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民政局社会实践报告

2022-10-29 23:24:2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局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局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民政社会工作

社工分析民政系统进入社区的意义

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工作有着怎样的关系?民政系统推进社会工作意味着什么?在今天,厘清和解决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那样需要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着本质的相同性。从使命来看,两者是相同的。民政工作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社会工作也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提供服务的。无论是在民政工作中还是在社会工作中,都注意了被服务对象的价值和需要。从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上看,两者都是为困难群体以及有服务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的。就工作内容和方法来看,两者都以服务为手段开展助人活动。从服务功能上看,两者都有助人的功能。

同时,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而社会工作则遵循“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理念,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平等的地位,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内容看,民政部门还有大量其他社会事务,如民间组织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婚姻登记等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工作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我国的民政工作主要是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帮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性的助人。从服务功能看,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社会工作则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来源和历史看,它本身就是从最初的救济型、物质保障型不断向高层次、专业化、服务型方向发展的结果。从现阶段民政工一作发展的层次来看,可以看做类似社会工作发展的早期阶段,虽然其阶段层次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笔者认为,正如任何一项职业都有它自己的专业支持一样,社会工作理论就是民政工作的专业基础。在现代社会,使用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领域很广,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那样广泛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专业。社会工作在民政业务和民政范围领域起着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核心和基础作用。

社会发展需要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

从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即要把社会工作作为民政业务领域的专业支持,通过在各项民政业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方法,使民政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即和我国实际业务相结合,使社会工作从书斋走向实务,走向专业、服务全社会。

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使民政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如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从服务对象本身的生理需求投入到服务对象的心理、精神需求,从关注服务对象本身到关注其家庭和所在社区。在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性救助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使我们和服务对象由简单的“送回去又跑出来”的循环往复中发现服务对象的真正问题所在,并通过启发个人和协调家庭、社区等综合方法予以彻底解决。在救灾救济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从传统的以物质救助为主的救济模式中跳出来,更加关注灾害对灾民心理和物质的伤害。在收养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由关注收养家庭的需要转变为关注被收养孩子的需要。

同时,社会工作化的民政工作将使民政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扩大了民政工作的范围和服务领域。我们知道,民政工作主要是以物质救助为主,以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受灾对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服务为主,属于剩余福利模式,引入社会工作后,可以用社会工作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的需要,审视我们提供的服务。如目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老年人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留守子女问题等,可以说既普遍又尖锐,处理不好必将引起社会动荡。所以,民政工作必须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为所有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引入,客观上还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的有效途径

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既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另辟一块独立的业务,而是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引入到既有的业务中去,更新服务理念,充实业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在此,提高认识是基础,没有真正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在业务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工作。

要对民政业务、民政范围的服务队伍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既然认识到民政工作社会工作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社会工作是民政业务的核心和基础专业,在具体服务中起着主导、策划、组织、协调和推动实施的作用,就需要组织所有民政服务队伍,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知识、方法的培训,让所有民政工作人员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要研究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在我国,目前各类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是主要载体,引入社会工作的主要标志和重要结果,就是在各类提供社会服务功能的事业单位中研究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要研究制定专职社工岗位的岗位名称、专业级别、结构比例、工作范围、职责、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规范,并通过培训现有工作人员和吸引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引导大家从事专业社会工作。

要勇于试点探索,大力发展民办非营利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专业社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专项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的责任必然越来越重,任务必然越来越多,但又不可能大包大揽。所以,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各自在提供专业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职责与权限。一方面,强化民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行政职能,弱化并逐渐退出具体的社会服务工作领域;另一方面,制定鼓励扶持和规范发展的政策,促进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并加强管理与监督,使之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考试大收集整理

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决定》,是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民政服务领域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提升各级民政系统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对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充分认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紧密的联系

???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是相对社会工作提出的,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紧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密切关联。民政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总体上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民政部门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解决社会问题,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保持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主线,不仅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相一致,而且还丰富和充实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内容。其工作领域包括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优抚安置、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区划地名、殡葬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绝大部分业务工作都与社会工作有密切联系,并主要体现在对五方面弱势群体的救助:一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的社会救助;二是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三是对受灾群体的救助;四是对处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五是对军人等的优抚和安置。多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社会工作具体事务,都是由各级民政部门承担。民政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技巧,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密切联系是在广泛的实践基础上历史形成的。

???

