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朗诵社团活动总结(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朗诵社团活动总结(优秀范文二篇)》。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设精神校园和书香校园,依据教育局下达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先期开展书法学生社团活动。
坚持以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提倡个性,发展个性为中心,利用课余时间打造丰富的校园书法文化环境,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标,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二、社团活动总体目标
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力求活动的成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实现校风的根本好转,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喜爱的家园、乐园。
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社团活动实施措施
书法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既可以陶冶情操、舒畅胸怀、有益健康、激励操守、增进知识,同时也能增进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发出倡议,向全体同学进行招收社员。
2、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每周四下午3:40——5:10)
3、每周的学习要重质量、重实效地开展,教师针对社员的作品给予指导,社员应认真、虚心地学习并坚持不懈地练习。
4、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过程完整,指导教师记录或保管好相关材料(教案、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等)学期末学校将根据实际活动情况,评出优秀社团成员。
四、社团活动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关注学生的态度与情感。评价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尊重与热爱的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全体学生提高写字水平。
2、分学段确定写字教学的评价内容及原则。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评价,要特别关注认真书写的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汉字基本笔画和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第二至第四学段的书写评价,除关注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学生书写的速度,尊重他们的个体审美情趣。要用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杜绝用大量重复抄写惩罚学生的做法。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写字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 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练习、问卷调查、典型实例分析、展示、比赛、考查、考试等方式或途径,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及时对学生日常的写字情况予以评价。
4、完善评价标准。在语文学科考试评分标准中增加书写评价项目,在作文测试中要将学生的书写情况单列评分,以此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注意对学生作业书写情况予以评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学校,自然应该使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利用这张阶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书香滨湖”的倡议,提出了“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的口号,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构建“书香校园”得到了上至校长室,下至普通同学的一致支持。无论是组织保障,还是环境布置,都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但今天我想就古诗积累、课外阅读、师生共读三方面作一简单总结。
“没想到,这么多古诗我都能背下来。”当学期行将结束,老师让学生看看自己一学期在古诗积累方面的成绩时,学生欣喜万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生时代积累一部分优秀古诗词,无论是对学生当前的人格养成,还是将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可是,当学生在学期初看到要背诵的古诗篇目时,无不产生畏难情绪。于是老师告诉他们,古诗背诵可以用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方法,如果用一周时间背一首古诗,就不会觉得难了。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开始一周一古诗的背诵。每天,师生抽出几分钟时间背古诗。周一周二还背不熟,周三周四摆有不少同学熟读成诵,到周五放学时半上便无人不会了。因为难度降低,许多学生背得兴致勃勃。
在实施“一周一古诗”诵读计划时,我们发现难点在于老师而不在于学生。若老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古诗诵读不免流产;若老师嫌麻烦,在验收前才想到背诵古诗,则难免加重学生负担。所以,对于古诗验收,我们采取平时抽查与期末验收相结合的方式,督促老师落实背诵计划。本学期,教学处多次组织针对各年级的古诗抽背,除开始阶段有个别班级背诵情况不理想外,随后的抽查结果却令人满意。当学期末进行古诗验收时,各班在也不见“临时抱佛脚”的情形,这表明本学期的古诗诵读真正做到了功在平时,潜移默化。
“老师,这节是阅读课。”为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我校对课程设置作了调整,将各年级的第1节语文课改为阅读课,语文课程设置形成6+1模式。这是一堂由语文课变化而来的阅读课,难免有老师想“收复失地”。因此,我们在公开场合多次向学生声明:“当你发现老师将阅读课上成语文课时,你可以告诉他——老师,这节是阅读课。”当然,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弱势群体,发现老师挪用,他们未必敢说,而即使说了也未必管用。有鉴于此,教学处进行了多次课程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挪用现象,立即制止。终于我们看到在阅读课上学生或安静地翻看课外读物,或与老师交流阅读心得。如何上好阅读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当王一娴老师告知我们作为“书香滨湖”试点学校,我校要推出两堂阅读课时,我们的心里均是七上八下的,但躲是躲不掉的,我们组织教师进行研究,一轮轮的试上,一次次的推翻重来,当两堂阅读课终于象模象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两堂课虽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探索出阅读教学模式,但毕竟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阅读教学的成效更为显著,我们除了实行6+1模式,还试行了30+10模式和1+1模式。所谓30+10是指一堂语文课上师生交流的分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将作业处理掉,便有时间去读课外书。所谓1+1是指摒弃其他五花八门的作业,以每天一练笔或摘录和每周一周记作为作业的主要模式。但实行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阻力,学生的10分钟作业时间得不到保证,而许多学生也视每日的练笔或摘录为负担。表面看是教师未能转变观念将学生的其他负担降下来,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教师不敢转变观念。
“这确实是本有趣的书。”学期初,我校启动了“师生共读”计划,全体语文教师面向自己任教的班级推荐一本儿童读物,要求人手一本,进行“师生共读”。经过广泛宣传发动,我们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本儿童读物。当学生翻开推荐给他们的书时,很快便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许多同学书刚到手便一口气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