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022-11-26 21:32:4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篇:教师的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隔阂高墙,沟通情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后进生,更是要对他们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诚去感化他们。

一个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不仅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而且在对学生信任、期望中提出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学生,对待学生。不论是对表现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学生,教师都应以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学习。最好从关心其家庭、身体、学习入手,让其首先感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从而消除抵触心理,以愉悦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在学生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热爱学生,这是最起码的为师之道,但这种爱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决不是厚此薄彼的。教师对学生要做到爱而不宠,真真切切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

第二篇:教师的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4月8日的“云端教研”会议上,刘琼老师就“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的相关培训,培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个人品质的养成、教师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以及理想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特征。通过他讲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收益颇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琼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听了刘老师的介绍,我对这部影片有了很大的兴趣。让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应该要做到以爱心与宽容去感染孩子们。

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一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不赞美马修作为一名老师有多好,也不批评那些冷酷的老师有多差劲,就目前谈谈的我看法。

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特征的幼儿,他们独一无二,有这自己的个性,有时会犯错误。但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对孩子的态度有所改观,他们还在成长需要我们的关系与爱护,用一种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宽容是一个强大的教育力量,他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于他的期待与鼓励,你是在肯定他。当然仅仅有一个宽容的心还是不足够的,还要找到合适的途径去引领幼儿成长。幼儿园的孩子就如洛克说的“白板”,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涯,我该庆幸,我的孩子们都很健康,很可爱,很聪明。做为老师,固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孩子。既然我不会像马修那样伟大,但我可以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欣赏,相信我也会有属于我的教育精彩。

第三篇:教师的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

通过对《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让我真正认识到了新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道德修养,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反省,努力学习,提升自我职业道德修养。

这次培训的《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中那些真实鲜活的案例,那一条条诚恳实在的建议,不时地激发起我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引起我的共鸣。“为人师者当自豪,为人师者要自强。”这是随即在我心头不断闪现最终定格的话语。打开自己的心,自觉自己苦苦寻摸着的快乐就在于我――如何使教育之花幸福开放?我愿意为它不断增添能量。

亚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他认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一、热情主动。

这是从教师的内心方面去培养乐观的人生观习惯,从而使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热情。人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讨厌或具有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积极主动地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我不再一味的埋怨的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

二、端庄大方。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的衣着等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这些细节习惯中要有所讲究,要得体,大方,符合教师的身份。我们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三、规范得体。

教师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做了对不住的事时,我们有时或许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难以向学生启口道歉。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

四、宽容公正。

学会爱每一个学生,严是一种爱,但宽容的爱更为博大精深。

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肯定有因,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此外,本次培训还针对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安排。教学中只要我们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教育界不断有名师名教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身养性,努力做新时期需要的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教师的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必须同举并重。

(一)爱是教育的工具,也鉴别教育的尺度。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少年儿童都有对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已经不仅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需要。班主任的工作也证明:师爱,对儿童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沐浴在春风中,他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甚至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时侯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愿意积极上进。清晨,当我走出住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间走廊上“尊师爱生”四个大字。我每想到,师生关系是一个心灵与心灵相接触的微妙过程,教师爱的流动,不是单向的,它必然要激起学生爱的反馈,形成尊师的爱的回流。心灵与心灵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爱你――”,那么对面的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爱你――”。因此,自我参加到教师这一行业,便坚定一个信念:热爱学生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教师。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用真挚的爱去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一次,班上一名同学不慎把脚烫伤,不能到校上课。我听说后马上到家中看望她。

当时正是二年级下期,这名同学学习一般,又面临期末考试,怎么办?我决定为她设立“家庭课堂”,每晚到家中给她补课。很晚才回到家中,做饭,批改作业,备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我努力克服自己时间紧难题,以爱心换来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为减轻我的负担,学生刚能下床,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不用晚上给她补课了,但学生脚伤未好,生活还不能自理。课间,我要为她换药;上厕所,我就背她去。

一个半月后,学生家长写了感谢信送到学校。这名同学的烫伤痊愈了,她和全班同学一道升入了三年级。在我所教的班中,一名九岁的孩子失去母亲。正常的孩子需要爱么!一有空我就去看望他,家里没人,我便留他在校一起吃饭,渐渐的在我和同学们共同帮助下,在他那痛苦的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活泼的笑容。由此,我爱到了许多家长的称赞。但我觉得,我只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通过这件事,全班同学行动起来,掀起献爱心活动的高潮,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激励着学生的进步成长。

(二)社会就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义务应尽职责的内心体验。它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这种责任心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做为一个教师,当你站到讲台上,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种责任心在心头油然升起。

