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首创“文学改良”、鲁迅李大钊的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自学与同学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勇于实践;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2、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法指导:
知识点:
(一)创办《新青年》
(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xx 》为阵地,高举和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反对,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
(二)文学革命
(1)1917年,胡适发表了《xx 》,随后,陈独秀发表了《xx》,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
(2)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他创作了《xx 》《xx 》等文学作品,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3)“新世纪的曙光”
(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xx 》和《xx 》两篇,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探索的新出路,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课堂训练
1、填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请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表中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2、议一议:为什么人们打这场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性质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有那几位?
题目: 第十二颗民族团结之家:
教学目标:
一、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围绕“民族团结”的话题,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周围的民族团结事例,谈谈认识和体会,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二、汉语知识训练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
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精致、间、和睦、泡、善于、品尝、朴素、无比、跳。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1)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
(2)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3)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4)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3.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戴、致、泡、善、品、尝、朴、素、跳”组词、书写、使用,逐步掌握识记汉字和用汉字组词的规律。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教学时间: 7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那个货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态度,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等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你的家庭生活,家庭气氛怎么样,平时和过节时大家是怎样度过的。
二、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提倡在小组中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民族团结与和谐。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例如:
1.邻居李大婶为什么说“我们”家是民族团结大家庭? 2.算一算“我们”家十一口人是哪些人,哪个民族? 3.二婶有些什么特点? 4.三婶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 5.大家为什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 6.除夕夜,奶奶做了几种饭? 7.“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8.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干什么了? 9.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说“我们”家很有意思? 10.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
1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我们”家的和睦和团结?
三、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
作学习。
2.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各组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3.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老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抢答教科书上的课文练习。由学生自己主持,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抢答的题多,回答得正确。
四、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课文朗读,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形式,争取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帮助他们解决。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词语 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2.从汉字的意思和组合方式学习词语。
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预习后面的词语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运用划,和睦、泡、善于。
教学难点:1.和睦、泡、善于,拖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组词、组成词组、造句。
一、听力训练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听力练习”。
2.老师讲述一个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故事,突出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然后让学生就其内容回答问题,做练习,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在听力训练上,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老师改编课文的地方;听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即可。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尽可能做到完善。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进行小组朗诵表演,小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一个小组朗诵得好。3.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至第二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三至第四自然段为第二段,第五自然段为第三段。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我们”家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一“我们”一家人欢度除夕夜一“我们”一起唱起民族团结歌。
“我们”家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过春节时,家里都充满了欢乐、喜庆和祥和的气氛。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听力训练 1.复述课文
二、说话训练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我们”家的幸福和谐气氛 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熟读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3.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书,讲解,小组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 1.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课件。
教学方法:领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得跟。。一样。。: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第一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词语;第二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第三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例如: 和睦
师:邻居李大婶是怎样夸“我们”家的?
生l:她说,你们家真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啊!师:我们班和睦吗?
生2:我们班很和睦,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师:你们家和睦吗? 生3:我们家当然很和睦。生4:我们家特别和睦。无比
师:大家为什么喜欢三婶的祝酒歌?
生1: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给全家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喜悦。师:听了民族团结的报告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2:我们无比高兴。
生3:我们无比珍惜民族团结。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得跟。。一样。。: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先明确关联词语“不仅„„而且”“虽然„„但
是”的意义和作用,然后运用它们把下面的句子连成复句。例如: 师:二婶怎么样?
生1: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千干净净。师:用“„„而且”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1)夏天到处是绿色,空气好。好玩的地方也多。
(2)在学校学习大家可以互相帮助。老师还可以指导我们。(3)我们要学好汉语。我们还要用汉语学好数学和科学课。(4)在学习上他经常帮我。他还经常带我去公园玩。师:汉族和满族的风俗相同吗?
生2: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师:用“虽然„„但是”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1)天气很热。球赛仍旧按时举行。(2)考题有一点难。同学们还是做对了。(3)超市的人很多。购买东西还是很方便。(4)你说得都很对。他恐怕还是不肯接受。
尽量设计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学习内容,用所学句子进行造句。口语好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词语、句子说话; 没有口语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用这些词语、句子进行替换、模仿训练即可。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作业:朗读课文(三遍)。按课文内容提出三个小题。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我们的学校,包括学生的民族成分、大家的学习情况、课外活动气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
下面我们来阅读课文,了解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的学习生活吧。
二、阅读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早晨大家是怎样来上学的?(2)校园被什么打扮得更加美丽?
