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植物地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植物地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一、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简介
1、工程概况
三金潭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汉市东西湖江岸区交界地三金潭地区,该厂远离城市中心区,东北面临近府河、南面靠近张公堤。是武汉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ADB)贷款武汉市污水处理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4.6亿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2.1亿元。
20xx年3月开工。区域排水系统部分为雨、污合流制,部分为雨、污分流制。厂区总占地23.8公顷,近期用地15.7公顷。
一期于20xx年2月1日通水调试成功;3月5日全天候运行;5月实现二级运行;8月 污泥脱水调试。目前,生产运行稳定,日处理量最高可达30万立方米。
2、服务范围
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为主城区汉口东部地区(简称“汉口东”地区),该地区行政划分主要为江岸区,包括汉口旧城、六合沟、堤角、塔子湖、后湖、谌家矶地区。东临谌家矶,西抵新华路,北起张公堤,南至江边、解放大道,服务面积61.4km2。
3、厂区平面布置
整个厂区分为五大块:
一、近期污水处理区;
二、远期污水处理区;
三、污泥处理区;
四、辅助生产区;
五、远期污水深度处理区。
各块以区间道路及绿化相隔相连。全厂的污水构筑物按原污水来水方向依流程自南向北布置曝气沉砂池、初沉池、A/O生物池、二沉池,处理后尾水自厂区东南端经过或超越在此设置的尾水接触消毒池及排水泵站排入城市接纳水体--府河。
4、处理工艺及流程
该厂采用的A/O法处理工艺,除磷不脱氮。合流排水系统污水截流倍数n0=1.0,工程总规模400,000m3/d(雨季最大流量620,000m3/d),近期300,000m3/d建设规模(雨季最大流量500,000m3/d),旱流污水总变化系数Kz=1.3。回流比R=75%。
污水由一级泵站(铁路桥泵站)收集至厂前提升泵站(张公堤泵站),再由张公堤泵站将水送入三金潭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其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二、部门及车间的参观见闻
1、中控室
主要设备:
电子模拟运行控制板(墙体板)指示灯,模控板右边是现场实时监控视频显示器。程序控制计算机,电话机、视频控制器各一台,空调两台用于各设备降温。
人员编制及值班任务:
整个中控室的运行管理配1名班长6名值班员。班长负责监督值班工作,传达上级指示,安排任务,组织班室成员技能培训等工作。值班员负责中控室的日常值班,值班班次分白班和夜班,白班值班人员为1人,时间8:00~18:00,中间没有午休;夜班值班人员为2人,时间:18:00~8:00。轮值安排为:每人一个白班,两个夜班,休息三天。
主要功能:
污水处理厂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场内的所有设备几乎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开启、阀门的开启调节、设备的运行指示等都可以在控制计算机上实现。工艺运行的参数在计算机运行程序上可以随时查阅,而且数据会被自动保存起来方便日后查看。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录像进行监控。值班员的职责就是看管由计算机控制的程序系统的运行情况,调节生物池溶解氧浓度。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工艺参数,以及每隔两个小时巡场一次并采集进、出水水样供化验室分析。需要记录的参数有:进、出水流量(m3/h),pH,SS(mg/L),DO(mg/L),MLSS(mg/L),TP(mg/L),NH4+-N(mg/L),污泥流量(m3/h),污泥泵运行参数,鼓风机运行参数等。
2、检验科
主要设备及仪器:
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721/.722/723/752/7230G系列分光光度计、紫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干燥箱、马弗炉、粉碎机、显微镜、阿贝折射仪、自动旋光仪、手持糖度计、手持酒精计、手持盐度计、酸度计、电导率仪、COD、BOD在线水质测定仪。
值班人员及分析项目:
班长1人,分析员3人,每天2名分析员值班,时间8:00~18:00,中间没有午休,上两天班休息两天,每天都要有人值班,班长负责监督工作,制作数据报表等。
化验室分析项目有:TSS、MLSS、MLVSS、SS、CODcr、TP、TN、NH4+-N、NO3--N、NO2--N、PO43--P、BOD5。
3厌氧污泥消化池:
主要设备:
该厂设有污泥消化池,用来处理从污水里沉淀下来剩余污泥,产出沼气和无污染的泥饼。据介绍,每座蛋形消化池地面高度为36米,地下深10米,最大内径为26米,总高48.2m,有效容积约13900m3,,污泥厌氧消化池采用卵形消化池,池内采用机械搅拌,配有18根搅拌管。
功能简介:
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剩余污泥,减少病原菌及寄生虫卵。
