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2000字的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大全)

2022-12-11 00:48: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0字的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00字的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大全)》。

第一篇: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年之际,重温了2014年6月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七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重温习总书记的讲话,更加让我体会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更加坚定了对香港美好前景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以来,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香港的前途与祖国休戚与共。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1998年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共同成功的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疫情,对经济民生造成严重冲击。凭借港人的团结、坚强和内地的大力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控制。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香港同胞纷纷伸出援手,共投入100亿港元支援灾区重建。

  20年,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香港,已长成意气风发的青年;20年,“一国两制”的香江故事一直在精彩上演。

  1998年7月6日,位于大屿山的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1997年至今,共有9条铁路线陆续开通,另有7个铁路项目在规划中,建成后的铁路网络将覆盖约3/4人口居住地区。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香港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经济自由度则被加拿大菲沙研究所评为世界第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香港还是2015年全球第二大外来直接投资流入的经济体,吸纳17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特区政府新闻处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有超过150家持牌银行,银行业对外交易量超过2.3万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六;全球前100家银行中,超过70家在香港经营业务;香港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值总额约26万亿港元,每日平均总成交金额达600多亿港元。2016年,香港首次上市集资活动总额达1950亿港元,蝉联全球第一……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1997年我们的股市市值只有3.2万亿港元,内地改革开放给香港金融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没有国家的发展也没有我们今天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回归二十年,香港的魅力折服了许多悲观论者和怀疑论者。倾听历史跫音,回首来时历程,我们脚步坚定,充满自信。展望未来,我们对香港的明天充满信心,对祖国的前程充满信心。

第二篇: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捧一曲流殇月,流一脉思古情。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政府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DD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叁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D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着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二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二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叁大融资中心。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香港不仅会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中获得莫大利益,还会从国家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当中,获取自强不息的发奋思路。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香港回归已二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第三篇: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今年就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了,国人们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欢笑声雷霆般撞击着天宇,汇合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历史悠悠,岁月悠悠,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荣辱的香港回归祖国,在祖国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9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不仅是香港回归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新纪元的开始。它宣告了中国国家地位已显著提高,连素以铁碗著称的撒切尔夫人也对我国表示敬意。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如果要得到尊重,必须先发展自己。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应该是举国欢腾的特别纪念日,因为它证明中国人已经从新站起来了。电视节目也不断地播放着这二十年来香港的变化,当坐在电视前目睹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香港市民冒着大雨在街头迎接人们解放军的时候,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的升起的时候,华夏儿女无一不热血沸腾,容光焕发。

回忆香港的沧桑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了一个闭关自守、不求革新、内部不稳、国力不振、腐败落后的国家,是断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它“重头收拾旧山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只有改革开放,保持稳定团结,自立自强,力争先进,不断增强国力,才是唯一的卫国兴邦之道。

二十年树木,今年紫荆花盛开了,开的更灿烂,芬芳。镶嵌在祖国南海的明珠,在回归祖国10年后的今天更加光采夺目和绚丽多彩。那五星红旗飘扬,庄严神圣;紫荆花心之所向,永恒不变。一样的心愿,万重期盼。我深深感受到香港的成长,繁荣,及其昂然之姿。

第四篇:香港回归20周纪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1997年以前,一些人在香港外国领事馆门前排队领取护照的场景,被媒体解读为所谓“香港大限”的注脚。1997年之后,大量当年的移民回流香港,让“香港已死”之类的悲观论调成为笑柄。

回归20年来,面对危机和困境,面对怀疑者的嘲讽和质疑,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特区政府带领下,香港社会各界哿ν模芊⒂形“一国两制”能否确保香港繁荣稳定这一历史性课题,交出了令世人惊艳的答卷,香港以新的姿态继续闪耀在世界舞台。

哿ν 二十载谱写新辉煌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香港20年间经济发展可圈可点。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16年的2.49万亿港元,20年间增长82%,年均增长3.2%;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同期增长六成,超越日本和欧盟。财政储备从回归之初的3700亿港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万亿港元,增长150%;外汇储备从928亿美元增长到3905亿美元,增长了3.2倍。

20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三大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大强化。截至2016年底, (下转8版)

(紧接1版)香港证券市场总值约3万亿美元,排名亚洲第四、全球第七;首次公开募股额再次荣登全球首位,超过纽约、伦敦;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结余超过62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截至2016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连续六年在美国卡托研究所《人类自由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香港连续五年跻身全球十大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行列。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两年夺冠。

香港美国商会主席沃尔特·戴亚斯认为,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东西方之间的管道,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成功。

戴亚斯的观点也被纷至沓来的外国企业所印证。回归以来,香港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着各类企业。截至2016年,母公司在海外的驻港企业总数增至7986家,其中有3700多家企业将地区总部设在香港。

回归20年来,香港依然是中国实际引进外资最大来源地,香港对内地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9100亿美元,占全部外资的52.1%。中央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积极有为 寻求经济格局新突破

2016年,一本香港大学教授写的书《香港怎么了?》引起香港有识之士的反思。该书作者王缉宪认为,虽然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发展的成绩单颇为亮丽,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楼价高企、产业单一、贫富悬殊……面对全球发达城市经济体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和阴晴不定的全球经济形势,特区政府顺势而为,在国家支持下寻求产业格局的变革。

从提出发展科技资讯项目的数码港,到成立政府创新及科技局;从提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到施政报告推动“再工业化”,回归以来历届特区政府积极引导经济多元化发展。行政长官梁振英提出,特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变得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经济行为。

