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服饰考察调研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服饰考察调研总结报告》。
少数民族服饰调研
导言: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我们调研小组特选黔东南几个代表性地点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镇远进行调研。实例:
一、千户苗寨博物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如今千户苗寨本地人平时以休闲装为主,节日时换上盛装,博物馆里的服装很好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苗服的精美做工,款式多样,韵味十足。
二、郎德上寨迎客服饰
吹芦笙
芦笙场锦鸡舞 十二道拦路酒
朗德上寨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抗暴英雄杨大六故里,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我们在那里体验了热情的十二道拦路酒,领略了悠扬婉转的吹芦笙,欣赏了苗族人土色土香的锦鸡舞等表演,享受了视听味觉上一道经典盛宴。期间,苗族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眼球,渲染升华着欢乐美丽的氛围。
三、芦笙场盛装表演
男子务农服饰
女子下田服饰
女子上山短裙
男子上山衣饰
节庆服装
婚嫁盛装
节日盛装
有苗族发展史诗露天博物馆的千户苗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苗族人以舞蹈、歌曲以及服装表演的方式向世人们传递着苗族风情,同时更是将苗族服饰的美丽大方、精致优雅展示的淋漓尽致。一.苗族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传承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其色彩值丰富、图案之华美、银饰之精美、款式之繁复,在中国56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独具特色。
1色彩美
从众多的苗族服饰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色彩的选择上,苗族服饰喜用红、黑、黄、绿、蓝五种色彩,并且经常多色映衬,错落有致,类似苗族典型的“五色”衣,也正因如此,苗族曾以服色被分称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和“花苗”。苗族服饰异彩纷呈,使得其风格也多种多样,非常鲜明艳丽,同时,各个色块之间以及整套服饰搭配非常协调自然,给人以一种了然悦目的审美感受。如苗族服饰的织锦纹样,一般都是在素底上织彩,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运用红绿、白黑、赤蓝、黄紫等色;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配以白色,兼套蓝、黑、黄、紫等色;有的以黑色为主,辅以深蓝色,套用红、白、黄色;有的已红、绿、黑为底色,套以白色、桃红、黄色,或以红、绿、黑三色为基础,套用粉红、深蓝、橙黄等色,同时巧妙地运用各色复线、金银线,构成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了苗族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在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盛装上面:喜用高纯度的红、蓝、黄等色彩,刺绣纹样多用蓝、绿、青、桃红、橘红等高纯度色彩进行图案配色处理,以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去表现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额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通过对苗族服饰用色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配色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苗族人民在用色上,常常不按事物的原来色彩去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搭配,大胆组合冷暖色调,从而呈现出一种明快华丽、典雅和谐的审美风格,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苗族服饰这种用色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所逐渐生成的审美观念。
2图案美。
服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服饰中的图案是苗族人民传情达意、传承历史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那么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则是记载苗族历史的篇章。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以其独特地审美眼光善于将自然界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将历史的传说与社会的变迁,以及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绣制成图案穿戴在身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重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服饰图案题材十分广泛,纹样丰富多样,有逼真的模拟自然物象或定型在人们心中的神话传说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前者如日月星云、山川河流、花卉草木、鸟兽虫鱼等具象性图案,后者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方向使之排列、交错、重叠、连续等来构成图案。这些服饰上织绣的纹样往往线条流畅,图案缜密完整,各种纹样穿插组接,使得整幅图案结构和谐一致,给人以繁复瑰丽之美感。由于苗族服饰软大都以历史传说和自然事物为主,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变化,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基本形态,或淳朴纪实或华丽典雅,都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同时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面和似是而非的形状加以组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服图案:“那纹样中的人物或长着翅膀,或骑着神马牛鹿,或驭着盘龙长风,或人首蝶身、人首蛇身、鱼身鸟翅,或卷曲于动物腹中......苗绣图案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雷纹、水涡纹、蛙纹和其他动物纹,可以说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他们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在苗族服饰的百花园中,广泛流传于贵州的“骏马飞驰”、“江河波涛”、“天地”、“山川”、“田园”、“城池”、“蚩尤印”、“盖霞”等图案,是苗族服饰图案中又一束绚丽壮观而又古老珍贵的奇葩。“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还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故土迁徙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诸多原型”。它们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积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苗服的传承者——苗族妇女的审美理解。