其单体规模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净化污水时产生的“副产品”,以往都是一简单的填埋技术处理。由于其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产生二次污染。据介绍,消化塔运行后,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200吨污泥将被送入其中进行搅拌,通过加热、消化反应,最后将污泥脱水成无污染的泥饼,用于土壤改良、制肥、填土方等。而产生的沼气供沼气锅炉使用。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4、污泥脱水浓缩机房
主要设备:
Roefilt 60型转鼓污泥浓缩机三台(两用一备),离心脱水机,絮凝剂制备机。
功能:
一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以减少后续污泥消化量,二是将消化污泥进行脱水便于运输处置。
操作规程:
容积式污泥泵将调理好的湿污泥抽入机器,在混合器内,污泥和聚合物充分混合形成絮凝结构,有利于污泥在虑带上脱水。污泥流入预脱水转鼓,经多段脱水后逐渐浓缩,并通过螺旋板输送。使用大间孔虑带,转鼓预脱水率显著提高。设计采用的虑带网眼能使污泥分离率达到很高。
5、加氯车间
主要设备:
真空调节器,安全警报器,氯气防泄漏以及回收装置,氯气投加控制器,水射器,控制柜,电动球阀,汇流排。
工艺流程及参数:
贮存在氯气瓶中的氯气通过紫虹管连接至汇流排,经主干管,经电动球阀控制后,主压力表显示正常之后,经过自动加料机投加氯气。比例为1:1.25。自动警报系统自动监控加氯间内氯气含量,在氯气含量超过指定标准之后,氯气防泄漏及回收系统自动开启。车间内喷淋氯化亚铁及铁粉的混合粉末。
6、鼓风机房
主要设备:
单级离心鼓风机4台。单机鼓风量4000~9600m3/h。为曝气沉砂池以及生物池曝气充氧提供气源。
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控制柜设备有无异常。检查润滑油油温、油位是否正常。检查风机各部件及地脚螺栓等是否紧固良好。检查风机水循环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打开该风机冷却水和循环水的进出水阀门。检查鼓风机出口阀门在开启位置,并保证出风总管的阀门处于开启位置。高压柜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小车是否处于正常位置,二次路线是否正常并合闸送电。进进风廊道是否干净无异物。
二、开机。风机正确启动条件:没有报警或激活紧急制动开关,放空阀开关;出口导叶在最小位置。打开该风机冷却水泵和循环水泵,并检查循环水水位。合上风机控制柜电源,指示灯亮,观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细听风机内是否有异常声响;若有,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运行班长。观察风机工作压力、风量、运行电流是否正常。观察、检查轴承及润滑油温升,观察润滑油压力是否正常。
三、按控制面板的停止按钮,出口导叶移至最小位置,放空阀快速打开。当放空阀打开时,风机停止运转。在发出风机停止指令后,油泵要继续运行至少5分钟。在油泵停止运转后,关闭该风机冷却水进水阀,关闭该风机的冷却水进水阀。检查鼓风机出口止回阀是否关闭。
四、按规定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7、其他:
1)、粗格栅、进水泵房
主要构筑物:粗格栅间1座,近期选用MN型混流泵5台,3大2小。
功能:截除污水中较大漂浮物,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2)、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合建)
(1)回转式细格栅
主要构筑物:每座设回转式细格栅3台,配1台螺旋压榨一体机输出栅渣。
功能: 截除污水中较小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保护后续水处理设备。
(2)曝气沉砂池
主要构筑物:每座池配以1台移动桥式吸砂机。
功能: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并使沙砾表面摩擦,去除其表面有机物,且起到污水的预曝气作用。
3)、初次沉淀池
主要构筑物:分2组设4座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圆形沉淀池。每座池配有1套周边传动全桥式刮泥机,刮泥机上端配有浮渣刮板。
功能:对污水中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4)、A/O生物池
功能:创造特定的微生物水环境以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及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场所。
主要构筑物:2组4座矩形推流式生物池。每座池共分三区:选择区、厌氧区、好氧区。选择区和厌氧区设搅拌器,好氧区敷设曝气管由鼓风机房供气,控制溶解氧保持在2.0~2.5mg/L,污泥浓度保持在20xx~3000mg/L。
5)、二次沉淀池
主要构筑物:2组8座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每池设中心驱动吸泥机1台。
功能:进行混合液的固液分离,与生物池配合起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的作用。
6)、接触消毒池(加氯车间)
主要构筑物:2座折流式反应池,分4槽。
功能:采用季节性加氯,杀灭出厂污水中可能含有的`细菌和病毒。
7)、排水泵房
主要设备:选用5台干式离心混流泵。
功能:当府河水位高于20m时,将生产尾水及厂区雨水抽升排入府河。
三、实习心得
