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自查报告 > 详情页

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2022-07-21 09:10:5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目标考核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第一篇: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20xx年,XX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市防震减灾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扶贫帮扶中心工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立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无防”的思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严密监测预报,突出应急准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市防震减灾局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有力地推进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20xx年度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预报能力

1.落实震情监视与短临跟踪。严格遵照20xx年全省地震监测工作会、全市地震趋势会商会暨南北片区震情跟踪工作会精神,对全县地震监视与跟踪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结合县域震情趋势,制定印发了《XX县20xx年7级地震强化监视跟踪工作方案》、《XX县20xx年地震应对工作方案》,细化落实各乡镇、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对震情跟踪和趋势研判、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应急指挥等做出明确的部署和分工。

2.抓好异常核实,及时报送相关数据信息。做到对本辖区内的宏微观异常数据早发现早上报,对辖区内外发生的有感以上地震在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和向上级报告,全年未收到宏微观异常数据。努力提高震害防御综合能力,积极创建市级地震宏观观测点,XX县青龙乡沙坝河村黑山羊养殖基地拟创建市级地震宏观观测点基本完成,为全县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落实地震观测台站运维管理。一是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在实现“每县一台”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XX地震台、凰仪、石龙强震台观测点和“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仪”的定期巡查和维护,各监测台点工作运行正常,管护人员落实到位,运行日志填写完整,信息节点、监测数据传输畅通,全年无地震台站及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受重大破坏干扰的事件发生,也无擅自中止地震台工作的情况出现,对机器仪器故障或断电等均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二是灾后重建项目XX县地震台测震数据实现了与省地震局、市防震减灾局的共享和联网监控;三是积极推进监测台网的建设管理,按期完成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我县拟建地震预警台站地址的勘选及其他前期工作;四是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服务能力,做好市级技术平台的调试和视频会议接入,与市技术平台实现数据库共享,对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4.落实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贯彻落实《雅安市防震减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全县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各部门群测群防工作的职责,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对“三员”队伍及时调整补充,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培训指导,提升宏观测报能力和震情速报能力。目前全县有防震减灾助理员23名,联络员112名,宏观观测点7处,观测员7名。

(二)积极做好震害防御工作,提高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1.加大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力度。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制定印发《XX县20xx年防震减灾科普和法制宣传工作计划》、《“法律进单位”专项行动方案》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工作计划》,严格依照方案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草拟完成“七五”普法规划;三是建立机关学法用法制度,制定会前学法计划,开展法制专题学习4次,会前学法10次;四是建立健全机关依法治县档案。

2. 深入开展示范创建。一是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点)建设。将农村抗震设防纳入了村镇建设管理,引导农民建防震安全住房,逐步解决农村地区民居不设防的问题。今年,我县民建彝族乡金鱼村和新添乡黄禄村成功创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村;二是积极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创建各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今年花滩中学成功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3.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后续监管,依法对新建工程采取集中和经常性检查,把好抗震设防质量关。坚持每月下基层一次,对企业、学校等单位的防震减灾工作开展例行检查和工作指导。

4.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定印发《XX县20xx年防震减灾科普和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充分利用“5・12”“4・20”纪念日、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活动等时机,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发放张贴《防震减灾,你我同行》宣传挂图276套1104张;宣传小分队开展送科普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300余份,张贴挂图40余套;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通过播放科教视频和宣传片,帮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地震科普知识。

(三)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

1.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管理。指导、督促重点工程及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避难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和规模以上企业制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结合预案开展实战化演练。进一步优化完善乡镇、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2.强化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次生灾害多发点(村)、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防灾救灾演练方案并开展了相应的应急演练活动,其中教育系统全县51所中小学幼儿园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了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共计296校次,参加演练人数19555人,师生应对突出事件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开展地震应急管理督促检查。6月份,会同县教育局、县政府应急办对县内各中小学校开展了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7月份,会同县民政局、县政府应急办对全县应急响应、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以及防灾减灾宣传等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中对学校开展科普宣传、预案管理与演练、示范创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重点乡镇、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四)行政审批与政务工作

1.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一是做好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抗震设计相关标准的实施,落实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制度,将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全部纳入抗震设防备案范围,抗震设防备案和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已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公开办事流程和指南;二是行政审批事项(主要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与市防震减灾局实现联网管理,全年已办理抗震设防要求备案27件,全部录入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并在电子政务外网上予以公开;三是在办理抗震设防中积极运用县城区地震小区划成果,并将其作为县城区范围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体现到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四是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不符合设防要求或未按要求开展地安评工作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五是着力提高学校、医院的抗震设防能力,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均按高于当地房屋建筑1个等级的要求进行审批。

