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及规避策略

2022-12-03 01:56:0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及规避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及规避策略》。

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及规避策略

随着微博、微信、SNS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在我国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也日渐凸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化时代,不同社会力量、利益群体纷纷主动介入网络舆论环境,多个舆论场域相互作用。诉求表达机制在现实层面的不畅通,使得大量网民聚集在网络舆论场域,传播主体的丰富性使网络舆论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民意。2013年,政府在与网民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地探索规律,改变观念,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舆论监督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因此,探索网络舆情风险的识别方法和规避策略已成为时代所需。

网络舆情风险表现

社会转型期的多重利益、多元价值观念引起各种思想文化在现实中博弈,舆论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判断与行为、政府决策和施政的力量。舆情作为民意的晴雨表,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网络舆论一方面具有“反映民情民意的公共空间”和“促进政府决策透明化、公开化的‘推进器”的正效应;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具有“情绪型潜舆论弥漫”、“假新闻误导舆论走向”和“网络‘话语权’的垄断”负效应。正如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所说:“大众传媒是一种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

网络舆论风险是指:“网络舆论对承担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模式为:R=f(S)=V(S)?P(S),V是损失,P是可能性,“风险”(risk)因“主体”(subject)而异,不同主体对应着不同的风险。①承担风险的主体分为个人、群体和社会三大类。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如下:

1.不良网络群体性事件威胁社会稳定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民为了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会加入自己感兴趣、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团体。每个网络团体都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当团体受到攻击时,就可能为了团体的利益和荣誉而出现“骂战”,且有可能蔓延到现实社会中来。最常见的是明星粉丝团,当自己的偶像被他人“抹黑”时,就会对“抹黑者”进行攻击,引起双方粉丝团的“战争”,甚至会网上“约架”。在论争和激辩中,感性成分如情绪等往往压倒理性,由此引发的“群起而攻之”、“地域攻击”和“人格辱骂”现象甚为普遍。不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网络黑社会”利用民意牟取经济利益

“网络黑社会”是指专门操控网络舆论并借此维持生计的非法团体。“一个网络推手团队如操作得当,每年可获利数百万元。”②“网络黑社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制造热点话题,吸引网民围观,利用网民的社会情绪促进跟帖等意见表达的汇聚,形成舆论波。“网络黑社会”表面上是要维护网民的利益,实际上是利用水军和推手绑架了网民的意见表达,牟取自身的利益。一些利益集团制造或利用网络中难以及时查证的谣言、传言、危言传播信息,损害某些企业的形象,打击相关行业和产业,甚至放大一个国家的金融风险,牟取不当经济利益。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网民发布信息、甄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优化网络信息生态环境。

3.利用社交网站传送不实信息带来政治风险

网络舆论有时会受敌对势力和反动分子操控,将反动言论、虚假消息、政治谣言无限扩散和放大,点燃公众的不满情绪,造成民族分裂和政局动荡而威胁社会安全。在国外,社交网站在格鲁吉亚、埃及、冰岛的抗议示威活动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摩尔多瓦的“颜色革命”因有美国社交网站Twitter参与鼓动,被称为“Twitter革命”。2009年6月伊朗大选后政治局势一度动荡不稳。国内,从2008年库车系列爆炸事件和“炸机未遂事件”到2009年新疆“7?5”暴力事件,以“世维会”为主的分裂分子通过境外网络来煽动网络舆论,激化民族主义情绪,演变为惨绝人寰的“7?5”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些利益集团利用社交网站传送不实信息、误导舆论,甚至直接出资扶植网络间谍制造谣言,煽动舆论引发人心涣散、导致社会动荡,甚至使政局瓦解。

风险规避策略

1.媒体要提高新闻意识、时效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有提供信息、进行宣传、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功能,最重要的是要提供信息。今年昆明“3?01”火车站暴恐事件具有突发性、敏感性等特点,手段残忍,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政府工作、社会发展造成了损失,最重要的是使无辜的群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一些媒体制作新闻标题时贴上了“新疆”标签,如:“新疆分裂势力制造昆明暴恐案”、“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是新疆分裂势力策划制造”。文字上的误导很容易让其他省份的人对整个新疆产生排斥和反感。建议各个媒体在发布新闻时只写“恐怖组织”或“分裂分子”,不要再贴上“新疆”的标签,让新疆人民受到伤害。只有进一步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新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规避舆情风险。

