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养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养成》。
浅谈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养成
贲慧燕
摘要:利他行利为是一种不期望回报的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并非是由某一种因素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入手,从施助者的个人因素、被帮助者的特点和具体的情境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阐述利他行为的养成及相关培养途径。
关键词: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养成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趋向多元化,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价值观方面:信念淡漠,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以赚钱得利为目的,只向“钱”看,不顾职业道德与良心,受到一些错误人生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悲观主义等)的影响;在行为方面:普遍存在一种“过客心理”,对待生活持观望的消极态度[1]。
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令人喜悦、使人为之骄傲的现象:人们之间彼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等等。利他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社会风气和道德的优化。利他行为榜样的存在会使社会上其他人通过学习学到利他行为[2]。由于利他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利他性质,使得它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他人以后报答的行为,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利他行为的动机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施助者帮助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他人的幸福使他人得益,而不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的奖赏[3]。虽然利他行为不需要任何外部奖赏,但是也不可排除来自利他行为者内部的自我奖赏。客观地说,这种内在的自我奖赏有可能存在于利他行为者的潜意识之中,只不过在行为时不一定被意识到。一般行为完成以后,这种自我奖赏的感觉才会被意识到。
利他行为有四个特性: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利;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的;第三,利他行为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种以他人利益为重,不期望回报,不怕付出个人代价的行为动机就是利他动机[4]。
根据施助者动机的不同,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①回报性的利他行为。即为报答曾经得到过他人好处而做出的助人行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互惠互利,可谓是人情法则,无可厚非。②补偿性的利他行为。即为了补偿由于自己曾有意无意地给他人造成损失而做出的助人行为。③形为利他实为利已的行为,即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物质利益、职位或荣誉的助人行为。这种助人行为目的不在于助人,而在于利已。
当我们听说有人遭到危险时,那些能够给予帮助的人却袖手旁观;我们也听说人们跳进水里去抢救落水的人,帮助正在受到攻击的人。为什么人们能做出这些勇敢的利他主义举动,而又为什么有时当他人需要帮助时却又不给予帮助呢?对利他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有生物本能论、学习论、社会规范论等。
1.生物本能论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利他是动物个体以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例如,在蚂蚁社群中,工蚁辛勤地为蚁后以及其他同伴服务而终日不辞辛苦。社会生物学派的学者从动物出于本能的利他行为中得到启发,推断人类的利他行为也是因为本能决定,并认为利他行为是人类的基本本性。他们认为利他本性对人类种族的生存和延续有重要意义。
2.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利他行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在以前的经验中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会的。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得到了强化。强化从两个方面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强化可以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当利他行为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的来源。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感。除了直接经验外,人们是否做出利他行为,还受到个体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期望的影响,例如能否得到社会或周围人们的赞赏,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受安慰等。
3.社会规范论 社会规范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的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到别人有困难也会主动地给予帮助。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且不应该伤害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5]。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1.利他行为者的个人因素
(1)性别。大量的研究发现,性别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在非紧急情境下,女性更乐于助人;在紧急情境下,男性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女性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大体力的或者不适合女性性别角色以及当时的情境较为尴尬时,女性提供帮助的倾向就较低。在尴尬的场合女性更易受社会抑制效果的作用,而在善解人意、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体察关怀他人方面,女性的利他倾向较男性更强。
(2)年龄。一般来说,利他行为与年龄成正比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多,更加懂得帮助他人是合乎社会规范的道理。其行为也逐渐由“自我中心化”行为向“互惠化”行为发展,开始懂得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3)个性特征。个性品质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性格开朗外向的人与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有着正相关,而焦虑神经过敏性与利他主义行为有较弱相关。以亲社会价值取向为特征的人更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4)施助者当时的情绪状态。阿尔森等人通过让被试做某一事情,然后对他们进行评价,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绪状态,然后再观察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利他行为。那些得到积极评价的被试在实验者所设计的募捐活动中捐款的平均数额远远大于那些得到消极评价的被试。积极的情绪增加了人们助人的意愿,然而正性情绪所产生的效果有时候要受到限制。首先,由好心情引发的助人效果一般很短暂,大约二十分钟,之后便不起作用。其次,如果向他人提供帮助会损及一个人的愉快心情,则愉快情绪将降低一个人的助人行为,因为心情很好的人希望自己的良好情绪能得到保持。
