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全)

2022-12-08 21:54:2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全)》。

第一篇: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经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我县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许多青少年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近年来由于多方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什么在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青少年违法犯罪仍然上升,这不能不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一、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相对不够,法制教育没有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大多数学校已逐步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社会以至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评判教育成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法制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制教育没有列入教学大纲,课时安排没有保证。

2、教育方法简单,法制教育效果不佳。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有学校能让学生走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与学生法制教育,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课时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够规范。在时间安排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4、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5、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措施

首先,提高法制教育重视程度。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司法部门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省级以上司法、教育部门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编写成法制连环画的形式,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第二,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第三,提高法制教育质量。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其它学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其次学校应该录用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任课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寓教于乐,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

第四,明确法制教育职责。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要将授课的效果与教学实绩挂起钩来,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挂起钩来。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等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校园周边治安进行集中整治,保证 学生有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第五,优化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第二篇: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中小学法制教育使公民从小灌输法律精神,摒弃传统的人治思维,为国家今后造就合格的执法人员和守法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法制教育。

最后,法律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给学生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如果学生因法律素质存在问题,走上犯罪道路,其他知识掌握得最好,教育也是失败的。所以学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情况,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这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虽然在小学阶段发给学生一本《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但在教育计划里几乎没有安排开课,在初中阶段也只有一门法律基础课,根本没有安排课时,这可能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以及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有关。

2、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甚至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虽然许多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聘请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外,许多学校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安排的经费不足等原因,使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把教育局限在课堂内,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这样一来,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

3、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混为一谈,认为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从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内容来看,大多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虽然道德与法律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说明法制教育丝毫没有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三、加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当前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水平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的着手。

1、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部门要及时安排教学计划,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上尽可能让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任教,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如果没有条件,至少聘请校外法律专业人员任教,以保证教育的质量。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

2、创新科学的法制教育活动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学校要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并根据其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注重法律素质的养成。小学阶段应注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识别行为是非判别能力和常见的违法行为表现,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如开设《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民法通则》等。在教学形式上,学校除了正常的课堂授课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

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制观念。

3、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力度,净化教育环境,合力为中小学生创造良好学法空间。

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合力参与。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在普法教育中,加强对家长法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加强法律素质的提高。加强村居社区法律宣传工作,努力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联合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开展执法检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的赌博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网吧等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场所。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部门、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只要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使学生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

第三篇: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本文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即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认识理念不够清晰;内容较单

一、缺乏实用性;实施方式较简单落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准确认识定位法制教育;丰富法制教育内容;拓宽法制教育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51-01

大学生法制教育,即为各高校开展的,针对全体在校大学生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法制教育。既是对大学生基础法律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他们法律素养的提升、法律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学校课程来实施,此外,也包括课外的相关实践活动。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经过多年发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日益成熟。但是,法制教育依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教育认识理念不够清晰

当今社会,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培养,但是从以往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实践中来看,和法制教育相比,道德教育更为重要的观念较为普遍。正是因为如此,许多高校存在只有德育教研室,而缺乏单独法律教研室的现象,这也导致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很难得到切切实实的开展。

二、法制教育内容较单

一、缺乏实用性

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还要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如今,大学生法制教育大多还处于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这一层次上。就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具体内容而言,许多学校都仅仅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进行的。课程教材包含的法律知识不多,对具体的法律条款涉及较少。此外,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内容中,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紧密联系的,以及和他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分量很少。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较单一且缺乏实用性。

三、法制教育实施方式较简单落后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较为简单,同时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及创新精神。首先,在教学形式上,大学生法制教育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的。法制教育也没有考虑到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不断发展带来的丰富教学形式。大学生法制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较为单一,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甚至仅仅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接受法制教育的。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施方式较为简单落后,不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四、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法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法律教师队伍。但是,现今在高校从事法制教育工作的老师,有很大一部分非法律专业毕业的,法律素养有所欠缺的。此外,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是进行教学工作的老师,很少有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老师,缺少通过道德教育带动法制教育的工作者。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1.准确认识和定位法制教育

