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范文3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进行常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一、背景
邱佳红,女,九年级学生。缺乏诚信,爱说大话、空话,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抄同学的作业,甚至编“合理”的理由应付老师的作业检查.还不时对别的同学说三道四,在集体生活中与别人格格不入。更因为她有这些坏习惯,同学们都不愿与她交往,缺少真正的朋友,表面开朗,实则内心孤独。
朋友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守诚信的原则,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别人就会认为你信不过,无法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失去了诚信,别人就不愿或不敢再与你交往。而这种后果是不会马上就能显现出来的,很少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等发现自己与朋友疏远了,无法融入集体之时,往往追悔莫及。于是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邱佳红的案例正是这种情形。
二、事件分析
(一)关心、理解孩子,与他交朋友
理解是诚信教育的前提。在对邱佳红进行矫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首先把她的座位换到前面一点,并告诉她,老师愿意和她交朋友,相信她各方面都可以做好;其次在学习上给她以更多的帮助,尽量鼓励她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用放大镜寻找细小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赞扬;最后是经常找其聊天,帮助其克服困难,了解内心感受,洞察她说谎的真实想法。 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纠正教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观
“交朋友要讲诚信,无诚则无信,无信则无友”,这是朋友交得久的关键。我尝试应用例子和故事说明不讲诚信的坏处,使她明白讲友谊是可以长久的,时间是衡量友谊的尺子。屡屡失信于人,就会如同《伊索寓言》中喊狼来了的孩子一样,待到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也不会有人真的去救那个孩子的。
通过心理换位,使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她用诚信维护友谊,
做一个一诺千金的孩子。要求她具体做到:作业不做是什么原因就是什么原因,不能抄袭作业,不懂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答应别人的事不能完成就要向别人道歉,或者接受惩罚,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慢慢地,邱佳红意识到撒谎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之严重,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别人就会觉得她信不过,无法对她产生信任感、依赖感。使别人今后不愿或不敢再与他交往,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朋友。原因找到了,邱佳红从内心深处有了改正的念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
学校的诚信教育赖于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在多次与家长联系后,我们向其家长提出了以下要求与建议:
1、不要打骂孩子,因为李某是个自尊心、自卑感极强的孩子;
2、家长应该言而有信,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3、父亲要纠正粗暴、单一的教育方式,母亲则不能对孩子溺爱、娇惯。家庭教育要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与理解宽容的有机结合;
4、平时注意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主要是帮助孩子克服撒谎、任性的毛病。
5、多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使其不断感受讲诚信所带来的快乐。
(四)发挥集体的作用
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班风、学风,同学的一举一动无不对李明慧产生着影响。在纠正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从思想上感化他,从行为上转变她。我们在班里成立了“互助组”,确立“手拉手”队员,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向她伸出友爱之手,使她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同时利用班会开展“为什么要讲诚信”、“说慌的危害”、“以诚交友朋友多”等主题队会。使她逐步学会约束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行为慢慢合乎规范,使她懂得诚信乃立人之本,使她做到以诚交心、以诚待人、以诚感人,让她体验诚信的重要性,获得讲诚信的快乐。
四、案例反思
诚信,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质。诚信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光凭说教是难以有成效的,因为小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另外,诚信美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面对这个形形色色、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让诚信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生活,形成一种具有辐射力的环境,让学生浸润在其中,通过真实的感受、领悟和提升,自觉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就像一棵树,需要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长,灿烂的阳光、清新的雨露和充足的养分,一样都不能少。诚信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除了家长、教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及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既“持之以恒”,又“潜移默化”,才能培育出讲诚信的孩子!
一、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二、教学案例的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是在记叙事件的基础上,评价分析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对案例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行为、过程、结果的反思,梳理利弊得失,总结成败的原因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揭示事件的启示意义及其价值。
评析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切入,进行理论阐述,也可以有感而发,就事论事。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贵在具有独到的思考,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
1.分析教学案例中的理论要素
要注重从教学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观点,要认真研究哪些教学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质量观、学生观,哪些教学行为注重了从认知的角度或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去展开教学。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
2.分析教学案例对教学的启示
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分析要着重于其对教学的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3.提出对案例中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分析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
案。因此,要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师独到的改进意见,这应该成为教学案例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教师一旦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增进教师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并以此达到理解这些教学案例背后更为深远的教育教学意义的目的。
三、教育案例及分析举例
[案例一]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案例二]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通过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
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三]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案例四]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吵闹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你不对!球是要从上面传的!
实况记录:
体育活动课上,看着放在地上的五颜六色的皮球,孩子们立刻显得格外兴奋、激动。让他们安静后,我就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皮球可以怎么玩?多数孩子提出皮球可以滚。然后我让幼儿以自己的方法玩球。自己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玩的。一段时间后,我集中了幼儿,这时我赶紧抛出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及要求:“今天我们都是去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我们参加的项目叫《皮球快快跑》,是来比赛传球!当老师拍手的时候,你们开始从头上一个一个传球,老师手一停,球在谁的手里,谁就要表演双手交替拍球,听明白了吗?”游戏在大家的兴致勃勃中热烈的展开了。突然,韩成凯和袁野竟大声地吵了起来,“韩成凯,你不对!老师说了球是要从上面传的!你不对!”于是,我马上暂停游戏,我示意让韩成凯传一次让我看看,原来,韩成凯的手是举起来了,可能由于是怕老师突然之间停止拍手而球留在手里,于是韩成凯就迫不及待地想把球传过去,再者可能是因为韩成凯人高马大的缘故,把手举过头顶会觉得太高,所以导致动作不是很标准。我轻轻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说:“你们是怕老师停止拍手停了球留在自己手里要表演节目吧?其实老师会拍一段时间的,不会那么快停下,所以不用紧张,好吗?另外,老师今天给拿到球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哦!一会你们就会知道是什么好礼物了。”经过解说之后,孩子们再也不怕接到球,传的时候不着急了,动作也标准了,韩成凯也传的又稳又准确!
分析与思考:
皮球是幼儿既熟悉又喜欢的玩具之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玩具,却蕴涵了很多的知识。我班的孩子尤爱玩球,在上这一节体育课时,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确很喜欢滚球,但是几个小朋友手部的肌肉力量较弱,两臂用力不够均匀,控制球滚动方向的能力较差。后来当孩子们拿到皮球时,有滚着玩的、有抱着扔的、有向上抛的、有用脚踢的、还有个别干脆抱着不放手的。如何利用皮球发展我班孩子们的运动技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呢?后来我设计了一个《皮球快快跑》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提高了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传球仅仅是玩球方法中的一个玩法而已,老师应做一个
有心人,玩球的花样是百变的,鼓励幼儿探索各种玩球的方法,然后把孩子零散的玩球经验借助集体活动辐射给全班幼儿,把幼儿玩球的方法组合起来,区分难度,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逐渐开发,从而激发幼儿对玩球的高度兴趣,保证课时的顺利完成。在玩球过程中,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是必须的,如何让幼儿自觉得遵守就取决于老师对活动的如何组织及安排,我认为,无负担的玩耍显而易见肯定是首要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倡导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这节体育课上,提供幼儿自由玩球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主动的玩球,另外还引导幼儿共同分享经验,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在玩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玩球的经验,也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但是我也有不足的地方:
中班的幼儿双手交替拍球的本领还不怎么熟练,在我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却要求孩子们这么做,怪不得有些孩子要把球快快的扔出去,也不管我的要求了。以后,去到一个新的班级,要先做好功课,了解一个班孩子的基本情况,这样对自己的教学才会有帮助。
推荐专题: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