2.及时组织微访谈答疑解惑,疏导公众情绪

微访谈是嘉宾与普通网友直接交流的微博互动平台,通过直接推送、转发和评论,形成信息传播体系。在微博舆情出现之后,政府、职能部门、主流媒体要迅速加以关注,启动舆情应对系统。运用丰富的信息储备和专业优势鉴别舆论类型,预测舆论可能的走向。对于那些容易在人民群众中引发思想混乱及负面效果的舆论,政府、职能部门、主流媒体要抓紧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通过微博等媒介迅速发布信息还原事实真相。对于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舆论,要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应对,防患于未然。

相关职能部门或媒体及时组织微访谈答疑解惑,吸引活跃的微博用户参与评论、转发,使博友迅速获得事实真相,避免谣言蔓延有可乘之机。微访谈的特点如下:围绕特定事件或话题,在一定时间内,网民与嘉宾实时对话;网友通过自由提问与嘉宾直接沟通,零距离交流;人人都可参与,焦点事件微访谈易吸引大量网友围观。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在互动中回答质疑、澄清事实揭示真相,有助于疏导公众情绪和引导舆论方向。

3.组成微博矩阵,引导群体共鸣方向

微博矩阵是指鼓励政府、职能部门、主流媒体有目的地开设多个不同功能定位的微博,与各个层次的网友进行沟通,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达到360度舆情引导效果。微博矩阵成员应熟悉微博传播规律,掌握微博传播技巧。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矩阵以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为主导,在一个大的官方微博之下,再开设N个专项微博,构成完整的微博宣传体系。在舆论事件发生时,启动联动机制。由微博矩阵中的成员发出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后,经官方微博等意见领袖微博转发、评论带动微博矩阵中的成员跟进;产生群体共鸣。通过@或频繁私信各种类型的意见领袖,引发公众传播,放大并形成舆论风暴。微博矩阵的特点是:在新浪、搜狐、腾讯等开设多个微博账号,最大限度聚合微博领域中的目标受众。针对宣传上的多样化需要,彼此互相协作,形成信息传播合力。舆论发生时一体化管理,在统一的宣传口径、宣传节奏下,通过矩阵的共振效应,达到一个声音对外的效果。③微博矩阵成员文字表达需要有张力、图文音画有冲击力、创意与价值并举,关注用户体验,并能规避传播风险。因此,微博矩阵需要有良好的运营管理并创作出网友喜闻乐见的优秀微博内容,关键在于发挥团队优势,分工协作,形成立体传播链,在舆论生成时能够引导群体共鸣方向。

4.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亟待提高

微博凭借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占据了网络舆论的中心位置。2014年3月2日6时30分至10点,昆明暴恐事件相关舆情总数共1059523篇,其中微博占90.9%。累计参与讨论人数超过100万人。微博信息传播迅速与数量巨大的优势,使其成为舆情发酵的主要信息源,其网状链式及循环嵌套转发方式使舆论波具有了很强的穿透力。在此事件中,进入新浪微博TOP10的媒体微博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凤凰网,占30%,而草根微博@使徒子、@辣笔小球、@孙狐狸、@叫兽易小星、@Binge来吃占据了60%。具体如图所示。

新浪微博TOP10中,只有@喀什发布是政务微博。可见,政务微博在此事件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够表达人们普遍心声的、满足人们信息和互动需求的微博,更加受到网民关注,如@使徒子、@辣笔小球等微博名列TOP10之中。相对于草根微博,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有待于提高。传统媒体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掌握网络传播技巧及微博转发、评论规律,提高互联网信息传播能力,在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舆论引导和舆情风险规避作用。

【本文为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与风险规避研究”(项目编号:13456219D)、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微博舆情研判与疏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B13XW00)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王敏:《网络舆论风险的特征、诱因及演化机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中国江门网,http://,2010年1月7日

③王秋菊 师静等著:《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与引导规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王秋菊: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师静: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王文艳: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推荐专题: 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及规避策略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