作为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应该是独立平等的。在未来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中,首先就是要准确认识和定位法制教育。要摆脱过去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的观念,建构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与道德教育一起,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2.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在法制教育内容方面,要不断增加丰富,开设多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学科分类,所学专业,就业趋势,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要传播法律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法律应用技能的培养,教育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3.拓宽法制教育的途径

法律这一学科的学习,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现在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施途径较为单一。为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增加实践活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此外,大学生法制教育也要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而调整,可以开设各类精品网络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都可以拓宽法制教育的途径,更有效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

4.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

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也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高校要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工作,加大对法制教育工作的投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就是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力量的投入,尤其是加强对法制教育课程教学相关老师的培训。同时,也可以聘请学习法律相关专业,法律基础知识扎实的老师完成法制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预防和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或负面情绪造成的违法犯纪行为,从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设。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要重视法制教育建设。但是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这些对策还存在许多不足,仅供参考。我国未来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在不断改进中,一定会变得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朝夕,王卓宇.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2]王双群,余仰涛.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理论月刊,2006,(7):184-186.[3]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4]李贝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商,2013,(2).

第四篇: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二五”普法活动的开展,七亿多人按受了法律常识教育,尤其是中央领导带头学习法律知识,为全民法制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备力量的我国中小学校也不例外,全面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法制教育活动。例如,在中学开设法律常识课程,对我国的基本大法--宪法和其他法律基本常识进行学习、解释,还配合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禁毒教育等)。再如,由中共贵州省委政委法委员会率先举办了我国第一家青少年普法教育杂志社,出版了《少年与法》这一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发行的杂志月刊。坚持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集法律性,伦理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对全国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情况,成果进行及时报导,并配合我国新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解释和宣传。

通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大部份的中小学生学到了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司法机关,教育亲人,保护自己,涌现了一批新人新事,例如:江西省兴国县农村劝父亲履行赡养祖母义务的姜珍。贵州省育英中学高三学生协助警方智擒盗车贼的孔文、王武。还有活跃在贵州省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支20多人的少先队员普法队,他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及打击偷猎珍奇保护动物的犯罪分子,这些护法少年的出现,充分显示出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严峻,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更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向突出,如江苏某县资料表明,最小的杀人犯仅有14岁,有些重大盗窃案的作案者竟然是八岁的娃娃。尤其是在校尖子生的犯罪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严峻的社会现实说明,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法制教育普及、深入,落实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课的设置与安排流于形式

首先,法律课老师基本上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而且多数由政治老师兼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

其次,部份学校为增加高考或会考科目的课时,随意减少法律课时,甚至更有些学校只订法律课本,根本不开设法律课。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常常临时请一些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到校作一、二次法律讲座。或是参观一、二次法律展览,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切身感受到法律的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所以当前,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是法制课教育落实不到位。

(二)法制教育作用

所谓片面,指得是“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法制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每所学校的领导,老师都会对一些平时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比较注意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经常组织他们去少管所参观,请法律工作人员单独给他们上刑法知识课,而对一些平时守纪律,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秀生”就不够注意对他们进行法制的教育。认为他们一好百好,过分迁就甚至袒护,过分信任甚至放弃法制教育,使“优秀生”们也不够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对法律知识学习不主动,不认真,总认为,违法犯罪与他们很遥远,跟他们没有关系,法制学习学与不学都一样,但是,据有关方面统计,重点中学,三好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请看尖子生犯罪案例:199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高二学生周杰持刀将一同学杀死。

周杰年幼丧母,后被父亲抛弃,时常被别人欺侮,童年的不幸遭遇在他心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他发誓要出人投地,经过努力,他考上重点高中,在全市学生学习竞赛中几次获得名次。一天,他在买东西时被刘XX等同学戏弄。周杰心想:“无爹无妈,受人欺负,成绩好,还是被人欺负”。越想越气,由于一时气急,众目睽睽之下拨刀将刘XX杀死。

结果,周杰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缓刑两年执行,周杰被捕后,还想准备考大学,他根本不知道,作为18岁公民犯故意杀人罪是要被判死刑的,班上的尖子生竟然不懂得这一法律基本常识,从而造成人生的遗憾,实在可悲可叹。从这件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成绩好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习好并不能代表一切都好,教师不仅不能对“优秀生”的法制教育省略掉,而是应该设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法制教育。