3款式美。
就视觉艺术而言,苗族服饰主要是用线条、色彩图案积极事物等元素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固定关系。线条指的是服装的结构线,构成了点、线、面甚至是立体的形式;色彩图案则是指在服饰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形成的颜色组合;饰物指衣服上面不同部位装饰的各种物件,多为银饰。苗族妇女不自觉地在服饰上引用了各种形式美的原理,使得苗族服饰的款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具有均齐与平衡、对称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苗族服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结构方面都很注重点、线、面、体、色彩、图案以及银饰的搭配与组合。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式样丰富美观、协调统一,保持者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并且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染中带绣,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居特色,具有整齐美、统一美、变化美、对称美、均衡美、协调美、旋律美等形象特征。
同时,由于苗族支系庞多,每个支系的服饰都各不相同,服饰式样繁多、各具特色。据《百苗图疏证》可知,贵州境内的苗族可分为五大支系,分别是黔中南支系、黔东南支系、湘西支系、川黔滇支系、滇东北支系。上述每个支系的服饰或按照聚居地及遵循历史传统又分为多种样式。以黔东南支系苗族服饰为例,该窒息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支系。概括地说,这一支系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焦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由此可见,贵州苗族服饰的款式之繁复,同时也正是由于如此多样的支系服饰,因此才构成了苗族服饰独有的名族风格特色,展示了起独特地审美特征。
二、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据说,贵州苗族以前没有“花衣”,是后来才有花衣。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后生到坡上去打了一只金鸡回来,交给了妈妈,老妈妈觉得金鸡很好看,变照着金鸡的羽冠,玩起了高高的发髻;照金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照金鸡的尾巴,制成长长的裙子,叫姑娘们照着打扮自己。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打扮的像金鸡一样美丽。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作为一条联结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 标杆,作为情感宣泄的具象符号,激励着苗族人民以不屈的意志和美好的期盼顽强地生存下来。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苗族女性倾其心去绣,用来展示她们的风采和情怀,服饰制作也成了黔东南女性毕生修炼的“功课”。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是生于枫香树心,与水泡“游方”生12个蛋,孵化出人类始祖。苗族自称“嘎闹”,意为“鸟”,当时苗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因此,尽管台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图案不胜枚数,但不论是长裙系、中群系还是短裙系,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可少的。“蝴蝶”是苗族血缘始祖的符号,“水牛”是苗族这一部落和这一部落各氏族的“徽章”。在苗族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生物,是苗族心目中的“生殖神”,用鱼作为服饰图案,寄托的是苗族期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鱼也是苗族祖先最先食用的食物,用鱼作为服饰图案,还表达了苗族不忘祖先、不忘故土的情节。在这些图案中,“蝴蝶”和“牛角”是对称造型的典范,五彩斑斓的锦鸡色彩亮丽,彰显了苗族人民以对称、和谐为美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了台江苗族服饰的图腾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完美契合的特征。
苗族的裙子有24条飘带象征着24个节气;横着共有5圈横纹象征着苗族历史上的5次大迁徙,迁徙过5条江河分别是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表明苗族最早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经过5次大迁徙去往世界各地。
三、苗族服饰现状
在西江,你可以很平常的看到苗族姑娘们脚上穿着高跟鞋,下身穿着紧身裤或百褶裙,上身穿着姊妹装,头上挽着漂亮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大花,后面插着一把木梳。一身打扮跨越千年。苗族服饰分类很多,有年龄差异,有平装和盛装之分,还有地域差异。贯首服、无领服、圆摆服、方摆服等服饰种类数不胜数。
但它们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平日里,男多穿深蓝黑色大襟短衣,下穿宽脚长裤,鲜有花纹,或穿对襟亚麻长袍,下有绑腿,不过更多的穿现代汉族服饰。但苗族女子显然就更为突出一些了,因为不论老少她们平日里都盘着头,老年人透过方巾,上穿右襟开短衣,下穿宽脚裤或百褶裙。这里的百褶裙是最为有特色的,有长裙及踝,中裙及膝,最短三寸短裙,只及大腿根部。总结:
苗族服饰蕴含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苗族人民的集体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苗族服饰的内容与形式、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方法。一方面,苗族服饰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历来接受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融合其他民族或其他支系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苗族人民传统审美的积淀;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理想本身不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具体的美,而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式,融合了许多经验之美的特征,因此苗族服饰也提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从而,苗族服饰需哦蕴含的审美理想便类似一种“原型”,成为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苗族人民选择美、创造美的一种典范。
