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社会工作 实习报告

2022-09-20 21:26:3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 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 实习报告》。

第一篇: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班级:xx级社会工作班 姓名: 日期:XX年9月1日

摘要

了解或学习过社会工作专业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并不均衡。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老师第一堂课就给我们讲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与过程。在我国,社会工作真正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甚至经过了很长时间。三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过程中,老师曾多次和我们强调说,沿海城市的社会工作发展的较快,而且专业性很强(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性还是有一定差距),有机会以后可以去这些地区去实习。虽然我没能去沿海地区实习,但是我在xx获得了一次宝贵的专业实习机会。我很感谢xxxx智障人士xx家园能给我这次真正接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很感谢园长封老师的热情接待和督导晁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家园中获得了专业的成长并且更加坚定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xx家园的服务对象是智障人士,以照顾无自理能力的重度智障人士和培训轻中度的智障人士的独立生活能力为目标。xxxx家园是半封闭模式的训练中心,机构里有9名工作人员,他们对26名智障人士提供教育训练以及住宿看护服务。在实习过程中我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照顾这些智障孩子,大家生活在一起,有家的温馨。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渐渐的体会到他们的工作压力与艰辛,也让我发现了一些自身专业不成熟的问题,使我以后对社会工作更加有信心。

一.家园简介

xxxx智障人士xx家园创建于XX年,是一个年轻的ngo,但是经过两年的发展,家园已经取得了让人可喜的成绩。家园主要是为弱智若能人士提供服务。作为一个年轻的民办的非盈利机构,她没有像慧灵和拉拉手那样的名气,所以也就没有能获得像她们那样多的外界资助,这使得xxxx家园在发展过程中,比自上而下的ngo机构成长的更为艰辛。家园里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智障若能人士,并形成了托管,教育,培训等的综合服务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服务模式。xxxx智障人士xx家园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资助和注册备案的民间非营利性志愿服务机构,主要以下面几个服务为中心,对智障人士提供服务:

1.弱智成人托管

为18岁以上中重度弱智成人提供看护服务,设置模拟工作空间和家庭环境,辅导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和家居技能。若学生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或丧失,机构则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

2.弱智青年职业训练

为15-25岁的轻度弱智青年提供劳动技能训练,授以生活技能及规范的操作技能,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社会就业适应能力,并积极推荐就业。是他们以后能够有机会真正地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当中。

3.学龄儿童教育

为4-12岁的轻中度弱智、弱能儿童提供教育训练及住宿服务,选用适合于他们的教材经行学龄教育,并且更具孩子具体情况进行阶段学习。

4. 自闭症儿童康复

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语言和感知训练以及行为纠正等系列康复服务,根据学童的个别差异,专设个人训练计划,进行个案辅导。

二.智障定义、分类及成因

做智障人士的专业社工就必须首先了解智障许多相关情况,在实习之前虽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是还对智障情况加强了了解。下面介绍一下智力障碍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1.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脑部功能发展缓慢或不能如常完全发展,使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受到限制或遇上困难,不及常人。发展迟缓的情况早在婴儿或儿童期间可察觉得到,不似一般疾病或精神病的突发性。一般发生在18岁之前。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

2.智力障碍程度的分类(现时一般是根据智商程度作出以下分类)

类型

智商程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数值

(现在社会上对智障人士的服务分为:0-6岁的学前教育,6-16岁的特殊教育以及16岁以上智障人士的成人服务。)

3.智力障碍的成因

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天因素两大类:

① 先天因素。染色体不正常,如唐氏综合症,就是染色体比正常多了一条;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② 后天因素。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如德国痳疹,糖尿病)、错服药物、营养不足、酗酒或x光辐射感染都可能是引致智障的成因;生产期间;早产、难产、婴儿缺氧或体重不足等会引致脑部发育不良或受损,造成智障;婴儿及幼童期间,初生婴儿抽筋、血糖过低、病菌感染(如脑膜炎、黄疸病)、营养不良或意外令脑部受损,都可引致智障;成长过程中,脑部外部受损以及缺氧,高烧等都可以导致智障。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要给智障人士的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及赞赏。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社会应该客观及正确地认识智障人士,接纳他们;对他们应当作一般人看待和尊重;尽量提供学习机会,增加其独立性;给他们多一点耐性,关怀和爱护。

三.实习过程

我实习的地方位于xx市xx区xx路的xxxx家园,即半封闭模式的训练中心,里面有26个学员,其中一名学员是脑瘫,年龄是31岁,其他就是自闭症儿童和各种程度的弱智儿童及青少年。由于智力和能力的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通常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并伴有反复的不良行为。经过实习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觉他们大部分有以下症状:

1. 不愿与人交往。韩晋东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儿童,不愿意用眼睛与人对视,也逃避别人的目光,缺乏用目光表达情感的能力。他不会主动参与或是回避和老师以及小朋友的接触,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常常是用手扯自己的耳朵和抠鼻子,并且会放在自己的鼻子下闻。他通常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只是喜欢每天靠在和他比较熟悉的王佐斌的旁边。

