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2-11-07 12:22:5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学,使教师多了一个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从而优化了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使幼儿在可视的、直觉的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并主动的状态中提高多种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园 语言教学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信息技术恰恰为教育资源开阔了一个广大的空间,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操作灵活简便等特点。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标准的发音,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下面就来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一、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助推器。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语言活动中常常兴趣很浓但又很快失去。因此,维持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课件具备了色彩鲜艳、新颖多变、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特点,教学中教师把教育内容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并录制成配乐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能唤起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例如:儿歌《美丽的大海》,为了让幼儿领略“大海是一个奇妙的世间”,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好奇、神往之情,也便于熟悉、记忆儿歌,一开始便向他们展示了美丽的大海。于是,那蓝蓝的海水,海鸥在飞,海浪在沙滩上“跑”,小飞鱼飞得高高的,鲸鱼在喷水,星星鱼在一闪一闪,海葵花正在开放……再加上好听的音乐,悦耳的朗诵,这一切俨然把孩子们带入了那美丽无比的大海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等,这些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脑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二、突破活动重难点。

3—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还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幼儿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运用录像或FLASH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难为易,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如大班词汇学习“井井有条”,这个词语对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井井有条的意思有两种含义:

1、物品整齐而又有条有理。

2、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可孩子们理解为就是“物品摆放的很整齐”,有的幼儿说:教室里的桌子排放的井井有条;有的说小朋友排队排的井井有条,幼儿只片面的了解了词汇的意思,教师怎么解释也不见效。问题出来哪呢?原来井井有条这个词汇表示的是一个动态的词汇,这些动态的词汇光靠教师讲、幼儿听的形式是不能使幼儿掌握的。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使得幼儿对词汇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师给幼儿放映幼儿有序洗手的录像,让幼儿知道。井井有条的洗手就是:先卷袖子---打开水龙头把手冲湿---打香皂---搓手---打开水龙头把香皂泡冲掉---关上水龙头---擦手。给幼儿放映排队的录像,让幼儿看到一个动态的过程;给幼儿看喝水的过程:先拿水杯---再打开水龙头---两只小手端水杯到指定位置喝水。每一个小朋友都按照这个顺序做事,安安静静,不打闹,专心的做事情,让别人一看觉得大二班小朋友喝水特别有秩序,这样就叫做井井有条。幼儿通过录像清楚的看到这一过程,从而轻松理解了词汇。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的学习。

三、激活幼儿创造性思维。

儿童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创造性思维较多地表现出情境性、兴趣性。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创设真实的情境,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去构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极大地激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大班进行诗歌《家》的教学中,幼儿的理解和仿编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打不开思路。这时,我们出示了利用多媒体制作的有关动物习性的动感课件,将诗歌中的小动物和家的情境再现,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和家的情境再现,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和家的紧密关系以及深厚感情,并提供一些幼儿熟悉的创编素材:小熊猫、小蜜蜂、小蚂蚁、小象等生活片段,以此来扩充教材内容,加大幼儿信息量的获取。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定格,设置疑问,如:月亮、太阳、星星的家在哪里?青蛙的家在哪里?小马的家在哪里?顿时,幼儿的创造欲望激发出来了,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创作仿编的诗歌非常丰富、有趣,如“金色的沙滩是贝壳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长长的火车是旅客的家,美丽的樟树是我们的家”等。

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寡言少语;有的幼儿天性外向,说起话来落落大方;有的幼儿生来羞怯,看见外人不愿说话。这样一个班级的幼儿群体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便出现了强弱两极。如果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图片等简单教具,那么幼儿群体在语言表达方面会呈现向弱极运动的现象。因为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多媒体课件是由美术、影像、音乐、语言等多种效果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媒体,它突破了传统教具的单向性和功能的单一性,将多种功能糅合在一起,能形象地展示日常生活中难以看到的事物或现象,还能将文学作品中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情境化、故事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为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的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例如,多媒体课件《森林选美会》展示了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参加选美的故事。熟悉的动物形象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这场“选美大会”当中,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陈述理由,选出自己心里认为最美丽的动物,有的甚至互相争论起来,其教学效果,绝非仅仅依靠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又如:《神奇的手》一课,目的是教幼儿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把教学内容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幼儿被这些能走、能跳、能跑、能叫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幼儿根据这个场景说一句完整的话。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语言活动当中,使幼儿群体的语言表达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

