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兰亭集序 评课(范文5篇)

2022-11-26 21:31:4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集序 评课(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集序 评课(范文5篇)》。

第一篇:兰亭集序说课

《兰亭集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兰亭集序》,我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点和处理

(1)本文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教读课,这是高二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也是第一篇以序为体裁的文章,作者通过写兰亭集的序,先写了兰亭宴游的情景,中间插入作者对生死的议论,最后发出千古同悲的感慨。其中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变化过程,即由乐到痛再到悲。

(2)本篇文言文的生字、生词比较多,文意较难读懂,而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描写宴游的情景,言简而意无穷,而作者所抒发的关于生死的议论,比较难懂,必须结合东晋的时代背景来讲解。而生死又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对于高中生而言,范围太广太深,所以应该主题落在离中学生生活较近处。

2、确立学习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从三个维度出发,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说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序”这种文学体裁,掌握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一词多义。

能力目标:通过文章的简练语言的分析,学习文章中优美的文字,培养学生的文字的感受鉴赏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文章中对作者感情地变化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积极地人生态度。

3、确定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 掌握特殊的一词多义用法;

② 赏析文章优美精炼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2、分析作者的生死观。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本文的教材特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新课标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是解决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注意文言文字音、字词的理解。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音、字、词的理解、解释上。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者对生死的探讨,比较难理解,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我希望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为了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我采用讨论法,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如“头脑风暴”效应,讨论可以激发很多创意点。

作者的感情变化思路比较明确,而感情变化的原因可以用文章中概括出来,所以本篇教学我运用问答法,由老师提出问题而让学生回答,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不失学生的自主性。

三、说学法

新课标对于高中生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中指出,学生应该注重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用法和意义的积累,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在学习本篇文章,有较多的文言词汇,需要学生掌握好。而新课标也指出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所以学生应该大胆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其它同学交流。所以学生应该运用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圈画法等,运用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及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

四、学情分析

1、高二年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由于阅历较浅,学生对于生死等重大的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设疑导入,复习导入法

开头我先用设疑导入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法,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我用大家比较陌生的小篆体和繁体字“圣”字,让同学们猜猜是哪个字,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小篆圣字像左边一个耳朵,右边一个嘴巴,孔夫子曾经说过:圣(繁体)者,耳能听,口能言者。后来有很多引申义,其中一个意思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具有最高技艺的人,《抱朴子。内篇。辩问》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就是说世人把一个人有特别突出的别人所没有的技能,就称之为圣。”

“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能容易接受新知识。所以我从圣字,又让同学回顾了“圣人”“亚圣”“诗圣”等指的是谁?从而引出书圣王羲之,这就在巩固旧知识,拓展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我接着设计以下过渡语:“书圣是王羲之,学过书法的人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定很熟悉,它为书法家所景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字“飘若浮云,蛟若惊龙”有如浮云般轻盈,有如蛟龙般灵动。“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一笔一画,使人叹服。《兰亭集序》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的魅力。”

2、文体介绍

我在写兰亭集序标题时,故意漏写“序”字,以引起同学们对序的关注,接着趁热打铁分析序的写法及特点。

新课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在介绍作者时,主要由学生来介绍,老师适当进行补充。

3、课文分析

我主要进行字词的教学。字词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石,所以

我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正音、断句、字词分析(一词多义)的分析。主要是希望学生切实掌握文言文的字词,为文言文的理解扫清大意。并让学生找出每段中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第二课时

1、课文分析,情感把握。

我主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的感慨,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转而为痛,最后再发出悲的感慨。在第一段主要分析作者的乐是一种高雅的情趣。重点分析宴游环境的描写,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第二段主要把握作者内心的变化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悲的深度即千古同悲,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现实。

2、思考讨论。

让学生对于作者人生态度进行思考与讨论。这个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及自主性,能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

4、课文总结。用简短的语言把同学又带到兰亭的美景及作者深沉的思考当中,让学生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

5、课后作业布置。①、熟读文章,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句式。

②、把第一段的宴游的情况,包括人物、环境等,发挥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这个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打好文言文阅读的基础,而第二个作业,由于此段描写简洁精练而又内涵丰富,所以要求改写成记叙文,锻炼学生的文字感受力及写作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此板书以课文结构为主板书,即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序的特征,圣字的演变等为副板书,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附: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王羲之 字逸少