2. 有语言障碍。主要表现是不会运用语言,除稍微能说一些不太清晰的话语外,其他的话甚至是基本的词汇都不会说。范增辉也是一个自闭儿童,据他亲人说他三岁以前是会说话的,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三岁之后出现自闭现象一直到现在。医院对他做的脑部ct检查也显示着一切正常。但他自闭之后就开始不说话,以致现在伴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就是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一个简单的音节“妈“。

3. 缺乏自我意识。对一些手势性、姿势性的语言全然没有反应,老师上课时,目光呆滞,只是抬头看着天花板。趁没人时到处乱跑,完全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意识。

4. 有刻板行为。常常喜欢玩某一个玩具或是做某一个惯性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王佐斌就是这种典型的状态,他通常会发出像小孩子一样的喃喃学语声音,而且右手一直在向外甩手,并且隔一会就会起身窜跳一下。

5. 依赖性较强。脑瘫儿童,很依赖陌生人。只要别人对她有友好的表现,她就会离不开他(她),且用力抱着别人并不停的笑。家园里唯一的脑瘫就是豆豆,她通常特别依赖人,她会一直拉着别人的手不松开,一直在笑,并且要来回的走动,需要有人一直陪着她。

家园里一共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后勤,7名老师。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30到下午5点,中午时间是在家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同吃同睡。晚上则是由男女老师各一名值班(因为有一部分孩子是寄宿的)。工作日里给孩子们安排的课程有,周末分享,晨练,劳技,美术,音乐,体能等室内课程。当然也有户外活动,周五下午会带孩子们去公园里玩,他们可以玩排球,篮球,羽毛球等。他们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算是很不错的,虽然是没有办法和他们自己家里条件相比,但已经是实属不易的了。我每天早上会基本上和他们同时起床,和他们一起吃早餐,而后会准备好他们喝的水,然后就和他们一起等待其他学生的到来。上午上课的时间时,我有时候会参与教学,更多的时间我是协助其他老是的上课。中午12点会准时吃饭,然后会让他们有一段运动消化的时间,到1点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午休的。下午的课程会和上午安排的不一样,以免重复会很单调。晚上6点吃饭,之后就会让给他们看看电影或是视频之类的休闲娱乐。8:30到了就会照顾他们洗漱睡觉。我每天的工作基本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开始的一周观察时间,我想对他们的心理及行为上去进行观察,但结果是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去真正的了解他们。,以我目前相关知识的储备,我根本无法融入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对于他们,更需要的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日内我们教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和常识,带他们去公园散步,儿童游乐场玩,其乐融融,让他们像正常儿童一样享受生活。家园里的张雨辰患有癫痫病,第一天来中午,就见他突然发生癫痫。一般发生癫痫会让人失去意识,且伴有痉挛、口吐白沫等症状。如果解救不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老师们赶紧用家长带来的药给他服用,以免发生不测。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癫痫病人发作,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恐惧的。家园里的老师真的是很辛苦,而且面对这些随时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事情的孩子,精神压力真的很大,他们不但是值得被理解和敬佩的,同时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广泛的帮助合作。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深深明白对待这些特殊群体时,首先要学会接纳和富有爱心。他们是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爱的天使般孩子。人的心灵都是在一个起点上的,没有优劣,卑贱之分。尽管他们在智力或是能力上欠缺,但是他们的心灵的绚烂美丽一点也不亚于正常人。你对他们的好,他们都知道。我所做的只是想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很多人爱他们,有很多人在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不孤单。在家园里,我和他们吃住在一起,用真心去对待他们,尽管有时候也会大声的呵斥他们的不良行为,但他们能明白,老师不是故意要对他们这样的,确实是他们自己做错了事情,老师才会这样的。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给予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很喜欢你。他们早上起来后见我还没有起床,会敲我的门,叫声“罗老师,起床了!”有时候就连上课的时间也会望着我、对我笑。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特别的开心,肯定自己他们知道我爱他们。

有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份随他们的爱,让我们这些作为老师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位置。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他们更多的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我是个急性子,有的时候看他们做一件事情很慢而且做不好的时候,我可能就会索性帮他们代劳去做。但是后来晁老师告诉我不要那样做,让他们自己学会做的时候,我自己才恍然后悔。作为一个社工,我太稚嫩了,感到很惭愧,把自己的专业理念完全抛在脑后。我真的不应该去帮助他们做那些他们自己能学会的事情。以后见了他们不会系鞋带,衣服没有穿好,或是要喝水,我也只是站在那里,给他们说该怎么做,很少会再去动手帮他们做好。需要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有他们自己来完成,不能老是依靠和依赖别人来替他们把一些都做好,他们终究是要靠自己的。

四.家园目前的缺陷

1. 家园缺乏专职人员,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不高,急需对她们进行培训(7名老师中只有晁老师和张老师是大专以上文凭)。在工作中,她们表现得不够专业,对学员仅仅是提供安全服务与日常生活服务,缺乏人文关怀。非机构工作人员的参与令工作关系复杂。有时还有情绪问题及粗暴行为,对学员的态度在外人眼中是看不过去的。比如,对学生呵斥甚至是粗暴行为等。

