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范文六篇)

2023-07-27 23:36:1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范文六篇)》。

第一篇: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教育局韩局长在靖远县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局副局长朱永贵在靖远县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北滩镇教育管理中心李主任的部署安排,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有效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五年成农村示范”战略目标。

二、目标与任务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开展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近期目标。

本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科平均成绩在全镇排名前10名是底线。其中一年级一班,二年级一班、二班,语文要力争前三名,数学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六年级一班语文力争前三名;一年级二班、三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语文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数学力争前三名;三一班数学,一二班数学,五二班数学,六二班数学力争前五;三年级英语力争前五,四一班英语力争前三,四二班英语力争前五,六一班英语力争前五。所有班级品社及科学力争前五。

2.长期目标,力求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学校整体成绩稳居全镇第一。

三、情况分析

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学校教育要求。

2.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深入了解不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欠端正,责任性差,课堂上只管自己讲,学生能不能接受,接受了多少不管。

4.教师的课后辅导、单元测试、作业批改等过少,对知识的巩固不够。

5.对教材的钻研、挖掘不够,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

6.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少,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家访过少,没有很好地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8.教师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重报酬多,讲奉献少。

9.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适应新课程发展需要。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2、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3、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激励机制,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4、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二)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

1、把功夫下在课前,扎实做好先学环节

各科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下发先学单,高年级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先学单。先学环节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2、把力量放在课内。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3、把补困加在课后,特别是要做好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很差的学生的个别指导。

4、切实加强学习小组建设,通过小组内小组长的管理,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扶、促进后进生、学困生的进步。为了充分促进学习小组建设,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加强团队意识,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决定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每学年开学典礼上对每个班级平均分第一名的小组进行隆重奖励。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教学。

1、扎实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并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和导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2、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以检评为载体,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努力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有效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五)认真开好质量分析会,制定相应的策略。

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扶差促优,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高。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层次目标。 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不同层次学习目标设置为具有层递性的问题,辅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2、尝试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的核心是基于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构建学生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间的适应度。分层次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任务、目标的层递,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努力搞好家校配合。

教育好一代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认真、细致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外,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多进行家访,学校认真开展好教学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到校听课,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学习、思想表现等情况,家访要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帮助家长通过正确的途径,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时可以利用自媒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利用自媒体作个别辅导等。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学校校长为为组长的提高教学质量领导小组,由学校副校长、教务主任担任副组长,组织全校教师深入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的高度认识。

2.强化师德、整顿教风。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强化教师道德意识,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主人翁”作用,集中一切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3.落实责任,科学管理。实行校长与分管领导、教研组与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责任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

4.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狠抓措施落实。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全体教职员工应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发展实际,在查思想、查学习、查工作、查纪律、查服务的过程中,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多分析问题的成因,仔细研究改进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切忌避重就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努力做到“把准脉”、“下对药”,进行全方位的“调理”和“治疗”。

解决问题是查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中转化思想解放的成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应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立足实际,有的放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扫清障碍。

采取实打实的举措,狠抓措施落实。切忌浮皮潦草、敷衍了事,确保活动出成果、见成效,把遇到的问题一件一件地完成,一项一项地落实,努力做到精心组织策划,突出重点难点,全力以赴攻关,不断呈现亮点。

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将期末考试成绩全镇排名作为绩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

回顾过去,我们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展望未来,虽然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主阵地的思想不动摇,只要我们坚持落实教学常规和教学评价机制管理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科研水平不动摇,我校教育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任职条件为依据,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师风正、师态慈、师志坚、师技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为保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方向,以全面提高四十八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二、考核目的: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奖优罚劣,优质优教,提高工作效率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三、 考核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易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考核与聘任、晋职、评优、评先相结合的原则。

四、考核内容及总量指标分配:

1、师德师风(10分)

2、出勤(10分)

3、培训学习(20分)

4、教育科研 及常规(20分)

5、教学效果(40分)

五、 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法采取平时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每学期全面考核一次,平时检查、考核记入阶段性考核中。

(二)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采取听、看、访、查、议的方式,经考核小组集体评议后定分(个别项目除外)。考核评语及结果与被考核者见面,签字后有效。无故不参加考核者按弃权处理,后果自负。经批准的病事假、公出后要及时补考。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得无理取闹或犯自由主义,否则考核结果按末位处理,对考核中的疑难问题可向有解释权的负责人询问。

