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23-02-08 22:06:5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第一篇: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我中心根据《××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对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环节工作,启动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耐心指导下,经过乡、镇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摸索,扎实开展了××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为我市进一步深入地推进该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精心安排培训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我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按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和根据《××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并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覆盖全市的乡镇村三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机构,同时在基础管理界面设立了县动物疫控中心、乡畜牧兽医站、村兽医室三级工作机构,专设了技术支持组、执法监督组和信息宣传组,为更好的开展追溯体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工作方案和制度

我市制定并下发了《××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我中心在追溯体系机构成立之初,就根据省上的要求,制定了定期报告制度、本级网管维护设备的制度(设开机密码、定期维护制度),专人、专线(ADSL)上网上报数据制度等,为高效、快捷的进行追溯体系数据网上传输各项数据,做好基础性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

(三)明确了工作责任。

体系建设机构在成立之后,明确了市动物疫控中心领导为我市追溯体系第一责任人;确定网络管理员,负责本辖区基础数据的录入、耳标管理、溯源物资和溯源业务管理工作;领导定期上网、查讯、查验;对本级部门要求填报的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认真填报,并严格审核后上传中央数据库。

(四)加强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培训工作 2010年我市在市里春、秋集中举办了全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场培训班。来自州动物疫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识读器使用的授课。全市×个乡镇的兽医站站员、乡镇级家畜防疫员及规模场的防疫信息员等共××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此次强化培训,使参加培训人员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业务人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并传达学习了《关于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在会上对于有关问题做了重要安排。同时也传达学习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提高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工作的通知》(农办医[2010]23号)文件,并安排乡镇站站长召开乡镇站会议将通知进行传达学习,切实提高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

二、动物标识及溯源物资的使用情况

(一)××××年度二维码耳标的申请、签收、签发和佩戴情况

××××年收到上海迈天、北京普特信生产的二维码耳标猪×万套、牛×万套、羊×万套,及时将票据与数量核对无误后,及时通过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综合业务门户网站的耳标管理进行签收,再根据各乡镇的存栏情况和需要进行了签发,领取耳标时填写《二维码耳标领取登记表》。

××××年春、秋季已经佩戴各类二维码耳标,猪×××××个,羊×××××个,牛×××××个。

(二)今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二维码耳标的订购 ××××年已经通过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综合业务门户订购二维码耳标:猪×××××个、牛×××××个、羊×××××个。

三、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耳标问题

一是耳标设计不符合动物生活习性。现用二维码耳标标识设计不合加施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牛二维码耳标标颈容易折断,佩戴很困难。羊的二维码耳标又过长,牧区草场的网围栏很容易把羊的耳标挂落,甚至把耳廓挂烂,牧民群众反应强烈。猪佩戴的耳标掉标率也较高,特别是政策性保险的能繁母猪,掉标后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给养殖户造成了损失,严重打击了养殖户参保的积极性。

二是耳标质量不合格。加施耳标时容易折断或折弯,佩戴失败;有些耳标识读不上,主要是制造的耳标二维码不清楚。耳标质量不过关,有的二维码和和数字编码模糊不清,无法识别;再次识读时不易识读,耳标佩带的时间越长,越不易识读,主要是由于长期曝晒或水泡,耳标中央部分裂口或变形,或由于磨檫而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识读。

(二)耳标钳问题

目前所使用的耳标钳不利于实际佩带操作。主要表现为:耳标钳质量差,很容易坏,特别是弹簧。在农村注射口蹄疫疫苗时,有猪、牛、羊三种动物,在佩戴耳标时因耳标钳的针不一样,需要更换,给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三)网络问题

一是动物疫病可追溯网络不稳定,数据传输受到很大影响,影响信息的上传、查询和数据的统计。中央数据库数据处理不准,从追溯网站溯源业务的按操作人统计的数据进行

合计后,与溯源业务的按地区统计操作头数统计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别很大。

(四)追溯体系建设问题

目前我市乃至全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只停留在第一阶段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还没有更深入涉及到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尚无法验证其后两系统的可操作性。

