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推荐6篇)》。
2020年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5个学科,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艺术课标标准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目标是为面向全体学生制定。不是以专业的艺术技能为核心,也不是为面向少数的特长生而定。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理解、创造而定。艺术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艺术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
从美术学科来看,新课标里明确提高了艺术学科的比例,我们作为未来的美术老师,应该看清背后的含义。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的定位,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怎么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美术地位变高了,我们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主科一样,我们要与传统的主科老师争锋。基于尹少淳老师对新课标作出的解读:“音乐、美术学科不可被消解,要保证这两根支撑中国艺术教育大厦的大柱子不倒,同时新三科缠绕其上,最终呈现出融通、跨学科的效果。艺术新课标既有大综合,也有小综合。”我认为,美术老师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向其他艺术学科学习、取经。老师应该构建的是“未来”课堂,而不在是单一的传统课堂。美术课堂不仅要有学科内的深度,也要有学科间的广度。
填空题
1.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郭熙。2.《踏歌图》是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马远。
3.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画。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帛画。
4.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5.水墨山水画之祖指的是王维。
6.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科是在哪一时期形成的宋代。7.青铜器中的“鼎”应归于哪一范畴之中礼器。
8.明代画坛上哪位画家在大写意花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徐渭。
9.“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吴道子和曹仲达。
10.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
11.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12.“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山水画章法稠密)。(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好简括的笔墨章法塑造了空灵雅秀的江南山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14.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guī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强调以画“自娱”,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诗书画的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笔墨方面各有独特创造,使画面效果更加符合文人画的理想,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新阶段,是后世文人画的典范)
15.清初四王 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元祈和王翚四位山水画家。他们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 髡残 石涛 弘仁 “岭南画派”代表画家有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16.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唐代。
17.哪位名家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以及与其代表的美学思想.李成。
18.有关山水画的理论著作《笔法记》其作者是荆浩。19.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21.哪一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夏商周。
23.在我国的画坛上,用线被称为“春云浮空,流水行也”的是哪一位名家顾恺之。
24.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为哪位画家所作顾闳中。
25.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萱 《捣练图》、周昉《簪花仕女图》、韩干《牧马图》、王羲之《兰亭》、王献之《洛神赋》、展子虔《游春图》顾恺之《女史箴图》、王维《袁安卧春图》、李思训《江泛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南朝书画家(陆探微、张僧繇);北朝书画家(曹仲达、杨子华)北朝:曹衣出水——曹仲达 南朝:张家样——张僧繇 唐代:吴带当风——吴道子 周家样——周昉 张家样——张萱 26.“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飒露紫 27.《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董源
28.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29.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陆探微
30.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 陶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名词解释
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步辇图》中国唐代绘画作品。作者阎立本《步辇图》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绢本,重设色,无款,藏故宫博物院。《步辇图》描绘了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到长安请求与唐公主和亲,受到唐太宗李世民接见的情景。作品以细致精湛的手法,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地位、身分和民族的不同特征,对人物神情性格的刻画尤为成功。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文人画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翰林图画院宋代宫廷绘画机构宋初建立,专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设有待诏、画学正、艺学、祗侯、画学生等职位。宋徽宗赵佶时又增设画学医培养宫廷绘画人材,画院制度已此时最为完备,规模最为兴盛。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活动与苏州地区的文人画流派。该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
徐黄体异五代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风格流派,即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所作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徐熙多画自然中的画竹蔬果、禽鱼草虫,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白阳青藤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白阳青藤”。他俩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南陈北崔指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他俩的人物画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换,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南北宗论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为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昭陵六骏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浙派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其中礼器是统治阶段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其品种有鼎、豆、尊、盘、钟等。
米氏云山宋代山水画派之一。又称“米家山水”。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描绘云烟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采用泼墨法,参以积墨和泼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于见笔见墨,属水墨大写意画法,自称“墨戏”。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罗可可艺术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洛可可和巴洛克风格洛可可和巴洛克风格都强调运动感,但前者追求抒情的律动,后者注重有力的旋转。相较而言,前者轻盈纤巧,极其女性化,后者雄伟健壮,充充满阳刚气。从发生上看,前者深受中国明清艺术的影响,后者与西方反宗教改革直接相关。