(三)、教学效果:套用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进行评分。

六、 加减分对象、依据、幅度 为鼓励学校中层领导和教师积极工作,奖优罚劣,特作加减分规定。

(一) 中心小学中层领导担任主课教学工作的加2分。

(二) 学生流生一人,班主任扣2分,课任教师扣1分。留级学生以及不办理转学手续、无回执的均按按流失生算。

(三) 培养特长生获省、市、县奖励的每生辅导教师加3、2、1分。

(四) 制做教具获省、市、县奖加3、2、1分。

(五) 体罚学生造成影响的全镇通报,师德修养项为零分。

(六) 违法犯罪一票否决。

(七) 因失职给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的扣10分。

(八) 违纪受上级处罚的扣10分。

(九) 在社会上或学生中散布错误言论,造成较坏影响的扣10分。

第三篇: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一、教学目标评价

教师能针对所教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科学、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

1、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2、“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量化评价标准每项5分,总计10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

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第1、2项各4分,第3项2分,总计10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

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是否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有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6、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量化评比标准:第1项8分;第2项5分;第3项2分;第4项4分;第5、6项各3分,总计25分。

四、学生行为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

1、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能积极地以多种感观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学生要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是否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

4、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

5、看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由自悟――觉悟――感悟――醒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量化评价评价标准:第1项8分;第2项3分;第3项6分;第4项8分;第5项2分;第6项8分,总计35分。

五、教学效果评价

1、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看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

量化评价标准:第1项4分;第2项7分;第3项4分。总计15分。

六、教学特色评价

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教学机智与智慧上的闪光点,有不同寻常之处。

评价标准:具备上述中的某一点或几点评价。

分数:2---5分。

注:

①、以上各项的评价形式分:自评、同事评、学生评、领导评等。

②、评价等级划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四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工作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机构的组成与主要职责

1、班级评定工作委员会

(1)名单:

组长:艾志强

副组长:郭世军付世明范永旺高亚宏姬文华

成员:刘争秀刘嘉伟高彬瑞苏晓凡张召弟全体班主任

(2)主要职责:

①委员会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宣传工作。

②制订评定的具体时间、操作程序。

③对整体评定工作进行协调、调控。

④认定本校评定小组。

⑤对班级评定结果进行审核、认定仲裁及上报。

⑥对班级评定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指导。

⑦对评定工作进行纪律监督。

2、教师评定小组

(1)由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五人组成。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合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

3、班委会评定小组:

(1)由班长负责,由五名学生组成,成员班级各组小组长。

(2)职责:负责班级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生活、纪律、表彰等情况记录及评价工作。

三、评定内容、评价方法、等级分配以及操作流程

(一)评定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含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两个部分。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是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

(二)等级设立分配

我校等级名额比例:A级学生不超过25%,C级学生为10%左右,其余为B级。(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或受处分未撤消的学生,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可定为:D级)。班级等级名额与学校相一致。

(三)评定的信息来源

1、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和日常表现。

2、学生的平时成绩(所有学科)。

3、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

4、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

(四)操作流程

1、确定机构:由班主任推荐并选举产生班级教师评定小组和学生评定小组,并及时予以公布。

2、宣传动员:召开综合素质评定主题班会以及教师动员大会,宣传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学习有关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知识,并分发“告家长书”,以便取得家长的支持。

3、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个方面的要求,根据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发展情况,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评包括描述性评语(150字左右)和给各个要素打分。

4、家长评定:即家长根据子女在初中发展阶级的表现及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要求,实事求是进行评价。

5、班委会评定:即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同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先由学生评定小组每个成员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给每个同学进行打分,再由副组长计算班委会评定的最后实际得分,评定者要签名。

6、教师评定:即班主任教师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问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学生客观和公正评价,对予5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如实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安每学期做出班主任评语,其他教师评定小组成员应该参考学生本人、家长及班委会成员评定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考虑,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实事求是给每位同学进行打分,评定者要签名。

7、综合实践活动评定: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成绩和学生平时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由班主任实事求是进行填写。

8、其他事项记录: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运动会比赛中的成绩及

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获奖后,按学期填写记入其他事项记录。

9、评定结果公示:班级评定结束后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后将评定结果告诉学生本人。期间:(1)由学校设立投诉电话DD0886-3871069,评定监督小组应接受投诉与提出复议,专人负责做好记录。(2)在校内设立意见箱,每天开箱一次,对有异议评定结果,由校评价工作监督小组领导组织专人调查,决定是否复议,并做好解释及各项工作。

10、评价结果的审定与归档:学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位学生评定结果进行评定,由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上报有关部门予以存档,供中招录取使用,其它原始资料及各种评比表等一并移入政教处存档,评价结果一旦归档、原则上不予以变动。

11、评语表述: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语(要体现学生成长,突出特长和潜能,指出不足,鼓励进步,填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并签名)。

