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2022-12-14 00:41:0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第一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作文_抗击疫情作文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____街道____社区立即召集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____社区辖区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常驻人口____人,针对辖区情况社区书记立即召开全体工作人员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司其职,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一、网格化管理,营造宣传氛围。

____社区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启用宣传机动车车辆____辆,召集志愿者____余人,宣传单____张,宣传条幅____条。以网格为单位,在网格长的带领下进行入户宣传,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网格内不漏户、户不漏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张贴《致居民的一封信》,消除居民恐惧心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充分发挥社区联防联控作用,建立群众信心;向居民分发口罩,对辖区内超市、药房等经营场所进行重点宣传,要求大家做好防护工作。限制人员聚集、停止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浴池、网吧等公共场所。

二、全面排查,加强监测管理。

为切实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组织人员对辖区内人员地毯式摸排,如有__返乡人员、返乡车辆进行重点摸排,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积极协助市疾控中心重点查找疑似人员。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

三、联防联控,规范小区管理。

____社区在辖区内设置__个疫情监控点,分布在各社区网格内的小区,在小区出入处设置了防控点,按照“六个一”要求:一个固定喇叭,一条宣传条幅,一个外来人员告知牌,一个外来人员登记表,两名网格员(在监控点设有体温计,酒精、84消毒液口罩,对经过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人员登记)。

四、定期消毒,保障居民健康。

该社区组织人员对对辖区内垃圾池、下水道、小区内等存在卫生隐患的公共区域进行每天两次以上的全面清洁和消毒。力争做到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全力做好辖区内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障公共区域的干净卫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第二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作文_抗击疫情作文

20__,一个全新的一年,可是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祖国生病了。

这恶魔般的病毒,悄悄潜入中国,在空气中,在人群中肆意扩散。而他也有一个人们所害怕的名字“新型冠状病毒”。

说起病毒,每个人都很害怕,甚至想要远离他。可是,却总有那么一群勇士们冲在前线,将人们牢牢的保护在他们身后,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医生们。他们有个美丽的名字——白衣天使。

在刚刚得知这类病情的时候,有一位80多岁的前辈奋不顾身的冲到了这次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他就是钟南山。相信很多人仍记得17年前的那次非典吧,全国上下一片恐慌,一夜之间,各个城镇被隔离,就是这位勇士和医疗团队,日以继夜的投入在工作中,抗击非典。而这次也一样他们仍用17年前的那份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命的尊敬,勇敢的冲在最前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除夕夜,当家家团圆过新年,全家老少围着餐桌吃年夜饭,看春晚的时候,却有一群特殊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踏上了抗击新型肺炎的征程。

就是这样一群无私的白衣天使们!他们用博爱的手,紧紧握住病人的手;他们用温暖的内心,温暖着每一颗惧怕的心灵;一双双忧伤的眼睛,在他们的恬淡中变得安详平静。

他们全副武装,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数不尽的汗滴落在脸颊,几天几夜的工作,他们悬着一颗心,在医院里救死扶伤。当他们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他们的脸上被紧紧勒住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脸上已经嘞出了泡,磨红了皮,甚至有的医生在工作中累到昏迷。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有人说“03年的非典,全世界都在保护90后,20年的肺炎,90后保护全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英雄,只不过是一群年轻的孩子们,穿上了一身衣服,学着大人的样子,挑起身上的担子,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已”

除了白衣天使,也有那样一群逆行者,在城市里,在吃饭时间,总会看到我们熟悉的身影,他们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骑着电动车,穿梭在马路上,而他们的目的地则是医院。这些快递小哥们默默的为医护人员送来食物,默默的支持着医院的每一个人。

在这个危难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做好防护措施,少出门,勤洗手,不为祖国添负担。我们更应众志成城,不让疫情魔鬼藏匿。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为白衣天使致敬,为最美的逆行者们致敬。

第三篇: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作文

今年的春节与往常不一样,大街上没有了昔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团圆的迹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好像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白衣天使们、武警官兵们、志愿者们……,许许多多在一线的勇士们,他们作为生命的逆行者,开启了20-的新篇章。

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我们不能如约来到校园里和同学老师见面,也不能下楼迎接春天的到来,不过这一切都是为国家做贡献。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说:“待在家,少出门,就是给国家最大的贡献”,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在抗疫一线,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听钟爷爷的话,待在家里,但停学不停课,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武汉到全国,疫情的最新信息时时刻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为了抗击疫情,全国上下一心,驰援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说明我们有坚定的信心来打赢这场歼灭战,说明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消灭不了的敌人。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组医护人员的图片,让我感触特别深刻,有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有的为了抢时间,穿上了成人纸尿裤;有的女护士剪掉了美丽的长发,剃头成了光头;还有的被口罩、护目镜磨出了血痕,让人触目惊心。

春已至,花已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一定会取得胜利。武汉,你快好起来吧,我们还等着品尝热干面的醇香,观赏黄鹤楼上龟蛇锁大江的壮观景象……好客的你一定会欢迎我们的,对吗?武汉,加油!

第四篇:抗疫情的英雄人物故事作文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11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 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抗疫情的英雄人物故事作文 (四)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第五篇: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第六篇: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作文

什么是使命?

使命,是放下儿女情长,转身奔赴战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是背负着善意的谎言,坚定前行,在脆弱来袭的时刻遗忘掉父母的叮嘱;是护目镜下始终坚定的眼神;是口罩下带血的压痕;是烈日炎炎下汗湿全身的坚忍;是昏然倒下时不能战斗的遗恨。因为完成了使命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

“武汉现在很危险,你们不要去。”而他自己却登上了前往武汉的车,这是钟南山院士。他把人民推到危险之外,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走进危险,他几天几夜都不合眼,一个年轻人的身体也经不住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而他老人家早已年过半百。他依靠着什么挺下来?我想是对祖国的爱和那永远忘不掉的使命吧。

曾经的清华校花也已慢慢变老,但岁月不败美人,时间的流逝不过是让她多了几分韵味。她放弃年薪百万的工作,选择投入科研,记得几年前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别人都因为埃博拉走了,陈微却因为埃博拉来了。”05年的非典,19年的新冠,陈微和她的团队都冲在一线,为人民保驾护航。“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陈薇说,她与科研团队将为此继续奋发努力。“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负这个时代,才能不负我们的使命。”

当疫情初次爆发在武汉,所有人都不知道结果究竟会怎样,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生护士签下请愿书,愿为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的还刚刚毕业没几年,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这次的疫情在河北爆发,还是医学生的他们,却选择穿上防护服为家乡作战。记得新闻上报道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记者采访医护人员,医护工作者说,防护服很闷,不透气,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等到脱下防护服时,衣服早就被全部浸湿,甚至从防护服的裤腿里能倒出许多水,但记者问道:“你们觉得这值么?”他们都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值!”

现在的我们不能同他们一样为祖国献身,但不要觉得这就和自己没关系了,现在的我们应做好这个年纪该做的事,疫情期间,听从安排,服从管理,努力学习,不荒废学业,我们也在完成我们的使命,评判英雄的标准不是年龄和成就,所以我们也是英雄。

抗击疫情,让更多英雄出现。他们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有“谓我不愧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他们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拔平”的纯粹。让我们牢记我们的使命,向英雄致敬。

推荐专题: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