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永乐宫壁画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永乐宫位于山西永济县,为元代所建,其壁画规模宏伟,形象生动,线描做莼菜条,施以重彩,局部做堆金沥粉,华美异常,可见吴道子画风之影响。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扬州画派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又叫“扬州八怪”,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野兽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5年产生于法国。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哥特式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在同新古典主义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其特征是:①反对新古典主义艺术纯理性的冷静描写,主张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②反对新古典主义艺术表现的类型化,强调创作个性,主张具体描绘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③反对新古典主义推崇古代法则、崇尚传统,强调自由描绘,主张创造;④反对新古典主义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主张用光和色彩来创造饱满的艺术形象;⑤反对新古典主义雕塑般的严格的造型要求,强调画面构图的生动效果,主张奔放的笔触和有生命力的活动感。现实主义19世纪30——70年代,法国产生了强大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并涉及欧洲各国。现实主义艺术家反对艺术中的因袭保守和虚构臆造,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其特点有:①重现实 对历史题材和古典神话不感兴趣,常常直接刻画当代各阶层人物及其生活。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的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②重客观 反对主观臆造、反对粉饰现实,力主如实、客观的描绘人物和事件,不论他们是美的还是丑的。③重批判 着重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强调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鞭挞与批判,因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纽约的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多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与技巧性,反对“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以波洛克为代表。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兴起于法国而风靡西欧的艺术思潮。新古典主义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它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肃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王权、服务宫廷。①重理性。强调纯客观的描写,排斥情感与想象。② 重典型。强调普遍的典型的表现,排斥特殊的个性的表现。③重古代。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以历史、宗教和神话为题材。④重素描。注重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强调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正面律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正面律表现在圆雕中,即人物无论站立或安坐,都需正面直对观众,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表现在浮雕与壁画中,即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肩和胸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人物御龙图》此画为绢地长方形高37、5厘米,宽28百米;帛画内容是乘龙升天;《御龙图》以章线勾描设色平涂兼施渲染;这幅画技巧成熟人物形象准确神采生动,不公追求外部形貌的肖似,更注重通过对外貌的描写提示对象内存的精神气质。《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
六要 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徐悲鸿精通中国画和油画,擅长画马,技法融合中西画法,运用多种工具及风格 创作。一生创作丰富,作品有体现西方学院派手法的肖像画、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及传统中国风格的动物画、花鸟画等。
简答题
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2)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3)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4)建筑内部雕刻或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都被夸张和变形,表情恐怖、冷漠。构成中世纪艺术中特有的造型方式。
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不满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2)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3)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4)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神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凫雁的崔白体,但都工细写实、精妙入微。
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四僧”是指清初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就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海派即上海画派,指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简述“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扬州八怪”是泛指清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庙会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在艺术上,扬州八怪发挥水墨特长,以简括手法塑造物象,笔墨纵横,锋芒显露,直抒胸臆,打破了成法约束,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这些画家形成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文人写意画。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及其影响 董其昌 “南北宗论”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为我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南北宗论”同时也助长了绘画上的宗派之争,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1)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2)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雄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 2)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3)总体性、综合型很强。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有哪些?1)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精巧的结构,优美的屋顶 3)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4)鲜明、艳丽的色彩
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春秋时期,奴隶制趋于瓦解,青铜器的造型设计也开始摆脱商周以后的神秘宗教气氛,而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1)器形由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器物的纹饰也活泼多样起来,变质朴严谨为细腻新颖2)纹样形式除适合纹样和带状二方连续纹样外,新增加了网状四方连续纹样。
论述题