12、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相关内容:由班主任亲自填写报告册中各科期中、期末、总评成绩及相关栏目,并要求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报告册中相关栏目,并按要求签名或盖章。

注:评定内容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填写,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第五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分低、中、高三个年段。考试总分各年级均为100分,其中口语部分(低年级含写字习惯)20--30分,笔试部分70-80分。口试部分可以安排在笔试即期末(中)考试前一个月内进行。具体评价办法如下:

(一)低年级

口试(20分)

1、朗读(10分)

内容:教材选用的朗读课文。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1-2篇课文进行朗读。

2、背诵(10分)

内容:背诵课文指定段落;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30首。

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

写字习惯(10分)

内容:“三姿”及书写。

方式:抄写生字表或简短的课文,分坐姿、握笔姿势、握笔距离三项现场打分。

笔试(70分):

1、听力(10分)

包括字、词、句,以及简单短文中基本问题的回答等内容。

2、基础知识(60分)

字、词、句、拼音、积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中年级

口试(30分):

1、朗读(10分)

内容:从课外选定的美文。

方式:在选定的美文中由测试者任意抽取1篇准备10分钟后朗读。

2、背诵(10分)

内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相关段落和语文天地中积累的内容;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后40首。

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

3、口语交际(10分)

口试部分命题应立足生活,贴近教材,贴近学生。可依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内容及方式包括:

(1)复述课文或讲故事等;

(2)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3)情景命题对话。小组形式(2人以上)抽签决定情景命题对话。此类合作完成题目相当丰富,如合演课本剧、指定的童话剧等。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由学生在考前抽签,小组由各自抽的签儿组成。学生抽签后合作编排,设计服装、道具、台词、曲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笔试(70分):

笔试部分题目应注意整合多方面内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关注基础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兴趣,让命题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

笔试共分四大部分:听力(5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20分),其中课内阅读的比重略大于课外阅读;习作(25分),含卷面书写3分。

(三)高年级

口试(20分):

1、背诵(10分)

内容:(1)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相关段落和语文天地中积累的内容;(2)课外积累的优美段落。

方式:(1)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2)学生提供自己积累本中的10-20篇段落,由测试者抽取1-2段当场背诵。

2、口语交际(10分)

可从以下题目选取内容及方式:

(1)课本剧或自编短剧;

(2)讲述名著故事。在每学期学校规定的课标必读名著推荐书目中,选取典型内容,制作成纸签,学生抽签并稍作准备讲述故事。

(3)课外阅读表达。提供课外阅读文章,学生快速浏览、默读,然后回答文后问题。问题设计要能够考察学生阅读后的独特感受以及独立思考之后的价值判断。

笔试(80分):

笔试共三大部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30分),其中课外阅读的比重大于课内阅读;习作(3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

二、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评价还应突出评价的反馈调节与激励功能。学生的日常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对于每个学生课堂学习中听、说、读、写、习方面情感、态度等难以进行量化测量的内容,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访谈、问卷调查、作业分析等形式进行描述性记录评价;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实践、竞赛评比活动(手抄报评比、作业展评、故事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采用奖励小红旗、小红花、星级评比等评价激励措施;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参与校内和校外语文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如在报刊上发表习作、参加校内外举行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语文性质的合作实践活动,培养其积极性、参与度、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形成性评价方式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自我评价为主,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向交往、互动、沟通、交流,尤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好成长记录,逐步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应该体现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个性化的评价工具,合理选择评价方法,策划评价活动。

形成性评价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和形成性。切实发挥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力争使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三、组织实施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管理工作以学校为主开展。各学校按照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多元化评价。

教育教学研究部门通过调研指导、检查、研讨、开展活动、抽测等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管理。

四、有关要求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模式,是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摒弃传统的阻碍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切实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学校在评价管理中,要积极推行,追求实效,做到周密部署、定期检查、定期研究,防止评价项目和内容流于形式。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完善考试评价办法。

充分发挥考试与评价的教育功能。要通过考试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考试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

第六篇: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的步伐,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发展。特制定我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学生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等内容的以校为本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整体架构。评价实施方案,力争涵盖学生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二)突出重点。学生评价突出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特长评价等。班级评价突出班级建设和学习小组建设。教师评价应促进教师质量观、评价观的转变。

(三)易于操作。评价实施方案是力求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实施。

三、制定过程

我校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抓好落实。

我校评价实施方案在充分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讨论,最终形成我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案。评价方案的制定实施,必将促进教师、家长质量观、评价观的转变,也一定会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育生态的改善。

推荐专题: 中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