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范文三篇)

2022-12-10 00:38: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范文三篇)》。

第一篇:培智教育论文

《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体验、一种应用。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从现实生活、有效课堂和操作活动的立体式参与中去把握。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智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同样如此,应该从“激发实践中学习的兴趣”、“丰富实践方式”、“课程整合”等不同角度进行尝试,使智障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活化教学,>中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合理的选择加工改造。例如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中,将教室布置成生日会,与小伙伴分享蛋糕的时刻,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假“蛋糕”道具(实质可以以海绵或其他代替)在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了“平均分”,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同时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实际操作的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2)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具辅助,复杂到简单化,无声变有声,游戏化)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使数学应用生活化。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生活化。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扇窗子;学习了“时”“分”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自己一天的在校时间;学习了 “三角形”以后,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三角形,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比一比身高,称一称体重等等。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现了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 生都得到了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的必要途径。

下面说说如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培智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催化剂,要想培养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微笑教学,快乐学习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要始终带着一颗微笑的心和一张微笑的脸去给学生授课。教师在时常微笑的同时也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以一颗微笑的心去学习,去生活,融入社会。与此同时,老师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营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特色,使学生习惯并喜欢这种风格和特色[1]。要使教师的ÿ一个动作和ÿ一个讲解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建立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实际,贴近生活(上已具体阐述)

二、丰富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

(一)取舍教材,适当扩展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进行提取、研究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受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数学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三)结合经验,巧设情境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情境,在对学生感性认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教授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四)参与实践,有效运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数学知识尤其是如此。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为他们融入社会、自立、自强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智学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数学知识。

三、将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联系起来,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纯数学课堂已经不再适合智障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各项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智学校课程整合趋势下我们更应该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与渗透。

(一)将数学与美工课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美工课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活动。

(二)将数学与语文结合,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培智学校的学生通常在文字理解上比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觉得数学应用题比较困难,读不懂应用题的条件。所以,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读懂题目的意思。

四、结语

总之,培智学校的学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以一颗微笑和关爱的心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要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欣欣.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1(2)。[2]王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3]李数声.浅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苑,2009(2)。[4]韩长郡.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2009(12)。

[5]张晓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0(12)。[6]李丽萍.浅议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创新[J].教苑,2010(1)

第二篇:培智班康复课教案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手指谣》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培智康复课,本课主要分为两块:学习基本手型和手指操。通过把手指动作运用到儿歌当中,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容,使学生的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2、能正确的朗读儿歌,并能完成手指操的动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手指灵活性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多运动、多锻炼。个训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做出动作。

2、能认真上课,不打扰他人上课。 教学重点:

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动作。

教学难点:手指操的完整及连贯性。

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手指指型

三、新授:

导入:(伸出两只手)这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让自己的两只手动起来。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分指合指切指拳头扇指钩指弯指

提问:我们学习过了分指、合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种手指指型。

教师分别示范切指、拳头、切指、扇指、钩指、弯指的指型动作,并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动作。

在熟练之后教师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动作组合,教师指导。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 五个好兄弟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

相互拉拉勾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

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

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 游戏《手指操》。

五、小结:

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其他同学鼓励。

推荐专题: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