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在一些情形下,不良的情绪使人们
只注意自己的个人需求,从而降低了助人的可能性;但在另一些的情形下,帮助他人又能使一个人感到愉快,并因而减轻其不良的情绪[6]。可见不良心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总之,施助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某种中间变量实现的。
(5)是否具有救人的相关能力。施助者是否具有救人的相关能力对其是否出手相救也有一定的影响。个人在实施利他主义行为时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救助的有效性。而事实往往是,愿意实施利他主义行为的人个人能力很弱,个人能力很强的人往往利他主义行为意识较弱,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能力强的人往往体会不到弱势群体的苦楚。
(6)移情。移情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的。后来美国心理学家赫钦纳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在与人共感的意义上进行使用。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使用该词来指在心理咨询时咨询者交流的一种特点后,该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般认为,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的能力。
移情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是指能够知觉、体验、分享他人的情感,并能引起利他行为的能力。移情关心主要以一种“融为一体”的情绪标志影响利他行为。巴特森等人提出了“移情——利他模式”,他发现旁观处于困境中的人会让人产生两种类型的情绪反应,即个人悲伤和移情。移情唤起了利他的动机,目的在于帮助受困的人解脱痛苦;而个人悲伤则诱发了利己的动机,可能产生自我利他行为,也可能导致逃离现场。众多关于移情和利他行为关系的实验证明,个体越能采纳别人的观点,越是关心他人的幸福,则帮助受困者的几率也越高。当然,移情仅是驱动利他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它能否转化为外显的利他行为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7]。
2.被帮助者的特点
(1)性别。许多研究表明,在需要帮助时,女性得到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这也许是因为,在社会传统观念里女性属于弱者,更有理由获得帮助;另外,有学者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帮助有时带有不自觉的性的意象,因为有研究发现,有魅力的女性与相貌平平的女性相比,从男性那里获得帮助的机会更多。
(2)魅力和人品。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人们倾向于帮助那些看上去正派、质朴的人,而不愿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觉不正经的人。比如,人们往往拒绝帮助那些由于自己的过错或不当的行为而遇到麻烦的人。
(3)是否值得帮助。一般说来,老人和孩子得到帮助的机会较多。假如一个人能靠自己的力量能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因为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能力解决一些问题,必须求得他人的帮助才能摆脱困境的人。在公交车上,人们一般都会给老人、小孩、孕妇以及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
3.具体的情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场的人越多,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也越长。在紧急事态中,如果只有一人在场,那么那个人则责无旁贷,他就会实施帮助。而只要有他人在场时,大家出手相助的机会是均等,那么责任就被分散了。个人见危不救所产生的责任感便减轻了。因为在场的人都有责任,自己不介入的话,是不会受到责备的[8]。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的行动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旁观者不清楚他人将如何评价自己的行动时。如果并非发生紧急事态,自己却采取了紧急事态中的行动而使自己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状态。因此犹豫不决踟蹰不前,从而抑制了救助行为。当个体处于难以做出决定的犹豫状态时,或不能确认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即当时的情境模糊不清时,就想观察他人以帮助自己弄清楚当时的情境,并以他们为榜样,采取和他们一致的行动。如果他人都无动于衷,或没采取什么行动,旁观者就认为没有必要去相助;即使发生
了紧急事态,自己也意识到有责任上前相助,但在他人都一致不动的情况下,个人也可能会产生从众效应。
(2)时间是否充足。施助者在时间上是否充裕,在其在实施帮助时也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助者在时间上比较匆忙,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达利(Darley)和拉坦(Latane)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9]。要求被试走到另一所建筑去听一个讲座。告诉其中一些人:时间随意,讲座不会立刻开始;另一部分人则被告之:尽快,他们要迟到了。在他们前去听讲座的路上,看他们是否会对跌倒在路旁的人提供帮助。实验结果证明:时间紧迫的被试提供帮助的人远远少于时间充裕的被试。
(3)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发展,不良的风气和文化对利他行为的发生发展有负面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利他行为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其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所影响。属于同一社会文化的成员一般都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并遵循着同样的行为规范。
三、利他行为的养成及培养途径
目前社会利他行为弱化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它不仅危及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还损害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要促进个体的利他行为,就要通过各种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力,积极强化利他行为[10]。
1.注重人生的早期教育 心理学家们发现,个体在幼儿早期就具有移情能力,即把自己的感情转移运用到他人身上。如果注意爱护和培养,这种单纯而又可贵的同情心就会发展成为利他主义的思想感情。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观察与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利他行为时,青少年可能去模仿,学习利他行为。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在青少年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人格中有利于利他动机形成的部分加以塑造,就会实现使他长大成人后表现出利他行为的目的。
