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2023-08-01 22:00:1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师:;对。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用手轻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推荐专题: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