2. 在工作态度上,有待改进。通常外人对弱智人士不了解,所以不免有些歧视,但工作人员对学员不应该有那样的想法。工作时间课程安排需要严格执行,不是随意的任由老师想起什么就做什么,通常有老师上课打发时间的这类事情。民间组织工资低是她们工作不够认真甚至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从事福利事业,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当然,她们的工作任务和心理压力之重,也是应该给予理解的。

3. 机构缺乏监督。可能由于是独立的民营ngo机构,没有监督机构,下面老师的工作不到位也没人监督,工作流程比较松散。这也与我们国家民间组织的自律规范不到位有关。

4. 工作人员需要更加默契。由于弱智儿童不是很好照顾,工作量大,所以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互相理解。同时,不要认为别人帮了忙,却认为是应该的,甚至想让别人做更多的事,应该心怀感激之情。老师之间不应该是只管着给自己分配的几个孩子或是只照顾自己拿了特护费的孩子,其他孩子有麻烦或是事情时不予理睬。大家都是本着一颗相同的爱心来到家园,希望为这些不幸的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5. 在弱智儿童的教学上,提倡用一帮一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不同,应该针对于他们的个人情况来给他们安排学习课表,而不是刻板的让孩子上一样的课程,而不管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或是能否接受消化掉多学习的东西。。有的时候个别辅导比较需要时间,7位老师通常感到应付不了名学员。个别学员家长甚至对他们的孩子有放弃的想法,认为交了学费把人交给机构就不用管了。这样,不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而且,机构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更换工作类型,换一种环境就有不同的心情工作,以免自己的情绪问题影响工作。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实习能给xx家园带来一点益处,并能使这些特殊特殊的孩子得到一点的益处,是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一点能量。

五.我的实习体会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之路很艰难坎坷的现实,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使我以后更加有信心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事业。大家都知道,社会工作专业在内地发展的时间不长,算是刚起步。很多人仍然不能把义工,志愿者和社工很好的区分开。只知道他们都很热心,不知道他们实质上的区别。其实义工只是社工的附属。社工的全称是社会工作者,不是业余的、随机的做好事,而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助人自助。社工们通常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素养涵养,使他们大大区别于居委会的大妈和一般的义工,志愿者。由于社工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低下和弱势阶层。所以,他们的工作充满了艰辛。当然,苦与乐是相伴相生的。作为实习生,更作为社工实习生,此次的实习被当作毕业实习所表现出来的不成熟,经验的缺乏和理论的不能很好运用,都让我感到惭愧,并且对于没有给家园和孩子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感到很抱歉。以后,我会更加勤奋学习,为将来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以尽绵力!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大学阶段作为连接学生时代与踏入社会的桥梁,我充分体验到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带给我的益处,于是每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不再成为作业,而是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而我越来越享受那种在实践中学习的快乐,法院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在今年春节过后,我有幸来到了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实践学习两周之余。真正的去接触我所不了解的法院,亲身去感受法律的魅力,学习法律的基本常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将来更好的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且在立案庭实习的这两周让我提前体验到做一个白领的感受,也深深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使我知道在大学期间更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大部分时间在审判庭里旁听发生的案件,其余时间在办公室里发传票,学习执行通知书的签发,出庭通知书的书写等等。

初到法院满腔激情,先认识了办公室的几位哥哥姐姐后,就忙着把平时十分仰慕的中级法院从里到外看了个遍,参观了法院内设的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19个庭,也转完了十一个审判庭,便于以后又案件时自己到堂旁听。

二月二十三号是我实习的第一天,很幸运碰到了一个刑事案件(听姐姐们说刑事案件很难碰到的),庭上气氛非常严肃,我坐在旁听席上,有很多法警在庭里,不让记笔记,不让开手机,我第一次经历那么严肃的场合,带犯人进来时感觉特别紧张,大出乎我的意料,犯人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凶神恶煞的,反而带着一副眼镜,很小孩的感觉,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犯人系吉林人士,两年前来日照找朋友,只因没钱付房租,老板娘言语相击,犯人一时冲动把老板娘杀死,又把其女捅成重伤,畏罪潜逃,两年后在山西一家网吧被抓获,社会实践报告《法院社会实践实习报告》。但让我十分难过又无比震惊的是这个犯人竟然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当他在庭上深深忏悔并且对着受害者家属深深鞠躬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每天都有很多人出生,过着不同的命运,比如我们这样的相遇,他面临着法律的谴责,而我却在庭下看着,想着人生无常,命运不同,他的事情让我深深认识到做事莫冲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否则悔之晚矣。

经过了近两个星期的旁听,我觉察到审判长也就是法官工作非常不易。法官的工作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轻松,除了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丰富的办案经验之外,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我在法院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有的蛮横无理,有的大吵大闹,有的号啕大哭,法官都很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相关的法律知识,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经常一讲就是大半天。姐姐告诉我,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就是要伸张正义,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对每个来访者都应该以礼对待,平等对待。而且身为法官,会经常遇见一些很难缠的当事人,甚至会有危险,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到的。那些法官们讨论案情,对判决结果及判决书的内容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认真工作的态度令我十分敬佩。

