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关于社区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合集)

2022-12-08 21:50:1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社区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社区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合集)》。

第一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20xx年1月17日汉正街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中心党政领导高度重视,1月18日曾红兵主任召开中心安全领导小组紧急会议布置消防工作,下午召开中心中层干部会议,通报了火灾情况,并要求各科室全面开展消防和安全自查工作。1月19日由分管副院长带队,按照区卫生局有关要求,组织了中心后勤人员,对我中心的安全工作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消防器材情况

1、 中心共有消防干粉灭火器44部,已于去年12月29日全部更新到位,并分别发在中心每层楼重点位置。

2、消防灭火器上无责任人,中心正在整改。

3、中心每层楼都设有消防栓,其玻璃门上全部粘贴了“紧急情况请砸玻璃”的醒目提示。

二、疏散通道情况

1、中心每层楼都有消防双通道且畅通,疏散指示标识缺少,个别张贴不符合要求,已整改更换。

2、中心共有应急灯12个,有2个损坏,已更换。

三、用电设备及危险物品情况

1、中心氧气瓶按要求单独存放,标识醒目。

2、中心各科室有点设备安全完好,无私接线路、私用电烧炉现象。

四、重点环节情况

中心四楼为老年康复部,一直是中心防火重点对象,每天都有巡视人员检查有无吸烟和使用电烤炉情况,未发现隐患。

五、人员培训、设置情况

1、中心抽查医务人员消防知识情况、灭火器使用情况,均掌握较熟练。

2、 坚持定时巡查制度。一方面,中心保安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定时3次各楼层巡逻,查看消防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做好巡逻记录。另一方面,中心电工坚持每天3次巡视制度,主要负责电水的管理工作,一有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六、其他安全情况

1、中心自来水系统通常,下水道已于近日才疏通过一次,无堵漏现象。

2、临床科室医疗器械、剧麻毒药品检查均符合要求。

3、中心1、2、3楼出口、收费室、药房都设有电子监控,目前5楼还没有,正在联系安装。

几年来,中心始终把消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十分强调消防与效益的关系,通过自查整改,中心职工"防微杜渐刻不容缓,医院安全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我们将吸取汉正街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健全安全管理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自查和整改力度、杜绝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产生,确保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确保今年工作的圆满完成。

第二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社区为了保障居民过个安详的新年,由居委会牵头,联合物业公司进行节前社区安全隐患检查。对辖区内商铺,重点部位,楼道等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一、社区内存在安全隐患

由居委会联合物业公司,对安全通道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通道内堆积杂物情况严重,其中堆放物主要为废旧衣柜,书桌,椅子,床屉,床垫,装修废弃木板,破旧纸箱,废弃塑料瓶,其中大部分为易燃物,存在危险,并且大量堆积的废物,堵塞安全出口,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位于小区内八号楼与十二号楼之间的自行车棚,可容纳自行车一百四十余量,解决小区内部分自行车存放问题,社区内各个楼门前分散存放自行车200辆。社区内的自行车棚,棚顶已坏,需要维修,并且应当考虑兴建新的自行车棚,以使分散存放的自行车可以入棚存放,进而改变小区内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社区内停车位共计240个,基本满足居民使用需求。在检查中,发现76辆车为停在停车位内,其中36辆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内,造成安全隐患。建议物业合理规划,联合业主,将汽车移出消防通道,解决乱停乱放文体,切实改善汽车停放混乱状况,为小区居民,生活及出行提供便利。

二、做好生活安全宣传和预防

首先,要求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实时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保障社区安全。

其次,物业公司应组织人力物力,加大巡逻力度,保障园区公共安全。

再次,居委会应组织开展节前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使其主动排查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居委会连同物业人员组织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预防危险地发生。

第三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新年伊始,根据xx区政府相关文件和xx区消防大队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各单位防火安全工作,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现将我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的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标明确,思想统一

我们单位及时组织职工召开了全体职工会,统一了思想,突出消防工作摆位,将“清剿火患”作为维护社会形势稳定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谋划、精心摆布,坚持高规格、高标准实施。

二、组织到位,分工明确

我们及时成立了“清剿火患”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毕晓南任组长,汪守文副主任任常务主任的组织机构。对重点科室及环节进行分工包干,安全责任到人。

三、细化量化,全员参与

我单位将清剿火患目标任务细化量化,明确了检查、排查、整治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区域,做到不漏一个环节、不漏一个部位,严格实行两个百分百,突出安全无小事的安全意识。

四、机制明确,奖罚分明

我们要求职工不仅对各科室进行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同时下班后对各自的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宣传和排查,力争将安全风险降低到零。对思想麻木、行动不力的诫勉或接近处罚,对于工作积极主动的进行表扬和嘉奖。