本次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暑期实习为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进步起到增进的作用,加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增长了一块基石。这次失业丰富了我在生活污水处理和给排水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环境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们前面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
通过5天的实习学习,使我对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整套工艺运行情况以及设备构筑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学院给我们的机会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我们获得运行操作等方面的实际知识,了解这些工艺和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收集必要的材料,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难题。
西安石油大学
系部:地质系
专业: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
班级:xx级
学号:
姓名:
一 实习期间的表现与工作态度
实习期间的表现:参加该项目的主井副井风井检查孔的岩性鉴定及其采样工作,同时还参加了地质孔测井和封孔验收的相关工作。表现良好,主动几集参与承担各项工作,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积极进取、工作态度认真、塌实肯干、责任心强。
能协助他人工作,善于帮助他人朝目标奋斗,但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工作中能够较全面的自觉补充专业知识。
工作态度:实习期间,态度认真,尊重领导及其同事,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积极主动承担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二 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1 岩性描述:主要是各种粒度的砂岩,泥岩和灰岩的描述.举例如下 灰岩,泥晶结构。厚层状,,具斜交裂隙,含少量粉砂岩,岩性 硬,RQD=70%
细砾岩:灰白-灰色,砾石含量80%,成分石英岩、硅质岩,粒径2~8mm,填充物20%,主要为石英砂、粉砂和泥质,砾石次圆状,分选好,基底胶结,正向递变层理,上部具薄层中砂岩和泥岩,底部见冲刷面,局部见少量后生黄铁矿,中部岩芯破碎。
中粒砂岩:灰白-灰色,碎屑成分占85%,石英为主、长石、岩屑少量,粒径0.5~0.25mm,杂基含量10%,局部钙质胶结;碎屑次园―次棱角状,接触式胶结,沿层理方向分布丰富菱铁矿结核,粒径0.3mm,大型交错层理,中部具斜交裂隙,泥质充填,3.5条/m,中
下部夹粗砂岩,底部见少量3~5mm少量石英岩砾石和5~20mm泥质包体。
细砂岩:灰―深灰色,碎屑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碳屑和白云母片,中部见少量菱铁质结核,脉状―波状层理,斜交裂隙3条/m,下部粉砂岩夹层中可见少量植物叶化石,定名带羊齿,局部岩芯破碎。
粉砂岩:绿灰色―紫红色,杂色;局部含细砂岩薄层,中部见丰富绿泥石鲕粒,粒径0.2~0.5mm,可见水平层理,上部不规则裂隙
1.5条/m,下部岩石经变质坚硬,破碎。
炭质泥岩:黑灰―灰黑色,局部含砂和煤线,层面可见丰富植物化石碎片,断口平坦状,中部夹粉砂岩薄层,岩面经挤压具滑面,见少量后生黄铁矿结核。
泥晶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结构,加盐酸起泡剧烈,方解石含量50%以上,中部偶见生物碎屑,裂隙1条/m,局部见黄铁矿后生小晶体,上部岩芯较破碎。
内碎屑铝质岩:黄褐-灰褐色,含内碎屑状结构,可见铝质矿物白色小晶体,岩石坚硬,局部夹泥岩和砂质泥岩,岩石坚硬,比重较大。
煤的描述顺序
颜色→煤的结构→结核→条痕色→光泽→煤岩类型→煤层结构→其他
煤:黑灰色,条带状结构,局部粒末状,中部见少量黄铁矿条带,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以光亮型为主,半亮(岩)-半暗型(煤芯完
整)次之,外生裂隙1.5条/cm,夹矸为黑色泥岩。
2 岩芯的分层
根据工作经验一般原则如下:
原则上,真厚大于0.5m的不同岩性的岩层应单独分层,不是必须的;
标志层,煤层,有益矿层,煤层顶底板,某些是煤层层位的炭质泥岩,一般不论厚度大小,均要单独分层;
夹矸单独分层,但不能把煤层分隔开,单独记录深度,单独厚度在描述中体现,夹矸岩性分别记录
岩层倾角变化大时,在倾角聚变点注名深度或按倾角变化单独分层;
这里指无破屑带的断层(钻孔中注明深度)或野外剖面上使用。 钻孔中的破碎带(怀疑是断层时)单独分层;
分层时不使用“互层”指岩石名称不使用“细砂岩夹粉砂岩”、“泥岩互层”字样;
当两种不同岩石厚度均小于0.5m,取总体厚度大者。确定基本名称;
7.煤中的天然焦单独分层,按3执行。
8.煤中的火成岩单独分层,两种情况:
1) 造成煤层再分层的,将煤层分开,分三层
注意事项:注意裂隙的判断,含水层与裂隙的关系
3 岩芯采样的注意事项:
1) 从岩芯管中取岩芯时不得将岩芯震碎
2) 在采样的过程中,切忌跨层采取,即一块岩芯中不得出现两种岩性,当分层的厚度小于6米时采取3个样品,大于6米时采取6个样品,大于9米时采取9个,每个样品大于等于0.1米.
3) 注意岩芯的保存,不易水泡,在尽短时间将岩芯进行蜡封。
在熟练的认清地层中的岩石之后,在有关的技术人员帮助下自己完成了02-7钻孔的原始地质编录,还进行了详细的钻孔柱状图的绘制。并且对煤层的厚度,倾斜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还对煤样进行了瓦斯解吸试验,对煤层的瓦斯大致有了了解,对现场解吸的数据在室内进行了整理。