论述五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答题要点: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荆浩描绘了崇山峻岭,气势宏伟的北方山水。关仝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善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董源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表现烟雾溟濛,江湖纵横的江南景色。巨然山水画笔墨秀润,善绘烟岚气象,充满田园景致。
论隋唐五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 答题要点:隋代,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今传存最早的山水画,以青绿山水的风貌开创了我国山水画的端绪,并且初步探讨了“咫尺千里”的透视观。唐代山水画出现了青绿和水墨两种不同风格。山水画家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继承者展子虔的传统而发展。盛唐时期,山水画出现重大变革。诗人王维创水墨渲染山水,苏轼凭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
试论宋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特征。答题要点:北宋山水画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他们继承并完善了五代北方山水画派的全景构图形式和雄伟画风,以一种更为具体和更富于个性特征的方式创造了更加接近自然的齐鲁山水或关陕山水。李成善画齐鲁山水,寒林平远、气象萧疏,有 《窠石读碑图》传世。范宽善画关陕山水,高山仰止,气象雄伟,有《西山行旅途》传世。南宋时期,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开创了空灵雅秀的南宋院体山水画风。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用笔请劲而外露,以《踏歌图》为代表作;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以《山水四断图》为代表作。
比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观念上的差异,并举例加以说明。答题要点:与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主义美术现象有下述特点:从现代主义美术极端的自我型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从强调主观感情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如照相写实主义、欧普艺术。作品从现代主义的个体制作转为大量生产,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如波普艺术、活动雕塑。从对少数人所理解的经营艺术专项主张艺术的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如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从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创作本身这种行动代替了任何其他的意图,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如观念艺术、大地艺术。
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舞蹈纹彩陶盆: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仰韶文化,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画像石: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富于运动感、节奏感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绢本大青绿设色,51.5厘米1191.5厘米.画家在近12米20厘米,整绢上以半年的时间、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气魄和高超的技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锦绣河山.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昭陵六骏: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唐三彩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浙派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海派: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任熊、任薰、任颐、虚谷、等人,他们既学习传统,而又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简答题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而兴,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山水逐渐从人物画种而兴起.建立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如王微、谢赫和绘画理论著作,如《画品》.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对唐以及以后来中国绘画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国艺术从雅拙走向成熟的桥梁.两晋南北朝的佛教美术为什么能得到巨大的发展?西汉末年佛教就传入中国.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后战争连年不断,灾难重重,人民生活生命受到威胁,他们对于物质的解救绝望了,于是寻求着精神的解放,而佛教关于彼岸世界的宣扬正迎合了当时人民的心理,统治阶级把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大兴起来佛教美术.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画品》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点.它是西汉纪念碑群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是雕塑艺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打破旧的程式,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这批石刻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与创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崛起活跃的生命.刀法简洁洗炼,造型朴拙粗放.在整体的团块结构中,采用浮雕和线刻表现细部,圆浑中透露明确的转折.给人的感觉不浮华、不繁琐、也不矫揉造作,浑朴深沉的思想,勃发豪放的精神蕴籍于单纯而自然的外形中,造成了艺术内在的惊心动魄的气势感和运动感.用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评价霍去病墓石刻.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敦煌壁画就性质而言,大体分为1佛像画.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装饰图案,故事画.3本生故事,这也是壁画里最为重要的内容.早期佛教绘画打破物理时空的画面组织,充满雅气和装饰味的造型,豪放泼辣的线条,浓重沉稳的色调,使其艺术风格给人的感受是激动不安、阴郁而又热烈、奇异而又真实、豪爽而又多姿与和谐、典雅、静穆、真理化的希腊艺术形式成鲜明对照.就技法而言,早期壁画是外来艺术有益的因素与我国线描造型和以形写神等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西域风格又使中国是传统绘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唐代人物画家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而还不断地吸收了边区各族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不断发展.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的时期.宗教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世俗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反映贵族生活.晚唐仕女画发展,周妨《簪化仕女图》.阎立本出身贵族,一直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绘画创造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继承发展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用线劲健结实,色沉浓重,人物形神兼备.在政治上他有“应物之才”描绘重大历史题材.吴道子人物画造形上1米粉厚薄,皆见骨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2行笔相当细密.“顿菜条”式描法加强立体感,份量感,“吴带当风”之称.3吸收外来营养,使线条和色彩相互映衬.吴道子画风对后时的宗教人物画有重大影响.唐代美术发展有何特点,试结合其历史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中外交流下,唐代美术成就辉煌.书法达到一个高峰,建筑方面气势宏大,长安成.工艺驰誉世界“唐三彩”.陵墓雕刻,佛像雕塑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绘画方面.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后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在晋以后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盛都有新的发展.