五、整改项目及措施

经过自查,我们发现我们一楼门诊的消防设备摆放的位置不科学,应尽量放置在固定顺手处。同时,经过自查,我们发现职工消防设备使用不规范、不熟练,我们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加强。

通过本次自查活动,我们强化了安全意识,通过了消防安全管理,今后我们要建立消防安全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第四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了领导小组。为全力助推镇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确保辖区社会稳定,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司法局关于镇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做好镇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以及配合镇政府做好安全社区创建的宣传工作。

(二)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镇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结合工作职能制定了《县司法局关于镇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责任,落实了措施,为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进行了需求评估。

一是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无缝矫正监管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心里健康疏导、干预,掌握其思想、生活、工作状况;

二是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教育,健全矫正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交付接收工作,完善管理台账,推进社区矫正评估工作,严格落实惩处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矫正方案;

三是建立健全危险性评估机制,对其犯罪背景、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再犯罪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矫正措施落实。

(四)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并完善了帮扶台帐和记录。

一是对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落实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二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对于重点帮教对象及时与社区安帮组织沟通,保证工作衔接紧密,联系社保、民政等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并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落实帮教措施;

三是对特殊人群特别是“三无人员”健全帮扶的相关措施,适时开展了“送温暖”活动,重点帮助“三无人员”落实临时住所、救助等过渡性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单位、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上还存在着不全面的情况;

(二)司法所业务繁忙,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人手缺少,导致一些工作推进不够及时;

(三)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还不够。在罪犯来我局办理社区矫正报到手续时,我局虽然向他们详细告知了社区矫正需要遵守的细则,但部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缺乏认识,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因此执行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监管措施存在难度。

三、整改措施及计划

(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小组成员进行座谈,对服刑人员的思想、工作、家庭进行综合评价。

(二)创新教育方法,除了开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外,组织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参与法律宣传、现身说法等公益活动,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

(三)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教育,整合资源,促进利于服刑人员改造的监管环境。

在部署实施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以来,我局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进一步做好镇社区安全建设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社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为科学整合食品安全管理力量,推进食品监管职能到位,今年4月份以来,文登市工商局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为主线,严格落实“四个到位”,把食品安全管理由部门行为上升到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着力构筑食品市场监管网络,建立食品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一、突出“一条主线”,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截止目前,文登市共有食品经营企业78家,个体工商户1107家,食品批发经营户56家。其中大型连锁超市食品统一配送率70-80%,成为城乡广大群众食品消费的主要场所。

针对食品经营点多、面广,食品市场管理职能分散的实际情况,文登市工商局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为主线,着力构建“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改事后监管为事先防范,防打结合;改单一执法为部门联动,协同作战;改单纯的行政管理为全民参与,齐抓共管,从而达到全面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维护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

(一)争取政府支持,整合管理力量。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是开展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的首要保障。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打算,我们都坚持及时向文登市政府请示汇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争取有关单位的协同配合。今年初,我们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拟定了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的实施方案,上报文登市政府,得到了文登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4月15日,根据我局拟定的方案,文登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文登市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落实流通环节食品监管职能为中心,对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创建内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做出了细化规定,要求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南海新区及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列为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考核,从而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二)健全组织机构,逐级落实责任。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活动,居(村)委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把在居(村)委会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其管理责任,作为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来抓。采取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方法,在已建立的“消费者投诉站,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的基础上,在具备条件的居(村)委会率先成立“食品安全管理联络站”。在各联络站成立了由所在镇办分管副书记或副主任、居(村)委会主任、工商所所长以及食品安全监督员共同组成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目前,我们已在全市223个村居设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联络站”,创建放心社区(镇)覆盖面达到30%。在每个联络站,均安排了固定的工作场所和食品安全监督员,实行挂牌办公。辖区工商所、联络站以及监督员工作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位全部在联络站办公场所上墙公示。市局分管局长与各工商所所长、工商所所长与联络站负责人、联络站和辖区食品经营业户逐级签定《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建立了分工负责、逐级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促进规范运作,延伸管理触角。为发挥好“食品安全管理联络站”的作用,各工商所每月至少对辖区设立的联络站进行一次走访,利用居(村)委会与经营业户接触直接,掌握信息全面的优势,在各联络站建立食品经营业户信息资料库,聘请责任心强、懂法规、懂管理的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管监督员,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帮助指导各联络站建立信息反馈、日常监管、区域协作、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健全基层食品安全防控机制。同时,向食品经营业户发放一张《食品安全管理联系卡》,标注工商部门和联络站联系电话等。到目前,已经发放《食品安全管联系卡》3000张。通过居(村)委会的参与,为工商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有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二、落实“四个到位”,建立食品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经营业户诚信守法意识,提高职能部门履职能力为中心,重点落实“四个到位”,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