三 收获
强化了对沉积岩的学习,在野外能更清楚地辨认出主要的沉积岩及其岩心的岩性,重点的掌握了钻孔岩心的描述和鉴别,因为从事煤田地质工作,主要了解各种粒度的砂岩、泥岩和砾岩及其石灰岩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破碎带的认识,重点为煤的描述。
在钻孔编录中,岩心的描述要进行分层描述,而不是回次间的描述,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讲煤层进行单独分层,进而统计煤层的厚度及其深度。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意义:
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实习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习报告
(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
四、实习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一、实习日期
20xx年7月9日--10日
二、实习地点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秦岭山地)
三、小组成员
组长:张茂
组员:刘胜杰、张雪丽、王艳丽、鲁加花、张燕子
四、调查情况简介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本组成员随其他本班同学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在牧户关镇周围的山上远道跋涉,共同完成了本次植物调查实习课。
我们本组共收集植物标本十一个,分四份夹与标本夹中。有的用剪刀的采集,有的连珠拔起,包括茎、花、叶、果等不同的部位,涉及草本、灌木、乔木等不同类型。采集有秦岭特有的植物标本及植物类型。
其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河谷盆地中有杉木、马尾松和柏木等。还采集到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冷杉果实的标本。
现将本小组的调查成果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植物详细介绍如下:
五、主要的标本介绍
(1)蛇莓的科属、习性、地理分布及形态特征简介:
种名:蛇莓
学名:Duchesnea indica
别名:蛇泡草、三匹风、龙吐珠、三爪龙。
科属:蔷薇科,蛇莓属
地理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阴湿处。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柔毛。茎细长,匍状,节节生根。三出复叶互生,小叶。
采制: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2)狼尾草的科属、习性、地理分布及形态特征简介:
种名:狼尾草
拉丁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科属:禾本科,狼尾草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80厘米,种子每克450粒。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
地理分布:中国自东北、华北经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
一、实习感受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也收益颇丰。
三次的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在教室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从病害常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压制植株标本到实验室里的病害的鉴别,还有标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每一步我们都在亲自实践,每一环节我们也都有不同的体会。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一种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单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几张图片并不能令我们学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但外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们所认识的病害种类也十分有限,这一点我们也感到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山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另有一点遗憾并且很惭愧的是在外出实习中发生的一点小意外,坐公交车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受到了文老师的批评和教导,这使我们十分的惭愧,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体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也将自己的安全于不顾。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严重的缺点,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也会牢牢记于心中,今后不会在做出类似鲁莽的行为,在自己今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这次实习安排在了各门考试频繁的阶段,大家在实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复习,很多实习的时间都用于背书了,希望以后的实习能排在时间宽裕的时候,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习,也会研究的更为深透。
