习的目的,我读了《中庸》这本书,并写下这篇心得。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将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意词。但是,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对“中庸”思想渐渐深入。“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中庸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这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
我校组织了师德培训活动,在这些日子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从事十多年教学工作的我,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第一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第二要热爱学生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第三要学无止境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我会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我会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第四要为人师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我觉得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推荐专题: 学习《迷途》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