教书育人,你会感到肩上担子不轻啊。而对于“差生”,这种责任感越发地深重了。记得去年我接新班,一名被称为“老大难”的留级生分到我班上。我想,关心爱护“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这是我的责任。我没有嫌弃他,更没有放弃他。开学后,我主动接近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觉得他日常少言寡语,课间也不参加活动,有自卑感。于是,我试探着和他谈心,了解到在开学前,他妈说他“你学习不好,脑袋瓜笨,别的孩子玩,你就别玩了,再贪玩老师就不要你了。”得知这一信息,又发现他自尊心很强,我就因势利导,把底交给他:“老师不会嫌弃你,更不会不要你,你好好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

从此,班里的每项活动他都参加,同时,在活动中对他的每一点成绩,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课余时间我耐心地辅导他学习,帮助他进步;另一方面,与他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情况。这样,至现在这名同学再也没有掉队,并且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正是责任心驱使我诲人不倦。

(三)枫叶把整个青春献给了太阳,以后,这就具有了太阳的色彩了。

葳言,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所具有的爱心、责任心,都应归于事业心之下。如果说爱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的基础,责任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动力,那么事业心则是其宗旨。人类对教育事业的称颂旷古达今。孔子被尊为“万事师表”,夸美纽斯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是具有了事业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受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你有一颗事业心,怀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把自己的青春、精力、汗水、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才会赢得社会、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以前,我身体不算好,常患感冒。有时白天上课,晚上点滴治疗。又因吃饭无规律,患了胃病,医生让我住院,想想班里的同学们,想想我的事业,把诊断书放进办公桌,我又走上了讲台。

一次,我真的住了院,虽然人在医院,可心却还在班上。我同代课教师保持着联系,随时掌握班里的情况。在我住院的几天,我的一名学生也因病住了院,我拜托护士,把她领到我的病房,师生躺在一张病床上,我一边打点滴,一边腾出另一只手给她补课,这件事在医院一时传为佳话。这位家长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用信封装了200元人民币给我表示感谢。我认真地复了信,并把钱还给了家长,复信中我写道:“待得桃李满天下,自有佳音慰师心。”综上所述,做了我教师,尢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缺一不可。它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事业心,就难有责任感;而事业心恰恰表现在教师的爱心上。可见,它们之间是难解难分的,正因为这三者同举并得,才铸造了一个教师的灵魂――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第五篇: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学习笔记

导论部分(4课时)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会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 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要发挥其主人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彼此分离的局面。教师的任务不能只是教学,研究也不能是专家们的“专利”。所以,我们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钻研新方法,成为有科研精神的教师,这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在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数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构成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层矛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新教育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用表现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a、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b、缺乏责任心;c、不能很好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d、缺乏现代教育观念。

2、在品德问题上:a、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b、无教师伦理道德;c、不能公平对待学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2、教师自身因素影响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从上至下高度重视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成立从校长到处室主任,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从家长到学生这种系统的师德监控体系,将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行为纳入有效监控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要把学校以往尤其是新世纪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提炼出他们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使广大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同时不盲目、不追风、不夸大,切实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建立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从教行为,对师德不合格教授教师实行“教师聘任一票否决制”。

教师师德是一项永久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师德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与教师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教师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第一章(6课时)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应该包括:

(一)、为师者,德高

作为教师,第一位的素质就是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树立德高为师的职业理想。德高为师,首先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时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尊重、认可及依赖,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和行为的楷模,并凭借教师高尚的品德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这些做人的道理,不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更要靠教师的言行表率。教师的首先品质及人格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为师者,学高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工程师,而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的学科特色。对教师节而言,职业性的素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

2、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

3、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对于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预见性的科学实验性,克服盲目性。

(三)为师者,技高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发展。只有提高教师的首先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要执教,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并要先于、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坦诚接受学生、社会与自我 3 的监督、评价。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人格楷模。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归结为: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生活中有生命的主体,教师培养学生与工程师制造产品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真正的做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教育要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在使学生接受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的行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审视教师的教育角色

以学生为体的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相长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更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自身的作用。师生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为权威主怀,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支持者,需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要树立“生生平等”的观念,喜优厌差是教师必须克服的“劣根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工共同发过程。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关键

在教学相长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向学生学习,并不是学习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但更多的是与学生一样,是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共同学习者和研究者。这更要提倡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由简单变为双向的关键。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教师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热爱学生,这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案例P30-32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前提,同时是教育的过程与内容。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崇高境界和行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岗位,这是教师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一保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案例:P32-34

(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特有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可以为人师。

