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员导师之案例(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员导师之案例(范文五篇)》。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在这里我把过来这学期的一些做法给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开学初,如何分组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是高三普通理科有57人,其中体育生17人(体育生每天要训练),理科美术生有8人(美术生每周有两天学习专业),文管生有5人(周末要学习专业),播音主持1人,其余学生没有学习任何的专业。很显然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名次来分并不科学。并且我是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学生的性格及习惯不很了解,经过和尹主任商量并经过其他三位导师同意,最后抱着专业生不分开,名次稍好的的学生和专业生同一导师组的原则,把小组分开。我成为没有学习专业学生的导师,其实在学期过半时,学生进行了分流,下面我就在分流前有在陪伴他们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的两个案例谈谈我在导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我班有一名男生叫丁鲁申,他很聪明,平时上课反应快,思维灵敏,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但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很不好。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晚自习纪律不好,效率不高。作为他的导师,在暗自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着手帮助他。有一次在大课间活动时,大家都在专心三三两两的一起跳绳,而他在似有意无意的用脚在地上来回地搓绳。我慢慢走到他跟前说,你这样把跳绳都损坏了,要集中精力练习。我很清楚的记得他当时很不耐烦地看了我一眼,带着一种不屑的口吻,扔下句“我没转笔。”就把头扭到一边去了,我没想到他会是这种反应,愣住了。稍后几天里我就一直悄悄盯着他,在他转笔的时候,当场抓住,又跟他说,“你看,现在你正在转笔,对不?”。他的反应很出乎我的意料。他稳稳当当地坐在凳子上,歪着头,把笔递给我,“那你没收吧,我不要了。”冷冷的话语,不屑的语气,桀骜不驯的眼神,让我再次无语。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逆反心理非常强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潜意识里是非常渴望老师的关注,需要老师更加用心地去帮助他,关心他。
为了矫正他的逆反心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宽容
教育需要一定的宽容,宽容中的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学生有时候并不是存心做错事,而是出于无知、幼稚或不小心,这时作为老师就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当他课堂上做小动作或者晚自习管不住自己又走神的时候,我大都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不当场批评他,而是在他身边站一站。他马上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课的时候主动找我承认错误。现在他的课堂纪律也越来越好。
2、付出爱心
他物理成绩不是很好,我就经常鼓励他,并经常叫他到办公室给他补课。开始的时候他对我给他补课的行为很不理解,对我态度也不是很好。随着帮助他的次数增多,他渐渐地明白我是真的希望他能有进步。他开始认真配合,用心听课,渐渐地他上课能够跟上我的进度了。平时他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懒得动脑,写作业不愿意写步骤。我严厉批评他时,也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清楚地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爱护他的,是为他着想才会如此严格要求他。
3、尊重学生,培养信心
我特别注意去观察他身上的积极因素,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他好的思想苗头和行为,如:课堂上思维敏捷,发言的角度独特,为人坦诚等等,让他知道在老师的眼中自己和其它同学一样,以此来激起他的自尊心,逐步唤起他追求进步的渴望。有一次我跟他说,在学习上,你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只是你懒于动笔。只要以后自己注意一下,你一定可以进步的非常快。后来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他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知道自己只是动笔少这一点不太好,感到非常有信心,还说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足,争取更快的进步。
4、家校配合,双管齐下。
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沟通和交流,首先让他们了解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危害,并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的想法,同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要平等、真诚、恳切等。
经过我和他父母的不懈努力,现在,他的情况已有明显好转。但真正要矫正他的逆反心理,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为了他美好的明天,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帮助他,引导他,让他真正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在帮助丁鲁申同学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很多思考。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认为已经是个小大人,但其实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种心理状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育是世界上最生动、最有创造性的事业。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善良单纯的孩子,是一群富有青春活力、激情四射的孩子,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对未来满怀着憧憬。他们就像春天里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在广阔的蓝天下,在温暖的阳光里,努力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努力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向着美丽的天空,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我很欣慰自己能够以导师的身份守护在他们的身边,陪伴着他们、鼓励着他们、督促着他们。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恼,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地用最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学习的更开心,成长的更幸福。
