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音乐作业的优化设计(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音乐作业的优化设计(范文5篇)》。
小学语文作为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基础,是学生打下文化根基的重要阶段,而作业能够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夯实学习基础。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布置小学语文作业
一、以“动”贯穿过程,激活潜能——活动式作业
活动式作业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由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作业从写的单调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写、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更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
(一)查一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查资料的好习惯。例如:学了《麋鹿》后,布置作业是让学生查找麋鹿是怎样生存的,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找一找,让学生处处留心,语文作业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找店名、街名、路名、广告牌匾及宣传横幅中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然后在班上开设错别字医院,请学生来当“大夫”会诊。
(三)画一画,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如学了古诗后,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画一幅图画,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诗的意境。
(四)录一录,让学生欣赏到、听到自己的声音。利用录音让学生自己自己复述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讲述小故事等。课外活动时在班上播放,评出“金话筒”奖。以激发其兴趣,满足其表现欲。从而充分调动其对作业的积极性。
(五)做一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办手抄报、墙报,为学校广播室写广播稿等。
(六)问一问,拓宽知识面。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野,到公园、到展览馆,向菜农、向花匠、向长辈询问、了解有关知识。用“触摸、感受”的方式完成作业。
(七)演一演,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牧童和狼》、《负荆请罪》等,这些课文的作业就是自导自演课本剧。
二、自由选择,释放心灵——自主式作业
情趣是乐学的条件和基础,乐学是情趣的体验和目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针对每个层面的学生和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等组别,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如:学习了苏教版《安塞腰鼓》后,设计了如下作业:
A、爱写字的你,不妨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
B、爱画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意境画一幅优美的击鼓画。
C、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录下一盘磁带。
D、爱探究的你,查阅资料寻找其它作品中描写腰鼓的文章,并在班上交流安塞腰鼓与其他的腰鼓有什么区别。
E、爱写作的你,不妨结合课文中那一幅幅激烈的画面,写一篇小文章。
以上五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任选二三项。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写、画、读、查、讲”等形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
三、借“创”来彰显本性,放飞个性——个性化作业
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以学生自我体验和个性张扬的形式来完成知识的内在生成。因此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个性化”作业。
如学了《草原》一课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是这样布置作业的:“读懂了这篇课文,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特长的作业并完成它。”3天后,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在作业本上用漂亮的钢笔字认真抄写了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有的用水彩笔绘出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有的交了一盘自己录制的情感深厚的朗诵磁带;有的把课文中的蒙古族人民热情待客编成了故事……这些作业设计融音乐、绘画、创作、朗诵等为一体,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
一、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语文作业是检验学生上课效率,巩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成绩,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就必须重视起来。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作业负担重。作业太多导致学生没有精力去创新、去发散;第二,作业体系不健全。作业设计在课本知识、能力培养、思维开发这三个方面的锻炼中不够全面,有分散和重复的缺点;第三,作业布置不合理。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具有差异性。但大部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大锅饭”的做法,所以有的学生“不够吃”,有的学生则“吃不下”;第四,涉及知识面不广。语文绝对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与其他学科都存在联系,与其他学科都存在交叉点,只有挖掘出这些联系和交叉点,语文知识的学习才会更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但现实作业的设计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第五,学生应付作业,敷衍了事的例子屡见不鲜,老师从作业中也无法获悉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就对成绩的提高无从下手。因此,要想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业是核心环节,我们必须正视起来,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
(一) 精简数量,提高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作业布置的数量过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习达不到预期成效,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应付心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尽量要做到数量精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生字词,在学过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做识字卡片的形式对生字词进行再认,通过与同伴或父母互动检查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师没必要布置字词反复抄写。再比如课文中的好段落,学生在背诵之后,让学生自己找找难写的字词,用自己的方法把他们记下来,没必要布置反复抄写整个段落。这样布置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形式多样化,发挥主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確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与多学科的知识相渗透。这样既符合了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例如在学习了课文《秋天的雨》后,可以在课下与同学结伴去校园中或田野里观察秋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收集相关物品或用唱歌、画手抄报、角色扮演等形式将自己对秋天的理解与大家交流分享,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所带给我们的关于秋天的信息。这样,学生可以开动脑筋、走近自然、尽己所长,用多样的形式来完成这份作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三)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实用性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其弟子陶行知在此基础上又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可见教育与社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从而体现其实用性。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后,让学生到自然中亲自去观察爬山虎的生长变化过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能培养学生积极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积极观察探索的良好习惯。再比如过春节时布置收集春联以及记录过年习俗的作业;过中秋节时布置观察中秋节习俗,积累有关中秋佳节的诗句的作业;过重阳节时布置学生为家里老人过节并记录其感受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比机械的作业可以更有效、更密切地联系社会生活。