回归后的第三年,特区政府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随后陆续出台“创科创投基金”“院校中游研发计划”“科技券计划”等举措,鼓励和协助香港企业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业务注入更多创新理念。截至目前,特区政府已投入超过180亿港元财政配套资金,“创新及科技基金”已经资助超过5800个项目。

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香港创科氛围日渐浓郁,吸引越来越多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在港落户。2015年,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在香港成立其在海外的首家分支机构“卡罗琳中国香港再生医学中心”。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这两家世界顶级学府选择香港,绝非简单设立办事处或联络机构。

在国家支持下,香港近年来积极对接内地各省份,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和国家创新科技产业格局下努力寻找自身的新定位。

改善民生 把握新机迎挑战

为了让更多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同时改善自然环境,特区政府努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据统计,本届特区政府2016至2017财年投入的'民生福利开支较五年前已经增长了70%以上。

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情况类似,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香港社会的一大痼疾。居高不下的租金、房价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负担,更让中低收入市民望楼兴叹。

为从根本上解决房屋问题,特区政府在2014年公布长远房屋策略,采取灵活变通和供应主导的策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多管齐下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未来三到四年,由政府兴建提供的公共房屋总量将比五年前增长50%。

特区政府宣布,未来10年将预留2000亿港元推动医院发展计划,兴建更多新医院并扩展医疗设施和服务,支持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兴建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服务和研发。

香港回归前,广大香港劳工一直缺乏退休保障。回归后的2000年,特区政府实施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强积金),为私营机构设定强制性供款计划,帮助雇员为退休生活储蓄。截至2016年底,强积金制度已经覆盖香港超过270万人,总资产净值超过6400亿港元。

毋庸置疑,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今天依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如房屋供应跟不上旺盛的需求,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仍十分狭窄,人口老龄化步伐即将加快。

面对这些深层次矛盾以及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即将于7月1日就职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林郑月娥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要任务仍将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新一届政府将在发展经济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

第五篇: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

今年就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了,国人们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欢笑声雷霆般撞击着天宇,汇合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历史悠悠,岁月悠悠,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荣辱的香港回归祖国,在祖国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9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不仅是香港回归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新纪元的开始。它宣告了中国国家地位已显著提高,连素以铁碗著称的撒切尔夫人也对我国表示敬意。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如果要得到尊重,必须先发展自己。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应该是举国欢腾的特别纪念日,因为它证明中国人已经从新站起来了。电视节目也不断地播放着这二十年来香港的变化,当坐在电视前目睹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香港市民冒着大雨在街头迎接人们解放军的时候,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的升起的时候,华夏儿女无一不热血沸腾,容光焕发。

回忆香港的沧桑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了一个闭关自守、不求革新、内部不稳、国力不振、腐败落后的国家,是断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它“重头收拾旧山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只有改革开放,保持稳定团结,自立自强,力争先进,不断增强国力,才是唯一的卫国兴邦之道。

第六篇: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香港回归20年,“一国两制”走过一代人。回归时,我们举国欢腾,感念主权的回归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回归10年,我们热烈庆贺,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的香港风采依然。

“一国两制”在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确保香港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历史经验看,对分离地区恢复主权,将其纳入现有政治体系,通常伴随波折和动荡。从80年代中英谈判时期,港人抢购粮食、挤兑美元、移民浪潮,即可窥见其内心的焦虑。

实践证明,焦虑是多余的。港人回归前怎么生活,回归后还怎么生活。换了旗帜,走了港督,马照跑,舞照跳。回归没有强加给香港另外一套制度,而是完全尊重了本地的风俗、习惯和制度。香港的市容市貌、港人的衣食住行、珍视的核心价值,悉数保留,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在“一国两制”安排下,香港完整承袭了英式行政体系、商贸文化和普通法制度。中国“走出去”,外国“走进来”,都要“用”到香港。联结中西、沟通中西、融汇中西,仍是香港最突出的竞争力。正因如此,香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世界一流城市的地位。综合竞争力、营商环境等指标,得到世界评级组织和学术机构的认可。未来在“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的参与中,这套优势还会在金融、法律、管理、服务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

回归20年,香港面临新的形势。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香港确实处于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调整与转型时期。从经济上,香港社会对专业人士的认可,经济上的丰厚回报,令人沉迷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职业。香港对工程技术、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缺乏热情。20年来,香港保住了基本盘,但带动经济发展、有高附加值的新增长点仍处于探索阶段。

政治上,“一国两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基本法》循序渐进达至行政长官及立法会全部普选的规定,回归以来特首选举、立法会、区议会选举选民基础的增加,使港人对政治参与有了更高期待。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破坏香港繁荣与稳定的行为,与香港社会内部矛盾长期积累有关,并不令人意外。这些行为都得到了依法妥善处理。

有声音认为,香港已经“沦陷”。这其实是错解了“一国两制”,须知“高度自治”不等于“全面自治”。中央就香港重大政制问题发声,绝非干涉香港“高度自治”,更非“一国一制”。《基本法》保证的50年不变,是指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法律体系50年不变,而非两地继续隔绝50年。

至于两地经贸人文的交流合作,是回归的题中之义,也是经济自由化、贸易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对增加香港竞争力大有裨益。当然,对于微观领域公共资源分配所出现的困扰,应本着务实的态度,妥善处理和解决。

“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其成就得到世界肯定,却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无法一蹴而就。问题的解决,有赖香港社会保持对自身、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耐心和信心,更有赖香港社会重拾拼搏和奋斗的狮子山精神,适当放下政治争拗,依靠发展、法治和同舟共济,令东方之珠更加灿烂辉煌。

推荐专题: 2000字的香港回归20周年学习心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