2.加强政务公开及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在雅安防震减灾站或通过党政网信息公开报送系统报送工作动态,发布信息,及时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宣传,普及科普知识,按要求公示公开各类应公开文件材料,答复群众来信来访等,已在雅安防震减灾站发布信息33条,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完成各类公开120件,通过党政网信息公开报送系统报送信息16条,采用12条(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发布审批机制,做到信息公开准确及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还需要不断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促进广大群众了解防震避震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二是还需要不断加强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确保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快速应对,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三是还需要不断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防灾减灾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四是还需要不断加强地震专业人才培养,解决防震减灾队伍建设薄弱,地震基础研究工作专业人员缺乏,监测水平低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好短临跟踪和监测预报工作

贯彻落实省市短临跟踪、地震趋势会商会议精神,做好地震监测、震情跟踪、宏微观异常上报工作。加强地震台站(点)管理维护,确保信息节点、台站数据传输正常。

(二)继续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

利用“5・12”“4・20”纪念日、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周等,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特别是较偏远乡村的防震减灾宣传。

(三)继续发挥好部门职能,加强抗震设防监管

继续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登记工作,开展好对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和超高建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工作,对违反抗震设防要求的进行执法检查。

(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引进充实防震减灾专业人才,提升地震专业分析能力,通过请进来,邀请专家授课,走出去,组织学习考察等方式,改善和提升单位干部职工综合业务素质。同时,抓好“三员”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三员”队伍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五)推进示范创建

力争创建2个农居地震安全示范村(点),1市级示范社区,1个省级示范学校,同时,将乡镇纳入科普示范创建范围。

(六)协助省地震局、市防震减灾局做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相关工作。

第二篇: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市保密局:

根据XX市国家保密局《关于印发20xx年度县区和市直单位保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的通知》(六国保〔20xx〕4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保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保密组织健全(自评分10分)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市科技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市保密局备案。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书林同志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实行组长负总责,各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层层抓落实,使保密工作时时、处处、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保密组织开展活动正常(自评分8分)

我局对保密工作,领导重视,干部保密意识强,平时结合周五学习日,经常开展保密警示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观看《佟达宁间谍泄密案》、《小心你的手机》等保密教育片。局领导听取相关科室汇报保密工作情况汇报,并提出要求、做出批示。

3、及时传达贯彻学习上级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自评分5分)

对保密协作组会议精神在机关干部学习会上及时传达;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六密密电〔20xx〕1号、六国保〔20xx〕4号文,领会精神,贯彻落实。

4、办公室安排1名专职人员负责保密工作,严格按照涉密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实行。(自评分5分)

及时调整领导组成员外,确定了王怀琼同志负责纸质文件的保密管理,徐江淮同志负责信息设备、信息系统和通讯设备保密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人。

第三篇: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促进二十七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七团国土分局的重要工作。二o一三年,二十七团国土分局在第二师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在二十七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工作人员认真领会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有关文件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努力,为二十七团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就具体工作做简要总结:

一、建立制度 有章可循

年初,我分局工作人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制定了二十七团耕地保护工作计划和要点、以及《二十七团耕地保护制度》、《二十七团耕地管理办法》、《二十七团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第二师二十七团20xx年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第二师二十七团20xx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实施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二、签订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

20xx年是“十二五”耕地保护的中期年,我分局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核算数据、合理分解指标、规范完善文本,在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督促并协助团场和连队全面及时地签订《“十二五”(20xx年度)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团场与连队共签订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8份,耕地保有量为5.6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83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5000亩,建设用地(连队居民点)复垦目标120亩。

三、注重宣传,增强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

今年,我分局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展览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并督促团场及各单位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进行更新和刷新整饰。这些举措对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保护耕地的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十七团耕地(基本农田)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没有发现单位或个人擅自破坏耕地(基本农田)的现象,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无人为损坏。

四、检查督促,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掌握二十七团耕地利用和变化情况,促进耕地保护基础性工作的落实,发现和纠正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建设,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二十七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组成检查组,分别于5月下旬和11月初两次对全团各农业单位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并形成通报。通过检查评比,对各农业单位的耕地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耕地面积动态增加

20xx年,二十七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9.2亩,没有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和城镇村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的情况。年末,耕地在原61430.4亩的基础上净增加19.2亩,达到61449.6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变,为48373.86亩。

六、耕地质量和有效利用面积提高

二十七团耕地数量少、质量较差,而且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增加耕地面积十分困难,因此,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二十七团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使耕地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有效利用面积有所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同时,我团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注意防止农田污染,特别是及时收回残膜和滴灌带,20xx年二十七团的残膜和滴灌带回收率基本达到100%。

七、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二十七团耕地面积增加较少,耕地整体质量提高缓慢,干部职工自觉保护耕地(基本农田)的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耕地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

今后,我们将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努力把二十七团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推荐专题: 耕地保护自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