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导处、政教处和级部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6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具体办法: 第一、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每学年由级部主任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2名边缘生,进行“学习帮教”、“思想引导”;选定2名中等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选定2名优秀学生,进行“综合发展”、“能力提升”。
第三、每名导师带6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四、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五、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级部主任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根据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体现在每个教师手册上,教导处与政教处把该工作纳入评优工作中去。考核优秀者,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未做或未完成的评优一票否决。预期效果:
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
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分析
——让自信助力孩子成长
砚山县第三小学 陈国广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种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组织安排全体教师都参与教育、担任导师,对学生思想、进行整体性、一贯性的教育和指导。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要真正对学生潜能生起到导育的作用,教师先必须完成自身从导“学”走向导“育”的转变。导师不仅关心潜能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潜能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状态、生活等,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真正变为“学生成长导师”。重点落实到潜能生身上,最终是为了激发潜能生自主发展需要,让潜能生真正得到导师的导育。
我班一位小男生谭雪辉,他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为了去除他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谭雪辉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谭雪辉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谭雪辉同学……”渐渐的,谭雪辉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谭雪辉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谭雪辉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谭雪辉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谭雪辉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谭雪辉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谭雪辉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在导师制活动中,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尤其是潜能生的朋友、参谋,与潜能生平等相处,坦诚以待。对潜能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潜能生的潜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成长,让每一个生命都绚丽多彩!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在这里我把过来这学期的一些做法给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开学初,如何分组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是高三普通理科有57人,其中体育生17人(体育生每天要训练),理科美术生有8人(美术生每周有两天学习专业),文管生有5人(周末要学习专业),播音主持1人,其余学生没有学习任何的专业。很显然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名次来分并不科学。并且我是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学生的性格及习惯不很了解,经过和尹主任商量并经过其他三位导师同意,最后抱着专业生不分开,名次稍好的的学生和专业生同一导师组的原则,把小组分开。我成为没有学习专业学生的导师,其实在学期过半时,学生进行了分流,下面我就在分流前有在陪伴他们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的两个案例谈谈我在导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我班有一名男生叫丁鲁申,他很聪明,平时上课反应快,思维灵敏,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但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很不好。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晚自习纪律不好,效率不高。作为他的导师,在暗自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着手帮助他。
有一次在大课间活动时,大家都在专心三三两两的一起跳绳,而他在似有意无意的用脚在地上来回地搓绳。我慢慢走到他跟前说,你这样把跳绳都损坏了,要集中精力练习。我很清楚的记得他当时很不耐烦地看了我一眼,带着一种不屑的口吻,扔下句“我没转笔。”就把头扭到一边去了,我没想到他会是这种反应,愣住了。稍后几天里我就一直悄悄盯着他,在他转笔的时候,当场抓住,又跟他说,“你看,现在你正在转笔,对不?”。他的反应很出乎我的意料。他稳稳当当地坐在凳子上,歪着头,把笔递给我,“那你没收吧,我不要了。”冷冷的话语,不屑的语气,桀骜不驯的眼神,让我再次无语。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逆反心理非常强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潜意识里是非常渴望老师的关注,需要老师更加用心地去帮助他,关心他。
为了矫正他的逆反心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宽容
教育需要一定的宽容,宽容中的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学生有时候并不是存心做错事,而是出于无知、幼稚或不小心,这时作为老师就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当他课堂上做小动作或者晚自习管不住自己又走神的时候,我大都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不当场批评他,而是在他身边站一站。他马上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课的时候主动找我承认错误。现在他的课堂纪律也越来越好。
2、付出爱心