(三)大部份学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不够,或是根本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请看例子,1995年,江西某地发生了一件事,初二学生夏成林上学要经过下个.山峁,农民郑X私自在山坡上开辟菜地,使途经此地的人必须要绕道而行,一天,夏成林怕上学迟到就从菜地中穿过,被郑某发现并抓住其衣领怒骂不止,夏成林的解释,哀求均无济于事,郑X便用一条长绳将夏成林捆绑在附近一棵树上并振扳有词地说:“哪个敢再从我的菜地中穿过,这就是榜样。”说完便扬长而去,几个钟头后一位过路的好心大婶为泪流满面的夏成林解开绳子,夏成林才恢复自由,他回家未敢告诉父亲,在学校更不敢向任何人诉说这件“可耻的事情”,直到事后很久,大婶在与夏成林的班主任闲谈时,才道出真相,班主任听后非常气愤,立即向学校反映情况,并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此事。

这件事虽小,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中学生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千百万在校生,今天夏成林被非法拘禁达数小时,沉默不言,那么明天究竟还会有多少中学生受到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而不会去寻求法律保护,不得而知。

(四)教师对学生违法言行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师也许是因为对“教育”的含义缺乏了解或者“恨铁不成钢”的缘故,往往采取一些违法言行教育惩治学生,例如:有些教师动辄体罚学生,将学生推出教室,不准其上课。为了查禁学生中的恋受问题有的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有的教师当班上发生失窃事件时,则采取搜查全部学生身体的方法破获案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毫无疑问上述教师行为都是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他们的一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影响,而且因为学生阅历浅,法律知识欠缺,辨别能力不强,因而分不清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他们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把老师行为作为楷模,因此,当教师用违法言行教育惩治他们,他们就会机械地效仿,把违法行为当成合法行为。例如:17岁的高中生甘某伙同几位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非法搜查同班同学李Ⅹ的身体和书包,并抢走了他的手表,在审讯中,他说:“学校老师只要谁的东西不见就采取搜查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很管用,因为我怀疑同学偷了我的表,于是就约了几位要好的同学搜查了李Ⅹ身体。老师采取这种方法谁也没说不行啊”。由此可见,采用违法行为教育惩治学生,无论从哪种角度上说都起不到教育作用,它只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和无法消失的阴影,并且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仿效不规范的行为,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违法的教育行为会对学生产生负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违法的言行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是我对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剖析,如何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在此,我仅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首先,把法律课列为必修课,让大家认真对待。法律及简单案例分析应在高考或会考题目中占一席之地,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授课课时及质量。

其次,法律知识科任老师要专业化,中小学校完全可以招聘法律专业毕业生任教,改变法律专业毕业生只能进公、检、法机关或作专职律师的情况。即使暂时无法引进法律专业毕业生任课,那么,普通政治老师上法律课也必须上岗培训,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组织任课老师去公、检、法单位学习实际办案情况,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后、才能生动地上好法律知识课,以实例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法律知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是紧密相联的,这样,才能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学法,成为知法、懂法的跨世纪人才。再次,除了在师资上,时问上保证法制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效力外,还可以进行时事法制教育参观,请法律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少年法庭、结合发生在本校内、外的事例进行模拟法庭审理,达到以生动的形式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避免片面,普及学习

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求知识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这一时期,学校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求知,发展欲望,并给予多方面,多形式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要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优秀生”,“学困生”,而在法制教育这个问题上有任何偏颇,即使对学习成绩很好的“尖子生”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能抵制不良思想的毒素侵蚀,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有辨别、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各中小学校要踏踏实实地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教育,使法律充分发挥其预防犯罪的功能,而不是只起到惩治犯罪的作用。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应与成人普法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全国近二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意引导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近几年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除了学习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外,应把着重点放在保护青少年合法利益。预防犯罪,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挽救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上。