在语言活动中,欣赏优美的散文诗及儿歌也是幼儿语言活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朗诵,能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及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力。教师通过传统的图片及朗诵等教学方法,不能完整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和内容,影响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我利用了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和创设教学活动所需的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他们美好的情感。如诗歌《春雨》,首先,画外音是滴答、滴答的下雨声,接着是配乐诗朗诵《春雨》,同时相应的动画画面也依次呈现在荧屏上:春雨下着,种子从泥土中长出小绿芽;梨树开出了小白花;青青的麦苗慢慢地长高;小朋友拨撒种子在种植。这一幅幅形象、生动、美丽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配乐诗朗诵,立刻将诗歌的整体意境呈现在幼儿的面前,给了他们极美的视、听享受。孩子们都发出哇“哇”的惊叹声,不由地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优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通过多媒体的操作,他们很快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当我提问下小雨了,有谁在说话时,孩子们马上告诉我: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接着我又问:他们是怎么说的?同时,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定格,孩子们相继说出种子发芽、梨树开花、麦苗长高、小朋友种瓜的诗句。当我完整地操作时,他们已经能跟着朗诵整首诗了。多媒体课件将诗歌意境、内容和语言整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美的感染下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用语言、动作去表现自己对诗歌美好意境、美好情感的感受。这种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又如学习散文:《秋天》,前一部分描述了秋天美丽的景象。这时,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片的枫树林,天高云淡,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的果园,到处结满了秋天的果实。随着美妙的音乐,从树上飘落的树叶如彩蝶飞舞,特别惹眼。此时,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菊花婀娜多姿地竞相开放,每个幼儿看到这里,都不由自主地发生惊叹“好美啊”!当幼儿完全被文学作品中美妙的意境所吸引时,他们美好的情感也被激发出来了。这为幼儿以后的讲述、表达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将继续开展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提高多种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利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C] 同心出版社 P11 2006

[2]李庆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四期

[3]何克抗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124 2009

[4]洪文锋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课件制作[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115 2004

[5]黄荣怀 信息技术与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98 2006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s("title_top");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0-12-14 10:16:45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s("content_top"); 日历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推荐度: 对偶的作用 推荐度: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推荐度: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推荐度: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幼儿园的课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和挑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而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我们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的吸引着幼儿,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幼儿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日益综合化和现代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浅谈几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幼儿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在导入部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幼儿园大班开了一个联欢会,可热闹了,有的小朋友在唱歌,有的小朋友在跳舞,幼儿园为了办好这次联欢会买了好多的水果,准备分给所有的小朋友,可是到了最后,有的水果还剩很多,有的水果却已经没有了,于是,有些小朋友不开心了。动画型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通过刚才的故事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会有小朋友不开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组织幼儿讨论,从而揭示课题,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着幼儿的感官,把幼儿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引发幼儿想象。除了故事情境的导入外,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创设各种各样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大班教学“认图形”时,我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带了几位图形朋友来,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象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有乡村的小屋,烟囱里还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有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曾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和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证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可见,恰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例如,教学简单的加法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是幼儿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这时在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边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引发了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目标。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思维过程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幼儿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幼儿的潜能,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更加强有力的认识手段,有助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以“认识人民币”为例,这一课主要通过“认识元、角、分”,人民币间简单的相互进率,“实际购物”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认识元、角、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一副热闹的购物场景,由此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通过屏幕显示放大的人民币,幼儿基本上已能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人民币,并且知道了人民币间简单的相互进率,接下来就要进入模拟的网上购物了。网上商店里有好多小朋友喜欢的东西,有吃的(如可乐、糖果)、有玩的(如娃娃、汽车)、有用的(如铅笔、橡皮),还有一部分钱,选中你想买的东西,然后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如果钱付对了,东西就是你的了,当然付错了就不能购买。孩子们活跃的思维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将数学中抽象的东西,通过图象、动画等具体形象表现出来,使幼儿的学习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有利于幼儿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发展思维想象能力。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能启迪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就会事半功倍。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操作不够规范而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教学中,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介物,通过演示,引导幼儿进行正确实践操作,使知识结构的某种逻辑关系得到具体形象体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例如,在教学“统计”时,通过故事导入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学生爱吃水果的情况。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水果,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电脑会将全班幼儿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幼儿学过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幼儿可以将上面的水果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也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电脑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水果的个数。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幼儿,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对于幼儿园来说,完全由幼儿来进行操作还不能实现,但是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课堂上的运用确实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传授的知识,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提高和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

河北蒙中

【摘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别对广大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策略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学科整合 直观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健平:《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7期;

2、新课改,信息技术教育与你同行 蒋联明

第四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既是一门文字,又是一门艺术。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功能,幼儿的各方面语言能力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而传统教学是以听、说为主的被动式教学,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提高;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进行“以幼儿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帮助幼儿主动去学习如何说、怎样表达。

