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学案例分析(大全)》。
篇一:2014年南财《财政学》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成 人 教 育 期 末 模 拟 试 题(A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制度。( Y )
2.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Y )
3. 外部性是指一些厂商的行为在给别人造成损害时给予补偿或给别人带来受益的同时得到回报。N
4.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有工作能力又要求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个有一定工资报酬的工作机会。( N )
5.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是否具有公共性以及是否需要公共部门来提供是固定的。 ( N )
6. 国有资产收益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对工商金融资产的经营或凭借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 资金占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N )
7.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 Y )
8.社会产品价值中,M 是新创造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它是公共收入的唯一来源。( N )
9.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政府征税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有直接联系。( N )
10.地方财政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 N )
11.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公债等手段调节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Y ) 12. 转移性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它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Y ) 13.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N )
14.政府预算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N )
15.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的代表国家是德国。( N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2. 基尼系数:是指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得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4. 非税收入:是指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收入。
5. 国债依存度:是指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是采用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答: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但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 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其次,在所得额级距的临 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再次,全额累进税率在计 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2.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
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 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 数作为配Z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 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
3.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 格总水平;5、公共财政收入制度;6、其他特殊因素。
4.税收中性的含义。
答: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 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Z的决定因素。
5.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
答:在《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书中的六大假设条件下,蒂布特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他认为人们通过在社 区间的充分流动,选择公共产品与税收的组合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社区政府,社区只有有效地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 否则,人们会迁移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偏好的社区,这样,社区间的竞争将使资源能够有效配Z,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 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理论。
6. 财政补贴的特点。
答:财政补贴的特点有: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导源于财政补贴的依据,即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2)可控性。 财政补贴是国家可以直接控制的经济手段,具有可控性。3)特定性。实施财政补贴的依据是国家一定时期的特定政策, 因此,财政补贴的对象、范围、数量以及要发挥的作用和要求达到的效果也是特定的。4)灵活性。国家可以根据形势的 变化和新的政策要求,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财政补贴。5)时效性。财政补贴的时效性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时效性。
7.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 制度。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4、积极 推行小额信贷制度。5、努力扩大报账制度的覆盖范围。 2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答: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有:1、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2、实现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是政 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3、实现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直接目标。
四、论述题(15 分) 什么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哪些?
答:财政的资源配Z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产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Z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财政实现资源配Z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1、 在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科学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收支的总 体规模和结构,实现财政总体规模控制和资源的战略性优化配Z,提高总体配Z和运作效率。2、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 模与结构,优化政府投资性支出的配Z效率。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 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预算内投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提高财政资源配Z本身 的效率。提高财政自身资源配Z效率的关键是要做好财政支出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注重
财政资源配Z的 绩效。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 财政预算,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每年“两会”,财政部部长所作的 预算报告,都是代表们锁定的“焦点”。 政府预算是一本政府公开的“财务大账”:过去的一年收了多少钱?钱投到哪里 去了?今年的钱该怎么用?这些钱是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年都要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查。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财政预算编制较粗,“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造成了很多部门预算游离在 人大监督范围之外。同样,在预算执行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对每年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执 行随意性大。由于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往往部门申请多、找领导批条子多、临时性 支出多,变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然后再报人大常委会做出调整预算的决议。 为此,在近年各地的人代会上,代表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如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对预算中“拨 2000万元给机关幼儿园”、“事业单位的行政编制外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2万元”等提出了质疑。浙江、四川等省的预算报 告也明显加厚,列支项目也更加详尽,以利于人大代表的监督。
问题分析: 1.政府预算的本质什么?
