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兴之路》三四集观后感(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复兴之路》三四集观后感(范文三篇)》。
复兴之路应该是第三次观看了,上课的时候看过一次,这次再来观看只是为了要写一篇观后感。其实从头到尾的看一遍,你会发现,所谓的复兴之路只不过是中国的近现代史而已,这段历史我们学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没有学习过后,就那样过去了,没有认真的去想过。我曾经以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这样走过来没有人能够改变,可是现在我想知道。历史为什么要这样走,她为什么不走其他的路?历史的选择就永远是正确的吗?
一、救亡图存
今天的我们能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那段历史,没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学历史的时候认为那只是一段历史而已,殊不知历史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人的思想和生活。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这场战争改变了那个时候中国人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中国人封闭愚昧的思想。突发的危机击痛了中国人的弱小心灵,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长征道路。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谁会想到,这样的一场战争居然是因为两件商品引起的,中国的茶叶和英国的鸦片。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国外贸易的失利表明了商人和国家利益的损失,归根结底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站在英国的角度,这场战争史必要的。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什么必要不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屡战屡败,大家看到,在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面前,二百年前横扫中国的八旗子弟一蹶不振,只有挨打的份,真的是军队不行了吗,还是我们的思想早就落后了。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封建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是在西方呢,他们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三四百年了,中国的思想严重落后,中国的军队打不过英国的军队,这样的结局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了。
鸦片战争之后,主张抗英的林则徐居然给罢去了官职,清政府的态度好像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发生,但是事实不会欺骗我们,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岛的割让,在清除的告诉中国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伤害。林则徐在离开之前,将自己收集的四洲志交给好朋友魏源,魏源根据这些资料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的书海国图志,里面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告诉了中国该怎样救国,可是这样的声音谁会去听,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去关注。最后,魏源遁入空门,他的救国之路宣告失败,他的呐喊声太小了,国人没有听到他在喊什么。或许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而是多年的平静生活让国人们不想改变现状,可是,循序守旧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与更多的泪痕。
紧接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来的是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说明清王朝已经到了历史的边缘,摇摇欲坠了。太平天国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资政新篇的出台,呼唤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这次还是一样,就像当年的海国图志,只是在历史上照了一个面而已。起义被镇压了,农民起义失败,中国继续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苟活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时候的西方正是工业革命最辉煌的时刻,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却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的蹂躏与践踏。如果说鸦片战争没有唤醒国民,农民起义没有唤醒政府,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的,干干净净的告诉我们,中国有了亡国的危险。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圆明园海好好的在那里摆着,可是当这两个强盗离开的时候,代表中国士大夫尊严的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篇废墟了,强盗不讲规则,圆明园的焚毁彻底焚毁了清政府的根基,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国!要怎么样才能洗刷这段耻辱?这个时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了,中国不能再这样自闭下去,可是,在二十年前,那样的呐喊却没有得到共鸣,如今的觉醒又如何呢。洋务运动带出了一系列的中国新兴军工企业,中国终于向世界迈出了狭小的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共鸣,不管它的效果如何,毕竟清政府看到了世界的趋势,看到了中国的灾难。可是这仅仅是为了打败远道而来的敌人,并不是为了彻底的改变国人的想法,打开国人的眼光,没有让国人看到中国外面的那个大世界的真实情况,没有改变国人的思想,还没有改变国人对外国的看法。严复的天演论没有解放国人的思想,没有把国人从愚昧腐朽中拯救出来,但是给了传统文化一个冲击。维新变法只是进行了一百来天,这是不是告诉国人,中国已经没有路可走了,但是有志之士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为救国图存而探索。八国联军的入侵再次让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然而他却失败了,和平没有改变中国的屈辱历史,资本主义革命还是没有成功,中国的路究竟在哪里?大批有识之士的疑问,要怎么去回答。
皇帝走了,北洋军阀却彼此征战,人民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灾难之中,中国,一点点和平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在告诉世界,中国愤怒了,雄狮苏醒了,中国进入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阶段,中国不再愿意生活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新青年杂志的发行,使中国有了新思想的迹象,并且瞬间波及全国,中国的思想解放终于开始了,不再是靠武力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因为武力再强大,不会用还是不行,思想的解放时必须的,是中国复兴路上的一道重要的门槛,越过了这道门槛中国将有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时候的西方资本主义似乎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能不能再跟着西方资本主义走下去,这样走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苏联,给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条新兴的道路,中国应该放弃资本主义去走社会主义吗?国民党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军阀继续混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走出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还不知道,她能带着中国走向复兴吗,这些都只是未知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发起的北伐战争似乎看上去会改变中国人的苦难,可是蒋介石的反革命让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之路再次失败,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群众力量不见了,还是没有结束中国人的苦难生活。革命的失败告诉中国共产党,自己掌握兵力才是正确的道路,所谓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必须要做到的。南昌起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武装力量,不再受制于别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接着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
日本侵华,反日革命的爆发,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危难面前,就是敌人也要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团结起来保卫家园,驱逐强盗,让强盗们离开我们的家园,滚回他们的土地上去,我们这里不再是他们耀武扬威的地方。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给了中国希望,让中国的社会大大改变。然而,中国还是没有得到统一,南北朝不能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划江而治谁会同意?中国解放军跨江作战,赶走国民党,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新中国诞生。中国一百年的救亡之路走到这里高一段落。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走过了一百年的屈辱史。但是诞生的新中国还是一无所有,要怎么样屹立在世界这个大森林中,强国,大国的梦想还有很远。
二、颠簸前行
新中国刚刚诞生,终于在世界的一端站立起来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飘摇,新生的中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一无所有,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样让刚刚诞生的中国平稳的屹立在世界的一端,中国要怎么样继续前行?