二、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主要分为:病害植株的采集,标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鉴定,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
1、病害植株的采集
这次实习我们共外出三次,分别去:毛庄,森林公园和农大第三生活区。病株的采集让我们亲眼了解了常见病害和发病植株的各种特征。像是去毛庄我们认识最多的便是小麦。文老师更是亲自深入田间并详细的为我们讲解各种病害植株的鉴别。像是小麦赤霉病麦穗上会有粉红色粉状物且麦穗多比正常麦穗发白,这让同学们在找的'时候更加容易。大家的积极性也十分高,都分散的去寻找有病害的植株,遇到不懂得都积极的去问老师,而文老师也十分耐心的为大家讲解,使大家受益匪浅。
2、标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鉴定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对于含水量少的标本,我们组采取集随采随压制,保持了标本的原形;对于含水量多的标本,我们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后,再进行了压制;同时,我们对有些标本进行了可适当加工,如标本的茎过粗或叶子过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压制,防止标本因受压不匀,或叶片重叠而变形。有些全株性的标本,将标本折成适当形状后再压制。在前期标本材料整理过程中,为避免压制的标本变形,并使植物组织中的水分易被标本纸吸收,标本夹好后,我们用绳子将标本夹捆紧,放到干燥通风处。每天勤换标本纸,使标本尽快干燥,以保持原有色泽,并避免发霉变质。干燥后的标本移动时我们始终十分小心,以防破碎。对于茎秆、枝条等粗大标本,我们放在宿舍通风处进行了自然干燥。然后又进行了标本的分类,并利用我们从图书馆借的大量书籍对标本进行了鉴别,共鉴别了34种植物。
3、玻片的制作
这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工作,我们从一些病害比较严重的植株上挑去菌落菌丝及孢子并将其分散在滴有蒸馏水的玻片上。压片是个技术活,经常我们压了几次都还有气泡,后来陶家顺从中找到了技巧,我们一同学习,技术也娴熟起来。封片也算比较难,还好都还做得不错。这个过程全组都认真参与,最终也做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4、病原物的分离
这个过程是我们认为最难但最有意思的过程。我们以前的实验中也用到过几次培养基,但做培养基还是第一次,全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一心,成功的做出了NA培养基,看着从最初的一些原料变成了一个个凝胶状的培养基,心里说不出的满足。再做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时,大家更是认真仔细。由于是最后一小组,我们组的成员都认真的观察了前面几组做实验的过程,并从中总结了很多经验,由毛培和韩钊杰在无菌室中进行操作,由于看了多遍实验过程很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但其中病原物小麦纹枯病的分离可能由于灭菌时间长并没有成功,我们又重新做了一次,做的是玉米斑病,这一次很成功。另外,我们组还额外做了病害植株的保湿,最后也十分成功。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了很多实验的技巧和很多专业的知识,收获十分大。
经过本次实习,让我懂得知识不仅仅是从课本上学来的,还要深入田间,了解病害的基本情况。此外,明白了病害的发生不仅局限于病害的发病情况,还与田间管理有关。“书上得来终觉浅,不若田间半日长”,深深地的让我理解了田间了解病情的重要性,只有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理论,以“田间知识”为拓展方向,才能做好植物病害这一大课题,才能解决植物病害这一问题。当然,随着植物病害防治的进步,病害也在不断进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彻底解决植物病害这一问题,而在于将植物病害,充分的、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极高的提高农业产率。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农业上来讲,“一切的病虫害,都是纸老虎”。只要一手抓理论知识,一手抓田间知识,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采取“两手都要抓”,以消灭植物病害为目的,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为基础,争取以植物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为崇高理想,为中国农业做贡献,为老百姓谋农业,彻彻底底解决植物病害这一块。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为这一理想,这一目标,不懈努力,不懈奋斗!
