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述职报告 > 详情页

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2022-07-20 10:40:2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师述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第一篇: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一、完善教学设施,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今年,我们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先后投资13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我们更新了所有教师办公室的桌椅,并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一个公文柜;平整了小操场并安装了10余种大型的体育器材;粉刷了北教学楼的10个教室和6个教师办公室;更换了电子备课室的两台电脑和微机室的鼠标;新增了3000余册图书并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图书柜;硬化了教学区域地段300多平方米;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饮水机,配备了脸盆、盆架等;在校园内又增添了10多块喷绘版面。还在国旗下新安置了“雷锋”和“陶行知”的雕塑;增添了盆栽。这一切不仅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而且形成了一个育人的隐性课堂,凸现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二、强化“三个建设”,打造名师名校

为了打造名师名校,一年来,我们学校从三个方面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1、狠抓师德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新学期伊始,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目标责任书”,每位教师都做了师德公开承诺。其次,对教师加强师德培训,学习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各项规定;学习全国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教师对照自己,深刻反思。从而激发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学习、乐于探索的热情。在日常工作中,学校根据《师德师风量化细则》,坚持做到周结、月结、学期结,并把每次总结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做到奖惩兑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再次,为了深化师德建设,我们开展了多种活动。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八查八看”活动,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反思,寻找差距,找准症结并制定出整改措施。二是召开了师德师风演讲大会,激发教师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并在全校选出了3名师德模范,树为学校的师德标兵。让全校教师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结合自身实际写出剖析材料。寒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家访调查”活动。每位教师至少走访了5名学生家庭,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家访的情况,还写出了家访感想。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激发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目前,在教师中已形成了勤奋学习、投身课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2、开展帮扶活动,扩大名师队伍

一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名师队伍,开展帮扶活动,发挥名师的模范作用,运用听、评、导的方法,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扶持青年教师成为名师。

今年,我校有1名教师被评为“明星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1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被评为“运城市优秀辅导员”。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擂台赛中,我们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作用。今年我们学校先后到汉薛、西村、高村等联区下乡支教多达8次,共计40多人次。使一批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二篇:音乐教师工作总结

21世纪的音乐课,到底应当教给孩子们什么?我感到教学无所适从。的确,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已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场“革命”。当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进取行动起来,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做一个全新的教师。这一学期我是这样做的: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地与是否会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资料联系在一齐,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的诸多功能,只把学生当作理解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而现代教育不是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小范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应当做到哪些呢?

1、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音乐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必须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人作为主要任务,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师主角进行重新定位。

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灌输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是人类文化的指引者,但必须改变教师包打天下的观点,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忙学生主动、进取、创造地学习,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做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

3、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进一步传统教育中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应明确新课的理念、课程目标、资料标准,需仔细地分析学生的具体情景,教学资料作为载体,备课的重点要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出发,很少研究学生的学,所以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学习。而新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它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放下尊严的架子,勇于从传统主角中跳出来,进取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以学生探究、相互学习和多种文艺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1、创设简便愉悦的环境氛围

在孩子们的眼中,音乐教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欢乐天使”,所以,我们必须用良好的行为营造成一种自由、宽松的、能使学生心灵感化的环境和氛围。

2、拓宽音乐课堂的知识领域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构成的,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它会在许多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音乐与各科知识巧妙结合,使课堂始终充满无限生机。

3、留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在新教材中安排有很多的创编活动,作者想经过很多的实践,让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觉、表现、创造的本事。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材资料进行教学之外,运用教具开发学生的想象。在音乐教学中一切活动都不应去强求一致,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

三、钻研全新的教学方法

1、传统的音乐教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打破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取“参与”到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来。“参与”把教师从单纯教与学生单纯听的位子上解放出来。经过学生的讲、唱、弹、拉、跳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从而到达“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激发了学生进取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拓宽学习音乐的渠道,改变封闭的课堂式学习为开阔、开放式的学习,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仅有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要听音乐和怎样听音乐时,才能构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本事,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做到:将学生带进广阔的时空,不只是课堂;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不只是课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是只成绩。

3、教师心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觉得有新鲜感。教师能够时而穿插启发性提问,时而组织活泼热烈的讨论,时而进行饶有兴趣的对话,时而进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等,唤起学生强烈的寻奥秘的求知欲望。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热情都有具体性,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缺乏对事物用其社会的认识,所以,我们与他们建立感情入手,就可取得教育的主动权,构成讲理智还要讲感情还要讲放手,讲问题更要讲表扬的氛围。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长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的每一点提高和成绩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对于本事弱的学生教师不能放任自由,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发其潜能。例如,在唱歌教学中,让唱得好的同学当小小歌唱家,其他同学则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伴奏:拍手、跺脚、拍凳等等,为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产生愉悦感。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关系,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为学生学习创造最佳的环境,也能使教师的教学到达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塑造崭新的形象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还是坚守着旧的观念,还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受体,教育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创新的空间余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能、广博、全面、有具备技能又有具备反思本事;能运用策略又能开发创新。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封闭,主动学习和交流,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勇于纳新、乐于纳新。有话说得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教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所以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流潮中,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主动学习先时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使我尽快成为一名“全能教师”。

总之,作为改革的主力军,我们应当具有强烈的职责感,正确应对“新标准”进取探索,大胆创新,真正做到不只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改革的开发者。

推荐专题: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小学音乐教师述职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