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杨澜的访谈秘诀(合集)

2022-12-10 00:40:5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澜的访谈秘诀(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杨澜的访谈秘诀(合集)》。

第一篇:杨澜访谈

杨澜访谈

——记录这个时代的精神印迹

2013年,作为中国电视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即将迎来它的第十三个年头。告别2012,《杨澜访谈录》这档老牌访谈节目将进行全新改版登陆北京卫视,在每个周日晚上23点与观众见面。

在过去的十二年当中,杨澜带领她的团队走过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六百多位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风云人物对话。从各国政要到文化大家、从行业领袖到文体名人,从焦点新闻当事人到草根达人,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故事体展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价值。在刚刚到来的2013年,《杨澜访谈录》将一如既往的坚持记录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印迹,寻找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精神价值。

世界的宽度

十二年来,高端性和国际化一直是《杨澜访谈录》的节目特色。曾经对话多国政要及国家领导人,也有一些在国际政坛上曾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栏目曾在希拉里•克林顿作为国务卿首次访华时独家专访她,也曾经就莱温斯基弹劾案追问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后首次访华时对其进行了访问。在与这些“大人物”的对话中,《杨澜访谈录》以国际化的视角试图展现世界的宽度,并且通过犀利的问答和话题的锐度,折射出一个个特有的历史瞬间。

理性的深度

《杨澜访谈录》也曾经就重大历史事件制作系列专题节目。2002年正值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采访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进行历史的揭秘。在建国60周年之际制作世界看东方系列节目,走访了七位国际政要,通过他们的口述从不同的角度来点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面对这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大人物,杨澜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在访谈中止于中美关系、中英关系等宏大叙事的话题。经过策划,“杨访”团队将对这一组大人物的访谈以时事热点为经度,以历史纵深为纬度,从亲历者提供的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中还原出历史流变的全景文本,打造了一组极具爆发力的独家深度系列访谈——世界看东方。这样的编排超越了与单个嘉宾的所谓重磅对话,梳理出思辨的逻辑,在大场面的背后,体现的是“杨访”理性的深度。

人性的温度

2011年,李亚鹏与王菲携手做客《杨澜访谈录》,这是五年来他们首次共同受访,被问及踏入这几年的感受,向来少言的王菲很快地给出了两个词:踏实、安逸。

“杨访”团队呈现给观众的,是与每一位嘉宾充满人性温度的细节互动。在对张海迪的访谈中,节目临近尾声时,杨澜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海伦•凯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假如你能够行走呢,你的愿望是什么?”

张海迪的回答平实而又真切:“我希望我也能够像很多的女性一样,在学校门口等等我的孩子。他老远地跑过来说,‘妈妈’。我会搂着他肩膀说,‘儿子,今天怎么样?’”

2012年,《杨澜访谈录》团队在北戴河对王蒙的采访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杨澜问到他对中国未来的担忧时,王蒙说,“我并不那么悲观,我觉得我们今天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杨澜访谈录》的团队锐意求新,新的一年,全新的改版,不同的视角,我们试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潮流中为您捕捉重大新闻事件的焦点人物,在第一时间和新闻当事人近距离独家对话。我们不仅一如既往的关注变革时代的风云人物,我们也会更为重视、努力寻找散发光彩的“小人物”;我们既要紧跟新闻事件,我们也关注被大众媒体忽略的有故事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我们既聚焦个人的精神内核,但我们更关注他是否代表了时代的精神价值。

2013年,《杨澜访谈录》栏目改版后时长将从原来的23分钟增加到35分钟,将会呈现出更多睿智的时代对话。栏目相信每个独立而平凡的个体都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为这个时代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我们更期待能找到那些闪耀着时代精神价值的人们,和观众一起找寻那些为时代留下印迹的人物。2013,让我们一起同行!

第二篇:杨澜的访谈秘诀

杨澜的访谈秘诀

对于一名主持人来说,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我认为在杨澜身上可以体现出主持人在采访中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的工作状态。杨澜在众多人眼中是一个非常知性的女性,和蔼,亲切,轻松是她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采访,主持人在节目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大量而充足的,很多提问得环节中可以看出,杨澜抓住了很多细节,这往往是她在做准备工作时精心留意的。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周星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但是当杨澜真正面对他的时候,他却没有电影中的那么多夸张的表情,显得非常含蓄。这时候笔者注意到采访的房间后面有一个电视,一直在播放周星驰演绎过的电影,显得氛围轻松了很多,因为至少电影是周星驰熟悉的。而且杨澜的提问也非常有技巧,“别人说周星驰创立了“无厘头”风格,但是你自己好像并不认同?”其中的“别人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技巧,没有将周星驰放在一个质问和对立的面上来进行聊天。一下子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周星驰好朋友的位置上。所以谈话也就自然的展开。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上次王老师给笔者们讲了有些主持人的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笔者也想到了很多主持人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愿望是什么?”“你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笔者们在杨澜采访周星驰的访谈录中没有看到一个,相反,杨澜的每个问题都很细致。如:问道“无厘头”“功夫的制作费”“他们批评你什么?”“你做得很不开心吧?”等等这些问题,全都是细节。得到的周星驰的答案同样也就是细致的。这就看出了杨澜提问的特点,可能别的主持人也有,但是杨澜抓得点有时候更为巧妙。一次采访中像有很多细节。主持人应当通过这些具体细致的提问捕捉一个个生动细腻的故事细节。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杨澜就做得非常好。例如:周星驰说:“笔者最初一开始做演员的时候,在电视台,有一篇很小的专栏评论笔者,其实当时没有人留意笔者,有人批评已经蛮好了,但是有人批评„„”杨澜立刻追问:“批评你什么?”再例如:杨澜:“所以笔者觉得他留意你已经是一种鼓励。”周星驰:“就是一种鼓励。”杨澜又追问道:“因为在以前没有人留意你,是不是?”周星驰:“对,就是这个意思。”

四、主持人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例如:杨澜在问道周星驰:“譬如说在这个《大话西游》,你弄一个爱情的主题,按理说这种爱情主题很老套,人家看了就不知道多少遍,为什么会在这个《大话西游》里面觉得还有一点意思,就是觉得跟别的不一样?”周星驰:“其实它有它不老套的地方,当然“爱你一万年”这一种对白当然就是很老套、很肉麻的,通常笔者们不会说,笔者不知道你有没有说过?”杨澜:“这是对你的访问,不是对笔者的访问。”可以看出,周星驰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不太愿意回答了,他想了一个方法把问题转嫁到杨澜的头上,但是杨澜很清醒,没有顺着周星驰的问题来回答,而是直接回答了:“这是对你的访问,不是对笔者的访问。”能看出杨澜对节目整体的把握是非常成竹在胸的。总之,可以看出,杨澜在话题设计上以“焦点性话题”为主,其中也包括很多思想性话题。杨澜的采访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商业、政治的专业背景。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周星驰经常呈现对话的张力。同时,杨澜也善于调节现场气氛,所以人情味的话题与故事性话题也能占到一部分,比如杨澜一般会以一些抒情与感性的话语作为采访的结语。笔者们学到的应该是杨澜的现场把握、思想活跃、准备充分、善于调节气氛、追问精神、缜密的思维等等。

推荐专题: 杨澜的访谈秘诀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