二、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

???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各级民政系统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早日健全和完善专业化的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体系是一项重要而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下手:

??? 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要结合民政干部队伍实际,以提高运用专业理念、提供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组织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及社区和社会公益类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在民政系统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二是要实施职业认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要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要研究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办法、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体系。

??? 三是要开发社工岗位或专业技术职务,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要根据人事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尽快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事业单位中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调研,深入研究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等各类民政服务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等级设定要求、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

??? 四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工作人才干事的积极性。社会工作人才激励的重点是在实施和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中,规范社会工作者属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和保险待遇,逐步提高其社会地位、职业威望和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对于民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人员,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做好“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在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从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要适应社会工作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研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体制和合理的薪酬指导标准。对社会工作人才中的先进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的与环境交流融合。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社会工作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它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和变化。社会工作者们正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既是一项明确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社会工作的宗旨、工作范畴、本质特征而言,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推进民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应是一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目标任务。

一、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内在联系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是更大范畴的民政工作。深刻理解民政工作的内涵,准确把握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对于推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政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政工作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从社会工作定义中可以看出,原来的民政工作就是现在的社会工作的范畴。民政部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民政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工作领域、功能作用等方面与社会工作存在着密切联系。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主线,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基本一致。民政工作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多项业务从本质上看都是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社会工作者,而且是把社会工作作为核心专业使用,社会工作在民政业务中起着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基础和核心作用。

(二)民政工作是推动社会工作的载体。民政部门经过长期努力,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民政对象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构成了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许多民政业务如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等法规政策体系健全,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为社会工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特别是在长期的民政工作工作实践中,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才,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民政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也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民政工作需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政公共服务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广,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必须转变管理方式,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为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形成科学的社会治理结构;必须引入社会工作 “助人自助”、“平等”、“接纳”等理念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民政对象服务;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快培养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民政基层服务组织。这是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重要途径。

二、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提出,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通过民政部的强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据《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2007-2008)》显示:“目前,全国尚有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重点优抚对象600多万),约有50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有1.44亿老年人(570万农村‘五保’老人和相当数量的城市‘三无’老人),8200万残疾人和57万孤儿,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由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医院等单位直接为其提供生活服务。只有进一步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才能切实保障好‘三个群体’基本权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民政事业单位也必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高龄老人比例不断提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对发展老年福利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1.44亿老年人口中,约有3200万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而目前全国各类养老事业单位只有3.9万个,床位数只有170.2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11.8张,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50至70张相比差距甚远,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约有45.3万”。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持续、普遍提高,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迫切要求各类民政事业单位牢固树立“为民”宗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继续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来。特别是在县乡两级民政部门,社会工作人才更为缺乏,就我们湖北省竹溪县民政系统而言,全县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96个村,15个林特场,人口37.3万人。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只有113人,除负责15个乡镇民政业务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县办1所光荣院,2所社会福利院,1所殡仪馆,1所老年公寓的特殊服务工作。县民政局机关干部职工只有35人;15个乡镇民政所只有2个乡镇民政所有3名民政干部,其它13个民政所都只有2名民政工作人员。因此,在民政系统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科学的从业标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现有从业人员总体上学历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民政服务内容来看,过去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钱财物的帮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现代社会的许多人心理失衡,期望值高。因此,提高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素质非常急切、非常重要。

(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法规政策滞后。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法规政策来推动和保障。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法规和政策。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民政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但这些机构的用人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缺乏刚性要求;同时除行政、事业单位外,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自治性较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吸引力不大,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一般也不愿意到这些机构就业。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各相关方面体制的改革,抓紧制定《社会工作者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才能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渠道和施展才能的空间,才能顺利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途径

如何更好地推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建立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需要的结构更合理、素质更优良的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紧制定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按照民政部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国际通行的配备比例,即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左右;在结构上实现各级各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初、中、高级合理的梯次结构;在素质上应该受到专业教育,具备务实操作能力。为此,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据此抓紧制定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要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人才需求量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人员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规划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要把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纳入各级人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具体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位。

(二)坚持岗位培训和岗位聘任两轮驱动,努力造就一大批与民政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要坚持学校育才与社会选才并举,加快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各级民政院校、设有社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办学历教育、短训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对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特别重视加强民政基层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资格认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登记管理和选聘制度,为不断充实壮大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管理体系。民政事业单位是社会工作人才分布集中的领域,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承载者,城乡社区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当前要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规范社区工作者选聘等为抓手,按照分层分类的要求,建立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要建立岗位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在社会工作岗位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对在公务员岗位上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依据公务员的考核办法进行评价。对在民政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等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应在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建立社会工作师(者)专业技术职务和薪酬待遇。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现有的人才管理体制,逐步在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类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社会工作的岗位,保障社会工作者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四)健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发挥政府在经费保障、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经费项目,形成购买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要把政府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序列统一管理,推行招投标制度,保证购买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要理顺工作关系,在系统内部要成立社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本系统内社会工作的业务指导;在系统外部要成立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直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用行业自律的办法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个人寒假社会实践报告篇

