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油田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03-12 23:47: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油田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油田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

第一篇:测井公司实习报告

暑假期间,我们07级的3个班在测录井工程公司的2个星期内,在学校老师企业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十分有意义的课程并且收获很大,在此次实习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声放电等各种测井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任务,这次亲身来到测井公司实地实习使我们对测井的认识从理论很好的延伸到了实际当中。通过此次生产实习,我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体会,对各种测井方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射孔、测试、井下仪器、测井解释、地面仪器、测井工艺、现场测井观摩、综合录井。

射孔是将射孔枪送到预定的深度后,进行校深、点火,利用聚能罩聚集很高的能量,爆炸将射孔弹射出,穿透套管和地层,从而达到形成通道的目的。射孔是一种完井手段,主要是让地层中的油气能通过射孔通道流入井筒内。射孔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井下射孔、卡钻的判断、井壁取芯。在射孔作业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射孔弹在井下不爆炸而在工作地面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误射孔、卡枪。实习前以为射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我才发现射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射孔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测试是试油的一种手段,它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对油气层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地层压力,温度,地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判断,渗透率,测试影响半径,油气的边界等。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裸眼井测试,另一类是套管井测试。其中裸眼井测试是一种不稳定的测试,一般风险较大,因此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井下不超过8小时;而套管井测试是一种稳定测试,风险较小,测试时间长,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层位污染,需要开井10分钟,然后关井,再开井充分流动,观察两次流动压力是否一样。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对仪器的观察,我对测试这个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井下仪器的观察,在仪器车间我们观看了普通声波探头、长源距声波探头、硬电极、双感应探头、微球形聚焦探头、岩性密度探头、地层倾角方位探头、补偿中子测井仪、双侧向测井仪等一系列的井下装置和设备。井下仪器除了有这些探头外还包括电子线路和防转短节。以前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过一些井下测井仪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这次身临其境的看到了实际的仪器,发现和自己想象当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通过观察这些仪器,加深了我对测井仪器及测井原理的进一步认识。

测井解释包括资料的上井验收和资料解释。上井验收时要看测井曲线是否符合标准;测井解释时一般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对测量的曲线进行解释,陆相一般为沙泥岩剖面、海相为碳酸盐剖面,可以利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剖面,识别岩性计算参数。一般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编和转换,还要进行深度校正。可用来识别岩性的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经;测量孔隙度的曲线有声波、密度、中子;测量电阻率的曲线一般有双侧向和微球的组合、感应测井和八侧向的组合。另外还有一些测井新方法,比如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脉冲中子测井等。通过这些学习,是我对测井资料的解释过程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要从多条曲线来综合判断岩性划分岩层,而且测得的曲线并不是像课本上的那些那么有特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信息来综合判断。

地面系统的发展经历的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又从数字信号发展到现在的成像测井。在早期的测井地面系统中,绞车与通信设备两者是单独的,通过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现在的操作室和绞车在同一辆车上。

测井工艺方面我们主要了解了,测井的电缆。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四芯电缆和七芯电缆。直径5.6mm的单芯电缆主要用于生产井测气、水剖面;直径11.8mm的七芯电缆是现在测井的常用电缆。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录井包括综合录井、地址录井、地化录井、荧光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等(以综合录井为主)。录井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井口和钻台上要安装h2s监测器,停钻时尤其可能出现井喷或造成h2s逸散事故的发生。通过老师讲解录井的相关知识,我对录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录井流程有了基本的认识。通过参观录井仪器平台,对录井仪器和录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7月24日,我们随车来到了江汉油田某钻井工区,对现场的测井过程进行了观摩。此次观

总之,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各种测井原理、测井仪器和测井工艺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实习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了油田工人的生活、亲眼看到了在书本上学过的测井仪器、切实了解了油田具体的运行模式。这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的道路上无疑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三、实习体会及感想:

这次实习利用了暑假的时间,天气很热、条件很苦,但是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并没有因为外部的条件不好而减退,每次都按时出工,准时到达实习现场。实习中我真切感受到了油田的生活,虽然和以前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人就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不移,对自己作为石油人感到自豪。在实习的时候我同时也觉得我们大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眼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也很极端,我想这也是在我们步入社会后应该学习和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有走出校园到神会上去实践的机会,我们一定不要放过,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同时更重要的时会让我们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率。四、总结与建议

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确收获了不少的知识,但还是有些需要改进的。在时间安排方面,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避开炎热的天气,尤其是在住宿条件有限且不能很好解决解暑问题的情况下。

在此要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巩固加深理解知识的实习机会,还要感谢王向公老师、胡少兵老师、夏玲玲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同时也感谢江汉油田测录井公司能够合理安排我们的实习内容。最后,对油田那些不辞辛苦给我们讲解知识的师傅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第二篇:石油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农药、氯碱、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其控股的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仿生农药――拟除虫菊酯生产基地,已于xx年4月成功上市。集团公司建有工程设计院、化工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开发与技术转化能力强,拥有自备热电厂,公用设施配套齐全,装置设备先进,内部管理严谨,产品质量优良,厂区环境整洁。xx年通过iso9001(xx版)质量体系认证,xx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前身为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菊酯分厂,主营除虫菊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唯一以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菊酯产业链,产品应用涵盖农用、卫生两个领域,形成了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其国内卫生杀虫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仿生农药――拟除虫菊酯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全球销量排名第二,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于xx。

农药产品系列: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农药三氯杀螨醇、丰源(吡虫啉)、天菊(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啶虫脒、巨剪(苯黄隆)、抑杀净(氟铃脲)、农美(氟啶脲)、喜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等;

基础化工产品系列:对、邻、间二氯苯、2,5―二氯硝基苯、3,4一二氯硝基苯、2,4,5―三氯硝基苯、对、邻、http:///间硝基氯化苯、氯化苯、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工业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双氧水、烧碱、盐酸、液氯等。

现已形成以菊酯为特色、农药为主导、氯碱为基础的产品精细化、多元化格局。

未来3~5年内,扬农化工将以做大做强菊酯产品、振兴民族菊酯工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农药,推动我国农药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是加快高效新品种的开发,延伸新型仿生农药产业链。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学品,形成涵盖化工、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群,申报发明专利10项以上。到XX年,力争实现公司农药生产规模国内第一,卫生类菊酯销售总量全球第一,企业研发费用率达到8%。三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改造步伐,实现废水零排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领先、效益显着、成长良好、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农药化工企业。

二、实习目的、岗位任务及实习内容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扬农化工股份限公司,开始我的毕业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农药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专题: 油田实习报告 油田地质实习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