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产业发展带头人先进事迹

2023-08-01 22:04:0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发展带头人先进事迹》。

第一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王显裕,来自吉安市万安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在沿海打拼多年的王显裕看来,生他养他的农村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典型王显裕:养殖让我扎根农村。于是他回到农村发展养殖业,从养竹老鼠到养猪、养鹅、兴办小型饲料厂,初步形成综合养殖规模。他用自身的创业经历告诉大家: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农村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王显裕来自吉安市万安县一个偏远的农村,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2004年从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满怀信心去到深圳寻求发展。出乎他的意料。到深圳找工作几经挫折,王显裕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工作之余,在一家电脑维修店做兼职。有一次,王显裕和客户起了争执,最后却以挨打、陪钱、道歉收场。通过这件事情,王显裕发觉自己单纯、憨厚的性格很不适合在城市生活。或许,熟悉的家乡更适合自己,他便开始留意一些适合在家乡发展的项目。

2008年,在一次朋友聚餐时,王显裕品尝到红烧竹老鼠的菜肴,就业参考《大学生创业典型王显裕:养殖让我扎根农村》。就这样,他看到了商机:家乡有着丰富的野生竹老鼠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竹老鼠所需的食料,而且竹老鼠的价格高,大小餐馆需求量大!养殖这个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干就干,他回到家乡利用自家的房屋,搭鼠窝,买鼠种。养殖就这样正式开始,他也从一个IT人士变成了一名养殖户,每天穿梭于各个饲养间,投放饲料、清洗餐具、打扫卫生,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自己做。

短短的半年多时间,他的竹老鼠从当初的40只发展到现在的300只。根据竹老鼠的生长规律,它的繁殖会成几何级数增长。虽然卖出的第一批商品鼠的销售额只有不到2万元,但感到高兴的是,按照目前的繁殖速度,不出一年就能实现产值十几万元。

饲养竹老鼠,除了需要像毛竹和芦苇等粗饲料以外,还要给它们喂一些玉米、豆粕和麸皮等精料。精料配多了,竹老鼠吃不完会变质;少了又不够吃。为了能使精料供应正常,又能实现多元化经营,王显裕便兴建了养猪场和饲料厂。如今已初步形成综合养殖规模。虽然目前的规模不大,但一年后将可以发展到竹老鼠3000支、肉猪2000头、鹅2万支,产值超过400万元,同时也可以带动周围乡亲一起致富。

王显裕说:“虽然农村的创业条件艰苦,但我无悔,因为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准了发展的方向。我认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只要是适合自己发展的,那么农村和城市一样,都有我们施展才华的空间。”

第二篇:农村致富带头人个人事迹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12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第三篇:产业带头人事迹材料

产业带动大发展 温室铺筑致富路

---金塔县西坝乡日光温室产业带头人李学江先进事迹

我叫李学江,现年48岁,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西坝乡西移村人,现任西移村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党员,近年来,我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响应县乡号召,带头搭建日光温室、科学示范种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日光温室成为我村发展节水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

2008年,为认真贯彻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我村先行搭建日光温室。作为一个农民、一村之长,我的心情非常矛盾。不用讲大道理,县乡两级的意图我也清楚,但农村工作不是靠嘴上说出来的,得靠实实在在地干。这个头难开!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先易后难,在村上一片闲置的荒地上,筹划搭建日光温室,并带头扛起了搭建4座百米长棚的任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我的带动下,先后有三组6个农户筹资参与,该点10座日光温室顺利开工建设。墙体工程结束后,上后屋面,整棚堆肥等后续工作迫在眉睫,而群众都忙着秋收,再不抓紧就要错过定植的最佳时机,今年的一切努力就会“泡汤”,日光温室产业就会夭折。我毅然决然放下手中的农活,带着老婆孩子,开着四轮机拉上麦草到棚上拉土、犁地、上后屋面〃〃〃〃在我的影响下,村民们一户、二户、三户,陆续地跟着行动起来,1 10座温室全部定植了易于管理、技术要求较低的辣椒、葫芦等蔬菜,确保了当年搭建、当年种植。经过一个冬天的管护,棚均获得了5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我们从日光温室发展中看到了致富的曙光。2009年,一组群众看到我种棚的经济效益,也开始搭建日光温室,在我的指导和帮助下,10座日光温室顺利建成,分别种上了辣椒、茄子、葫芦,经过精细务作,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棚均收入达到了9000元,收入最高的超过了2万元。因为品质好、价格适中,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使日光温室产业在我乡牢牢扎下了根。

我不仅在搭建日光温室上为全村带了好头,而且在学习接受农业科技知识方面也为村民树立了典范。由于我学历基础好,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快,种植日光温室以来,我始终坚持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并请县上和乡上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大棚种植技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整棚、用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几年下来,我已经成了全村日光温室种植管理的“土专家”。村上的日光温室种植户,谁的棚内有了作物异常和病虫害,都要请我去看一看,帮助参谋参谋。同时,我还注意加强交流,定期组织种植农户互相走访、观摩,看谁的棚作物长势好,有啥窍门;看谁的棚作物长势弱,存在什么问题。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增进了种植农户的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协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 2 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促进农业科技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乡、村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推荐专题: 产业发展带头人先进事迹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