首先,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抓好学校这块青少年教育主阵地建设,使之无论从硬环境(场地,设备,设施),还是软环境(师资,素质,内部管理,思想教育,校风建设,教学质量等)都要建设好,给学生创造一个既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又有利于知识积累.智力开发的条件,让他们在健康,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要面向社会,但不能放松书本学习,对他们还要注意多引导,多启发,多激励,如目标式激励。主人翁式激励,荣誉式激励等,这些活动开展得好,学生们学法的方向明,动力足,效果才好,普法教育才能深人,持久地开展。

另外,要特别注意在贯彻这“两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理解上的错误,如把《未成年入保护法》理解成“青少年犯罪不抓”把《义务教育法》理解成“上学不花钱”的错误思想,要让学生们都清楚这些法律是对全社会的,对政府,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有制约,保护作用。

(四)加强教师的普法学习,重视违法言行教育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性: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预防和减少青少的犯罪,就必须彻底地改变这种教育,惩治方法,然而,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以为采取这种方法比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更省事,效果更好,殊不知采用这种方法只会收到“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要改进这种教育方法,首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这种工作方法的违法性,其次,要真正理解党和政府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含义,所谓教育,就是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通俗易懂,使他们易于接受的道理,真正让青少年懂得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从而使其建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地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感化,就是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切切实实地关心他们,要使他们从你的言行中体会出你所讲的道理,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和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这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在此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诚然光靠教育,感化是不够的,对于那些一时不接受教育而又有严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必须严肃地惩治,但惩治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因而这种惩治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绝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要使他们在接受惩治的同时,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热情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和政府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极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五)注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道德要靠法制来维系,法制要靠道德来完善,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法制意识观念是社会安定,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保证,因而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大计,没有良好的道德,法制素质的人,是不可能担负起建设现代化事业重任的。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青少年素质的竞争,青少年道德,法制素质的加强与提高,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兴亡,切不可等闲视之。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法制教育问题,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改革开方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环境中,学校要积极担负起青少年的培养和监护责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既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法制观念,把成才教育与以“四有”为核心的成人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规范他们的举止,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参考资料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义务教育法》

3.、《高举伟大旗帜迈向二十一世纪》

4.、《少年与法》(所有案例均来源于该月刊)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当前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用人单位、社会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各自优势,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很好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个社会热点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就业需求角度和供给来看,存在很大矛盾,大学生仍然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这是很有意义的。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1、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这些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年达559万人,2009年达610万人,2010年达630余万人,因此,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在新形势下,许多大学生毕业生都自我感觉良好,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择地域。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大都市总是意味着多机会、有高薪和有发展前途的地方,这就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小城市很少人有问津,而大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选单位。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单位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

从目前情况看,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以上存在的问题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2、企业用人与学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企业选择大学毕业生有许多要求,主要有:忠诚企业、学习能力、敬业精神、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富有激情等方面,有许多企业还提出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存在招生的盲目性和专业设置的滞后性,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应进行必要的人才市场预测,但现实是我国教育体制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用人的目标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比较欠缺,专业素质也不过硬,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除了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外,也必须注意发挥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非专业优势。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因此,只有在认知自己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有的放矢,确定出最佳职业目标。大学生要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社会将出现的热门职业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当前和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不同就业方向的社会需求状况;从事所选职业的所需能力。并及时了解就业制度改革方向、当前就业政策、供求形势等。同时,大学生还必须做好职业规划,规划好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在认知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岗所需。遵循“人职匹配”的原则,选择最佳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职业目标要符合个人的价值观、职业兴趣、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及社会需要;二是目标要适度,要有弹性,便于面临挑战性环境时进行适当调整;三是现实性与挑战性、可行性与激励性相结合,激发自己坚忍不拔、勇于成才的斗志,并把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步步为营。

2、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

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说,要把促进就业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优化专业设置,积极主动的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性人才,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各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战略任务和当前工作重点,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任务分工,逐级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确保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此外,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加强对就业创业规律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课程质量。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观摩、评选等活动,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并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努力完善就业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各行各业为毕业生挖信息、找岗位。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要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充足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并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并逐步扩大规模。还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推荐专题: 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