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优秀范文六篇)

2022-12-10 00:38: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质量互变规律教案

第二节 量变质变规律(教案)

玉林师范学院 李任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与研讨,使学生掌握事物质、量两种规定性及其统一于度的知识点,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与量变两种不同的状态,并且把握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中,学会辩证、联系、科学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

质、量、度的涵义;质变与量变及辩证关系;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度的涵义;质变与量变及辩证关系。教学难点: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节 量变质变规律

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面包放久了会变得干燥或者发霉,夏天吃剩的饭菜会变馊,商店里的物品都标有有效期,动植物死后会腐烂,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量变和质变的问题。

一、质、量、度(重点)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要把握质量互变规律,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质、量和度,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1、质

(1)概念: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如何理解质呢?大家都知道,铁块和石头是不同的,粉笔和黑板檫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不同的,这就是它们的质存在差别。铁块与石头不同,也是由于它们各自的质不同,铁块的质是金属铁,石头的质是碳酸钙,这是它们化学成分上的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是由于其根本制度不同,也就是质的不同而互相区别。扩展开来,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一不有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也就是各自的“质”。(2)质与事物直接同一

事物的质是客观的。确认事物质的客观性,这是正确把握事物的基本前提。质的客观性在于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客观的,事物的质也必然是客观的,二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有两方面的内容和含义。

第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例如,产品有优劣之分,人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没有某种质的事物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质又总是一定质的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质与事物的直接同一性还表现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当事物具有某种特定质的规定性时,此事物就存在,当事物失去了原有的特定质的规定性时,它就不再是它自身而转化为他事物了。(3)质与属性

事物的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但事物的质又要通过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同人或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事物的质通过与他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就是这一事物的属性。属性就是事物质的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某一种溶液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或者是中性,只有将该溶液同其他物品发生化学作用并在同酸性、碱性、中性的比较中才能表现出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只有在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比较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要准确把握事物的质,还要把事物的属性和人的实践需要结合起来,比如:一只杯子,就有多方面的属性,作为饮器,它可用于盛水,作为文物,它可用于鉴赏;而对于人,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其社会关系的属性,医学则主要研究其实生理结构的属性,所以把握事物的质要从事物的属性与人的实践需要统一起来。

2、量

(1)概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例如,体积的大小、运动的快慢、颜色的深浅、东西的轻重、分子中原子的多少和排列次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配置、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等都是事物的量规定性。

(2)量是事物的规定性。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它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数学是从“纯粹”形态上研究量的科学,它研究数和形以及二者关系的变化,但数和形的原型则是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抽象的数学也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

(3)定量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这也是认识事物的一般途径和规律,即先认识它“是什么”,再进行数量上、规模上、结构上的定量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掌握量的规定性的重要性,数学作为量的研究科学,也更显得重要了。

3、度

(1)概念: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和区间。(2)度的界限: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都表现为一个区域、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存在着极限和界限,即关节点或临界点。在事物度的范围以内数量的任何变化只要不超出关节点就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但变化只要超过关节点,就会急转直下,发生质变。如,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水的温度是0℃—100℃,0℃和100℃就是它的两个关节点,突破这两个关节点即是超过这个度,水就变成了冰或水蒸气了。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又是质和量的互相限制、相互规定。质规定着它的对立面量,如水规定着客观存在的温度是0℃—100℃;量也规定着它的对立面,如0℃—100℃则规定着与这个温度相对的质是水。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互相规定,使质和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一旦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发生破裂,也就是度的超出或破坏,某物就转化为他物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3)掌握适度原则。度的辩证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应当掌握“适度”的原则。我们在把握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量的变化破坏质的规定性和超出度的界限。相反,在很多场合下要求保持一定的度,从而使量的变化只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中道”、“中庸”就是讲适度的原则,要善于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不要主观任意地去超越它;当事物发展受到质的严重阻碍时,就要敢于冲破旧的度,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善于把适度原则贯彻到生活中去,把哲学的原理转化为自己的处事能力。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重点)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两

种形式或两种状态。

1、量变: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事物的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它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组成要素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人们日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和面貌。

2、质变: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显著状态的变化。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面貌。事物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有区别,但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量变。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内进行,是一种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状态;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向度的边缘或关节点不断推移的趋势,一旦达到并破坏度的关节点时,量变就引起质变。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构成了事物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过程,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质变本身是飞跃,具有突发性,但它却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的,由量变准备好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高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们常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都是讲量变之于质变的重要道理。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来规定其性质的方向。在量变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的较量,准备着质变的条件。所以说,质变依赖于量变,受量变制约,没有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质变就不可能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都不会在单纯的量变上无限地持续下去,因为它们有度的限制,度的存在使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连贯起来,当事物的量变突破事物赖以存在的度的范围时,质变就发生了,这是必然的。比如当水温加热到100℃时,水就会沸腾,然后变成水蒸气,改变了水的状态,促成了质变。同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都是必然的结果。