他物理成绩不是很好,我就经常鼓励他,并经常叫他到办公室给他补课。开始的时候他对我给他补课的行为很不理解,对我态度也不是很好。随着帮助他的次数增多,他渐渐地明白我是真的希望他能有进步。他开始认真配合,用心听课,渐渐地他上课能够跟上我的进度了。平时他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懒得动脑,写作业不愿意写步骤。我严厉批评他时,也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清楚地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爱护他的,是为他着想才会如此严格要求他。
3、尊重学生,培养信心
我特别注意去观察他身上的积极因素,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他好的思想苗头和行为,如:课堂上思维敏捷,发言的角度独特,为人坦诚等等,让他知道在老师的眼中自己和其它同学一样,以此来激起他的自尊心,逐步唤起他追求进步的渴望。有一次我跟他说,在学习上,你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只是你懒于动笔。只要以后自己注意一下,你一定可以进步的非常快。后来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他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知道自己只是动笔少这一点不太好,感到非常有信心,还说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足,争取更快的进步。
4、家校配合,双管齐下。
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沟通和交流,首先让他们了解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危害,并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的想法,同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要平等、真诚、恳切等。
经过我和他父母的不懈努力,现在,他的情况已有明显好转。但真正要矫正他的逆反心理,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为了他美好的明天,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帮助他,引导他,让他真正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在帮助丁鲁申同学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很多思考。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认为已经是个小大人,但其实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种心理状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育是世界上最生动、最有创造性的事业。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善良单纯的孩子,是一群富有青春活力、激情四射的孩子,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对未来满怀着憧憬。他们就像春天里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在广阔的蓝天下,在温暖的阳光里,努力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努力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向着美丽的天空,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我很欣慰自己能够以导师的身份守护在他们的身边,陪伴着他们、鼓励着他们、督促着他们。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恼,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地用最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学习的更开心,成长的更幸福。
比如班上的唐某,平时自由懒散、我行我素。迟到了,你批评他,他说:“老师,我只是稍微迟到。”小测作弊,你批评他,他说:“老师,反正我不会,闲着也是浪费时间。不如拿书出来抄一抄,也能有点印象。”一做错事,动辄则说:“老师,和高一相比,我进步多了。你得给我时间慢慢改进。”总是如此敷衍塞责,所有科任老师都对他头疼不已。对于老师的指责批评,他早已刀枪不入,根本不痛不痒,不卖你的账。这样的学生,和他讲理说教他漠然置之,简单粗暴的责骂惩罚也只会让他变本加厉。我认识到,要改变他,先得和他建立感情,取得他的信赖,赢得他的好感,以此打开语言和感情交流的大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唐某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缺点,但是他很讲义气,乐于帮助同学,在班上人缘不错。成绩虽然不好但还有一定的上进心。通过和家长的联系,我发现他对父母也很孝顺,但是母亲忙于照顾重病的父亲,因此对他疏于照顾,父母对此既内疚又担忧。在观察了解他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改变了原先对他的简单而肤浅的看法,我站在他的角度,慢慢尝试重新去认识他、去了解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我开始找他谈心。我不再像开始那样,站在老师的高度,居高临下的告诉他你不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我告诉他我对他的新认识,新看法。告诉他我对他的期待和盼望。告诉他想要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应该要怎样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而我愿意帮他出谋划策。除了这样开诚布公的谈心之外,我还细心留意他平时的表现,适时适度地对他的学习、日常表现多加关顾。就这样,我明显感觉到了他对我态度的软化,谈心时也愿意把他虽然出格但却是真实的想法告诉我。虽然现在,我还不能改变他的一些顽固执拗的想法,但是至少我看到了希望。案例分析:
一、用真诚获取学生的信任。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真诚是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师生的相互信任又是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需要师生的互动,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只有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触动心灵的沟通,才能在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中,点化他们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 2 或多或少的问题。后进生毛病、缺点较多,心理特殊,不那么可爱,但他们比优异生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赏识。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尤其是后进生,只要发现他们现在比过去好,今天比昨天好,哪怕是点滴进步,都应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继续努力,不断前进。要让他们确信:从现在开始,只要肯努力,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照样能做到,并且能做得很好。
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后进生往往自律性差,意志力薄弱,容易反反复复。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的谈心他们就能幡然醒悟、彻底改好。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班主任一定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推荐专题: 全员导师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