论文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项功能。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初步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探讨了优化的策略,尝试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作出一些努力。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旧式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现行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笔者经过对100位来自不同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小学生(18人为1~2年级,30人为3~4年级,52人为5~6年级)及21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得出现在小学语文作业存在如下问题。
1.作业量普遍过多。
为了“检测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类似于《每课一练》、练习卷等,让学生叫苦连天。在调查中发现,有76%的中高年级小学生反映每天要用30到40分钟来完成语文作业,而部分基础不好或是写字慢的学生则用时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作业则相对较少。
2.题目质量偏低。
①内容局限,形式单一,没有趣味。调查结果显示,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内容中大部分是带有简单记忆性质的知识巩固题,应用实践题寥寥无几。最常见的题型有:抄写、默写,组词,造句,填空,背诵等,有些学生甚至一听到“回家作业”,就说:“又是先看‘拼音写词语’,然后‘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对题型倒背如流的现象也折射出现今语文作业的单调和重复,这些机械枯燥、要求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日复一日地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文的热情,而且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很少有学生能通过这样的作业练习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技能。
②作业布置一刀切,缺乏相对层次。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③作业内容多为现成的。86%的学生反映目前所做的作业主要是教材和练习册上的;95%的教师平时会布置配套练习册上的作业,只有10%左右的教师经常会自编习题。现成作业虽然为教师省时省力,可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始终有益,首先市面上的教辅或练习册质量良莠不齐,当中的题目时常会出现过难题、过易题,甚至错题、超纲题等;其次设计作业必须做到结合重点、结合难点、结合学情,而现成题形式单一呆板,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设计,不能预计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另外这类题基本都是学生独立做,学生互动交流、分工合作的机会不够。
④应试教育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受调查的21位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承认,他们的作业都会涉及到需要考试的知识点,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解题能力,69%的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一点。当然练习设计是应该考虑考试要求的走向,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全以应试的标准对待作业的观念实在需要改变。另外根据观察和访谈发现,尽管小学生对于传统的作业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类作业,当笔者设计了一些新式的题目,如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带有较强的消极、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完成质量上看,也是非常的不如意,鲜有出彩的作品。天真活泼的孩子沦为没有个人思想的“做题机器”,要扭转这种畸形的态势,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综合来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量大,内容乏味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和思维训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应试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无奈,失去了作业本真的意义和效果。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针对以上调查、观察结果及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几条策略,以提高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1.精简作业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调查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而产生烦躁情绪,做作业也是应付敷衍,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有51%承认不能坚持认真专心地完成作业。著名的学者洛克曾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对于作业也是这样,做得越多,效果却不一定越好。因此,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适当、适量,单科作业不要超过15~20分钟,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相协调,以保证达作业总量的适度。特别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在保证他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2.提高作业的质量。
①形式要多样化。整合多学科,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要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做、唱、画、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将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同时将单独作业与合作作业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陶冶了情操。讲究发展性。40分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可设计延伸阅读:如读完叶圣陶的《荷花》,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可创编课文:教师可依据课文特点,设计续写、改写、仿写等小练笔,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又开拓了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如笔者将《小鹿的玫瑰花》课后作业设计为改写故事,导语是:假设小鹿没有把脚跌伤,而是亲眼看到了栽种的玫瑰花开放,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你可依据课文描述,也可凭自己的经验描绘一下玫瑰花怒放时的样子,并想象小鹿此时的心情、感受、行为等,写一段话。
②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独特的个体,知识基础、学习需要、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可把作业分等级:A类作业比较基础,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属于必做题;B类作业相对较难,可设计一些观察探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是探究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
③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因为只有教师能准确地了解和认识授课情况、学生特点,所以任何教辅、练习册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决非从教材和练习册上随便找几道习题让学生做做而已,笔者认为,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认真地自编题目或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选择。教师应充分注意作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重点选择那些能够紧扣教学重难点和极易被学生忽视或做错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一道或几道题而掌握一类题,尽量减少同类题的`重复,提高作业效率。
④巧妙改变应试类的传统题。由于目前考试依然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最关键标准,所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还是非常必要,而且学生也无法立刻适应新式题型。所以也要关注传统题的设置,但要注意与素质培养相平衡,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常规作业与特定作业相结合。常规作业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完成时间可灵活安排。内容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背诵几条格言警句或谚语、歇后语,每周能至少熟记一首古诗或词。特定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布置的配套练习。两者相结合,若能长期坚持,集腋成裘,必有丰硕的收获。改变传统题的展现方式。比如造句,一直以来的形式都是直接给出某个词语,学生常常会为理解词义或创造一个怎样的语境而想破脑袋,所以造出来的句子过于简单或是干脆使用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忽然,天下雨了。”(用“忽然”造句)“我家门前开过一辆火车,况且况且况且。”(用“况且”造句)等类似的例子让老师捧腹的同时也颇为无奈。笔者觉得可以将造句题做一些改良,如: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的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四、结语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此,笔者仅提出了个人短期的一些观点,其中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有更多探讨。