答:政府预算的本质是政府预算是一种权力制衡的工具。
2.为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以下原则:1、完整性。这就是要求政府的预算包括政府全年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 完整地反映政府全部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允许有预算外的其他财政收支。2、统一性。这就是要求预算收支按照统一的程 序来编制,任何单位的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不应当只列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3、年度性。要求政府预算按年度编 制,预算中要列明全年的预算收支,并进行对比。不容许预算收支有跨年度的规定。4、可靠性。这就是要求编制预算时, 正确地估计各项预算收支数字,对各项收支的性质必须明确的区分。5、公开性。预算属于公开性的法律文件,所以其内 容必须明确,以便于社会公众能了解、审查政府如何支配纳税人的钱,并进行监督使用。
成 人 教 育 期 末 模 拟 试 题(B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Y ) 对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而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是辅助性的。( Y )
3. 基尼系数是衡量公平程度的主要标准,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越公平。( Y )
4. 准公共物品只可以由来政府提供。( N )
5. 布坎南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 N )
6. 社会保险税的现收现付方式,是指当年筹集的保险资金只用于满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Y )
7. 公共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其政治经济权力所筹集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 Y )
8. 如果税收弹性值大于1,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税收不能为政府提供充裕的财政收入。( N ) 9. 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N )
10.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N )
11. 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代社会里,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Y ) 对
12. 部门预算编审程序中的“一上”是指由部门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 Y )
13. 政府预算管理的关键目标是确保财务合理性和控制财政风险。( N )
14. 专项转移支付又称无条件转移支付。( N )
15.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少于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 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Y ) 3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
2. 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 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3. 转移性支出:是指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补贴支出、税式支出、捐赠支出和 债务利息支出等。
4.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从国有资产经营中获得的经营性收益。
5. 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限度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区别。
答: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依据。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是 税源。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各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 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 往是纳税人的收入。
2. 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4、积极推行小额信贷制度。5、努力扩大报账制 度的覆盖范围。
3. 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税收的基本特征有: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所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或者说是法律所赋予 的权利,政府征税与是否占用生产资料没有直接关系。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对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 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对税收的课税对象、课征比例或课征额等均 预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任何部门、任何级别的政府机构,未经国家法律授权与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4. 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
答: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有:
1、关键目标:总支出控制、战略性资源配Z、公共部门运营效率。2、重要目标:确保财 务合规定性和控制财政风险。3、政府预算管理的其他目标:关注公共利益方面的需要和政治方面的目标。
5. 我国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答:我国政府间支出责任的确立依据是财政职能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分工理论。一般认为,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公共 产品的提供,直接提供或补助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并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提 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
6.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包括:
答:1、通过税收对高收入水平进行调节。2、通过转移支出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4、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7. 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 格总水平;5、公共财政收入制度;6、其他特殊因素。
8.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 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 数作为配Z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 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
四、论述题(15 分)
论述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答: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如下:(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现有财 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情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 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基本原则有:1)统筹发展原则。2)市场化原则。3)公共财政原则。(二)明确政策目 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 的状况,适当归并设Z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2)抗灾救灾类资金。
3) 生态环境类资金。4)结构调整类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6)农村发展类资金。(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 1)构建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2)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3)增加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4) 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5)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6)加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7)依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 理。 4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 1997年底,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长乏 力。1998年,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从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共增发长期建设国债9100 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大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为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 和世界经济增长减慢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影响,外贸急剧下降,我国经济下滑并出现萧条,2009年我国政府同样采取了积极财政政 策,使2009年完成了8.2%的增长率。