其余时间我在立案庭的办公室里度过,相对于其他庭程式化的流程,立案庭的工作倒是复杂和热闹得多。因为是中级人民法院,少有一审案件能在此开庭受理。所以多是下级基层法院一审之后的上诉案件和当事人申诉或者上级法院交办的再审案件。立案庭人员的工作就是过全部这些案件,然后决定是否受理再审,再分派到相应的民事或刑事庭处理。所以,就好像过筛子一样,十件案子一般只有一件会进入审判程序。我一般干的事就是订卷与写法院传票。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这次的实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基础。

2、通过此次 实训使我更能明白到作为一个学生与作为一个在职人员的差别,体会到转换角色的过程。

3、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社工的职业价值的维持度。

二、实习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2月,到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六次以上。

三、实习地点

同沙社区、东城科技园

四、实习单位

东莞市毅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五、实习的主要内容

1、访问社区工作者,讲述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工作技巧;

2、研究社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问题;

3、做社区需求分析、服务方案的设计。

六、实习过程与内容

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疑惑有收获,当然也会产生一些倦怠感。疑惑的是每次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工友们的需求;收获的是能够真正的去接触这个领域,融入这个集体,更深入的去了解工人这个团体,至少了解到工友们表面上的需求,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应该怎样去融入工友这个群体,与他们搭起一条桥梁;当然,在这其中我也产生过一些倦怠,认为目前我在机构所做的工作是无用的,毫无意义的。

在社区实训的上半期,我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外展活动,在下半期主要负责是做关于《工友之声》方面工作,下半期的工作还没有开展,现在还处于筹划阶段。

(一)外展工作

所谓外展也就是向外展开的意思,而我们的外展,也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向工友们传达我们中心本周所开展的主题活动及其内容,我们外展的形式是多个方式相结合的,例如包括发放活动宣传单张、固定地点摊位宣传、流动书摊宣传等方式。

对此,我有一个疑问,我们的宣传是在宣传我们的中心本身还是在宣传中心所开展的活动,或者是二者皆俱?因为如果只是想宣传我们中心,那么我们就不用太过计较工友们的需求是什么;而如果是宣传中心开展的活动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清楚工友们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我们才能根据他们的所需来适当采取行动。这个疑惑是在中心刚开始开展活动而进行外展时,由于没有多少人报名参加活动的时候产生的。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工友们并不相信我们,把我们当成搞传销的机构,而这也是很多新开的机构所要面临的挑战;第二个原因就是时间问题,初来乍到,谁都不认识谁,活动肯定很难开展下去,只有跟工友“混熟”了,才能拉动工友积极的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活动开展的时间非常少,而工友们几乎每天都要上班与加班,我们的活动时间安排与工友们的时间安排有冲突。而我有时候在思考,我们能不能在他们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行为呢?(他们空闲的时间就在吃完午饭跟晚饭的时候了,又或者是在他们加完班的时候。)在这段时间,我们社工是否可以尝试着在那个时间段与工友们建立关系呢,从而进行一次次短暂交流,从中获取我们想得到的信息,也可以与工友们保留着一份紧密的联系。正如曾飞扬所说:他每天宁愿少做点事情,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员工交流。我觉得这也适合我们机构的当前发展阶段的工作方法,因为交流的不仅是信息,而且还有精神;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沟通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与人在进行沟通,但我们的沟通对象大多是我们所熟知的或者是同一群体的或者是思想在同一频道上的。而我们应该如何与工友们沟通,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我与他们并不熟识,很难进行交谈;第二,我感觉我很难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在哪,他们已在社会中摸爬打滚好几年了,对社会制度已经很清楚了,而我仍然是伸手向父母要钱的阶段,所以我根据我们的思维维度存在异同,我总觉得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隔阂而我却不知之的。

外展活动不仅可以向外界传达我们中心的活动,还可以获取一些关于工友们的需求。例说到年末了,工厂的订货量增加,工友们的休息时间剪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他们说年末的工作压力很大,没有地方可以减压,他们建议我们可以开展多一点的有关释放压力的活动。还有在一次书摊外展活动中,有挺多工友都说现在都很少接触书本了,就算是看书,也是看那些杂志,例如知音啊、家庭之类的,因为这些书比较薄,很容易看完;他们说现在根本没时间去看书,也没精力去看书。听到这些信息,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要开展一些关于《工友之声》的活动应该怎样进行,这样才能得到工友们的支持呢。

(二)工友之声的筹备

何为工友之声呢?所谓的工友之声也就是能代表工友们发出他们的声音,又或者提高某些合法渠道给工友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中心,我们的工友之声所预设的内容为图书借阅服务1000人次/年,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计150小时;读者志愿者利用订阅的报纸制作剪报(1次/月);6期工友读书会,吸引48人次参加,产生2人以上的“身边的故事”小组;组建《工友之声》小组,组员10名以上,出版两期《工友之声》杂志。图书借阅服务基本没问题,现在中心的图书只要交20元的押金,就可以自由借阅。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图书室的书大多数小说类的,篇幅比较长,很多工友并不想借回宿舍看。原因就如上述所说,工友们没时间看书,回到宿舍也没心思看。