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唐代十位画家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方,尉迟乙僧(铁丝描),孙位,山水画家,李思训,王维,张澡,画马画家,韩干.风格各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意义.这是唐代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鉴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两者协调,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五代绘画发展的面貌.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精神的解脱.绘画上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山水方面画家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花鸟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宗教画相应衰落.人物画继承唐遗风,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能反映揭示社会本质.院体画和风俗画出现.北宋前期山水画家.李成《晴峦萧寺图》为远、近、中三阶段构图可体会出他的作品“气象萧疏,烟林情矿,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鲜明风格特色.关同《读碑巢石图》他画山石,多用湿墨皴染,明快透明,有烟岚轻动之感..范宽《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典范,此画给人以山势逼人之感.1是构图,主峰巍峨浩大,面积占画面三分之二,而逼近画面顶端,威压感,下呈现出承受主峰质量给人紧张感、空间感、运动感.2用笔用墨近似江南画风,体现体积感和重量感.郭熙《早春图》季节感强.宋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派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写关陕风光;南派董源《萧湘图》、巨然《秋山问道图》写江南山水.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的基础上,再现山水气势,壮美的山川景色,都创造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以抒写千变万化并具有个性的诗意境界,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优秀范例.宋徽宗赵佶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也是绘画艺术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艺术创作是他帝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却是一个有相当艺术修养和艺术才能的艺术家重视翰林图画院,经常参与艺事活动,他的花鸟画,有不少作品流传,且风格多样,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花鸟画兼收并蓄的迹象.赵佶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以及书体对后世都有影响元代书画家,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赵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书法史上宋四家米芾《山林集》行楷、行用笔俊迈豪放,沉重痛快,极受推重.黄庭坚;行书《松风阁帖》,草书《诸上座帖》用笔侧锋取势,结体奇险,独树风格.蔡襄《茶录》《蒙惠帖》善于楷、行、草端庄稳健,精丽温淳.苏轼;楷书《醉翁亭记》行书《洞庭春色赋》崇尚意境.宋代黄筌富贵,徐熙夜逸的风格差异.不同艺术风格.1师承关系不同:黄师承唐代的薛稷、所谓“正统派”.徐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2题材不同:黄多取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徐善画自然中禽鸟、花竹、草虫蔬果.3表现技法不同:黄妙在赋色.用笔级新细,殆不见墨迹,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以“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4格调不同:黄的绘画,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生趣.徐随自己的意愿画新鲜的题材,并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俩人两种美学风格,两人社会地位,环境思想态度不同,风格也不同.南北宋山水画在构图以及空间处理上的不同特点.北宋山水画以雄壮、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秀丽、工整、优美胜,两美并峙,各有千秋.两宋文人画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南宋四家”,分别叙述其艺术特点.李唐、山石用“大斧劈皴”笔势雄阔,畅快淋漓,构图采取近景以角,起“开派”的作用.刘松年、画风工整,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马远、画面简陋,全景不多.山石用大斧劈兼水墨皴,也兼用钉头鼠尾的皴法,笔势锋利严谨,方便有力.画树多用焦墨,秀拔多姿.夏圭:在用笔上好用秃笔,点笔和夹笔,墨线气势起伏,落笔速度大而轻,尾端呈现尖状线条,富有变化.宋代李公麟是卓越的人物画家大师,学识修养极深,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绘画表现广泛,形式上为了摆脱甜腻华艳的世俗习气,达到生、冷、敛的艺术效果,他探索“白描”这种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朴素、精美的格调.他用线既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王曦之行书《兰亭序》《快雪时晴贴》,草书《初月贴》.精研笔法体势,博采众长.增损古法,载成新意,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始了妍美流变的新体,被后世誉为“书圣”,善行,草,字势雄强多变,为历代学书者所追随.兰亭序:著名的行书帖.为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引酒赋诗写序.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赵孟頫对元四家的影响.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元代赵孟頫书法上艺术成就:画院制度完备.它既是创作机构,也是培养人才的任务,画家地位提高,按职务设画学正、艺学、待诏、柢候、供奉、画学生.多数通过考试录取.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取士标准,不仿前人,重构思.元四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山高隐》、倪瓒《松林亭子》吴镇《松泉图》.表现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3与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元代花鸟画有王渊、陈琳、李衍、柯九思、王冕.一部分画家继承了宋代院画刻画严谨的传统并加以变化,重墨轻色,勾勒点染相结合的水墨花鸟画有所发展,呈现出花鸟画由宋的严谨、精美画风同明清的文人写意画风转变的过度特征.特别是梅、兰、竹等创作母题,因暗含着儒家的理论学和道及禅宗哲学精神,而为文人画家们所厚爱.这些题材被广泛地喜欢并经久不衰,还在于他们的外部形态最能用书法的线的精神.书画统一性特征.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创立者想通过从唐至明近千年的山水画的分析总结,用艺术风格分流派,并加以褒贬,以建立绘画的新风格和绘画批评的新标准.竭力抬高文人画,贬底南北朝以上的院体画和青绿山水画体系.南北宗论有片面性只用两个流派去归纳,难免有自相矛盾,牵强附会,评价白当之处.应该肯定董其昌做出的贡献.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鉴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明代吴门画派苏州远在唐代就是繁荣的都市之一,为各种艺术活动的集中地区.明中期以后,吴门画派在此兴起.沈、文、唐、仇的出现不仅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标志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他们以在野士大夫、文人学士的角色,有着不大受约束力,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上,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以一种新倾向,接近世俗生活.明清美术1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的主流.2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与“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4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清“四王”与“四僧” 弘仁、石溪、朱耷、石涛.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变,不但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为另一创新派.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朝画家,明亡后,隐居为僧,绘画用高度强烈的笔墨效果和象征手法,抒发他高傲、冷漠、苦痛、仇恨、轻蔑种种不满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个性突出.以枯老连绵而豪放畅快的笔墨,表现荒凉、野寂之境.号八大山人取于“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大于我也”之义.视为生平落泊,在苦难中升华的自我肯定.