问题分析: 结合此案例分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和内容。
答: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二是发行长期建设性国债,重点投向 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财政措施体现在一下五个方面: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2004年共发行长期 建设国债9100元,投资重点向农村、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倾斜,更加注重城乡、区域、 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2)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为鼓励投资,引进国外是先进技术设备、把关税总水平降 至10.4%。同时降低消费税税率,制定了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优惠政策。3)调整收入分配政 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1997-2003年,政府连续四年较全面地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并相应增加离退 休他人员的离退休费,还实施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同时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4)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2002年,政府实行了所得税分享改革,由原来按 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与
篇二:《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 题 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A)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
2、 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原则有 ( ABCD )
A.公平 B.确定 C.简便 D.征收费用最低
3、 凯恩斯税收方面着重分析的是( C )
A.税负转嫁B.增加收入C.税收调节D.税收制度
4、研究和学习财政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三大理论有( ABCD )
A.劳动价值学说 B.再生产理论
C.社会产品分配论D.阶级斗争理论
5、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 )
A.国防 B.花园C.教育 D.桥梁
6、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BCD )
A.国防 B.花园C.教育 D.桥梁
7、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BCD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8、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BC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9、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BCD )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10、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BC )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1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2、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
13、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BC )
A.家庭 B.企业 C.政府 D.中介
1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15、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C)
A.政府 B.市场 C.公共管理部门
D.政府与市场 E.私人;
16、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来源是( A )
A.税收B.收费C.价格D.利率E.税费;
17、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BCD )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 E.俱乐部物品;
18、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BC )
A. 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私人经营E.政府垄断
19、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可采取的改革方式是( ABCD)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公司制
D.放开经营 E.国家垄断
20、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有( BCD)
A.边际成本定价B.平均成本定价 C.二部定价
D.负荷定价 E.管制定价
21、财政支出效率着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ABCE)
A.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B.纯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C.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D.收入分配效率 E.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22、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大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时( AE )
A.公共物品配置不足B.公共物品配置过度
C.公共物品配置最优D.私人物品配置不足 E.品配置过度;
23、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可分为( ABC)
A.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B.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C.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D.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E.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2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ABCD )
A.成本――效益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E.平均成本法
25、公共选择是一种政治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 ABCDE)
A.立宪 B.立法 C.议会D.行政E.司法
26、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包括( ABD )
A.财政立法 B.财政执法 C.财政宪法
D.财政行政复议E.财政政策
27、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E )
A.合法原则 B.公开原则 C.及时原则 D.便民原则 E.公正原则
28、财政执法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E )
A.合法原则 B.适当原则C.权力制约原则
D.执法监督原则E.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29、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CD )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 D.积累
性支出
30、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C )
A.基本建设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31、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C.行政管理费 D.积累性支出
32、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33、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BCD )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
C.能源开发D.教育
34、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D )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35、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BC )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
篇三: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非竞争性
转移性支出
纳税扣除
直接税与间接税
零基预算
结构性赤字
二、简答题
简要说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试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
说明政府投资应当采用的决策标准
简述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简要说明国债具有哪些政策功能
三、论述题
1、什么是增值税,它的类型和计税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预算管理体制?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具有哪些要点?