苗族服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及其的形成,给我们从苗族文化历史和苗族审美情趣方面,更全面地理解苗族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的审美观得到了完善,此次苗族之行,收获良多。
四、研究服饰的意义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研究服饰呢,苗族服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懂得欣赏美就不能创造美,研究美丽的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审美观的行程。
研究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名族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我们去探究苗族服饰对现代设计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刺绣图形中折射出的几何美,有益于我们从中学习几何变换知识,让设计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色彩搭配,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等。
民 族 服 饰 报 告
一、我们选择的题目是民族服饰,选择原因如下:
1、历史是社会的影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的记录着人们在不同时期内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独特的,因为服饰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细致的观察某个时期的服装形式、风格,会发现它恰恰把历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紧相连,服饰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想要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服饰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选取这个主题的原因。
2、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称为地方服饰或民俗服饰。在一些民族国家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日常的时间虽然多以西装打扮为主,但在节庆、宗教仪式、国家典礼和其他正式的场合中,则会以民族服饰打扮出现,通常在服饰上的一些装饰品中可以推断出穿戴者的婚姻状态、社会或宗教地位等。
二、民族服饰
汉服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既有交领右祍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
庆幸的是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汉服的特征。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
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宋朝时期
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元朝时期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仍然以汉服为主。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族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清朝时期
1644年满清入关,推行了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被迫中止。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汉服款式(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屡次起义反对剃发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了下去,酿成了扬州十日的惨案。
清代的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都大量穿着汉族风格的衣服。有些太平军将领拒绝混入满族元素的服装,而宁愿穿戏服作战。民国至今
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文化也有人主张恢复。由于民国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人的衣服也有原来宽大的长袍加入西方剪裁变为旗袍,大部分汉人渐渐以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马褂即使传统的汉族服装。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开始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的修补与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复兴汉族传统服饰于文化的队伍当中,但社会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各样的阻碍。部分国人,汉族同胞心中并没有这个概念,由于政策和生长环境,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缺失,汉服运动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活动,也掺杂了各种各样的人。
汉服,只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复兴整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有更多的人的加入和指导。慢慢理合今天汉服的缺失点,完备整个汉服体系,才能更好的复兴民族的文化。注意
①、汉服非自然消失,而是人为消失。
②、汉服不是汉朝服饰,而是汉民族服饰。所谓“唐服、宋服、明服”全部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
③、汉服不是复古也不是COS,而是复兴。以服装为载体所进行的汉民族文化复兴活动。④、汉服只是民族服饰,不是国服复兴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国服,复兴汉服的人既可以的汉族人自己也可以是少民同胞,而不是所谓什么爱好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三、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雷帅:PPT制作。
郭静梅、孙普、陈正一:搜集材料,撰写报告。任艳芳、孙寅婷:演讲,演讲稿。
推荐专题: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民族服饰考察调研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