石涛师法自然,大胆突破前人的种种规范,创作出大量新颖独特、千情万态的优秀作品,为山川造像,为山川传神,他的山水画十分着重形式美,善于用点.在艺术上有很深刻的见解,著有,概括起来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 “有我”,一是“一画”.抨击了复古的陈词滥调,艺术贵在创新,抒发情感、给清代绘画带来了生气.清四王王时敏,画风虚灵松秀,墨气醇厚,然而气势薄弱.王鉴讲究布局,程式化重.王荤,取法自然作品生趣和真实有传统.王原祁,常以渴笔焦墨,层层皴点擦染.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艺术风格和手法迎合当道者支持为正统派.清末的“上海画派”.19世纪末,在民族矛盾和中西文化的激烈碰见下,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首先在沿海城市兴起,画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外来艺术思想,以一种新的视野和心态进行艺术创作,上海画派是继承扬州画派之后的一支绘画生力军,他们既学习传统又学习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绘画作品充满新鲜活泼的生气,在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对后时影响很大.“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婵、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这些画家大胆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摹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些人的艺术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在他们的绘画中又有某些共同点,借于书画发泄失意并诗,书,画结合,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浙派在浙江钱塘形成一些画家如吴伟,《溪山鱼艇图》豪放挺健.蒋嵩,张路等人.有戴进《秋江独钓图》《风鱼归舟图》他继承古人传统,而不被成法所拘,创新意,多作斧劈皴,笔墨灵活多变,风格以挺健苍劲取胜.顾恺之《洛神赋图》1东晋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图场面宏大,画家细微的观察竭尽全力对各种细节做精微、严密的描绘.全图巧妙地安排开端,高潮,收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能唤起人们无穷的思绪.阎立本的《步辇图》。(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王蒙《青卞隐居图》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沈周《庐山高图》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唐寅《孟蜀宫伎图》(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唐史读后感
自然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罗马史读后感
今年的4月21号,教育部印发了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标准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实施,同时也将影射未来十年的教育升学考试。在今年的新课标中,艺术课占总课时比例9%-11%,与旧课标的占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丰富性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印发,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艺术与其他学科、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性,加强跨学科教学,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课程结构将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更多艺术课程内容。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新课标整体规划不同阶段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四、增强指导性。新课标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围绕核心素养和开展项目式、问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五、加强学段衔接。新课标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美术教育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应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间接性。
那么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对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大概念引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跨学科素养、美术知识技能等等,不断学习,摸索出经验,逐渐去适应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要求。
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它指向的是素养养成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新课标与现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课标中论述了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性质:“美术学科是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可见美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四个艺术实践-二十个任务”。即美术学科课程的框架设置,始终保持着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将原来的“图像识读”融入到“审美感知”,体现了核心素养更加综合和浓缩;其次艺术课程的课程总目标融入了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又以艺术课程总目标为依据,每个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又通过任务落实核心素养,体现了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趋势;最后四个艺术实践(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与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相关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化
学业质量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与总目标相关联,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可测、可评的方面,也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学业质量清晰明了的规定学生学习之后将“知道什么”(事实)“理解什么”(概念、内涵)“做到什么”(实践)“学会思维方法”并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独特性
在逐渐重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上,美术学科要以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由此教师的美术技能作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贯通和发展别的。
期盼美术新课标已久,当看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后困惑也很多。今天,通过观看《美术新课标美育新征程》各位专家老师们对新课标的解读报告,解开了我心中关于实践新课标的诸多疑惑,让我更加清晰地明白了“如何教,怎么评”。
艺术核心素养的重点指向,是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体悟,以及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结果导向。这对我们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理念转变。应该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更加注重关注个性的需求以及与之联系的生活逻辑,从而整体提升元认知教学理念的“大概念”。
其次是素质提升。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应该具备美术素养、人文素养、教学素养等。如何才能具备这些素养?关键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课程领导能力,教学创造能力以及美术综合能力等。
再者是评价升级。艺术新课标强调体现艺术学习特点,要求优化评价机制。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怎么合理评价?朱敬东老师在报告中,就强调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评价原则:坚持多主体评价,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通过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美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