(3)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如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质变不仅集中体现和巩固了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成果,而且引起新的量变过程,即又开始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伟大事业。质变打破了限制量变的框架,这就巩固了量变的成果,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新的结构内,开始更高层次的新的量变,使量变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广度和深度。

4、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与飞跃、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事物不断积累的量变,突破度的限制,实现质的飞跃,在事物内部产生了新的事物,这就是发展,发展体现了渐进与飞跃、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变化,表现为还是事物自身。间断性是指质变,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而这种“中断”并不是发展的停止,而是出现了新的事物,以新事物取代原来的旧事物。事物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连续性的量的积累达到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难点)

1、量变的复杂性

(1)量变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上。量变形式有两种:一是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如饥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两个包子、三个„„一直到吃撑的感觉。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田忌赛马就是这个原理。(2)量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分两种情况:一是事物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如由劳务地租到实物地租再到货币地租的转化,都是同一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所发生的阶段性部分质变。一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可称为局部 5

性的部分质变,如原子核中增多或者减少一个中子,并不影响它仍然是这种元素,但它局部已经发生质变,形成了同位素。

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引起的。如人的一生,有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依次递进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个别部分发生质变的情形特别明显,即通过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一个个地夺取阵地,最后取得全国胜利。部分根据地建立起革命政权,这无疑是质变,但当我们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个全局而言,这种局部地区的质变还是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又如先富带动后富。

2、质变的多样性

(1)质变的多样性首先表现为质变具有量的特征的两种情形:一是旧质的量在新质中仍然保持着,但发生了变化,如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或者固态后,分子运动仍然存在,但已经发生变化了。二是新质的产生出现了旧质所没有的量的规定性,如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之后,就会出现原来物质所不具备的各种量的规定性(颜色、形状、气味等)。(2)从质变的激烈程度来看,还可以把质变划分为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是新质代替旧质时采取激烈的外部冲突形式,经历的时间较短,表现为对立双方剧烈的外部冲突。自然现象中的火山爆发、炸弹爆炸等,都是爆发式飞跃。在社会现象中,对抗阶级之间的政权更替,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其飞跃形式一般也是爆发式的。非爆发式飞跃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经历的时间较长,这种飞跃形式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如生物物种的演化,语言的更新,科学的革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都是非爆发式飞跃。事物的发展采取爆发式飞跃还是非爆发式飞跃,主要看该事物的矛盾性质而定,同时也跟该事物的发展具体条件有关。

(3)质变的多样性还表现在社会领域的飞跃和自然领域的飞跃。在自然领域中,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各种自然力量的自发的、盲目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的进化等。在社会领域,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经过思虑、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预期目的的,如革命、暴动的发生。

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这就造成了量变和质变错综复杂的情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把握量变质变的复杂性,才能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

四、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既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又要做踏踏实实、艰苦细致的工作。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方面,事物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不能代替质变,所以,在量变已经为质变准备好条件、即革命的条件成熟时,就要敢于革命,促进事物的质变,反对改良主义;另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革命条件尚未具备时,我们就应当扎扎实实地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为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积累和创造条件,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宏伟的革命目标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既要有战略目标又要分步骤地进行。既要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切实实地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起,提倡干精神。对于一切好事,都必须注意量的积累,工作要一件一件地去做,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世界观改造也必须从平时的好人好事做起。没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过程,就急于求成,想一蹴而就,这是不可能的。

总之,事物由于自己内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量变中有部分质变,量变和部分质变引起根本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二篇: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

所谓质,即指一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特殊性,由事物内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是什么,即首先认识质。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由于事物往往包含许多层次方面的矛盾,因此事物的质也是多方面的。而质变则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这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它表现为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平静的破坏,体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中断;而量则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登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变则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 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连续性。

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质量互变的现象。《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等;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某种元素的“凝聚化”和“稀薄化”导致形成不同质的事物的思想,在“谷堆论证”、“秃头论证”中讨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大量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对质量互变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质变和量变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制约。掌握其统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把握事物的度。度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成为另一事物。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辨证法。“不及”,即达不到一定的度,不能保证一定事物的质;“过”,则是超过了一定的度,使事物的质受到破坏。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应该既要防“左”,又要防“右”,避免左右摇摆。列宁也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毫无疑问,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也要优化事物结构以促进事物质变;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反对错失良机(庸俗进化论)。它也是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形式和过程。事物由于自身内在矛盾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表现为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事物发展的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入更高阶段。事物的发展就是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交替过程中实现的,是渐进和飞跃的统一。这一基本规律的理论内涵也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可忽视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巨大作用。