半年的时间,全国物价稳定。多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在的中国的任务就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国家独立,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下的三大改造的成功决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往前一步,将几千年的农业国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是何其之难,但是难也要往前走,不能后退,历史始终在往前发展着,后退的历史不能称其为历史。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原本没有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经济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力量,但是中国要怎样发展经济,是不是还是一百年前的自然经济,或者是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借助于苏联的模式,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新中国的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中国换了一个新面貌来面对世界。而这个时候的世界却是笼罩在冷战和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新成立的中国在这样孤立的环境中步履蹒跚的往前走着,苏联的友好给了新中国的支持,帮助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威胁到了新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启动,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机会,告诉世界,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那只沉睡的雄狮已经彻底的醒转过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建设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中国终于有了时间来喘息。
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大家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努力,新民主主义的过度,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确定了自己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的道路,中国的建设加快了步伐。然而,激情岁月导致了头脑过热,大跃进活动,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苏联的背叛,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止。即使这样,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政治与经济分开,政治斗争的过程中,经济建设还是在一步步向前走,十年的“”过来,增加了国家的危难,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论十大关系写出了中国的道路,可是中国人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沿着它走下去,而是走得太过于急躁了,步伐太快,社会生产力跟不上,中国的复兴之路灾难重重。尽管国内建设不顺利,新中国在于世界各国的外交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成功,外交的建立使得中国不再是世界之外的国家,此时的中国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的一员,国家主权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承认与支持,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在国民经济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要如何将其拉回正途,让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两个凡是的出台再次束缚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走“”的道路,还是抛开“”不说,加强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的正确解释告诉了中国人民复兴之路要怎么去走,怎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市抄济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规律,中国人再次看到了东方的曙光。
三、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让人民真正的摆脱了过去一百多年的苦难生活。然而,伟大中国的复兴之路是不是走道这里就该结束了。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刚刚开始,经济的突飞猛进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好处的背后,却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惨重的代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出现,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控制,社会主义市抄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存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市场,更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毫不示弱,因为中国已经富有,中国有能力倡导世界和平,中国已经自豪的站在了世界的东方。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再是遭受欺辱和压迫的对象,然而,这仅仅是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素质确实全球最低,当你站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的时候,别人羡慕的只是中国的经济,素质同样遭到歧视。中国,复兴道路还没有走完,还得继续往前行进。
今天,中国终于站在了世界大国之林。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方向,中国要往哪里走?经济强国,内部政治腐败,政府不得不重新定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重新将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员重新定位,将自己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次次的自然灾害,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让世界换了一种心态来看待中国。在新的世纪里,和平时第一要务,和谐社会是重要的目标,科学发展是全球的经济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时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走到今天这一步,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光荣,等着我们的是更加重要的前进道路。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第一集 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
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
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甲午战争后),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本集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与种种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结合,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 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年---1976年
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年---1992年
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年---2002年
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
次实现平稳交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年---2007年
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
履新之初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今天看央视一套的大型歌舞节目“复兴之路”感慨颇多。其中有三处让我哭得泪流满面心潮澎湃。
第一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远方作战的战士为听清楚新中国的名字,站得那么高,最终被子弹打中,临死,问:“新中国叫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听到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就是用他们的血浇灌而成的!
第二处是展现1998年特大洪水时,众解放官兵不顾性命之危,以身做墙,被水冲散了,挣扎,挣扎,挣扎起来,用那一句:“跟我上!”继续以血肉之躯抵挡这肆虐的洪水。“用生命守护生命!红星压倒洪峰!”再一次的,我又抹起了眼泪。我明白,新中国的富强康定,就是用他们的生命堆积而成的!
第三处是解放军战士在地震后,努力救援,那一句嘶底竭里的“喂,有人吗?”
镜碎梦破,路在何方?