中心现在除了与我们学校社协(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协会)建立长期的志愿者关系合作外,另一方面也正在积极的组建工友志愿者,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益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对于如何开展工友之声的一些活动,我觉得开展起来很难,但又有点模糊的想法:在开展读书会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调查,调查工友们喜欢哪一类书,工友想看书的兴趣有多浓。然后,把一些对读书感兴趣的工友们组成一个小组,除了开展工友读书会外,组员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投稿到我们的杂志,又或者把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文字来演绎出来,投稿到我们的《工友之声》的杂志中,这不仅是一种分享,更是一种向外界展示我们工友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让本地居民了解我们工友这个群体的途径。

在做剪报之前,我们也要了解清楚那些工友是比较喜欢看报纸的,毕竟只有喜欢看报纸的人,才会了解到报纸里哪些内容是比较吸引人的。剪报是每月制作一次,我想通过比赛的方式由工友们来选出最优秀的剪报,每季度一次比赛。

制作《工友之声》,并不是只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一个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我觉得这个小组组员应该由2―3名学院学生、4―5名工友组成。学生主要负责策划工作,而工友们则主要负责联系其他工友,发动其他工友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

以上是属于我的一些模糊想法,可能实施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我觉得通过小组讨论也不妨可以试着去实施。

七、访谈社工

(一)本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

东莞市毅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刘社工提起说,他觉得做关于工友方面的社区工作很难集合一群人来参与社区工作,因此,他觉得可以采取“一点带试”的方法去联接社区的工友们,也就是通过与每个工厂里的一两个工友建立良好的关系,邀请他们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就这样把他们串联起来,也就是等于把他们背后的工厂串联起来,然后等到社区要举办一个活动的时候,联系他们来参加,而又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工友。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提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应投其所好,也就是应该避免提及他们所避忌的东西,也就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改善社区。另外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救世主一样,认为你来到这个社区你就应该去改变这个社区,我们应该要接纳它,你只有适应它们,才能真正的被允许融入这个社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善这个社区,还有发展这个社区。他还提到做社区工作的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当工友想要学习某种新的知识,我们也必须一起去学习,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学会。还有就是做社区工作这一类工作的,并不是说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一直做到底的,毕竟人是会变的,社区也会跟着变化,工作模式为了适应也会在不停的发生改变。在一种模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换另一种工作模式,这样还会得到不同的情况。

以上所说的工作模式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滚雪球”方法,一个小球在雪地里会越滚越大,在社区也是这样的,通过一两个工友的积极参与活动,慢慢的带动其他工友尝试着去参与我们社区举办的某些活动。

(二)本社区工作的工作技巧

1、建立工友志愿队,通过成立一个志愿队,提供一个让工友了解我们中心的机会,使得我们中心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社区的认同。同时,也可以使得工友们能够从参与中心的志愿活动中得到另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2、尽量多的与工友们接触,每天至少要空出1―2个小时来与工友们沟通、交流,但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问题,尽量不提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交流中,慢慢的引导他们说出内心深处的问题,挖掘他们的内心需要,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是他们表面的需求,而他们或许也未必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工友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长久计划,只是得过且过的过日子,而处于青中年的工友们他们想要的就是赚钱养家,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对社交缺乏安全感,不只是他们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的,当然如果是在“熟人社区”当然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3、通过意识层面协助他们互助。这说起来好像挺难懂得,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我觉得社区工作者的意思是想从旁协助他们,使得他们的精神在某种层次上达到一致,然后他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可以很快领会到组员的意思,并且是在潜意识中觉得某种行为就是应该这样做。

4、整合资源并非像我们在上理论课时讲的那么容易,比如向社区居委会申请场地、邀请社区的发廊来做义工等,并不是你过去跟他们说某日请某人到某地来参加义工活动,他们就一定会参加的。且不说他是否会相信你,是否把你认为是一个神经病,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沟通技巧上出了一些小瑕疵,你就有可能会得罪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赶出门,更不用说做义工了。因此,做社工不仅有一颗爱心,有理论知识就行了,还必须要懂得说话,能够把你的想说的话说得有逻辑性。

5、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社会工作者,另一种是理论社会工作者。实践社会工作者意味着从实践中走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之路。理论社会工作者就是在工作中遵循某一理论的专业社工。

(三)社区工作者如何宣泄压力

1、有一段时间是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宣泄的,而且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去跑,而是邀请一大批的工友一起去跑的,只不过是因为天气冷了才停止而已,他说跑步是围着山那条道跑的,不但空气清新,还可以喝那里的山泉水。

2、还有就是在篮球场上跟工友们一起打羽毛球,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运动中促进工友与社工间的关系。