案例:P34-35

(四)教师要终身学习,由教书匠成为研究型教师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加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工匠转变成研究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进行科研探索,注重课题研究。

案例:P36-38

第二章(6课时)教师新育人观念的形成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是实施新教育理念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教育理念理论的必要条件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素质是教育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新教育理念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对青少年身心发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感受的不只有教师教授的知识,还包括教师的个性、为人、价值观等等。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学生的模仿者。

学生的自主性是随着不同成长阶段变化的,而教师也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适时地对学生施以不同的影响和培养。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人创造发挥的过程,就像一件艺术品的创造,是独特的,带有创造者的色彩的。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只有以充分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充分地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师德的培养和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期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 第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带有光环。

第二、由于学生还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学生们对于很多事情都要不会客观地去判断分析,而是盲目接受。

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旧的教育模式转型,提倡以人为本的新的育人观念,即将过去的被动接受模式转变成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是新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转变育人的观念,也就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崇高的师德,还要具备正确的、符合苛求的育人观念。一名教师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决定了他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和最终结果。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而每一名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也就面了新教育理念顺利实施的核心。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颂扬教师。教育是塑造心灵的艺术,当你选择教师这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你就要用你智慧的金钥匙去开户学生的心灵之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传递人类的精神文化和帮助人类继承与发展知识。育人活动就是教师实践活动的中心,教师全部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育人展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学生如何做人。

总而言之,老师品格高尚,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同时在教导好学生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案例:P43-46

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树立发展的学生观

(一)树立发展的学生观,形成“以人为本”的育人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首先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其次,要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念。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第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要能够真正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

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师对学生就会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

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很可能在他以后的成长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学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看做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人在接受教育,被改选的同时,也会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忽视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应该时时渗透其中,应用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去,另外,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才真正能够做到细心关注和爱护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学生无私的爱,教师的价值才能够在其中得到肯定。

案例:P49-51

在案例中老师运用了这样几种教育方法: 第一,要有爱心。第二,要有耐心。第三,要有信心。

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具体方法如下:

1、对学生要进行心灵引导

2、要善于以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3、要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三、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

(一)新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地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教育理念中的创新学习体现了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理念的操作平台。教师只有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自觉转变传统角色,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适合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逐渐养成创新学习习惯,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1、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转变

创新学习使人具备进入社会能力的一种手段。

在传统观念中: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崇高的;

二、教师是知识和学问的代表;

三、教师地学问高深与否就成了衡量其是否是好的教师的标准。

2、新时代教育理念中教学行为的转向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就尤为重要,创新的学习使学生自己开始探求知识,也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自己的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教师专业发民用工业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非常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二)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向学生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主要作用也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在于示范性的学习,所以新课改视阈下的教学过程实际是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学有专长,如果不懂问题虚心求教育于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博中有长。

学生的思想活泼,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

教师在与学生相互学习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某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学目的也能够成功地达到。

(三)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爱心是专利专利教书育人的基本。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自己职业道德的追求和体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要有博爱的胸怀,作为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博爱,要爱优等生,也要爱后进生。

爱是流进心里的源泉,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三章(6课时)教育爱的价值

一、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一)教育爱的内涵及特征

1、教育爱的内涵。

首先、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

其次、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深刻理解。

再次、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深切期望。

2、教育爱的特征。

教育爱是教育工作上的理念形态,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一、信念性与恒常性。

第二、深刻的社会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第三、表率性与引导性。

第四、无私性与原则性。

(二)教育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好为珍贵 的精神财富。伟大教育家夏乤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斯基摩,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 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案例P63

黄岭村有座山叫太阳山,不高也不大,却有点名气。因为太阳山上有黄岭小学的教学点,这里惟一的教师邹有云,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称号。

9月6日下午,沿着崎岖山路,翻过4个山头,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记者来到太阳山。还没到教学点,老远就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格外醒目。走近邹有云,但见他穿着一件很旧的衬衫,脚上穿的是一双沾满灰尘的凉鞋,与在庄稼地里劳动的农民没什么两样。在这所“袖珍”学校里,今年50岁的他,度过了整整30个春秋。

校园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刚粉刷过的3间小平房,分别是教室和办公室。此时正值课间休息,仅有的13个孩子正在院子里跳皮筋、做游戏„„“我负责太阳山、雷头山和杨家山的教学任务,3个自然村共60户人家,最多时有47个学生。今年除去刚刚毕业的,没有需要入学的适龄儿童,一年级缺档,所以人少一些。明年将有3个孩子读一年级。”邹有云如数家珍般向记者解释。