关键字:幼儿园 语言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1、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既是一门文字,又是一门艺术。

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没有一样是离得开语言的沟通与表达的,从而语言就成了一门技巧。会说话的人就会让人感到春日般的温暖,而不会说话的人就会让人感到冬日般的寒冷。流传青史的诸葛亮曾经在赤壁战争中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兵。”从而可以见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在与人交流中,语言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以学会说话就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语言。

2、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情感、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实现,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功能,幼儿的各方面语言能力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在此阶段,如果给以适宜的丰富刺激,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幼儿的语言发展就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较前一段有所飞跃。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者在这阶段给孩子一些不恰当的示范或指导,那么因而很可能在将来出现语言障碍,或者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来讲思维混乱的幼儿,语言表达也缺少条理性;思维能力强的幼儿,语言表达则顺畅自然。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

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一生的发展。可见,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传统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语言教学以听和说为主

传统的语言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以听和说为主,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语言教学应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同时为幼儿创造运用语言的环境。

2、被动式教学

教师在台上讲,孩子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早已落伍,其教育效果远小于预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干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单方面的灌输一节课下来幼儿很难记住学习到的知识。

3、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一般只能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幼儿,或者借助图片、录音等进行教学,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完整的表现作品的全部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甚至是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言教学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进行“以幼儿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由于年龄的限制,有些幼儿语言组织困难,说出的话磕磕绊绊,再加上小伙伴的嘲笑,往往使这些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很少说话,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小朋友们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会使这些幼儿沉浸在所处环境中,忘记自己所谓的“毛病”,产生说话的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使教学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幼儿园孩子学习的巨大力量。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无意识记忆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鼓励幼儿描述和表达

赞可夫说:“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于一体,集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灵活性于一身,使静止的图文说话、复杂的内容变简单、抽象的思维更可及、知识的发生更明朗。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创设真实的情境,同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去构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让幼儿的想象如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天地里往来驰聘,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应继续开展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幼儿的感知渠道,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论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处于幼儿时期,幼儿园语言教学是幼儿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的重要渠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幼儿语言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既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想象力;又为幼儿创造出更多形式新颖的事物形象,开阔幼儿的视野。广大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孙方方.抓住重点,增强幼儿表达能力——现今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2]李春英.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3]马金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4]艾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7)[5]刘春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关 键 词: 现代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育教学 运用 正 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也正多数以辅助教育的形式走进幼儿园,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将是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谈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幼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首先是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下功夫:这个活动适合用课件吗?怎样用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课件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好。因此,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几点:

1、课件内容应体现教学思想,为其教学目的服务

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寓教于乐。

2、课件制作应注意辅助性

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教师将应该让幼儿讨论、体验的内容也设计到软件上展示,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因此,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课件制作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色彩变化及闪烁等,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班因为要注重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 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4、课件制作应重视交互性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功能,在整个课件的学习和娱乐过程中,要始终让幼儿参与,给予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使幼儿较好地发挥主动性。运用电脑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教学活动过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5、课件制作应讲究科学性

多媒体在选用、设计软件及穿插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要为了画面的动画效果而滥用软件,如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制作要注意清晰、准确,不要为了吸引注意,制作成画面闪烁不定,反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很难为其建立起有序的表象,尤其是需要幼儿参与设计的线条造型,更要注意直观、明了。

考虑好了以上几点,制作出的课件才能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就利用了人机交互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有游戏情节教学软件,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故事导入,然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况。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小动物,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电脑会将全班幼儿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幼儿学过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这时幼儿就可以将屏幕上面的小动物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也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电脑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 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小动物的个数。这样通过人机互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欲望。

有时为不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枯燥无趣,我们也可以借助课件,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如临其境的情感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老师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出来几位图形朋友,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跟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在乡村的小屋上烟囱里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大量的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作业能力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美术欣赏大都以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幼儿作画、讲评为模式,由于形式缺乏审美感知,幼儿作品以模仿居多。在采用多媒体之后,动态的画面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可以根据提供的画面,按兴趣和意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们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如活动贴贴画画《样样东西都爱吃》,在讲到因为小象样样东西都爱吃,所以长得越来越大时,我制作了可操作的软件,让幼儿将画面上的食品(蔬菜、水果)一样样地用 鼠标拖过来喂小象,小象便渐渐地长大了。如此直观的画面成功地感染了幼儿,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此后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依然保持很高的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知和领悟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视觉和听觉是感受美的第一渠道,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欣赏优美的散文诗加上动感画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可以使幼儿情不自禁地步入美的境界。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利用VCD,展示了花的生长、开放过程,然后引导幼儿想象:春雨、春风是怎样唤醒花蕾的,优美的语句配以生动的画面,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幼儿的回答也如同画面展示那样斑斓多姿,很快在他们笔下展现出一副副多彩的春天画卷。

