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疾控中心实习报告咋写(范文三篇)

2023-06-08 23:32:2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疾控中心实习报告咋写(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疾控中心实习报告咋写(范文三篇)》。

第一篇:XX省疾控中心实习报告

XX省疾控中心实习报告

名:专

业:实习基地:

XXX XXX XXX

XX省疾控中心实习报告

一年的实习已圆满结束,回顾实习的点滴不论专业知识还是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XXXX年X月—XXXX年X月作为医学生的我实习于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名思义疾控中心是通过对疾病、残病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保证生产生活安全有序的进行。能够在这样一个肩负使命的单位实习我感到无比自豪。中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健全的管理规模、先进的领导班子、专业的技术人员、一流的服务体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实习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耐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中心科室诸多分工较细,在中心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一年来我依次在寄生虫病防治科、诊疗体检科、性艾实验室、免疫规划实验室、理化检验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转科学习。具体总结如下:

一、寄生虫病防治科

踏实学习了省内常见寄生虫病(包虫病,黑热病,囊虫病)的理论知识、免疫检测方法(ELISE、免疫层析实验)、B超检查以及镜下对常见寄生虫(虫卵、包囊、滋养体、成虫)形态特征的镜检技能,通过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完善了不合理的操作,圆满完成该科实习计划。

二、诊疗体检科

诊疗体检科是全省职业性体检的科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该科实习是对临床检验知识的充分运用。

1.仪器设备:学习了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魅力200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MEK-64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

2.实践技能:全面学习了运用仪器设备对生化全项、血常规及尿常规的检验工作。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了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及出现异常的原因,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训练、规范操作、准确检查。

三、性艾实验室

首先全面学习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通过规范的学习了解了性艾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样品采集处理、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HIV-1耐药性检测、CD4+和CD8+淋巴细胞检测、HIV-1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理论知识。实践学习了艾滋病毒的复检(ELISA法和PA法)、确诊实验(HIV-1/2混合试剂检测法)、流式细胞仪对CD4+和CD8+淋巴细胞检测工作,掌握了相关操作及实验过程。

四、免疫规划实验室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病毒的检测。具体工作如下:1.实验室基础工作:①组织培养:对RD、Hep-

2、L20B细胞进行细胞复苏、冷冻、组织培养,保证了病毒分离工作的正常进行。②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省内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工作。2.病毒检测工作:对省内送检的疑似脊灰炎麻疹样进行前处理、病毒分离实验和病毒鉴定实验。掌握了将病毒接种到其敏感细胞的接种方法、连

续培养观察致细胞病变的镜检技术以及病毒鉴定技术。

五、理化检验科

1.仪器设备的学习:学习的ED36、S60消化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交换色谱仪,测汞仪,氟离子选择电极,PH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2.实践技能:对送检的280份发样、40份土样、6份空气虑膜、XX两地区4份粮食分别进行了前处理(湿消化法)。然后对送检发样进行金属锌、锰、锶的测定,土样金属汞、PH测定,水样氟离子测定,空气中锌的测定工作。

通过仪器操作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了解了标准曲线的绘制,掌握了样品前处理工作及常规检测技术。

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学习了培养病毒和细胞培养液及有关试剂的配制工作、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工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具体工作如下:1.实验室基础工作:①组织培养:对流感病毒的致敏细胞(Vero细胞)进行细胞复苏、冷冻、组织培养,保证了病毒分离工作的正常进行。②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省内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工作。2.病毒检测工作:对省内送检的疑似流感样进行前处理、病毒分离实验和病毒鉴定实验。掌握了将病毒接种到其敏感细胞的接种方法、连续培养观察致细胞病变的镜检技术以及病毒鉴定技术。

姓名:XXX XXXX年X月X日

第二篇:疾控中心实习个人体会

疾控中心实习个人体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xx区疾控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百感交集。在实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准确自我定位,在检验科各位老师及主任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各专业知识,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检验工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发扬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还有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和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现在我选择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在跟多的地方跟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下面我将实习两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感想与体会

1、态度决定一切

作为检验科的一员,工作是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有必要时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万无一失,工作的时候我一直保持极大的工作热情,不仅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工作之余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工作中也会范一些错误,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我认为这些错误和批评是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在和大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自己缺失的东西。

2、勤于思考 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刚进入检验科,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检验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感到迷茫。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主任安排,积极支持老师们工作。我不怕麻烦,虚心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一些技巧,明确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并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3、不断学习

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要有所作为,一定要对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熟悉,对自己工作所在范围内的工作技能也要熟悉掌握,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技术人员。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空缺,我每天不断要求自己把这些知识补上,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

1、理化检验

在理化实验室,指导老师是高两届的师兄师姐,自然对我关怀备至,相处融洽,他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很快的熟悉每个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也让我对于检验这一专业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更加具体的检验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如下技能: a、了解食品和水质理化检验的卫生意义,熟悉检验的任务和基本指标,掌握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法。b、实习理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c、熟悉水质各项物理指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食品样品的预处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d、熟悉硫代硫酸钠的标定方法,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e、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f、掌握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