八、实习总结

1、调整做外展工作的心态。在做外展的时候,即使你在无意中会看到那些被遗弃在地上的宣传单;即使在你很认真的跟他们解说我们的活动有多么多么好的时候,他们总会回你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时候;即使我们在那里很卖命的说这是免费为工友所预设的活动的时候,他们总会怀疑我们这个搞传销;但我们只要把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是以真诚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会无愧于心了。

2、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感觉自从暑假实践结束后,我们就好像与中心那边脱离了,不了解它的最近的活动有哪些,它最近的变化有哪些,我们能做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点到那里,然后准备做做外展,然后就回来了。而我们以前所设的那个Q群好像也不存在一般,已很久不能在上面找到我们的消息记录了。有很多实习生在中途的时候都不怎么想过去中心帮忙,我也曾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想过去,因为那时感觉很无力,没什么动力,而且我们的工作好像停留在表面,总是匆匆的过去,匆匆的回来。不过现在,我们实习生准备分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这种方式不知道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3、在行动中反思。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然后在这之中又重新发现新的问题,就这样不断的循环。这是我在社工那里学到的一点。不要纠结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是要在把我们的问题运行于行动中,在行动中再次寻找新问题,这也是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的区别,它们一个是不断地被困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是跳出这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以上就是我想要说的。但其实在实习的过程中还发生挺多小事情的,比如当你遇到一个男性工友搭话的时候那应该怎样去应对呢,而又或者当你遇到你暑假教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小朋友的时候,在你以为她已忘了你,她突然叫你老师时,你那时的感受是多么的难以形容。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有时会产生无奈、有时会感到有种莫名无力感,有时会有快乐、有时可以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另外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当大家一起努力去完成工作的时候,就好像一家人一起为将来奋斗。

第四篇:大学生社工实习报告

7月9―8月21,我的40多天的社工实习结束了。收获多多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并不是什么都能真正得说清楚,有些东西,还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实,当初我说到暑假去阳光社工站实习的时候,的确让不少人觉得有点惊奇,大一,一个专业学习没深入多少的学生,居然像大三学生一样做着实习。这种惊奇也在所难免,其实,与其说这40天的实习是实习,还不如说是一种对社工这种职业的真实体验,不管是从观察角度,还是做的角度,老师多次说过,人在情境中,我就在这种情境中去感受,这也算是实习,不过是体验式的实习。

实习的大致经历的一些事情,我已经在文章开头列出来了,单凭这些文字,大家几乎看不懂我做到了些什么,也许到了些什么?总结地来说,我得到了以下一些成长和感悟:

1、也许有些事情你可以独自地用最快时间完成,但是用一个合适数量的同事一同组成的小组一起来完成,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和有更大成就感;

这个感受是源自我对社工站五位同工多次工作的一些情景中有感而发的,或许他们的合作没有那么完美和谐,但是却引发我这种对团队合作的向往,因为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那是他自己和自己的事情在互动,但是当一个人和多个人一起合作的时候,则是人和人,人和事情,人和自己三种互动,交叉就会产生一定量的智慧火花,哪怕带不来真正有益的创造,但是在互动过程中,一些偶尔开玩笑的合作伙伴能让工作变得不那么单调和乏味;因为团队的合作,是有着友谊,共同努力,患难与共的感觉会让你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2、什么是专业社工,最根本在于用心,不具备社工的心,不管你有多好的手段,你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工;

香港社工思源在7月14日来访社工站,我也有幸在阳光社工与思源互动中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以上就是我自己认识之后的体会;一个真正社工,关键在于拥有社工心,我觉得用心做和不用心做很不同的;同工胖哥告诉我,如果你事先对这次小组活动充分尊重,不管你做得是否有预期那么好,但是参与者是能感受到你那份对自己工作的尊重,因此他们也会尊重你并认可你,但假如我们本身都蔑视了这次活动,那么我们的结局也会是被人蔑视;这多少有那个道理,人如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3、社工不是老好人,社工是智慧的人;

这是我听到同工嘉超的感想之后我的简略认识,其实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是智慧社工;是的,这也算是我们区别于非社工和社区老大妈的角色,我们不是老好人,我们对待复杂社会情况和很多意外的事情和人的举动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是社工,就是要以一种老实,温柔礼貌,苦口婆心,单纯的作风去应对,否则我们不但帮助不了人,还会让自己身陷囹圄。我们讲究的是有策略,有步骤,有侧重,有技巧,有原则地应对我们的案主,我们的意外事件,需要我们强硬就需要强硬,需要技巧就要技巧,只有自己能适应世间,才能对世间有所作为,这里很强调智慧;

4、什么才是专业的社工要做的事情?就是你能看到的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些;

刚刚来到社工站体验时候,以及过去看多一些其他机构社工所做的事情,总是觉得他们做得不那么有专业味道,也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正宗的专业锻炼机会,做的都是专业的工作;其实,我过去的想法是相当不成熟的,只要是和书本说得完全一样的那种专业实习和工作才是我想要的,但是这种纯专业的实习和工作,真的存在吗?在大陆,真的有吗?几乎是没有的,哪怕你去哪里实习,你也会做很多感觉没有多少专业味道的东西,哪怕你真的做了社工,在目前,你多少也会觉得很多时候做得没有多少专业味道。为了找到这种纯专业的活儿来做,那是一种挑剔的,头脑简单的要求,如果固执地这么想,那么我也许永远无法迈出实践的一步。