答案如下:
一、 名词解释
1、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的消费者增加并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几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即财政付出资金后并不从微观经济主体活的人和商品和服务。这类指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在进行转移性支出时,不存在交换问题,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纳税扣除
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直接税与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即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一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直接税。间接税与直接税相对应,凡是税负可以转嫁的税种均称为间接税,该睡中举又不稳定特点,一般认为商品税属于间接税。
5、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入的一种国家预算方法。
6、结构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成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斥资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简要说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其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1.净现值法(NPV) 、2.现值指数法、3.内含报酬率法
2、试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
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因为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最后,教育、娱乐、文化、
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
3、说明政府投资应当采用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
4、简述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
(1)现收现付制是政府根据养老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按照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养老社会保险资金的一种资金平衡方式,即本期养老社会保险收入仅仅满足本期养老社会保险支出的需要,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年度的养老社会保险支出跑了快储备资金。
(2)完全积累制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死亡率、出生率、退休率、工资率、物价指数等)进行长期综合预测的基础上,预计养老社会保险成员在享受养老社会保险待遇期间所需开支的养老保险基金总量,然后将其按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劳动者整个就业期间,并对不断提取而已经积累起来的养老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投资运营,日后再将征缴的税(费)和投资回
报用于向投保人兑现当初的养老社会保险承诺的一种资金平衡方式。
(3)部分积累制是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在测算出当年(或近几年)养老社会保险支出需求的基础上,按一个高于满足支出需求所需的缴款率收缴资金,在满足现时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支出需求的一种资金平衡方式。
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与此相似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6、简要说明国债具有哪些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市场失灵)
1995年春,由黑龙江省龙江县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同意,县种子公司从河北省一次性引进了70万斤玉米种子,在没有经过区域试种的情况下就将这批玉米新品种以不低于每市斤6.3元的价格分发给了所辖乡、镇的农民。而当年种植新玉米品种的农民大面积严重减产、经济损失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哈拉海乡和对堡乡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00万元以上。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坑农事件?政府应该怎么样发挥其职能减少市场失灵? 分析: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有效相对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的。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和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是市场机制固有的,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消失,而只会有成度上的差别。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的不法商人用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是一件典型的市场失灵案例,不法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他当然有尽量压低成本以提高利润的动机。由于和农民相比,商人们占尽信息、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断定出售种子的利益大于风险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另外的约束,他们坑定会选择出售假种子。也就是说,如果放任市场运作,不法商人用假种子坑农事件将“此起彼伏”,“看不见的手”在制止这个问题方面,是完全无力的。
在现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失灵”正好为政府作用预留了空间。所以,呼吁政府干预,惩罚不法商人以杜绝假种子,在逻辑上也就顺理成章。农民凭借自己朴素的智慧的智慧也正是这样推理的,所以才有了200次上访。中国的最高行政局以“总理批示” 这一强有力的形式,直接介入此案。如果政府是一架运作良好的机器的话,事件到此就应该画上一个句号。然而让所有观察者都大跌眼镜的是,政府在这里也失灵了。“总理批示”到了基层,居然被认为是过时了,不法商人依然逍遥复逍遥,假种子依然泛滥又泛滥。因此,这一“特大坑农案”可以看做是“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结果。
通过前面对“假种子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发现,一方面,要杜绝假种子,就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为此,我们不能不加强各级政府官员的权力。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各级政府官员手中具有了这种权力,使得他们又成了不法商人争相“寻租”的对象,于是,他们中不少人就利用这种权力收取贿赂,而对落实法律、法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连“总理批示”也可以宣布“过时”而不再执行。如此,假种子泛滥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出路在那里?惟一的出路在于加强政府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制衡式的民主机制,使得基层官员不再仅仅靠成本高昂的“总理批示”才能驱动。建立在一个制衡式民主基础之上的政府通常是强有力的,同时其权力又是被有效地限定了的,从而使得追求私利的政府官员们为着私利目的不得不去做增进公共利益的事。这样一个机制的出现将能够同时治理双重失灵:制衡式民主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政府失灵,政府的正确干预又可以有效地减少市场失灵。
案例二:(财政收入,现行税制)
2008年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一个月上调至2000元一个月。这是继2007年8月15日中国将储蓄存款利息税由20%调减为5%之后,国家减轻居民赋税的又一重要举措。财政部部长谢旭说,把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2000元,将减少财政收入约300亿元;同时,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比例将由50%左右降为30%左右。
问题:个税起征点提高对财政收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有哪些?在组织财政收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分析:
近10年来,中国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一直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大大超过国民的经济的增长速度,社会上关于中国居民税过高的言论和要求减轻税的呼吁越来越高。
个税税收收减少,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但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有更多的工资薪金用于消费,刺激了经济,增加了企业收入,企业收入的增加,企业缴纳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把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2000元,将减少财政收入约300亿元。
国家的税收相对减少了,国家的税收少了,可支配的资金少了,政府所起到的宏观调控就弱了,宏观调控弱了,国家就会出向很多不稳定因素,包括物价的不稳定,政府支出的建设减少,建设减少,就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就会影响人民的收入。税收减少引起财政收入的减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但是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缓解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平衡税负,让富人多交些税,穷人税负低一些,这样就可以让穷人有更多的钱去消费,因为现在毕竟是穷人占多数,如果他的钱袋子起来了,那就有更多的人去消费,就会拉动很多的内心,就像现在的家电下乡,就是以农民的钱袋鼓起来为前提,消费上去了,更多的企业也就活了,企业活了,人民就有工作了,有工作了,就更有钱了,就更会拉动消费,这样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综合以上内容,个人觉得, 后者作用还是占主要的,也就是后者可行,前者,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国家的税收还有很多,而且收入的来源也有很多,包括国外的投资的等等,个税的收入减少不会对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十分明显的减少的,但对于个人百姓而言,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他们的影响确实巨大的。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指出,要树立可持续的税收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国民经济与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税收成本与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税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危害国家的利益下尽最大努力帮助人民,合法帮助企业。
案例
三、(财政支出)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多年来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收入方面各级财政部门的精力也主要放在争取财力上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收入方面进行博弈中央想要更多的集权地方想尽可能多争取一些财力。而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却重视不够,财政支出改革相对滞后。
从1998年开始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包括推行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2005年北京市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投入。但总的看支出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调整财政分配在相当程度上仍沿袭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供给制分配方式明显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
问题: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建议又哪些?