浅谈小学音乐作业的优化设计
【摘 要】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小学音乐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小学音乐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复习对于巩固知识,获得新知具有重要意义。作业是复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做作业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掌握学情,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小学音乐的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优化小学音乐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层次性
音乐作为一门才艺性的学科,测评学生学习的成果是根据学生的才艺表现来决定的。才艺水平的高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导,并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方面:基础练习、经典音乐鉴赏、音乐创作。教师在进行基础练习的音乐作业设计时只需根据音乐大纲教学要求,给学生设计一些相应的音乐练习,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完《两只老虎》《新年快乐》等儿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反复演唱,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基础训练,并帮孩子录音,这样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巩固课堂知识。这个过程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掌握情况,并发现孩子兴趣。
基础练习仅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若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让学生学会对经典音乐作品鉴赏。经典音乐作品对学生学习音乐以及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典音乐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得到激发,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给学生设计有关经典音乐作品鉴赏的家庭作业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从小接触高雅艺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气质。音乐作业设计也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作业设计时,要布置一些创作音乐的作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家长为孩子报了音乐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乐器,因此教师布置创作型音乐作业,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第二课堂学习的乐器进行音乐创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二、发挥表现性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会有厌倦心理,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喜欢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可。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例如:教师可将课上前十分钟设定为“音乐纵情演绎”时间。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先给学生确立下节课课前十分钟的音乐演绎主题,并让学生自己结组,教师要强调结组时每个小组要注意人员的搭配,优势互补以求团队合作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学生全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在课下排练,每个小组可以成立一个小乐队,利用自己在课上学习的尤克里里、吉他、钢琴、葫芦丝等乐器进行音乐伴奏,然后乐队里再挑选一个主唱。经过课下努力训练,学生便可以正式登台演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音乐才华。乐队式的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的具体应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学习得到改善。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个人音乐演奏”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放宽条件,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选择要演奏的曲目,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策划自己的演出。例如:在学习完民族歌曲演奏时,教师可以设定以“民族歌曲”为主题的个人演唱会,通过学生的个人演奏,教师可以验收学生学习的成果,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改善。
三、突出思维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音乐虽然是一门技能型学科,但同样需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思维方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要实现这两方面就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各种音乐作品,从中体验作曲人的创作初衷和演唱者如何抒发音乐曲目中的情感。戏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也有灿烂的戏剧作品。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研究戏剧的角度出发,更深层次地发现戏剧中传达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另外,研究戏剧也可以采用中外对比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普及,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快捷的速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上网查阅有关戏剧的资料,如:通过查阅戏剧发展史、戏剧演唱的方法技巧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戏剧文化、演唱戏剧奠定深厚的基础;让学生本着研究的视角探索戏剧这种别样的音乐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戏剧演唱,同时对于其他的音乐形式的学习也起到了好的启发作用。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也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纵情演绎;另外,通过研究音乐作品让学生发现音乐魅力,研究音乐本源。
摘 要:小学作业设计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所以优化小学作业设计意义深远。本文从作业设计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我国小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语文科目提出了优化小学作业设计的建议,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创新能力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作业的目的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扩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发展他们的智力潜能。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与特定活动相关联的,对小学生而言,作业是与创新能力相关的重要活动。因此,本文认为,优化小学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对小学作业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确立和稳固。
那么如何优化小学作业设计呢?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小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作业设计成品化,作业练习一刀切,作业练习以应试为导向。
1.作业设计成品化。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练习册、习题集等成了老师们直接现成的选择,老师们倾向于不加思考地将这些资料作为作业,少有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贴近学生生活地去设计和布置作业,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作业感到乏味甚至“毫无知觉”,使他们难以产生联想、难以积极思考,当然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
2.作业练习一刀切。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爱好等方面是呈现出差异性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学生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可能学习优秀的会认为很简单而草草了事,成绩欠佳的则会认为太难了,自己不会做而产生恐惧、抵制等情绪。所以,对所有的同学搞“一刀切”,不因人而异地设计作业,是难以让不同的学生都产生兴趣的,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原动力。
3.作业以应试为导向。期中考试考什么?期末考什么?毕业会考考什么?当这些成为老师们所唯一关注的话题的时候,一切都会围着考试转圈了,在作业设计上就表现为:布置大量的习题,强调重点知识点,强调标准的解题步骤和标准的答案。