2.鼓励和培养人们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利他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一方面,它表现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想,能比较准确地明白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表现为感情支持与助人,愿意主动付出和给予,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利他行为的形成是以某种程度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与他人的情绪共鸣反应发展为前提。霍夫曼(Hoffman)认为,正确判断他人情绪状况的能力是亲社会行为反应的前提条件。移情能建构自己同他人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增强帮助、分享等利他主义行为,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侵犯行为。
利他主义行为的产生是以移情的出现为前提条件,以对他人的积极评价为先决条件。实施利他行为重要条件是要能够轻易地觉察到他人求助的需求,即必须具有他人是否需要帮助的知觉和认知的敏感性。在生活中,人们通过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移情能力便能获得培养。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强化人们的利他行为 政府要在法律、规章制度中充分体现对利他主义行为的支持,利他主义行为施助者在实施行为后要有回报,要获得心理上的愉悦,要具有光荣感,在物质利益上更不要有缺失。政府建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同时,对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的行为要严厉打击。既要有物质打击,更要有精神打击。要多树立和宣传利他行为的英雄和榜样,尤其要多宣传健在的英雄模范,不仅仅激励当事人,更主要的是激励他人。当利他行为受到表扬或奖励后,这种行为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4.培养和学习有效的助人技能
知道怎样或如何去帮助他人就能很快地降低人们对利他行为所预估的代价,从而促进人们的利他行为。许多技能其实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和学习的。所以在学校里,要有意识地、逐步地培养青少年的救人技能,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情境时懂得并有技能进行援助。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媒体要传播利他行为的信息,给他们提供最真实的有关利他行为的榜样。让他们的头脑中对利他行为有个形象的记忆。
5.注重社会舆论与宣传
要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的作用,调动全社会和力量。社会舆论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社会舆论往往暗示出特定社会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舆论对社会行为有约束作用。对于利他行为的促进,是需要整个社会都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社会舆论起着一种评论和监督的作用。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宣传是一种有意识地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是一种控制社会环境以养成个人的某种特殊行动倾向的方法,建议多采用。
利他行为作为一种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良好行为,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同时,利他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指导作用[11]。我们应认识到,呼唤人们普遍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社会风气和道德的优化。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呼唤人们普遍的利他行为不是借助动物社会的利他行为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或是认为人具有基本的同情心与怜悯心因而会表现出利他行为。我们所提倡的利他行为,也不是一定要求个体做出自我牺牲。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个体在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利益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把树立利他意识作为个体自觉的道德选择[12]。
参考文献:
[1]张志祥.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的多视角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20~21 [2]沈文华.浅论促进利他行为[J].科技资讯,2008(23):222 [3]周志荣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03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1 [5]崔丽娟等.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2~147 [6]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
[7]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54 [8]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93~295 [9]崔丽娟等.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 [10]沈文华.浅论促进利他行为[J].科技资讯,2008(23):222~223 [11] Mahesh Ananth.Psychological Altruism vs.Biological Altruism: Narrowing the Gap with the Baldwin Effect [J].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5(1):217~239 [12]张志祥.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的多视角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25
指导教师:程世英
Discuss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ultivation of Altruism Abstract: Altruism is a behavior that someone consciously helping other people who need helps, and not expected returns in the future.Altruistic behavior is not decided by a certain kind of factors, but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effect of many factors.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ffecting altruistic behavior, analysi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ltruistic behavior from the individual fact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e who be helped and the situation what has happ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 growth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also expounds the cultiva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the ways of altruism’s training.Key words: altruistic behavior;influential factors;cultivation
推荐专题: 浅谈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