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社会实践报告汉语言文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为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实习为3学分,不得免修。
二、教学实习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
三、教学实习必须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
四、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五、教学实习的内容可分为文学、教育、秘书三种类型。各分校应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指导。
六、教学实习可采取“文学(文字)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师范方向)、“秘书实习”,或“社会调查”等形式。各分校应根据条件建立模拟课堂、模拟办公室或采取其他方式建立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条件。
七、教学实习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为依据,书面材料的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八、教学实习的成绩评定标准为:合格、不合格。
九、教学实习书面考核材料经审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学分。没有参加教学实习、未交书面考核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十、参加教学实习的学生应当填写教学实习鉴定表,写明有关参加教学实习时的基本情况,由教学实习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
十一、教学实习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试点电大负责审核。
十二、教学实习成绩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根据2006级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2007]中央电大文法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湖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一)调查要求
社会实践必须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社会实践为3学分。毕业实习时间原则上应在修完规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集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一般安排2—3周时间。
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实习的书面材料由毕业实习评阅教师评定。
社会调查字数不少于2000字,内容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并符合汉语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不得免修。
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当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写明有关社会调查时的基本情况,由社会调查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
调查报告的内容:题目及署名;问题的提出;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结论以及建议等。
(二)成绩考核
必须在真实有效的毕业实习基础上提交。如有以下情况视为无效:没有亲自参加调查,或亲自参加了调查,但不是自己亲自完成的调查报告。
毕业实习的考核要求提交以下成果形式和相关资料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1.毕业实习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为依据;
2.调查报告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并符合汉语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
3.毕业实习成果的格式要求
成绩考核标准:社会调查的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两级制。 毕业实习的书面考核材料经审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学分。没有参加实习、未交书面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毕业实习成绩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它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一)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指导教师的资格: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修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凡未按指定层次和指定专业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成绩无效。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指导教师的职责:开题阶段,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开列参考文献目录,提示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指导学生完成开提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署同意开题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写作;撰写、修改及定稿阶段,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初稿、二稿进行修改,仔细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评审论文;定稿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论文做出初评意见,并指导学生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等等。
(二)论文写作资格
1.学生必须进行了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的书面报告,取得社会实践的相应学分; 2.学生必须修完课程总学分的80%。
(三)写作要求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选题鼓励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2.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学员可以从所给定的范围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也可自己确定题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论文必须与汉语言、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本专业方向相关。
3.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1)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材料翔实,结构完整,思维明晰,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观点新颖是指要有一定创造性,选题、立论或材料运用,要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或论证,或者从新角度来讨论问题,或有新发现的材料来论证;观点明确是说论文中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心突出;材料翔实、有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详尽、真实的材料,而且材料必须能为论文的中心服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结构完整、严谨要求论文必须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之间或每一部分内部都必须符合逻辑关系。语言必须通顺;格式规范就是要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论文的规定格式去作。
(2)论文要有学术价值或一定的理论支撑。
论文要有学术价值是指所探讨的问题对于本学科的研究有推进或启发作用,对人文精神的建设乃至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是指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论证,要有相关理论分析,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寻找规律。
(3)论文要符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4.毕业论文部分的组成:
(1)封面与封底。毕业论文封面与封底由湖南电大统一配置;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应简洁精当,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3)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篇论文应有3-8个关键词;
(4)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具有概括性;
(5)正文。毕业论文正文的内容和结构要比交流论文复杂,为了使文章的脉络更为清晰,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大都有章节之分,而且要尽可能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6)注释。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的注释,规定一律采用尾注的形式。注释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注明引文出处;第二,补充内容(主要是要深入,但与文章的主体关系不大的内容);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常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或编者),文章名(或专著名),出版社,出版或发表日期; 5.毕业论文的写作装帧要求
(1)毕业论文应完成三稿。
一、二稿手写在毕业论文评审表中,第三稿(定稿)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正文内各标题用小4号黑体,正文用5号宋体。
(2)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由上至下依次为:
封面、摘要及其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封底
(四)毕业论文的成绩考核 1.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环节
毕业论文成绩考核根据论文评定的标准和等级的要求,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初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将成绩打在评审表“初评成绩”栏中,分校审核后,报上级电大终审。
2.评定论文等级质量的要求
对论文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1)学术性:主要是题目要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内容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含量。 (2)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论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可视为具有学术创新性。
(3)逻辑性:学术论文是一种逻辑构成,所有的观点和材料都应当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之中,整篇文章应当自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的论证体系。
(4)规范性:论文的总体构成及表述方式必须合乎文体规范。
(五)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标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学分。 优秀(85分以上):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良好(75分-84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实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及格(60分-74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及格(60分以下):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4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有上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合格。
三、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计划
1、开学初期 :师生见面会和确定选题并交指导教师;
2、学期中间:完成写作提纲、初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3、学期中间:完成二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4、学期中间:完成正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5、期末:学业顾问整理论文,送交教学科
6、期末:论文送省校复审
四、实践环节所需提交的材料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手写稿)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一稿、二稿)(手写稿)
3、毕业论文(定稿、打印稿)
4、软盘(内容为定稿)
湖南电大人文学院中文系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实践题目:小学生厌学”现象
2调查方式:调查法、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3调查时间:2014年4月14日至4月16日 4调查地点:毕节地区小吉场镇中心校
5调查过程: 经历了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走访,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的辅导教育等环节。
(1)选题:学生“厌”学现象
(2)计划:曾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从而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及崇高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对于学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为了不使学生不把学习仅仅当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3)个案描述:苏鹏,男,小吉场镇中心校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差,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学交流,不喜欢上课及完成作业,经常谎称生病而不去上学。进一步了解,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爱,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4)地点:小吉场镇中心校
(5)方式及方法:调查法、谈话法、疏导教育法
(6)调查了解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认知,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6提出问题:
(1)家庭因素的影响有哪些? (2)学校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3)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7分析问题:
(一)家庭因素
1、过分溺爱。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意,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撞。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习以为常,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中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言放弃。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也养成了逃避或喜欢找人代劳的依赖感。来到寄宿制学校首先脱离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心理上没了安全感。造成了厌学心理。
2、放任自流。部分家长有时觉得孩子对学习厌烦而导致学习很累,自己很心疼,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导致学生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3、家长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都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迁怒于学生。久而久之,把本来有乐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二)学校因素。
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大部分的老师的作业布置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使学生的作业量增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对于部分寄宿式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很多孩子不适应,又加上学生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导致学生不愿呆在学校里,学习跟不上,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再就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运用,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
农村信息闭塞,缺乏理想。在农村里,孩子接触到信息渠道很窄。他们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知道信息。传统的教育加之教师本身的信息问题,难以满足孩子们信息的需要。更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8原因与对策:
(一)希望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现象
2、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每天都应该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做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会做吗?对比较懒惰的就要督促严点。对孩子多表扬、鼓励。采取正确的方法。也不能听到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打。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啊。
3、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生意志力
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意志能力,抵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果在学习当中遇到难题,要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和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不要产生对班级、对集体的厌恶和排斥,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不把学习看成包袱。
(三)建立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1、赞可夫曾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尤其对学习有偏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常投以关爱的目光,以证实教师对他们格外重视,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伴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他,让他的情绪得到调节,心理达到平衡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厌学心理也就逐渐消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
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9结论:
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地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