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5篇)》。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太对不端正,学习不认真。
2、思想松懈,遇到问题不懂得认真思考。
3、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答题含糊不清。
4、后劲生太多,基础不牢固,这部分同学拉分太大。
二、今后的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答题技巧。由于审题不认真不仔细或缺乏答题技巧而造成的失分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这方面也要加以强调。
2、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发展地理学习能力。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失去对地理知识学习本身的兴趣。
3、加强读图析图的专项练习,注重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要发挥地图的作用,在地图上落实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础,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技能。
4、根据需要选编适合的练习题。教师应当根据认真研究考试要求,结合基础训练与地理科编写的适应性的模拟试卷等练习,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精选出适合于每一节、每一单元内容的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要让学生理解题目所要考察的内容,并进而梳理所学内容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而不是盲目做题讲题背题。
1.试卷简评:从试卷结构、考察范围、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本次考试试卷
试卷结构:选择题(1-40)每题1分,共40分
综合题题(41-46)共60分
考查范围:第一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三十左右。
难易程度:从文科生角度出发适中,以考察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应用为主。
2.学生答卷、学习情况分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考试的整体情况看,特尖班,尖子班,普通班,各班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起伏不大如实反映出个层次班级的真实水平。从试卷反应出来情况来看,第一层次的班级整体情况很优秀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班级的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季风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没能很好的理解。成绩情况上看第三层次的学生分差较大高分学生相对较少,低分学生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
学生答卷存在不理想的方面
A.学生答卷不够细心,审题不清而失分的情况
B.对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只停留于表面,而且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好
C.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缺知识掌握不全面
D.答题语言不规范,地理语言欠缺
3.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A.课前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查;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通过多做练习题来掌握地理答题技巧,并且督促学生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
B.上课时多强调容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并且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讲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C.应加强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思想教育,使学生重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些知识点是上课强调过多遍的,但人有很多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该学科
D.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不能只是死记知识点,不看地图,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图文结合及图文转换的方法突破地理学习的瓶颈。
E.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答题中能正确的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意答题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F.注意总结考试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过失性失分。
G.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特别是一些简答题,要注意语言逻辑和用词的规范以及回答问题的条理性。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大,部分题目超越教材内容,共11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考点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一二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试卷与时事结合紧密,例如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这一事件涉及的地理知识的考查。此类题目开拓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此次考试高一各班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大,导致最高分,平均分普遍偏低。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第一次考试文科三门综合,明显不适应,在时间上控制不好。地理初中学生很少学,有的初中未上地理课,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导致总体分数不够理想。
综合高一3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选择题第1题、第二题涉及"嫦娥二号”卫星的相关地理知识,考查时区划分时差与西昌地理知识。第1题很多学生忘记北京所处时区而丢分,第2题学生对卫星发射知识比较了解得分较好。选择题3、4题考查的是经纬度网相关知识,很多学生看不懂图或由于粗心而丢分较多。
第5、6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地球公转示意图而错选,这两题得分很低。第7题考查了经纬度时区知识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题能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导致丢分。选择题第9题考查天体系统和不同级别划分的知识,比较基础,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比较好。第10题考查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比较基础,比较容易得分,但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失分。第11题涉及黑子和耀斑的概念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得分比较高。总的来说选择题得分不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灵活运用知识解题能力较差,以后要加强培养这方面能力。
综合题,第12题考查太阳直射的移动,昼夜交替和时差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这道题大多数同学得2、3分,最高分仅8分,主要对上课讲的知识没有消化,做题缺乏耐心导致丢分。第13题考查的是区域昼夜分布相关知识,学生平时没见过类似图形,导致畏难情绪严重,再加上知识不过关,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无法动笔。第14题涉及太阳能资源分布的知识考查,主要在于对图像的理解,这道题比较灵活,难度适中,得分较好。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针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对部分差生课余进行辅导,争取共同进步。晚自习可播放一些地理方面的科教片,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激发学习兴趣。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杜绝抄袭现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学生爱学,认真学地理。
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2年11月22日
一、试卷特点:
本次考试的范围是必修i的全部内容和必修ii的前四章,是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本试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立足于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本试卷题量适中,没有出现偏难、偏怪、超纲题目的出现,注重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例如本部分内容中重点知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这些知识都在试卷中有很多的体现。