30年前,这一带曾是县乡领导的心病:山里的孩子到黄岭小学读书路途遥远,一个来回就是15公里路。派老师进山吧,可没人愿去。“作为大山的儿子,我不能让孩子阻在 大山深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的邹有云心潮起伏,主动站了出来,要求到太阳山教学点任教。几十年来,他就一直过着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清晨5时起床,夫妻俩挑水、喂猪、洗衣、做饭,料理好家中老人小孩生活,便带着本村的几个孩子一同上路,走45分钟的路赶到学校。

为了不让贫困的学生辍学,他苦口婆心地做家长们的工作,换来了100%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历年来,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年年排全镇前3名,受过他启蒙教育的大学生、中专生有上百个。每学期,邹有云都为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付费用。而他自己家中,却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儿女上大学的钱,全是借的,或用助学贷款。

教书,在邹有云朴素的思想中,似乎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责任。他说:“家人曾反对我教书,我也想过出去打工。但孩子们怎么办?很多人都问我到底图个啥?只图山里的孩子能有个‘好前程’!”

二、教育爱在当前教育中的缺失

教育爱 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爱,减员增效在它是一种真正的不求索取的全身心投入,意味眷是是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有关的全部事务,它应该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有教无类的爱,这种爱应该是伴随阗教育者的全部职业生涯。

1、传统教育过程观的负效应。

2、教育中单一的价值取向影响。

3、传统教育目的观的严重错位。

三、新课改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理智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更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

1、教育爱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教育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3、教育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4、教育爱是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源泉。

四、现代教育对教育爱提出的具体要求。

教育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必须适应新课改的一系列变革,因此,为适应新教育理念的需要,新课改对这种教育爱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一)尊重学生。

1、转变观念,克服以分取人的错误思想。

2、纠正侮辱、歧视、辱骂和体罚学生的错误行为

(二)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在实践中做到热爱学生的起点,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

(三)严慈相济

1、严而有格。

2、严而有度

3、严而有恒。

(四)、公正公平对待学生。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验证看出,教师的教育爱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了教育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第四章(6课时)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与幸福感

一、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依据。

(一)价值的含义。

(二)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及其心理学依据

1、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

2、自我实现的心理学依据。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提出了动机理论。

二、幸福的含义及其依据

(一)幸福的含义

罗曼。罗兰曾说,大家都在谈论幸福,而真正懂其含义的人却不多。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是一种 主观的体验。幸福,简单地说,它是重大的快乐。

幸福既不能简单地归于抽象的精神需要,也不能等同于外在的生活境遇。

价值取向,价值原则制约,基于不同价值观、价值妈向、价值原则的评价,会导致人的幸福追求和幸福感有所不同。

(二)幸福的伦理学依据。

人们通常将幸福归于伦理学范畴,在伦理学中,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内心感受。但是由于幸福的概念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因此人们很难给幸福一个准确的概念。

一个人若要示得真正幸福,便应该遵循四项原则:

1、意识正确。

2、选择适当。

3、努力奋斗。

4、修养品德。

三、新历史时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价值自我实现及其幸福的描述。

(一)相关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充足的人口资源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劳动力之外,对我国的社会政、经济、文化的芤提出 了十分严重的挑战。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的观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应用的,这些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在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和理解上,因此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二)教师价值实现的具体内容。

1、建立新刑师生关系。范例一

他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是家里5兄妹中惟一的一个大学生。1953年,冯志远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那里工作了5年。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不顾新婚不久的妻子的反对,自愿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惟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志远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1年,期间他一直与妻子分居,以致在他40岁的时候,才和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然而,他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那就是在每年暑假和寒假回上海时。每次回家,儿子都哭着求他快点回来吧,可他每次都是一边答应,一边告诉妻子好好照顾儿子,因为他的心早就飞回学校了。一次儿子生病了,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他回去,当时正好赶上冯志远班里的学生中考,他一咬牙留在了课堂上,直到学生们中考结束才从宁夏坐火车返回上海。由于冯志远常年不回家,和妻儿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以致他至今未得到妻儿的谅解。

1984年,冯志远突然感到眼前越来越模糊,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由于没时间治病,不久他在一次语文课上双目失明。那一年他55岁,学生们担心他离开学校,而他却作出了“不离开学校,不离开孩子”的决定。失明后的他,没有办法备课,就凭着记忆给孩子们上历史 课。从远古时代到新中国解放,他用说评书的方式将历史讲给学生们听,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历史老师。每天早晨,都会有两名学生来到冯志远的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扶着他下床,然后拿着毛巾站在旁边,等老师洗完手后,再将毛巾递过去。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张涛就会牵起老师的手扶着他走向课堂,全班同学看着冯志远摸索着走上讲台,总会起立齐声高喊:“老师好!”下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扶着他,来到食堂,争着把自己碗里的菜夹到老师碗里,有的学生干脆直接喂老师吃,常常是十几双筷子同时伸出去,放在冯志远的嘴边,等着老师吃完再送上下一口菜。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然而,退居二线的他,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他身患脑血栓,无法自理的那一天。范例二 P95 范例三 P95