第三篇:学习质量互变规律体会

简述学习质量互变规律的体会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又称渐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与质变相对。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同量变相对。又称突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这个问题是具体讲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所采取的两种基本状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是本节的重点和核心部分,在讲质量相互转化的规律时,暂时抛开了质量互变的具体而又复杂的情况。

1.量度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

所谓量度,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就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或面貌。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即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被打破,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或面貌。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从形态上看,量变往往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往往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第二,从内容上看,量变是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超出,是连续、渐进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这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例如,水处在量变过程中时,水分子之间的吸力和斥力大体相当,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随着水温的增高,水分子之间的斥力逐渐地增大,达到一定的限度,即标准大气压下的100℃,斥力超过吸力,水就气化了。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在度的范围内,任何事物的变化总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是量变过程。而变化的结果,原有事物的限度又必然要被突破、被超出,这也就是质变。所以,任何事物的变化,不可能永远只是量度,或者永远只是质变。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它们的关系是:

①量变转化为质变

这一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就是说,任何质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量变引起的,都必须有量变的基础。所谓质变,就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任何事物都有它保持自身存在的度,即保持自己质的量上的限度,要引起质变,就要使事物在量上的变化突破这个限度。如果没有这种量变的准备,就不会有质变。例如,黑格尔所说的秃子的形成,毛驴被压死,都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导致的质的变化。刘备给儿子的遗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明好和坏的作用也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我们平常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千里之堤,溃之蚁穴”,“五层之台,起于垒土;含抱之木,始于本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这都是说,质变要由一定的量变作准备,没有量变也就没有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是讲的是质变的必然性。事物的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破原有的度而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不能突破的限度。所以,质变是必然的,否认这一点,就否认了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在于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实际上,“没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这句话同时也说明了质变的重要性,说明量变的重要性正在于它为质变作准备。事物量变的成果最终地都是通过它所造成的质变体现出来的,离开质变,离开同质变的联系,量变就没有意义。不仅如此,而且如果没有质变,量变本身也最终会为旧质的框框所局限而停滞,最终会引出这样的结论:世界既无质变,也无量变,成为没有任何变化的一片死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质变也就没有量变。

②质变转化为量变

就是说,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它会引起新的量度,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例如,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而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是质变。这一质变就不仅集中体现了和巩固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而且又引起了新的量变过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此可见,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这个关节点,如同事物发展链条中的纽结一样,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既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质量互变的契机。把握质变,把握这个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总而言之,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则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不断发展。这也就是量变质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

3.把握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正确把握上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①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坚持辩证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的科学武器。

在量变和质量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同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往往采取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或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两种极端形式:

这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哲学和科学(例如生物学)领域中都有着典型的表现。18世纪法国的一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就把一切变化都归结为纯粹的量变,有的甚至认为,例如鲁宾在《论自然》一书中说,“在石头和植物中,可以找到同样的生命的主要原则,和在人类机体中所找到的一样。”这是把这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尺度观察一切变化的必然结论,这种观点已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驳倒。可是到了19世纪下半期,在生物进化等大量确凿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发展的情况下,“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庸俗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科学事实作了歪曲的解释,是对进化论的庸俗化。它认为生物的进化只是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只有连续性,没有间断性。这是一种实质上否认了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另一中极端,在“激变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世纪法国自然科学家居维叶搜集了许多曾经生活于地球上,后来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化石,这是对生物科学的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他不懂得辩证法,不能够解释一批批生物物种的灭绝和一批批生物物种的产生的真正原因,于是就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由某种神迹创造的“实变”所引起的,完全否认了突然的质变是由量变准备起来的。这种只承认“突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早已被科学事实所否定,但是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仍然在改头换面地宣扬它,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就是选择。他宣扬生物的进化是什么“绝对新的东西的连续制作”,这就把不停息的质变看成变化的唯一形式,从而在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量变。

这两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在政治上也有其突出的表现。割裂量变和质变,歪曲和否定质量互变规律,是“左”右倾机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右倾机会主义,改良主义等,只要量变,否认和反对质变,用点滴的进化、改良来代替、取消对旧社会的革命改造和革命斗争。左倾冒险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则不要量的准备,一味地侈谈“质变”,在“革命”的词句下败坏革命。这两种危害革命的政治倾向,都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

②在实践上,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想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第一,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一定量的准备,就没有事物性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要反对那种不要量变准备盲动冒进的错误;第二,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也就是说,要反对那种在条件具备时不去变革,贻误时机的错误。