母校篇社会实践心得模版

民政局实习报告

民政局调研报告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义教是一种回馈社会,提升自我的实践。自我懂事起,我都是要做一个被人教育的学生,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亲力亲为去教育别人。但是寒假实践的义教却给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当一回老师,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说实在的,面对义教,我曾经想要逃避责任,因为我觉得义教这个责任太大,我弱小的心灵无法承受。同时义教是一种无偿的教育,开始时我会认为自己很笨,有钱赚都不去赚,反而跑来浪费时间和金钱。但是经过一番番的心理战,我还是把义教老师这顶帽子带上了。因为我觉得虽然我赚不到钱,分担不了父母的重担,但是我觉得义教也是一种锻炼自己能力的方式,而且也是一种自己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方式,那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义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地简单,因为你要对学生负责。正所谓公民要有公德,为官要有官德,为医要有医德,为师要有师德。义教开始时我们义教老师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义教的事做准备,这个准备真的不简单,既要登记报名表,又要对其做整理,分门别类等等。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件非常的小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这可是一件能够让我忙起来的事情。面对这一切切,我曾经为我所肩负的而流泪,愤怒呐喊,畏首畏尾……但我都一一的克服了,因为我最后明白了,一个没有责任的人,是无能的、儒弱的、失败的。总之这一切都为自己的学生好,我会乐在其中。

义教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与学生们风雨同舟7天,每天都充满新鲜与挑战。在这7天里,我们老师为学生开展了各种活动,并且连自己也参与其中,真是乐在其中。想起与学生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打乒乓球,还一起做游戏的情景,或者有时观看我们老师自制的义教过程短片,真是觉得事情好像刚刚才发生的一样,有一种不舍的感觉。

在义教中我意识到自己连某一些基础知识也不是好清楚,有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因知识的缺乏,基础的不扎实而致的尴尬,是义教给了一个机会我补习;在义教中我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他们都天真可爱,充满童真,这令我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在义教中我识认了几个老师朋友,他们都是些有能力的老师,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好多的知识和能力,更可贵的是我从他们身上得到友谊,那是种永恒的友谊。在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滋味。当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成为一位能够管好学生的老师。可是,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四年级的学生比我想象中的要淘气顽皮,每当我在讲台上说一句,他们就在下面唧唧咋咋,一人一句,整间教室就充满了他们的议论声,吵闹声。这时,我总会感到深深的挫败感,真的,应付一群淘气的小鬼真的要好好使出自己的毅力、忍耐力以及智力,跟他们智斗。

不过,后来的境况有所改善。经过两天的相处,我发现这群学生的本质真的很单纯,只要用心去观察,很容易就能够明白他们心里的实际想法,这样对于我平时的上课有很大好处。比如,针对小孩子爱玩游戏的个性,我尽可能地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上,并且互动环节比较多,这样很容易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了他们课堂上的积极性,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记忆。在最后一节语文课结束后,我体会到了很强烈的成就感,因为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强力兴趣,让我知道我的努力是有收获的,他们欣赏我的授课。

在这7天里,最让我感受深刻的体会是责任感。一直以来,我都是在父母亲人以及老师的庇护下快乐成长,让我习惯了他们对我所负的责任感。这次义教活动,我当上了班主任,必须对我班上的52个学生负责。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人身安全上,我都要对他们负责,处处为他们考虑。在课堂上,我要尽老师的职责,讲好每一节45分钟的宝贵语文课,尽可能让我的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掌握到我要授予他们的知识;在课余时间,我尽自己的努力与他们交朋友和谈心,用我自己的方式教导他们,就算不能成为优秀的好人,最起码也不会成为坏人。这是我所负的责任,而且我也在这期间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义教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跟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并没有随着活动结束而跟着消失,他们与我之间感情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不但把我当成老师,而且把我视为他们的大哥哥、好朋友,在平时生活中相互关心,这样的友谊让我无法不去重视,不去呵护。

义教活动虽然结束,不过这样的机会却给我的生命增添绚丽的一笔,让我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得更远。义教过程中,我以身作则,做到坚持到最后。义教过后,我的能力提高了,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不但学会了处理事情,而且变得更坚强,知道如何去做一个有用的人,那就是坦然面对风雨,微笑面对苦难。

第三篇: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加强我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我在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了去看望和照顾住在那里的老人。

在年轻人眼里,养老院是孤寡老人的居所。现在很多老人带着孩子成群结队也主动进养老院。他们有的曾经是教师、退休干部、军人,有的曾经是文艺工作者。

在这里,他们有的因为孩子工作忙,楼层高,没人聊天而感到孤独。他们中的一些人与他们的同龄人在这里,分享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相似的生活观念和相似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看到太阳,为他所有的荣耀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养老院,负责人向我解释说,养老院的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当地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老人们一看到冒着严寒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心生关切,拉着我的手,向我求助。他们非常关心我各方面的情况,这反映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关心。

也有一些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跟我分享他们“万户侯”的战争年代,跟我聊一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还非常关心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和他们聊起了日常生活,帮他们打扫卫生,很快融入到了他们当中。老人们感慨地说,只有有了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更多的老年人表示,同学的到来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活力和乐趣。我没有抱怨炎热的天气。相反,我充满了热情。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的活动,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是一种美德,也是老年人和大学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

推荐专题: 高中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民政局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