一、记会宴会之乐人、景、情、物

人生短暂

二、慨叹生死之痛世事无常

死生大矣

聖 圣 书 圣兰亭集

二王 记序跋引子叙事、议论、抒情

三、明意千古同悲昔人、今人、后之览者

第二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专题

《兰亭集序》

一、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因文悟言”)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 “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从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 故列叙时人。

(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的区别;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铺垫。)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朗读课文,提问:《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或者问: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的情感变化有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

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情感的。

(1)第一部分

①提问: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②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着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补充“滥觞”一词: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③出示“流觞曲水”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作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明确:看到这幅图,我们仿佛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那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他们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还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汇集此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风才算得上惠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散结合的句子。)

小结: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了人的精神品格。

(2)第二部分

人们常说 “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什么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①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那么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先不忙回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②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明确: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③重点研习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又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况且人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是长还是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尽,而且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3)第三部分

前面两部分分别讲到了“乐”和“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转变呢?

请一位学生朗诵,师生一起感受作者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①理清这部分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抒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今”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②提问: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是不是真的“悲”呢?

重点研习下面几句:

“每览”一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样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一死生”和“齐彭殇”句: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做一样”的意思。“彭祖”传说活到了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做长寿的代名词。

“后之视今”句: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教师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四)总结

“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我们脑中浮现出绿树掩映的群山、修长挺拔的翠竹,还有那清澈急流的溪水。难怪有人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第三篇:兰亭集序评课

在诵读中找回丢失的文本 在文本中找回缺失的人文

——评***的《兰亭集序》

今天有幸听了***老师教授的《兰亭集序》受益匪浅,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

亮点

一、目标设置具体得当,重难点突出。

本堂课是在第一节课时之后的第二课时,目标设置了三个:

1、掌握实词“贤”“咸”“修”“次”“盛”“信”“因”“化”“临”“喻”“是” 的意义及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2、分析文章内容及结构,体会作者的感情的变化。

3、感悟生命。

第一个目标张老师从文中抽出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翻译。只用七分钟左右的时间不仅完成了对上一节课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加之使用多媒体展示,省去了很多书写的时间。这样为本节课的后两个目标的达成做好了时间和内容的第一个铺垫。这样不仅实用,而且管用,还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从本堂课看,重点在目标一,难点在于感悟生命也是合理的。

亮点

二、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诵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诵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假如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诵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诵读最重要。可以说,不诵读,不出声诵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创造,在读中升华。本课不仅有学生的单独诵读、齐读,还有渗透在讲课过程中的教师的诵读。为后两个目标的达成又做了第二个铺垫。

亮点

三、重视文本。

我们在新课标中看到这样的反复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不难看出,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也即“教教材”的;对教材的“教”,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更何况现今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而“人文性”就渗透于文本之中。举个例子:本堂课学生对第一段的概括极准确。一个“乐”字以及学生对为何“乐”的回答正说明了学生真正融入了文本。而这也正说明了亮点二诵读的功效。

亮点

四、言文并重,凸显人文。

学习语文不要仅停留在学习字、词、句上面或者认为理解了教材内容就理解了语文。我们更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性。如果把语文的工具性比作一个机械的机器的话,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大树。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相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也只有以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只有把二者合而为一,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发挥语文的作用。本堂课的目标一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后两个目标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张老师始终贯彻了这一教学思想。加之本文适当扩展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生死”的看法,还有当下学习雷锋的号召,使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从教学效果上看,课堂的生成说明了达成了本堂的预设目标。

当然,本堂课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课件的制作要注意主题和背景的协调,要突出主题内容。在展示目标时明显背景太强了,妨碍了目标文字的识别。再就是处理“乐”“痛”“悲”时,“乐”用时太多,导致处理“痛”“悲”的时间不足。《兰亭集序》的流传不仅在于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也不仅仅在于语言的质朴清新,更重要的在于王羲之对于生死的看法及他对后人的影响。所以,更多的时间应放在处理“痛”“悲”上。

推荐专题: 兰亭集序评课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