2、试卷考查知识灵活多变本次考试难度系数在0.75左右,难度较小,与一轮复习达到的要求比较结合。但是没有哪个题目能够在读题后直接得出X,而是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灵活的运用知识,不是依靠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这也与我省近几年的高考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3、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强化了地理图表应用能力的考查本试卷共34个题目,试卷中有20副地理图表,图表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强化了图表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选择题7~8考查的是城市化对于水循环的影响,本题改变了通过景观、图表传统的考查形式,而是运用相关模式图的形式来体现,重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4、自然人文地理内容分配比例适中。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本次抽查试卷阅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基础知识不熟练,不能熟练的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在答题中学生不能全面考虑问题的背景,导致丢分,例选择题第3小题,很多学生已经从背景材料中得出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异常导致气温偏低,但对于农业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不应出现的是橘子树大面积冻死,他们认为“树”怎么会冻死呢?而没有考虑到它是亚热带的树种,耐低温的能力差,并没有考虑水稻是否能够越冬,而出现丢分。再就是选择题7~8小题,只要学生认真读图,题目X很好得出,但是部分学生因不会读图而失分,这都是做为高三学生不应出现的情况,也是我们今后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在处理选择题9~10小题时,学生不能根据湖泊数量和面积同时的变化确定该湖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而导致失分;再就是在做第10小题题时,不能够确定具体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都反映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差。
3、语言书写不规范,条理不清楚在试卷中因为书写潦草、不规范,导致阅卷老师不能很好确定其内容的对错而减分。语言不条理,内容不全面,同一题目中相同内容X重复等问题均有出现。
三、教学反思和建议通过本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这反映了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抓得不好,学生掌握不牢
2、平时要求不严格,学生做题不规范
3、重知识的教学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熟练的应用和举一反三
4、对于地理图表的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读图时不能够有效地把握有效信息,进行运用教学建议:
1、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2、严格要求,规范训练
3、重视图表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4、重视方法和思路的教学,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
高一化学学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一、命题意图和试卷整体情况
考查范围: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与教学进度要求相同。
1:重点内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2:命题意图:命题依据必修2课本和课程标准,其中也参考了部分课改地区高考对本模块的要求,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对高一学生来讲感觉试卷形式比较新。绝大部分为基础题,部分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之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看起来容易但得分不易。
3:卷面:选择题共23个,共26题,题量适中,试题难度使适中,覆盖面广,有一定梯度。
二、分数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
成绩统计:
化学实考人数任课教师均分合格率优分率均分比。
成绩分析:与20XX年本模块相比,此试卷从试题量、试题难度上看,均小于20XX年。从分数统计可以看出,本次考试试卷难度略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与预估值有较大差距。
答卷分析:
1.送分题送不到手,这是命题中估计不到的 新课程化学教材的特点是,知识虽然要求不高,但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课时少。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敢放松,学生要学的知识太多,既有对知识理解不深、不到位、不细的原因,又有识记不牢的现象,导致基础题也不能得分的现象产生。
如:电子式的书写是各级各类化学考试的常见的、给分的题型,但本次考试中的10分,均是教材中重要的物质,这是一道送分题,估计要在平均8分左右,竟然有许多学生没有一个完全写正确的,还有许多学生只得到2~3分。
又如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用电子式表示该元素与元素钠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短周期元素中,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可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根据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和该元素在氢化物中的质量分数和标准状况密度求。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既是本学期、本模块重点学习内容,又是课标、高考的重要考点,但学生几乎没有掌握。
2.语言叙述不到位、化学用语不规范造成失分严重
如:写化学方程式,95%的学生得不到满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写反应物或生成物,而是由于所写方程式或者是没有条件、或者是不写状态、或者是条件错误、或者是不配平等,让人哭笑不得。就这样的几句话,大多数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这种叙述不准确的现象大多出现在实验题上。
3.复习时间短,识记的知识遗忘造成该得的分不得。
如周期表的结构,许多学校讲新课时都曾经反复练习过,但本次考试基本没有得分。诸如此类是情况比比皆是,也有些属于落实到不了位的突出表现。
4.对新情景类试题显得不适应。
这类试题是高考题的主要形式,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训练的少,虽然题目不难,但学生不太适应造成得分率低。
5.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特点决定,知识内容不够系统,课时相对较少,实验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各种能力相对较差,该记忆的内容没有记住,由于记忆不牢,不该遗忘的过早的遗忘了;该理解的没有理解,该培养的实验能力没有形成,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差也是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建议
目前,从两本书中的学习使我们体会到教学的难度有些地方降低了,而有些内容新增加或提高的要求,因此,高一教师都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同时学习〈考纲〉,做到教学心中有数,使我们的教学从高一开始就为高二备考做准备,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教学中还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对每一个模块的要求,不超范围盲目多讲,考试中也不添加或拓展考纲的内容。
2.从本套试卷看,也充分暴露了新教材的缺点: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作为教师来说,教材中“点到“的知识,不讲是不对的',讲就要讲到位,而讲到位又需要有时间(课时)的保障。作为命题者而言,考的内容就是学生必须会的内容,而学生要会,就非“教材蜻蜓点水式讲解”这些东西很矛盾,这也是今后教学中应当加强探讨的一个主要内容。
3.加强对识记知识的落实,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扎实、牢固,用起来得心应手。有的教师说,试卷属于基础知识的题很多,但学生错误率高,如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都是教材上的,却不过关,教学中还要加强细节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的东西要准确、应知应会的要掌握到位。
4.教师对新课程教材掌握不透造成得分比预计低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教师还需要认真通读教材,学习课程标准并落实到平时教学和命题当中,把握好每一节的讲授内容。目前高一教师只看到高一教材,而对高二内容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对“衔接”内容如何讲,不清楚,盲目添加旧教材内容(为高考保险起见,谁都不敢大意),造成偏多、偏难。其实在试卷中也有部分内容属于“擦边球”式的东西,也是值得探讨的。
推荐专题: 高一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