第五章(6课时)教师职业道德需要体现公正原则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正是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本质牲的重要范畴,是社会公正的根本要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公正的含义。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偷原则。

教育公正是指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人正直玫处理各种关系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在教育伦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由此看来,教育公正的重要价值。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是否公正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对于个人来说,教育是否公正会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及其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

二、教育公正的内容。

教育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

(一)对自己的公正。(二)同侪性公正。(三)对象性公正。

2、与同事团结协作的具体体现。

(1)要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是在学校这个教育集体中进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集体的支持与鼓励。

(2)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育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新老教师之间,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至关重要。(3)要告别文人相轻的时代,加强配合。

每个教师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样才能幸与互的团结协作。否则,很验证赢得同事的信任,不能很好地与别人协作,不利于搞好育 人工作。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成功教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相互音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将会优化教育资源和环境,协同教育行为,为学生的成长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圈,从而大大强化和提升学校教育的效果,反之会受到破坏。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邦注意的问题。

1、社会地位的平等性。

2、联系交往的互尊性。

3、教育过程的配合性。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矛盾的分析。

1、由于 对学生了解上和要求上的差异性

2、教师与家长对儿童的情感不一样。

3、教育理论修养水平的差距会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方式上不一致。

4、教育过程是个复杂的分庭抗礼,学生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调节。

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时应下四方面的要求:

1、密切联系学生家长,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在要格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4、教育学生尊敬自己的父母。

5、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如前所述,我们诚心诚意地对待家长,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就会建立和保持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相辅相承的教育方式,只要我们有信心,指导家庭教育就会取得成绩。

第七章(6课时)教师的人格风范

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我国教育界开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一声广泛的,史土银 前例的课程改革运动。

一、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作用。

(一)人格的内涵。

(二)人格的定义。

二、教师人格的内涵。

换言之,教师人格应该是全社会的表率,是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状态、创造性地认知方式,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的综合体,教师人格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人格特质,即教师个性发展的总水平。

(三)教师人格的作用

1、净化社会风气。

2、有助于教学管理。

3、对学生产生模范作用。

4、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5、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模范教师胡志珍把献身教育的快乐总结为: 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教改艰辛、苦尽甘来之尔。弟子情深、慰师谢教之尔。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经验升华,著书立说之乐。学境极至,世人称慕之乐。

三、教师人格的构成与表现。

(一)崇高的德行。

1、对事业的绝对忠诚。

2、对学生的满腔热爱。案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美国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果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继续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仍然健在,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朴素的话语——我爱这些孩子,简单的道理——爱心能能化腐朽为神奇,爱心能改变一切。这便是老太太的绝招。爱,需要把心放进去;爱,需要奉献。正如这位把全部青春投入贫民窟的老太太。

3、尊重学生。

(二)广博的知识

1、不断学习和把,促进知识更新和积累。

2、学习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缓解紧张不满,甚至是愤怒情绪的方法。

一、沉默的方法。

二、打一个暂停宾手势。

三、用数数的方法。

四、深呼吸。

五、放宽胸怀。

建立一支身心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并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教师、学生都能心情愉快的学校氛围。

(三)文明健康的形象。

教师要有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穿着得体,言行文明,举止大方。

1、语言。

2、举止。

3、衣着。

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他的服装。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以人以视错觉的造型艺术,合适的着装 会使人显得年轻,精神,字正腔圆有朝气。不少学生关于模仿老师的着装,教师着装要得体,影响着学生讲整洁,爱卫生,滋生服装的色调和款式的习惯。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一)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指导思想。取法乎上的策略。

1、是在人生层面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理想。

2、是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基本途径。

1、树立积极的态度。

2、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人格塑造中还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实践,教师教师人格理念的具体化,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具有较强的榜样力量。

1、教师需要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并且要为其付出不懈的努力。

2、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教师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教师良好人格的主要途径。教师高尚的人格,不仅反映在精神境界,而且更应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教育实践,教师健康,良好的人格得以形成与强化。教师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教育实践中云,才能最终发展与形成自己良好的人格。

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风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教师良好人格风范的展现,是教师职业特征的重要体现。教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教学生做事。

推荐专题: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