分析:
我国政府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
财政支出的缺位,是指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存在财政当保不保或当保难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投入差距仍然较大。近几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在总量上和相对比重上均有所较大增加 2003年,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已达17%,但即便如此,也只占同期GDP的2.5%,离1993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本世纪末(指上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相差甚远,也远远低于国际5.1%的平均水平,与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是社会保障一个重要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是财政支出中一个大项。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近些年,我国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力度不断加大,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资金缺口大,历史欠账多,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有限,不能满足更多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保障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还难以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此外,财政对“三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还有许多急需办的事没有财力去办。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降低行政经费支出比例。我国由于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膨胀,行政经费增长过快,给财政支出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精简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压缩行政经费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措施。另外,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也势在必行。
二是逐步取消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财政投资的基本政策取向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要科学界定财政投资的范围,改变财政投资包揽过多的弊端,逐步减少和退出在竞争领域的投资。具体说,就是要减少甚至退出对一般性企业的投入,包括清理对它们的退税和返税。
三是加大教育支出比例。逐步向“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本世
纪末达到4%”的目标迈进。教育支出中重点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出比例。基础教育具有很强的外溢效益,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础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高等教育的3倍。同时,加快对高中的建设速度,改变我国目前高中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争取在五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普及高中教育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四是提高社保支出比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普遍推行和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一般达到30%左右。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社会保障的任务尤其繁重,财政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支出力度,完善养老保障、失业救济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农村广大农民也逐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温暖。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有限的财政资源必须要用到刀刃上,必须遵循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本案例探讨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2005年北京市就大力改善了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社会保障支出、文科卫等各项事业支出以及增加基建支出。但总体上,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严重,存在诸多的越位缺位现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在于完善市场竞争和转换政府职能。
案例
四、(政府债务)
2012年 12月25日,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该市审计局副局长冯慧光在《关于广州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的报告》(简称“《报告》”)中说,“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14.03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786.15亿元。”
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否可控?财政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分析:
从审计结果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债务规模看,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从债务结构看,我国政府性债务以内债为主,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债权人主要以国内机构和个人
为主。而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多年累积而成的,30多年来,地方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偿债能力不断提高,偿债条件不断改善,逾期违约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偿债条件看,除财政收入外,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固定资产、土地、自然资源等可变现资产比较多,可通过变现资产增强偿债能力。此外,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给地方经济和政府收入创造了增长空间,有利于改善其偿债条件。从区域结构看,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和财政能力强,负债水平相对适度。有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相对其经济和财力偏高,但只要采取措施控制新增债务,规范当地政府债务融资行为,风险也是可控的。
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如个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担较重,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部分地区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医院债务规模大、偿债压力较大等。对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需要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财政部应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要按照协议约定偿还,不得单方面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偿债责任和逃废债务。认真落实有关债务人偿债责任,融资平台公司等要抓紧制定偿债计划,明确偿债时限,切实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应通过财政预算等渠道,或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对使用债务资金的其他项目,原贷款银行等要认真做好重新审核工作,符合规定和政策要求的,要继续按照协议提供贷款;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地方政府要尽快进行清理,妥善处置。此外,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及学校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严格执行《预算法》、《担保法》、《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不得出具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直接或变相担保协议,不得以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国有资产为其他单位和企业融资进行抵押或质押,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企业融资承诺承担偿债责任,不得在预算安排之外与其他单位或企业签订回购(BT)协议,不得从事其他违法违规担保承诺行为。最后,加快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理论
案例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多。”
简要分析: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表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请分析温总理提出的上述五个问题中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案例二: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
胡锦涛在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简要分析:收入分配政策是改革开放后党代会报告的重要内容。此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低收入者往往只有自身的劳动力可以作为获取财富的来源,而富有者除了劳动力,还有资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力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中共对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的强调,意味着老百姓不仅能从再分配中得到好处,在初次分配中也能保证自己的权利,不用光等着政府救济。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对中国未来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虽然各方专家测算的数据有差异,但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已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之上并无争议。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百余地厅级官员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回答“当前我国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哪些问题”时,“居民收入差距”成首选;在回答“我国当前必须注意的主要风险”时,“贫富悬殊”居榜首。