(一)宣传发动到位,营造群众参与社会氛围。以新闻媒体、文登红盾信息网等为主要载体,及时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信息,适时发布维权动态和消费警示。今年以来,共发布维权动态和消费警示156条,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消费意识,自觉抵制假劣食品,积极举报不安全食品线索,善于自我维权,健康理性消费。同时,在各居(村)委会及集贸市场宣传栏张贴宣传资料和宣传标语200多张(幅),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6000多份,广泛宣传创建食品放心镇办(村居)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深入镇办、村居开展食品安全讲座12次,并采取走访调查的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对食品安全、工商监管等方面的建议,不断改进工作。通过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方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拥护。

(二)规范引导到位,增强经营业户自律意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制约,着力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督导每名食品经营户建立规范的进货验收档案,并利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全面掌握每名食品经营业户经营信息以及供货商信息,掌握上市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进货来源等具体情况。市局每月组织对各工商所建立食品进货验收档案和数据库数据录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经营主体合法的基础上,保证数据记录及时、全面、准确,实现对问题食品实行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统一制作食品经营公示刊版,悬挂于每名业户经营场所的醒目处。公示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的照片及姓名,公示工商所片区监管人员的照片及姓名,公示《食品安全承诺书》和工商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这项措施,不但强化了经营业户的自律意识,规范了食品经营行为,而且便于工商部门及时掌握线索,处理消费纠纷或者违法违章经营行为。

(三)属地管理到位,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由市局统一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在各工商所均建立了食品经营业户动态监管档案。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详细记录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健康证复印件、经营地址、家庭住址以及巡查记录、处罚记录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已经对全市1200多名食品经营业户建立了动态监管档案,并根据经营活动的变化情况,随时进行档案数据更新。工商所片区管理人员依据监管档案记录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建立动态监管档案,食品安全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监管执法更具针对性,监管效能极大提高。

(四)联动执法到位,科学整合各方监管力量。积极实施部门联动、局所联动、工商部门与居(村)委会联动,科学划分职能,整合执法力量,推进食品监管职能到位。

一是实施部门联动。今年以来,与经贸、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集中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查扣销售病死猪肉及肉制品案件2起,查扣病死猪肉345公斤。抽检食品67批次,查处经营不合格食品案件23起,下架各类食品456盒。

二是实施局所联动。执法过程中,市局消保科主要负责组织对食品质量监测,查处经营不合格食品案件,负责组织对大型超市、商场食品经营行为进行监管,负责对基层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工商所主要负责开展经济户口管理,对食品经营业户主体经营资格进行规范,主要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案件。对辖区内发生的涉嫌食品质量案件以及重大疑难案件,统一报市局消保科组织查处。

三是工商部门与居(村)委会联动。以工商所为中心,居(村)委会为基础,建立市局“抓面”、工商所“管块”、居(村)委会“卡点”的“三位一体”食品监管网络。对食品市场存在的情况和出现问题,通过发挥居(村)委会的作用,便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今年以来,全系统查处流通环节食品违法违章经营案件324起,处结消费者申诉和举报共计9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万元。

三、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体制和机制不顺。当前,由于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尚未出台,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分散,导致监管合力不强、职能重合、多头执法、监管缺位、执法空白等现象存在,特别是在分段监管环节的链接点上较易出现监管空缺。

(二)农村食品市场问题较多。农村食品经营呈现“低、小、散、多”的状态,农村食品市场多以小规模食品加工、销售和消费的形式存在。加之农村消费群体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问题食品”大多流向农村。而农村食品经营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给食品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食品质量监测效果不明显。在食品质量监测中,不同的监测部门检验检测标准不一致,往往会出现同一品种食品重复抽检,抽检结果相互抵触的现象。另外,受监测经费所限,工商部门只能对一些重点食品实施抽检,监测的覆盖面较窄,难以达到对“问题食品”进行全面清查的效果。

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着力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有效整合监管资源,避免管理“盲区”,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切实做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镇)为契机,加大宣传发动和综合防控力度,构筑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防护墙”。

(二)推进食品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农业部门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充分利用高科技检测设备对源头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保障食品源头安全。大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食品经营秩序规范。

(三)整合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目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分散、检验质量标准不一的现状,相关部门要整合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标准。设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避免多头监管、重复监测现象发生。

推荐专题: 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社区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