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讲授法教案

2022-11-07 12:16:1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讲授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讲授法教案》。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

①方法简介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①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②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③讲授中,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④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⑤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配合使用,同时,这些形式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通常在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某一发明或发现的过程以及人物传记材料等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的方法。一般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如在程序教学时就需要对程序的规则等进行细心的讲解。

讲读:其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

讲演:是教师向学生不仅要描绘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事实做出科学的结论。讲演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广,所需时间比较长,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据有理。如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这种方法多用于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① 李艺

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 2003年9月第1版,第43-55页

较为贴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是阐明意义直接开讲,如提出带有一定难度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一开始便抓住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步骤三:讲授新课。这是该教学程序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清思路,注意教学趣味性,注意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做到少讲精讲。如对菜单命令等知识的讲解可以介绍几个较为典型的,而不是逐一解释。并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人的“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认知组织原则,改进知识的呈现顺序,促进迁移(见下文认知结构与讲授法)。因此,讲授新课是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同时要注意运用谈话、反诘、提问等方式,以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保持并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成新的知识系统,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讲授中可适当安排学生个人理解、互相讨论以及实际练习和实验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抓住要点或学生理解不深的部分,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和说明。

步骤四:巩固新课。一般采用课堂总结提问与练习等方式,及时强化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当堂巩固,以防遗忘。要掌握学生的遗忘特征,特别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加以练习巩固。

步骤五:布置作业。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或思考题,这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应该是迫使学生重抄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或者是要学生机械模仿某些技能技巧,而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思维的积极活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布置的作业不宜太难。如程序设计教学,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形成迁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以不抹煞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就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所谓作业,占较大比例的多是以计算机或者网络条件为主的实践活动,学生往往非常乐于去做。需注意不要使作业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免影响学生休息或者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

从以上的步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讲授的目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始阶段作引发铺垫性的讲授,可以提供给学生广阔的知识背景,打开学生的思路;新课讲授阶段作剖析释疑性的讲授,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束阶段,作总结强化性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贮存在大脑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材料。它在概括与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但以学习者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奥苏伯尔指出,组织者最宜于在两种情况下运用。第一,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第二,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研究表明,先行组织者用于学生不熟悉的学习内容更为有效;运用具体模型作为先行组织者更有助于学习;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例如,讲授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时,可以设计一个先行组织者,以图的形式呈现硬件系统的组成,给学生呈现一个认知框架。又如在讲授运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资源的时候,可以引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用“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资源的知识来设计一个比较组织者,当然,这个例子比较简单。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在奥苏伯尔定义的基础上发展了“组织者”的概念。“组织者”一般要在学习的材料之前呈现,但也可以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原学习材料(如具体模型)。

尽管设计组织者的形式不同,但是运用组织者的基本目的是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之易于同化新的学习材料。

三、有意义学习与讲授法

奥苏伯尔认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指同一认知内容可用不同的语言或符号来表达。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可以说,实质性的联系和非人为的联系是有意义学习的两个标准。

要使课堂学习符合有意义学习的上述两个标准,奥苏伯尔提出必须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如下两方面的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

多次的讲解,还可以逐渐地学习到老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讲授法同样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①组织好授课内容。教师的讲授内容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精心组织韵最佳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②组织好语言。讲授法是以语言为中介韵;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语育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活泼、逻辑性强:才能加速学生概念的同化、知识的条理化。③组织好学生。维持学习秩序《特别是如果上课地点安排在机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听课。目前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学生年龄不大,人数又多,面对几十个个性不一的学生,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④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能与新学习的内容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否则,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富有逻辑意义,也不能为学生所接受。

另外,我们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科学的讲授是课堂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孤立的。说它不是静止的,是因为讲授法本身就是处于变化之中,加入了新的内涵的,如启发式教学思想、认知结构(通俗的讲法为知识结构)理论的注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都充实和改善了讲授法的本质内涵;说它不是孤立的,是因为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是彼此联系,相得益彰的。教师在讲授时完全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注意整体效益,如将讲授法与范例教学法结合、讲授与上机操作结合等。

难题2:在一般情况下,用讲授法上课,总会配以提问。但我们发现提问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活跃学生思维。那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解决办法:提问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但在提问的时候必须遵循提问的原则:一是提问的目的性,提问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引起思考和为理解下一个问题打下基础;二是提问的艺术性,提问的形式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可思考性,这样才能引起讨论。并且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友善的,语气应该是和蔼的,从而使学生对老师和学科产生好印象,而达到乐学。三是每节课提问次数适中,提

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概括。下列情况下教师不当讲或少讲:教材中已经阐明,学生可以看得懂的知识点;教材虽然未阐明,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思考而领悟的知识点;与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无关的事实材料的叙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不是通过讲授所能解决的问题,如操作技能的训练等。避免误入陷阱

讲授法是众多教学方法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说它是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受此责难,部分原因是由于在运用讲授法时采取了不适当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机械学习。如:

1.对认知发展还不成熟的学生过早地应用纯语言的教学法

如在给低年级的学生讲授计算机组成之一的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时,像复述软件说明书那样机械说明CPU的作用就很难被学生接受。

2.不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照本宣科

如果学生的原有信息技术知识参差不齐,而教师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很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讲授法就是“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底”

有人认为讲授法就是在实际教学中由教师一人从头到尾滔滔不绝,不需变换,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就达到了教学要求,显然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

我们认为讲授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引起的,而不是方法本身。因此,教师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更好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讲授法的评论

一、优势

(1)宜于传授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继的学习做铺垫,而学习这些前人的经验,虽不排除某种创造性,但仍以接受掌握为主,在此基础上批判更新。综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不能否认,很多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因此,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一接受式学习,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2)适于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还是当今我国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主导教学方式,班级容量超大还是普遍现象。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虽然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使得教学组织形式较为灵活,如分组教学和个

相克、相辅相成。使用讲授法,就要把握它们之间的临界和时限,防范误入歧途,乃至走向极端。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讲授法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是有时处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有时处于辅助地位。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选择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它们的有机融合。针对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何扬长避短是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讲授法也应该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才能弥补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得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更加合理。讲授法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连贯式的。所谓并列式,即同时采用几种教学方法,如教师演示实物,同时用语词描述它,并画出结构图和写出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也进行相应的活动;所谓连贯式,即一种活动方式结束之后再开始另一种,如采用演示→讨论→讲授的组合法,讲授→实验→讨论的组合法,谈话→讲授→练习的组合法等等。

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我们在运用讲授法的时候还应该特别注意和练习法的融合,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因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地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很多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兴知识茫然无措,上过

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的兴趣。所以,讲解要和练习结合起来,学生们才可能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推荐专题: 讲授法教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