2、微生物检验

在微生物检验方面,指导老师是检验科主任,主任首先给我进行了生物安全教育。从中我了解到课堂中接触不了的有关生物安全的具体事项,知道在微生物实验室,不仅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要求自身保护,毕竟这里是一个被大量致病菌包围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天,我逐渐熟悉自己的岗位,在主任的指导下,我开始协助主任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接种,划划平板,熬熬肉汤。在不断地实践中,我熟练了技术,掌握了知识,渐渐清楚一个检验人员需要做的工作,将书本上的枯燥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渐渐有了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和学习目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如下技能:

a、掌握餐具的采样方法,培养箱,烤箱,高压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b、掌握常用的基础、鉴别、选择、特殊培养基的制备方法。c、掌握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等培养技术。

d、掌握微生物检验常用的染色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e、掌握食品微生物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常见致病菌(致贺、沙门、金葡)的检验。

三、在实习过程中,我谨记着“认真”、“细致”四字,对于每一个经手的样本都做到了按照规定流程细致处理,不出差错。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为将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奠定基础,更是对他人的负责。因为有了两个月的检验科实习经验,我才能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到认真细致对于检验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在这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获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法用言语简单准确和清晰的概括我此刻的感受,有感激也有不舍。感谢XX区疾控领导以及检验科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导,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将来 的工作岗位!

第三篇:疾控中心疾控科总结

2015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及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合下,陆河县疾控中心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2015年疾控科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管理工作

1、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情况:本年度,全县共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18种共xx例,死亡0例,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了xx%(2014年同期报告1539例),发病率763.98/10万,死亡率4.97/10万,病死率0.65%;发病数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结核(587例)、乙肝(451例)、梅毒(369例)、丙肝(135例)、甲肝(52例)。(2)对传染病(散发疫情)处置管理:全县共报告百日咳1例、甲肝58例、麻疹12例、AFP1例、风疹2例、流行性腮腺炎17例,均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0例。没有甲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报告。

针对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科室施行的是24小时疫情值班,节假日安排有专门值班人员,疫情电话全县公布,24小时有人接听,疫情卡片全年及时审核率100%;有效的做到了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全年共接到预警短信145次,分析排除145起。为了及时研判疫情形势,每月都对传染病疫情进行一次分析,并将分析报告以简报的形式上报给县卫生局、中心领导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信息反馈平台;年终对全年疫情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年报形式上传到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信息反馈平台。

为提高全县传染病报告与管理质量,校正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在10月份对全县29个网络直报单位的传染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法定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调查病例流量30581例,查出法定传染病15种142例,通过登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核实,漏报10例,我县传染病漏报率为7.04%。

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工作:2015年对* **区进行定点监测,病原检验*份,检验*份,完成全年监测任务。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情况

1、本年度,我县目前辖区目标管理人口数为268749人,建档人数256004人,建档率为95.25%。(2)全县纳入管理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151人,各(乡)镇场陆续对老年人进行全面体检13269人,体检率69.29%。我县应管理高血压病38398人,已登记管理高血压病人16642人,管理率43.34%;应管理糖尿病病人19812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6045人,管理率30.51%。(3)积极开展死因监测审核工作,13家医疗机构上报死亡病例418例,全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覆盖率为100%。(4)积极开展死因监测审核工作,对7家医疗机构上报的75例死亡病例进行了审核。全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覆盖率为35.29%。

三、宣传、培训及督导检查工作

在提升自身业务工作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向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手足口、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因报告等4期业务培训,累计培训人次200人次。向各类人群提供疾病防控相关知识讲座1次,参与各种户外宣传活动2次,累计发放宣传册600余份。科室累计下乡督导3次,累计天数24天。

今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重点传染病防控、慢病综合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1.法定传染病监测和疫情管理。1-6月份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52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356例,发病率为74.16/10万;丙类传染病167例,发病率为34.79/10万。及时报告523例,及时报告率100%,及时审核671例,审核及时率100%,无重复传染病报告卡,全县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100%。编写全县疫情动态分析6期,按时完成了各类表、卡、册的报送及审核工作。

全县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是肺结核(207例)、乙肝(71例)、痢疾(31例)、甲肝(27例)、丙肝(8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62%。全县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丙类传染病是其它感染性腹泻(72例)、流行性腮腺炎(56例)、流行性感冒(19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2例)、手足口病(8例),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00%。

3.多措并举、严防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流行。召开由县乡医疗机构负责人、防疫专干参加的春季传染病及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县乡村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疫情实时监控工作,前移疫情监测关口,早期识别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有力的促进了传染病控制工作的扎实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工作:2015年对* **区进行定点监测,病原检验*份,检验*份,完成全年监测任务。

二、慢病管理工作

1.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全县共发现登记高血压患者42248例,规范管理41747例,规范管理率为98.81%;发现登记糖尿病患者14667例,规范管理14584例,规范管理率为99.43%。

2.死因监测。1-6月份共累计上报787例死亡病例,报告死亡率1.61‰。

推荐专题: 疾控中心实习报告咋写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