但是,书本终归是理论,书本描绘的有些是理想的工作情景,但是在起步中的大陆社工事业,作为拓荒牛的这几代社工人,我们不可能真正从一开始创造出这种理想社工世界,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改善,现在也在不断改善中;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社工,他们做的工作中,不管是否有社工味,那都是大陆社工最真实的反映,什么是专业社工的工作,就是这群专业社工所做的工作,在现在,我们能这样去看待我们的理论与现实差距,会进一步推动我们迈出积极地参与实习,实践,少些埋怨和怀疑,而多些积极与开拓。

也正如同工胖哥曾经告诉那些来社工站实习的社工学生,他说:“如果我们给你的实习内容就和书本讲得一模一样,那么你们干嘛还来实习,实习就是来发现现实与幻想的差距,实习是真正知道符合国情的社工现状,这才是实习最大意义。”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而在最后,40多天的实习,我觉得社工站存在一些我认为的不足:

第一,社工站太小了,缺乏自己独立的个案工作室和小组活动场地,不方便及时或者合理创造一种合适情景让案主和小组活动进行;

第二,社工站电脑不太充足,站里社工需要轮流使用,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第三,社工站创立仅仅半年,还属于一个战略推广期,我个人觉得,单凭靠一些小组,团康和个案,很难有效扩大社工站被社区居民认知度,这方面还有待社工站去探索思考;

第四,社工站应该要有自己的旗帜,要有自己的一些带有本社工站标志的纪念品,用于给小组活动的参与人员,实习生,志愿者留下纪念,而旗帜和纪念品本身也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广社工站品牌;

第五,有条件可以尝试定期多举办一些交流会,让阳光社工站社工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社区工作,社区社工,对社区社工感兴趣的人来聚在一起,通过简单小组活动或者茶话会来促进彼此互相学习,分享心得,探讨社区社会工作一些理论和实务。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社会连结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时,他就与社会有了一种连结。要想让残疾少年适应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使他们与社会发生连结。家的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以家的形式,赋予生命一种顽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废墟中挺立。

(一)实习情况综述

xx年3月5日至5月21 日,我们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区开展了为期十周,每周五、六、日分别由一个小组负责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在这里作义工,与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另外,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即那里十位年龄在13--18岁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学三五年级之间的残障少年,无人授课、无处求学;同时,他们在自我认知、文化知识、社会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注:除了这些智力正常的残疾少年,康复区还有成年人和青少年,鉴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我们和他们只作简单的交流,未建立专业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定了总体实习计划:先联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长,动员小学生捐课本、习题集、工具书、课外读物等一百余本。然后,以作义务老师的方式,与他们顺利地建立专业关系。工作方法上,以小组活动与个案工作结合、辅导与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为得以纠正,在协助他们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即他们自觉、自动和自主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实习的意义

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和理论知识的欠缺,"实习"解决问题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突出体现的是"实习"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专业认同方面:

与案主的正式接触中,我们认识到专业工作与一般助人活动的实质区别,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一般助人活动的随意性,决定了它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前后相继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它是一种插入式的人文关怀。对于"义工"来说,志愿活动疏导了自己助人的意愿,满足自己了解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需要。对于受助者来说,他们享受了一种探望式的关怀。活动结束之后,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状态中,对改变他们的弱势群体地位没有本质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组织性、系统性和彻底性相统一。如果说"志愿活动"是可以随便排列的卡通画面,那么"社会工作"就是设计动画片;如果"义工"过年的时候送给小白兔成筐萝卜,"社工"既要送给他们萝卜籽,还要教会他们种萝卜的技术;如果说"志愿活动"传达了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信号,表达了社会接纳他们的至诚意愿,那么,"社会工作"要做的是把这种美好的意愿落到实处。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渗透,是一种要为案主的未来长久的幸福负责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意味着在付出的同时寻求接纳,在相互接纳中承担责任。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对案主生存状态的神入,从一开始就决定社会工作没有轻松和真正的开心可言--在案主的问题解决以前。

第二,对自己的再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 "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

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病、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对穷人的态度即可;我认为,从一个社会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

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幼时被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收养,长到12岁时分别被领养、寄养、资助继续求学等。而其余的,就暂时滞留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一年前,他们的老师辞职。他们就过着这种生活:白天吃饭、看电视、作卫生,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开始同样的循环。这只是让单调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复制到不同的日子里而已。

被遗弃的日子里,福利院为他们提供了细数生命尊严的空间。在成长的过程中,封闭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着排斥与压抑。从本质上说,这是对他们尊严的一种漠视。

第五: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

第六篇:社会工作服务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这次的实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基础。

2、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更能明白到作为一个学生与作为一个在职人员的差别,体会到转换角色的过程。