四、建议

(一)因我市牧区牧户的牲畜存栏数比较多,散养IC卡的内存太小,建议将现使用的散养卡更换为规模卡。

(二)加强相关厂家的扶持和管理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更好地服务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智能识读器和二维码标识是我们实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利器,其质量好坏和实际操作能力事关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成功与否。加强智能识读器和二维码标识厂家的管理和政策扶持,解决好实际操作反馈问题,必有利于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更好开展。

第二篇:可追溯体系

可追溯技术简介

可追溯体系必须具有识别产品、记录产品现状、必要时记录产品属性和加工特点、并整理和分析录入信息的能力。针对这些功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目前,建立可追溯体系基于三个方面(表1),包括位置、环境和质量。

表1中,位置项侧重于物流方面,这里主要指时间、地点和产品的物流期,即某个特定时间产品的位置及其详细的物流数据。不论是单个产品(如盒装牛奶)还是产品标签(如仓库目录)都会携带记录相关信息的认证标识。物流中出现产品转移和转化就需要发行新的认证标签。环境项是与产品的处理方面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周围的环境和使用的加工设备是怎样的。产品加工系统记录了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的情况,数据记录器可以监视产品在各流通阶段的情况,采集的信息有助于决策者确定最优加工条件。有时候环境条件取决于产品自身特点,如:对于新鲜水果来说,乙烯浓度和环境温度是主要因素;对于方便食品来说,微生物环境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三项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并假定产品质量是动态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好坏决定了质量的优劣,对于新鲜易腐败的商品来说更是如此。质量可追溯体系高度关注食品链中的质量变化情况,需要严格定义与质量相关的内容并选取正确的质量检测工艺,如:(1)质量的定义。正如上文中已详细介绍的关于环境项的定义,质量方面的定义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期望;(2)质量检测工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质量特性,如食品的味道、保质期等,往往不易被直接检测到。

同时,表1还列出了可追溯体系的三大功能:识别、记录和数据处理。识别通过文本代码、可视代码(如条形码)或者电子条码来实现,这些代码印在商标、射频识别标签或其他类型的代码上,证实了产品的身份。在《FoodTrace》(2005)一书中认为产品身份分为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第一身份通过描述产品自身获得,第二身份则通过产品标签获得。

虽然简单的纸笔系统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决策者还是选择使用(半)自动化的设备来进行追溯。因此需要选择一套集标签、阅读器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完整软件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切实可行的标签系统能够辨认产品的级别。例如在EAN编码系统中,单个产品、包装产品(箱装或袋装)、集装箱等都是可以加以区别的。

产品实物的记录使产品能够实现二次认证。通过阅读或扫描来“阅读”标签上的代码,可以识别产品并最终从数据库中获得产品信息。记录的信息至少包含了产品认证码、记录时间、寄存资源和进程记录。

数据处理的内容部分是根据可追溯性系统想达到的目标而建立的。数据库中登记信息的原始加工信息是各种系统的参照标准,追溯性的特定目标可在附加加工模板的功能中体现出来。对于现行的食品链来说,应用可追溯体系之目的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另外,在强行实施可追溯体系的过程中,政府承担安全事件责任并承受着控制事件的压力,因而促进了该体系的推广和应用。

可追溯体系适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食品安全和责任管理领域。在物流领域中,它可以用来减少外部因素(如交通问题,生产拖延等)的不良影响;同时在快递和自动化、航天工业中也有普遍运用;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部门则能够应用可追溯体系来掌握食品质量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追溯体系中的环境项和质量管理项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步骤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可划分成下述几个阶段: 2.1 战略分析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无利益而又使成本增加的投资,这些成本就安装设备来说是固定的,而就标签代价、运行成本及执行成本来说又是可变的。消费者和零售商不愿看到价格上涨,所以企业并不愿意引进可追溯体系。

为了使可追溯性有清晰而完整的动机,可追溯体系的战略分析就应运而生了。一般来说,追溯的目标都是很实际的。在欧洲能够实施可追溯体系的原因之一就是食品法律的强制要求。追溯的主要目标通常是明确企业部署的任务或商业定位,这些定位与供应链2000(SC2000)框架有些相似:一个企业可以有几种不同类别的特征。每个类别的成员对企业应用可追溯性的主动或被动性都有直接影响,把消费者需求作为主要导向的A级品牌生产商,他们侧重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以产业链参与者的要求为导向的供应商,则侧重于降低成本。2.2 系统分析