那么,鼓励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结合生活解题这些呼吁也就被撇在一边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日复一日的习题中逐渐枯萎了。
二、优化作业设计以培养创新能力
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为了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本文认为有不同的作业设计模式可以借鉴。老师可以有比例地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乐趣、丰富知识、增强运用和创新能力。
1.操作型作业。操作型作业是指以动手制作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动手能力为目的的作业类型。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运用此类作业。例如,讲授到《巨人的花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文字所描述的画面绘画出来,或者让学生自由形象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学生们相互合作,分成小组,最后将他们的绘画贴出来,以起到自我评价的作用。这样的作业,显然可以增强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
2.观察性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自由描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并组织讨论,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比如,学完《神奇的张家界》后,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学生到张家界(或者学校附近的山地景观)实地观察,让他们观察、感受并思考这些景观神奇在什么地方,并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神奇的景色。这样,他们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文字景色”了,而是亲身观察到的,并加入了思考和探索,也就是说他们学到了新的东西或者在尝试接触新的东西,而这不就是创新么?
3.调查型作业。调查是增加学生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比如,可以带领学生们到乡村,让他们看哪些植物是知道名字的、哪些是没有见过的、这样,他们的思维就活跃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无形之中创新的素质也就积累起来,持之以恒,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就不再是空谈。
优化小学作业设计关系到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真心希望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们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尤其是作业设计上的优化,逐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此,我们要满怀信心积极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顾少志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J],2009,5(2):686-687。
[2]唐瑞军小学作业设计与练习的时效性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南京,2006:3-5。
[3]束素芳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导向作用.江苏教育报[N],2011,11,18(003)。
[4]高爽谈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J],2010,10(2):676。
[5]熊t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江苏教育报[N],2011,9,22,(005)。
小学音乐第二次作业
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生活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观点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而音乐欣赏,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由于这些心理活动在欣赏中的相互作用,能在欣赏者心灵中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因此,它在开发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能力与习惯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
童年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游戏的时期,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带有趣味性的或拟人化的歌曲和有情节的乐曲,欣赏教学主要是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选择材料和教学方法施教。如: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该曲以儿童为对象,作者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生动、活泼,很适合儿童审美的身心特点,寓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乐曲中有行板︱b3 3 7 3 3 7 ︱b3 b7︱)这句乐句跳跃的节奏、轻快向上的线条,明亮的弦乐音色就像小彼得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我们面前。长笛清脆的音色像鸟儿清脆、婉转地啾啾声。双簧管有点沉的音色正好是小鸭子摇摇晃晃滑稽的形象,乐曲运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奏出不同的旋律、节奏、音型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既生动又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逐渐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音乐作品,并逐渐形成带有个性特点的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他们渐渐地不满足天真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这样的音乐作品。因此,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能力,形成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等探讨、认识并逐渐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主旋律、和声、曲式、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及情绪,使学生音乐教室体验的程度不断深入。
二、善于运用探究型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小学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音乐教室教育教学要提倡探索性,而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
师在音乐欣赏课中应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探究型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有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音乐课堂欣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欣赏的音乐进行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表演等探究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三、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大大增多,我国的音乐也逐渐形成多元化,民族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民间民族音乐逐渐消失,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音乐工作者都感到非常无奈和痛惜,同时很多音乐研究工作者都再努力想方设法到民间挖掘、研究我国的民间民族音乐。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音乐课欣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各民族都有自已的文化,也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加上各国文化交融下生成的新生音乐,现代音乐呈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就我国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音乐都不尽相同,我们想通过某人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另外音乐的体载、演奏形式,演唱特点的多样化,都决定我们不可能亲身亲历。这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特别是英特网的出现,将大大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喜欢动画形式的音乐作品,音乐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定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形式多样,上得有声有色。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很多曲子都很好非常具有表现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让学生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在片中的运用。音乐随生动的情节而变化,加上漂亮的画面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寻求最恰当的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目标,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
推荐专题: 浅谈小学音乐作业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