实习在同学和老师们的汗水和勤劳中结束了。作为我们专业重要的学科之一,这次实习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农安工作者道路的艰辛。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将学习和实践联系了起来。让我体会到了一些学以致用的好处。掌握了正确地描述一些病害症状的方法,加深了对一些植物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了一些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了解了植物病毒、细菌和真菌所致病害的外部症状的区别,并掌握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诊断的一般方法。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一些预防措施,我们不能根除病害,但我们能认识病害规律后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同时,通过这次实习,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植物病理学的实习主要是采集病害植株,在还没有采集之前,我以为采集植物应该是很容易的,但真正开始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病株的采集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我深刻体会到“经验”对于农安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缺乏经验的我们,在经过病害植株的时候,完全视为不见。而老师经过的时候,就可以轻易的发现,当提醒我们它是有病的时候,我们才蜂拥而至地去采集。我经常会将虫害叶子拿给老师帮忙认,她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虫害而并非病害。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到,“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只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农安工作者来说是不足的,农安工作是一份重实践的工作,还应有充足的实际操作来充实自己,而“经验”就是最好成果和工具。
实习中,每一个环节,自己都亲身经历过,所以知道每一步都是多么的不容易。长途跋涉的采集过程、操作细致的鉴定步骤、费力繁琐的标本制作,可以说辛苦的同时,也是一个考验我们耐力的过程,而当我们见到病株的时候、鉴定到新的病原物的时候,成功的喜悦也是难以言喻的。
以前在书本学习的知识在这次的实习中得到很极好的验证。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是植病诊断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经过这次实习,我意识到在接触病害的时候,特别是没有病征的病害,我们应该把把想象的空间放大,不能单纯以为无病征的就是病毒病害,因为譬如气候等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状和病毒的病状非常的相似。
鉴定的过程,我始终认为是最难的。挑取病原物是很有讲究的,挑针的力度把握要合适,用力太轻无法挑取病原物,用力过猛不仅挑不到病原物,还有可能连寄主的组织一同破坏掉。针对比较干的叶片,可以在病原物的部分滴少许水,这样可以提高挑取的成功率。另外,制片的时候要保证载玻片上的病原物没有其他病原物的污染。用显微镜的时候,不能急,应该慢慢调试。在参考书籍的选择上不宜选年代过久的鉴定书,因为随着植病的发展,很多属名或者病原物的名称等都有少许的改动,特别是在无性和有性阶段不同上,所产生的名字也是很多的,这给我们的鉴定带来一定的难得,但也要求我们要分清其无性和有性阶段。
压标本是很繁琐的一个过程,一定要有耐性。标本一定要干,否则就会发霉,可以带标本到日光充足的地方晒,这样可以有效地蒸发水分。不过,最有效的还是换纸,换纸讲究的是一个“勤”字。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充分体会到水分给标本带来的损害有那么大,所以换纸没有很勤。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标本中,前期的可能有少许的发霉,但后期的标本会有很大的改善。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