(3)课堂上学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说窗外格外安静?(4)课文写了哪些动物、植物?为什么要这样写?
(5)下课后同学们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又写鸟儿、动物赶来凑热闹呢?(6)民汉合校的生活怎么样?
(7)课文既写学生的生活,同时又写动物、植物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写?
2.回答问题。
(1)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学生口语能力差的班级。(2)在小组中作准备,学生自由提问和回答,获得完善的答案。(3)小组作准备,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答对者记分,并获得提问权。3.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二至第三自然段为第二段,第四自然段为第三段。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一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上课、做游戏一他们在民汉合校学习、生活得很快乐。
课文讲述了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突出了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和谐、有趣和欢乐。
三、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的错误。
学生口语较差的班级,可以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或是跟录音读,最终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老师领读时,要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清楚、停顿得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看着课文能够自己读。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阅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按自然段分析课文 作业:口头作业:熟读课文二。
书面作业:写一写这所民汉合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练习)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二,讲授新课
把练习题先一个一个的让学生在书上和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做做,老师检查学生做的练习题,然后做对的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师生一起判断正误。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
组。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
板书设计:第一课:校园里的画(练习)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3.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 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 第十二课.课文二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的读和写法,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
2、学习本课生词,能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3.能正确读准词语的音,理解词语的意思。4.能用“生词语组词而造句;
5.词语讲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6.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本课词语使用。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的写出词语。教学难点: 能够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范读法,讲解法等
教具:字典、课本、黑板 教学内容: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1.首先老师引导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分析它们在够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组成词组。学生查词典找出下列词语地词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词语。然后师让生说出自己找出的词义并让他们造句。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
一、汉字学习
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构字的单位),分析它们在构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构成新字。1.对本课的重点汉字进行分类。左右结构的字:戴、致、泡、朴、跳。上下结构的字:善、品、尝、素。2.形声字“致、泡、朴、跳”。3.会意字。
善:羊大(肥)入口为善(好吃)。品:三个口来品尝。4.形近字比较。
戴——载戴帽子、戴头巾、戴红领巾装载、载物 泡——跑泡茶、泡开水、泡馕 跑步、跑走 尝——赏品尝、尝试、尝一口 欣赏、赏识 朴——扑朴素、朴实 扑灭、扑火、扑去
二、学写汉字
1.教学时,主要应加强部件组合练习,让学生先分析汉字的部件,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汉字,找到部件相同的字,得出其中的构字、表音、表意规律。
2.用足字旁、戈字旁、口字底组汉字,然后组词,看谁组得多。
三、分析词语结构,学习词语的组合规律 1.榆树、松树。
具体的事物名+树/车/店(表示“类”的名词)树: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车:汽车、牛车、毛驴车、马车。店:商店、布店、饭店、鞋店。2.穿戴、飘扬、敬爱、安静。
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表示类似的动作。动词:穿戴、飘扬、饮食、行走、跳跃。形容词:安静、敬爱。
关于口语交际活动
五、总结词语
老师讲解生词的读音和用法。特强调发音。解释本课每个词语的用法。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读生词,拿出词语卡,老师出示一个词语,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词语,对词语进行了比较词性、意义、搭配、造句几个方面要求同学们会认与写词,而且理解词意。学好词为课文大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1.用所学的汉字部件组字。2.按组合规律把学过的词分类。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课文二词语)
词语学习词语裂解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课文二)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能只读课文并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能够复述文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生活,提高学生的熟读法和快认识读法。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读句子能力。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鼓励法,讲解法等。教具: 字典、课本、黑板,白板
教学过程: 通过学习词语和课文内容进行复习,上一节所学过的词语和课文让学生读写,抽发纸条学生读课文,别的学生一边听一画出读错的词语。后来老师又让全班学生朗读课文,谈话并提问方式来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术吗?给你们上美术课吗?