把这一思想原则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就是要必须把远大革命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因循守旧、停步不前,又要反对不顾量的积累,冒险蛮干,陷入空想。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自己内在的逻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客观过程。所以,要想开创新局面,没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想急于求成,就会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又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但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逐步消灭一切重大的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所以,这就又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要用革命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那种胸无大志、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是同历史对我们的要求,同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

总之,自觉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就要把求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做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量变和质变的例子

1.一个人领导是精明强干,两个人领导是相互协作,三个人领导是各有分工,十个人领

导是机构臃肿。

2.一根弦是独弦琴,两根弦是二胡,三根弦是三弦琴,四根弦是电线杆。

3.体重五十公斤,需要保持;体重一百五十公斤,需要减肥;体重五百公斤,需要

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4.说一遍是陈述,说两遍是反复,说三遍是排比,反反复复说个没完是在开会。5.穿得少是天热,更少是前卫,一丝不挂是在澡堂子。

6.第一个把姑娘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做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

做花的是蠢材,第四个把姑娘比做花的是姑娘她妈。

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十个和尚是重男轻女的必然结果。

8.皮肤白是欧洲人,皮肤黑是非洲人,雌性是女人,雄性是男人,既黑又白、既男

又女的是麦克尔-杰克逊。

9.信息传播速度,电视快,网络更快,女人最快。

10.矿工井下作业很危险,电工高空作业更危险,学生不交作业最危险。

11.打一个喷嚏代表你长命百岁,打两个喷嚏你被人思念,打三个喷嚏代表你感冒 很重。

12.一点确定一个位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点确定枪口下靶子。

13.牛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简称,牛二,牛栏山二锅头的简称,牛群,既说相

声又当县长还爱搞摄影的人的简称。14.昨天是今天的前一天,前天是今天的前两天,先天是你的生命形成的那一天。15.娶淑女你会成为艺术家,娶泼妇你会成为哲学家,娶女人你要按时回家。16.下班后只能回家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事业;不能回家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

生活;想不出去哪儿吃饭的男人,没自己的老婆。

17.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发,如果是个蠢人,这样做是聪明的;如果是个聪明人,这

样做是愚蠢的;如果二者都不是,这样做一定是个哑巴。

18.由固体变成液体是溶化,由固体变成气体是升华,由固体变成固体是捏橡皮泥。

19.射得高的是高射炮,更高的是地对空导弹,最高的是中国足球队的临门一脚。20.错了也认为自己对了的男人是固执的男人,错了就承认自己错了的男人是勇敢 的男人,对了也承认自己错了的男人是已婚的男人。量 变 与 质 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师:”荀子的名言告诉无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①“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相比,前者无疑是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则是巨大的、显著的变化。②由“跬步”的积累到“千里”的巨变,由“小流”的积聚到“江海”的巨变,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可见,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哲学上,就把事物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谁能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一些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具体事例呢? 如由冰变水,由水变汽;由种子到幼苗,由幼苗到参天大树;由蛋孵鸡,由鸡下蛋;由穷到富,由苦变甜;由群众升为检察官等等。从大家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

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演示实验:大家知道,水从液态到气态是物理性质的变化。那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大家想一想: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进一不思考: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是什么? —— 是加热。

其实,加热是引起质变的外部条件(外因),水分子的热运动才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内因)。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水分子的扩散趋势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液态的水就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汽。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量变及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引起的,当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处于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矛盾双方的地位还没有根本变化时,事物还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时,事物的量变就引起了质变,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一种性质的事物就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饥汉吃饼》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顶事,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于是再买再吃,一连吃了6个。感觉还不多饱,又买了一个,当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自责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6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要吃哪6个呢?”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想想:这个饥汉的可笑之处何在呢? 饥汉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对!饥汉由饿到饱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饥汉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是经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变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饥汉没有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量变,就不会发生吃第七个时的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可见,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大家可以自己画一幅简笔画,改变画面上人的五官结构、哭可变成笑。

——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一澳门同胞激动地说:1999年12月20日一到,我们就由“澳门的中国人”一跃而变成“中国的澳门人”。请指出材料表达了澳门同胞怎样的情感?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澳门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澳门人”,同样是六个汉字,仅仅因为排列顺序的不同,却道出了澳门同胞”丧失主权无限悲哀”、“回归祖国无比自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这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的情况。

5、量变和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事物经历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是事物变化发展就终结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新的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不断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定程度”就是指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如前面所说0℃和100℃是水变冰或气的临界点),事物在两个临界点之内的量变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必然引起”是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势必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事物质变的情况。

推荐专题: 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思考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