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重视初次分配的公正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必要的。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的结果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初次分配领域如果不重视公正问题会增大再分配的难度,从而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些拉美国家出现的发展停滞现象即“拉美陷阱”,与收入分配不当有很大关系。那些
国家在初次分配丧失效率和公平而出现大量贫困和失业人群时,政府为了获取选民支持,出台许多超出发展水平的高福利政策进行二次分配,结果造成很高的财政赤字,出现频仍的财政和金融危机。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要在生产过程的初次分配中就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主要途径就是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中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就可以多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低收入者分享改革成果。而且,这样可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随着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升级,低收入者拥有的劳动力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思考题:财政应如何实现十七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
案例三:夏、商、周三代的《量入为出,多有结余》的财政原则
夏,商、周,史称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东周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土地的产出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国家财政状况几乎完全依赖并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然而,三代奴隶制时期,生产工具简陋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对农业收成的丰歉有严重影响。因此,三代时期的国家财政分配只能在可能取得收入的基础上来安排支出,即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的财政原则,据此达到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目的。但是,三代的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要求多有结余。其原因在于早期农业社会对自然灾害缺乏抵御能力,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没有足够的结余,势必造成国家的社会经济危机。在周代,财政遵循多有结余原则,即“三年耕,必有一年之余,八年耕,必有三年之余”。按“耕三余一”来制定财政支出总额。如果“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由此可见,三代时期“量人为出,多有结余”的重要地位。同时,周代还有专项储备,以待急用,即“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是为保证国用的充足和社会生活的安定。
参考资料:《中国财政史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黄天华编著
简要分析:中国“三代”时期在财政上强调“量人为出,多有结余”原则,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其基本内涵不仅重视“量入为出”,而且强调“多有结余”,这种理财思想,是与当时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农业对自然的依赖一致的。事实上,在长期落后的农耕社会中,以丰补歉,多有结余一直是国家必须遵循的治国理财之策。这与亚当·斯密时期提倡的“量入为出”思想,以及现代社会的“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财政思想均有本质的区别。但从不同时期的“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分析,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无不强调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限制,这对财政分配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稳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思考题:历史上强调“量入为出”财政支出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四:中国历史上的《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
(一)中国历史上的《量出为入》财政原则始于三代时期
三代时期,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田赋,财政状况完全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然而三代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天灾人祸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的收成,因此,其理财原则,只能是在已经取得收入的基础上,逐一安排支出,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故有“量入为出”的原则。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为增税开辟了财源。然而,三代时期由兼并、争霸和统一导致的战争连绵不断,军费开支浩大,支出增长惊人,财政入不敷出,国库捉襟见肘。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各诸侯国不得不实行“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根据支出来确定收入。用调整收入来弥补支出,以求财政平衡。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修订税制,纷纷提高税率,传统的什一税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鲁国的什二税,魏国的什三税,齐国的什六税,秦国则二十倍于古,加倍课征以积累财富,横征暴敛已成为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
(二)唐朝的“两税法”与“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逃亡,国家财政所能课征的租庸调收入非常有限,而各地节度使在内地各占一方,形成藩镇割据,任意截留中央赋税,使国家财政收入雪上加霜。加上当时浩繁的军事开支,最终给唐政府造成了的财政危机。以至于京师官吏的俸禄也不能按时发放,令政府不得不“税天下地青苗钱(附加税)以充百官课料”。同时,京师粮价猛涨,已直接影响到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稳定。为扭转这一局面,唐德宗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税制,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朝重要的税税制改革,但其指导思想是“量出为入”。据《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两税法的“量出以制入”,即“量出为人”的原则。是指根据国家的财政支出数,匡算财政收入总额,再分摊给各地,向民户征收。在具体的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纳税期限与纳税形态上都进行了改革。
参考资料:《中国财政史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黄天华编著
简要分析:总体上讲,在农耕社会中,国家实现“量入为出”财政原则更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巩固与稳定。而“量入为出”财政原则的选择一般有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大多出于财政的巨大压力而采用,对国家政治经济基础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两税法”改革由于其适应了唐中期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因而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简化了税制,减少了纳税项目,集中了纳税时间,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农民缴纳,便于政府征收;二是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财政收入。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都要纳税,不仅官吏世族地主要纳税,连同被其庇荫的客户,不定居的商贾,甚至世代享有免税特权的寺院僧尼都要负担税收。纳税户增加,从而扩大了纳税面,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三是调节了税收负担,有利于税负公平。两税法以田亩资产为本,即“以贫富为差”。资产田亩多者则多征,资产田亩少者则少征,商人同农民一样纳税。这种按贫富等级课税的方法,符合公平的原则;四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两税法集财权于中央,整顿了以前混乱不堪的财政局面,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限制了税吏随意苛剥勒索农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中央集权。
但是,两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执法者枉法而暴露出不少缺点和弊病,更重要的是在封建制度下,量出为入,直接导致横征暴敛(如春秋战国时期因“量出
为入”而使横征暴敛成为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两税法以“量出以制入”的办法,来确定赋税收入总额,这个原则直接导致支出常无准则,故而收入日趋扩大。一遇军兴,政府财力匮乏,即任意加征税课,如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以军兴十一而税”,自建中三年(782年)起“两税钱每千增二百”。②贞元八年(792年)两税征收额又增加了五分之一。既有政府明令加征,又有地方非法苛敛,各种横征暴敛,纷至沓来,苛捐杂税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两税法”归于失败。应当说,“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以基本财政支出来确定财政收入本身并没有理论上的障碍,但在实践中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的确可能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现代国家实施“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应当吸取历史教训,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
思考题:古代社会的“量入为出”与现代社会的“量入为出”财政支出原则有何差异?
▲分析行政管理支出中的“三公经费”支出,谈谈你的认识
什么是“三公消费”
“三公消费”又称“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仅限于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范围。
国家工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2010年决算情况与2011年预算情况
一、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使用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共有8个,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商标局(含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总局行政学院、经济信息中心、市场研究中心、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等5个直属预算单位。
二、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1111
推荐专题: 财政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