3、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社工的职业价值的维持度。

二、实习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2月,到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六次以上。

三、实习地点

XX社区、XX科技园

四、实习单位

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五、实习的主要内容

1、访问社区工作者,讲述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工作技巧;

2、研究社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问题;

3、做社区需求分析、服务方案的设计。

六、实习过程与内容

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疑惑有收获,当然也会产生一些倦怠感。疑惑的是每次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工友们的需求;收获的是能够真正的去接触这个领域,融入这个集体,更深入的去了解工人这个团体,至少了解到工友们表面上的需求,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应该怎样去融入工友这个群体,与他们搭起一条桥梁;当然,在这其中我也产生过一些倦怠,认为目前我在机构所做的工作是无用的,毫无意义的。

七、访谈社工

(一)本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

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刘社工提起说,他觉得做关于工友方面的社区工作很难集合一群人来参与社区工作,因此,他觉得可以采取“一点带试”的方法去联接社区的工友们,也就是通过与每个工厂里的一两个工友建立良好的关系,邀请他们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就这样把他们串联起来,也就是等于把他们背后的工厂串联起来,然后等到社区要举办一个活动的时候,联系他们来参加,而又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工友。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提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应投其所好,也就是应该避免提及他们所避忌的东西,也就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改善社区。另外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救世主一样,认为你来到这个社区你就应该去改变这个社区,我们应该要接纳它,你只有适应它们,才能真正的被允许融入这个社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善这个社区,还有发展这个社区。他还提到做社区工作的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当工友想要学习某种新的知识,我们也必须一起去学习,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学会。还有就是做社区工作这一类工作的,并不是说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一直做到底的,毕竟人是会变的,社区也会跟着变化,工作模式为了适应也会在不停的发生改变。在一种模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换另一种工作模式,这样还会得到不同的情况。

以上所说的工作模式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滚雪球”方法,一个小球在雪地里会越滚越大,在社区也是这样的,通过一两个工友的积极参与活动,慢慢的带动其他工友尝试着去参与我们社区举办的某些活动。

(二)本社区工作的工作技巧

1、建立工友志愿队,通过成立一个志愿队,提供一个让工友了解我们中心的机会,使得我们中心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社区的认同。同时,也可以使得工友们能够从参与中心的志愿活动中得到另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2、尽量多的与工友们接触,每天至少要空出1-2个小时来与工友们沟通、交流,但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问题,尽量不提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交流中,慢慢的引导他们说出内心深处的问题,挖掘他们的内心需要,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是他们表面的需求,而他们或许也未必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工友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长久计划,只是得过且过的过日子,而处于青中年的工友们他们想要的就是赚钱养家,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对社交缺乏安全感,不只是他们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的,当然如果是在“熟人社区”当然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3、通过意识层面协助他们互助。这说起来好像挺难懂得,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我觉得社区工作者的意思是想从旁协助他们,使得他们的精神在某种层次上达到一致,然后他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可以很快领会到组员的意思,并且是在潜意识中觉得某种行为就是应该这样做。

4、整合资源并非像我们在上理论课时讲的那么容易,比如向社区居委会申请场地、邀请社区的发廊来做义工等,并不是你过去跟他们说某日请某人到某地来参加义工活动,他们就一定会参加的。且不说他是否会相信你,是否把你认为是一个神经病,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沟通技巧上出了一些小瑕疵,你就有可能会得罪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赶出门,更不用说做义工了。因此,做社工不仅有一颗爱心,有理论知识就行了,还必须要懂得说话,能够把你的想说的话说得有逻辑性。

5、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社会工作者,另一种是理论社会工作者。实践社会工作者意味着从实践中走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之路。理论社会工作者就是在工作中遵循某一理论的专业社工。

八、实习总结

1、调整做外展工作的心态。在做外展的时候,即使你在无意中会看到那些被遗弃在地上的宣传单;即使在你很认真的跟他们解说我们的活动有多么多么好的时候,他们总会回你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时候;即使我们在那里很卖命的说这是免费为工友所预设的活动的时候,他们总会怀疑我们这个搞传销;但我们只要把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是以真诚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会无愧于心了。

2、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感觉自从暑假实践结束后,我们就好像与中心那边脱离了,不了解它的最近的活动有哪些,它最近的变化有哪些,我们能做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点到那里,然后准备做做外展,然后就回来了。而我们以前所设的那个Q群好像也不存在一般,已很久不能在上面找到我们的消息记录了。有很多实习生在中途的时候都不怎么想过去中心帮忙,我也曾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想过去,因为那时感觉很无力,没什么动力,而且我们的工作好像停留在表面,总是匆匆的过去,匆匆的回来。不过现在,我们实习生准备分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这种方式不知道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3、在行动中反思。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然后在这之中又重新发现新的问题,就这样不断的循环。这是我在社工那里学到的一点。不要纠结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是要在把我们的问题运行于行动中,在行动中再次寻找新问题,这也是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的区别,它们一个是不断地被困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是跳出这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

推荐专题: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档案工作自查报告 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