急急探求,路阻且长。
民族团结,安定富强。
六十华诞,放飞希望。
回味过去,以史为鉴,过去的一滴一滴都渗透在祖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市场大门的打开,迎来了民族思想的探索和民族战争的爆发。有的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有的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便是生动的写照。有的抗击于帝国主义侵略者;有的抗击于农民起义运动。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便是有力的证明。一步步路子中涌现出了大批爱国仁人志士。有林则徐、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等等,他们或是在硝烟中搏击,或是在烟海中摸索,总之,都是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着。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人,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中国人民步伐的前进,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去照抄照搬,而是不断学习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现在,国家领导人都在吸允着祖国留下来的遗产,哪怕是曾经的悲哀,哪怕是痛得无法再回味的过去,我们国家领导者都能接受,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国家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吧!
在观看复兴之路时,我也看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今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峰,在十七大的指引下,还将继续发展,迎来伟大的复兴。
国家在强大,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工作,就是对祖国对人民最大的回报!
复兴之路读后感 3000字
2008年5月10日早上的党课是一堂生动的理论实践课,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在纪录片中,我们深刻领略到了十九世纪初期,旧中国在革命时期的那段“峥嵘岁月”……
随着一代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的中国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皇帝倒了,辫子剪了”。然而,袁世凯很快就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并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继续统治。面对当时的现状,国民党希望通过和平手段,从袁世凯手中夺取政权,国民党领袖宋教仁为此在全国奔走呼号,为国民党在议会奄进行宣传,并使国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是,这种行为激起了袁世凯的高度紧张。1913年3月,宋教仁遭到了袁世凯派遣的杀手的暗杀,他和其他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最终化为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 1916年,袁世凯又妄图称帝,建立所谓的“中华帝国”,但是他的行为遭到了几乎全国上下的以致反对,就连他手下的北洋军阀也颇有不满,终于在人们的一片唾骂声中,他的皇帝梦在短短的83天后草草收场了。不久,袁世凯怀揣着他的“皇帝迷梦”离开了人世,在他死后,北洋军阀陷入了混战之中,辛亥革命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依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并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群众运动。三千多名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工人、商人等社会各界力量纷纷行动起来,声援学生爱国行为。这场运动就是闻名的“五四运动”。其起因正是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操纵和会的列强任意宰割:会议决定由日本继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对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则置之不理。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人们的奋力反抗。在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在运动中,知识分子是运动的领导者,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无产阶级从此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伴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一部分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集结号”下逐渐聚集起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鲜明的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纲领。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看上去还十分弱小,但是由于它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们的利益,解决的是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站在它身后的支持者越聚越多。1922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一时间,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充分显示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同时,也让孙中山决心与共产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 年,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了“打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工人、农民也被动员起来,这就是“国民大革命”。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不久就攻占上海和南京,并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北伐形式大好。但是,正处于幼年阶段的中国共产党缺乏警惕,对于革命还没有足够的经验,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反动分子最终将革命所出卖。蒋介石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策划了“4·”反革命政变;接着,汪精卫又在武汉捕杀共产党员,此后众多群众被杀害,工农运动陷入了低潮。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对此意味深长的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的,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同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接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又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淑越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体现出了其顽强了生命力。
历史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意日法西斯逐渐勾结在一起,成立所谓的“轴心国”集团,开始了对外疯狂的侵略扩张。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国民党政府却仍将兵力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对日本则实行“不反抗政策”,致使110万平方公里的东三省全部沦陷。国民党内一批爱国将领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积极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承担其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协同反抗日本侵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们的团结努力下,日本战败,公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成为世界两大阵营的首领,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以何种方式建国的问题。虽然,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 “双十协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提出要建立国民政府委员会。但是,政协会议结束后仅仅5个月,国民党就挑起内战。共产党面临的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战争双方力量悬殊:国民党的兵力是共产党的3倍,而且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以及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但是,最终胜利的天平却倒向了共产党。
以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标志,国民党在中国大陆22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对与国民党的失败,蒋介石曾这样评价:“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而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这又充分体现了,与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显示出的是勃勃的生命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片中这样一句话说的好:“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目睹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想这对于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可是算得上是一次很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平日里总是面对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缺乏感性的熟悉,而现在,我们从纪录片中找到了日常书本中的内容,我们倍感亲切。在进行了这样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加深了对专业课的学习,这堂课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还对于这段革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熟悉倒了中国是怎样反抗封建统治、摆脱殖民压迫、抗击法西斯侵略、打到反动势力,最终一步步站起来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北伐战争”,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全中国……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才焕然一新。”
现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她带领旧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我们为能进入党校学习,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现阶段,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应该是好好学习,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争取到的幸福美好生活。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
推荐专题: 《复兴之路》三四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