利用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仅供教师演示和幼儿欣赏之用,而是为幼儿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以达到启迪思维为目的。如活动《画太阳》通过轻移鼠标,给太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一会儿带上博士帽,一会儿又成了可爱的太阳宝宝,幼儿在画面的变化中,不断地体验着新奇与快乐,也拓展了幼儿作画的思维定势,他们就不会将太阳画作一成不变的“太阳公公”了。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用一些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无法让幼儿理解。而利用(FLANSH)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毛毛虫怎样变成蝴蝶”,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光凭老师借助图片来讲解很单一,幼儿也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就会牢牢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很清楚的了解这一过程。在这里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除了以上讲的与数学、科学、美术整合外,与幼儿园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同样可以整合。如音乐领域不再局限于钢琴、录音机和教师的一张嘴,应利用多媒体让幼儿主动参与、体验、创造音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社会领域,多媒体的魅力更是无穷的,它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感官的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帮助,幼儿学会了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在语言领域,幼儿欣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儿歌、故事、散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幼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自然而然地产生遐想,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

第六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幼儿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既便于教师操作,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幼儿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强化了多感官的积极参与,获得情感的愉悦。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影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库中存储了大量的课件如音乐、舞蹈、图片等教学资源,方便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教学资源的生动直观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动力,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东西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也可以把各种声音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还能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想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多媒体计算机让幼儿在视觉上、听觉上有新鲜感,将某些抽象内容设计成计算机游戏,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以往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所特有的仿真性激活了教学气氛,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自由和完整地表达了对事物的认识,使其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幼儿为主体,倡导开放式的教学观念;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观念;全面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确立现代人才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将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关键。教师观念的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运用能力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的主体,作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关键,是否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关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全方位、全员开展基础培训。通过分级、分层培训,能够使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搜索查询、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网络安全等技术,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具有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习惯。其次,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这就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

(三)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的购置及更新。设备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扮演着基础的角色。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是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前提。多媒体设备、网络架设,相关软件课件的制作以及设备使用环境的优劣都直接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四)信息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当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活动需要时,应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切不可为了用而用,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弱化幼儿的能力,形成对多媒体的依赖,影响幼儿的发展。

无论何种模式,幼儿都是学习的主人。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能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必须依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合理运用的过程中,运用好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引起幼儿和教师、多媒体课件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幼儿主动地与教师、同伴、多媒体课件交流、沟通并共同建构教育活动,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长。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幼儿园管理网络

1、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幼儿园实行园内、区域内联网。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新康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中,将教职工的信息输入就能完成对教职工档案的管理。根据园长、教师、保健员等后勤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分别建立工作档案,以便对教职工的工作档案进行细致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管理员将幼儿的信息输入就能完成对全园幼儿的档案管理,幼儿的出生年月、籍贯、身份证号、父母的信息等一目了然,便于班务工作的长效管理。在对园所管理中,将幼儿园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数据输入系统,财产、物品等资料归档后,就能看到很多自动生成的数据,并完成统计。同时,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建立幼儿电子档案,其中包括幼儿学籍、幼儿个人档案、幼儿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给幼儿积累起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财富。

2、完善的信息管理网络,确保资料管理安全可靠

在以往的资料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如果是纸张存档,会担心因体积庞大而占用大量的空间;电子存档,则会担心电脑硬盘的损坏、U盘的中毒和光盘的氧化。如今,幼儿园在园内建立了FTP文件服务器和网络存储硬盘,运用先进的信息托管技术,将幼儿园教育教学、人事档案、卫生保健、财务收费、教具资料等一系列的资料都进行电子管理,将所有的数据都储存于一个服务器,不用再担心因自己的电脑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不仅能在园内方便使用,同时在本区域内还能实行资源共享,提高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和广泛性。完善的管理网络,使得幼儿园的资料管理安全、可靠、有保障。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即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过程中不断发现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更多的幼儿园、教师及专家的参与下,通过研究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才有可能在幼儿园及教师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而这种发现问题、广泛讨论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学习提高的过程。新康小学附属幼儿园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尝试与专家和更多的同行交流学习,通过参与网络学习、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升教师自我精神追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三、

推荐专题: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