二、课文学习提示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生字的音。
四、老师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讨论课文内容。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二、阅读理解课文
小组准备,由一个小组提问,让其他小组的人回答,答对者记分。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下面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一、真实交际
口语交际是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话题,联系真实情境进行表达。
这一节课应该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等。老师给出情景,要求学生作准备,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进行表达。不知道的词语可以问周围的人或老师,也可以绕开不说,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可以先让口语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示范,然后每位同学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或一个人讲),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补充完善。最后由每个小组的同学向全班汇报。
二、口语交际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的话题,设计以下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表达。情景1:说说我们班由几个民族的学生组成,大家在乎时是怎样和睦相处、互帮互学的。
情景2:不同民族的学生应该怎样和睦生活和学习? 兰、反思、总结全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是否完成交际任务,有何不足。
2.总结本课的学习,肯定成绩和进步,从方法上提出值得注意的方面。3.布置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写作练习”。(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按照教科书中的提示,自学词语。
阅读课文一,读懂意思,把不懂的词语、句子挑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课文二)阅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审批人意见: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着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出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这些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孔子之道呢?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
讨论: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呢?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看影片片断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多媒体先出示问题,然后播放影片)。
看完影片后,提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回答后投影展示《青年杂志》、《新青年》,并简单介绍。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投影出示陈、李、胡、鲁四位人物。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这四位人物,大家鼓掌欢迎,先请四位做自我介绍。然后我们请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
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新文化运动的主旨。(生齐读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师: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了忧虑和悲观,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
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回答。
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宣誓。
全体起立宣誓: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吧!老师总结了一首歌谣,帮助同学们来记忆这一课的内容。出示歌谣。
新文化运动歌谣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学生播报中华新报的一则社会新闻。思考是什么害死了仅有19岁的唐氏?
师:封建传统礼教要求妇女遵守三从四德,导致这一青年女子的死亡,这也说明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思想仍被封建思想所禁锢。怎样革新人们的思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
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展示历史图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袁袁世凯尊孔复古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历史图片,结合教材,说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师:一边是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西方传入的、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而另一边是袁世凯为复辟提倡的尊孔复古思想,这两种思想形成强烈的冲突。
过渡:这种冲突使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知识结构2,了解这场新意盎然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意盎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生展示,快问快答。)
1、这场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除了陈独秀,这场运动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
3、他们聚在一起要做什么?
热情地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4、他们是怎样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1)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引用毛泽东的材料,说明《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2)通过在北大授课,宣传新思想。(引用图片北大的钟声介绍,北大的兼容并包的特点,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过渡:有了运动的阵地,要发挥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解放人们的思想。就要找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旧毛病。
三、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思想革命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当时的社会存在哪些思想上的旧毛病?(小组讨论一)展示三则材料
旧思想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旧思想二: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用后无效死亡。
旧思想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旧毛病一:封建专制思想仍盛行。
旧毛病二:封建迷信思想泛滥,民众愚昧至极。旧毛病三:封建礼教,旧道德根深蒂固
过渡:怎么治疗这些旧毛病,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 陈独秀先生为了治疗这些社会的旧毛病,他请来了两位先生。是哪两位先生呢?请同学们读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
师: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呢?(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过渡:要彻底治疗这些旧毛病得在民众当中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宣传呢?(写文章、贴广告)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不是只要贴了广告,做了宣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呢?让一起我们透过一个秀才娶妻的故事来了解了解。
出示两则征婚广告:(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长得乌黑,没有头发,满脸麻子,脚还不大周正。)
师:你们认为秀才会娶谁?为什么?
公布结果:有个秀才看到张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师:秀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你们看出这两则广告的文体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的缺点:表意不明确
新文学:白话文;
特点:直白、通俗、易懂
师:哪种文学形式更有利于向民众传播新思想呢?(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要进行文学革命。
2、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师:阅读教材,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文学革命的?
生: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第一人。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号召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主要形式。
生:陈独秀也是白话文运动的极力推动者,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写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师:在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和新文学逐渐普及开来,大大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小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关上书,完成导学案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听课效果。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 2 旧文学。
师:前面的三提倡三反对是思想革命,后面的提倡反对是文学革命。由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革命,请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生: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过渡: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万象更新的局面。
四、万象更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小组讨论二)进步性材料:
材料三: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十七大报告说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课堂小结】
师:一份《新青年》打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进步的闸门,一场新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批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引领中国历史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今天,让我们继续发扬他们留下的民主、科学的精神,好好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导学案讲评】
【内容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基础知识。
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地位作用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树立起民主、科学的意识和信念。
【教学要点】
要点:新文化运动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出示:袁世凯身着古装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图片。思考:民国初建,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什么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样子,忙于祭孔祀天?补充介绍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迫不及待地从“临时”到“正式”到“终身”总统的简要过程,继而倒行逆施、企图圆皇帝美梦的历史事实。说明袁世凯为维护专制统治,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课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卖国媚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分裂与混战,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
2、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学(Science“赛先生”)。其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继续。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2)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7、文学革命
(1)兴起的标志:1917年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了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崭新的思想理论武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它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与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③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推荐专题: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