在系统分析中,把现有的生产过程和可追溯信息制作成非常详细的可以识别潜在瓶颈的模型。专门用于传递分析信息的具体仪器仍有待讨论。2.3 瓶颈分析

为实现可追溯体系战略分析(STA)设置的目标,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描述和分析——描述体系并分析解决实现可追溯体系目标的瓶颈。瓶颈分析体系主要集中于描述现有的可追溯体系,包括对产业链的过程、信息流、信息结构的描述,瓶颈分析主要用来判断由STA产生的可追溯目标是否能实现。对上游信息流进行分析,以确认必要的信息是否可以获得,在此过程中某一点的信息缺失就会被视为瓶颈。识别出瓶颈后,找出方法来解决它,如此反复。2.4 体系设计

瓶颈分析导致体系设计不断变化,不断改进并扩大现有体系,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体系设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数据模型的设计上,而数据模型又是可追溯体系的基础。尤其当可追溯性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实现其附加功能时,谨慎地设计好这种涵盖所有功能的数据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5 体系构造

体系设计的同时伴随着体系的改变,目前还没有标准来衡量此阶段,但采取的步骤都是基于各种不同因素而定的,例如,现有可追溯性功能是否需要变化或者创造一种全新的功能?现有功能是否需要一种标准方法为基础或特别制定一种方法来发挥作用?对瓶颈的修复是否需要对现有方法进行大量改动,还是仅需要一些较小的修正?这些问题都必须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体系构造。

2.6 实际应用

瓶颈分析列出了一份阻碍可追溯性目标实现的潜在瓶颈的清单,而且在功能设计时,会设计相应的方法来克服这些瓶颈。首先将这些功能的设计方法转化为工艺设计,在每一个必要的细节中,都应详细说明体系是如何建立并工作的;然后将工艺体系设计的结果转交给真正能够组建体系的建造者;最后就可以实际应用了。在体系设计、体系构造和体系实际应用阶段,食品指纹法与其它体系方法相似。2.7 备用方法

目前,食品指纹法已成为以可追溯性为导向的方法。该方法能为可追溯性提出一个总体观点,这些观点与商业目标有关并且强调了可追溯性的战略性作用。3 相关案例:有机食品行业的可追溯性

当使用可追溯性作为优化商业运行的一种方法时,关键是要对那些商业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而且要把商业目标与项目的设计阶段相结合。当运行体系中包括可追溯体系时,所采用的技术不一定引人注目,但是特定的商业目标却可通过可追溯性的附加值来实现。

有机食品行业与传统的食物链在特定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上不同,这些方法和技术比现有的方法更自然。有机食品要贴上标签,因为即使是专家,仅依靠产品的特性也不可能判断出产品的来源是否是有机的。所以,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常常只能通过标签来区别。为确保有机食品的来源,需要一个权威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生产者要使用有机食品标签,就必须保证有机的耕作条件。而每张标签,都必须有助于追溯产品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欧洲可追溯性的新要求被视为有机食品行业的一个新机遇,它重新解释和实现了一个综合链的信息系统。这个想法最初是在食品指纹法STA试点体系中进行的,在这些进程中,有机食品作为一个整体,其中公司人员对一些链信息体系的基本方面持有不同的观点,尤其对集中化的要求水平、链信息体系的基本结构(集中化与分散化)、认证机构的最终协调作用以及这个体系给其他参与者(如: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方便程度等方面有所争议。

目前,有机食品行业在链信息体系方面已达成共识:要求链信息体系必须保证能够进行信息交换,而且,该体系可作为管理食品品质的一种工具,降低参与者管理压力、增强市场效应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4 展望

以产品历史信息的记录为基础而建立的可追溯体系,能高效管理食品供应链,有助于保障食品链的生产环境,降低安全风险。因此,食品行业可以拓宽思路,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引入增加产品的商业价值。

推荐专题: 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