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马光教学案例五篇(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司马光教学案例五篇(范文6篇)》。
《司马光》教学案例和反思
教学目的:1、看懂图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3、正确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字词。1、a类学生上讲台听写。b类学生上讲台找出a类学生听写的生字卡片。c类学生读出b类学生找出的卡片。二、新授。1、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3.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4、读课文。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并在图中找出司马光。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想想,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比较: a、他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b、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2)借助大字课文,朗读第2句。比较:a、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b、有个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去了。(3)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课文: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4、第四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5、第五自然段。(5)结果怎样了呢?(6)理解“得救”一词的意思。(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6、朗读课文。(轻松一刻:听歌曲《司马光砸缸》。)7、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8、作业布置。 1)填空。 他跟( )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有个小朋友( ),掉到大水缸里了。 他( )一块石头,( )那口缸,( )就把缸砸破了。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9、板书设计5 司马光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