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体育专业实习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23-03-23 23:34:4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专业实习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专业实习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社会体育调查报告

群众体育是体育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推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进一步促进我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区体育局组成专题调查组,先后深入到区文化、老年工作机构及街道、社区、体育协会、企业等部门和单位,通过座谈、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就除学校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专题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群众体育活动取得的主要成绩

群众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几年来,我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促进了群众的身心健康,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区体育局设立群体处,专门负责体育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对群众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各街道办事处由文化中心负责具体工作,各社区也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先后成立篮球、足球、羽毛球、老年体协等单项体育协会17个。设立体育健身辅导站点27处,注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538多名。区、街道、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基本建成。

场地设施逐年增加。XX年,区委、区政府投资3.8个亿修建大足区体育运动中心。中心占地173亩,包括一个体育场、一个游泳馆和一个恒温游泳池。目前,体育场主体已经竣工,正在进行室内二次装修。体育馆和游泳馆正在进行基础修建。27个街道、多个社区依托已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区老干中心建成门球场四块。这些公共体育设施既方便了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又营造了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

体育活动日益丰富。每年举行全民登山节、健步行、健身日等活动。各体育群团组织、街道、社区依托自身优势,每年多次组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小型多样的体育巡演和比赛活动。全区每年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30次以上,参加人数4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大型体育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成功承办了渝西片区篮球比赛和渝西片区羽毛球比赛,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组队参加市级以上群众体育比赛,比赛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尤其老年健身秧歌、健身球操、乒乓球、门球、登山、铁人三项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等荣誉十余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体育发展规划与群众体育需求还不相适应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广大群众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越来越强。我区对如何贯贯彻落实相关目标任务、建设体育强区还没有指导性意见和发展规划,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建设体育强区进程中落在了后面。

(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滞后

我区总人口已达100多万,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城乡居民逐年增多。但在人口最密集的大足城区中心区,大型体育场馆只有大足老体育馆,不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各街道、社区和居民住宅区,虽已依托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但大多规模小、设施少,有的还被挪作他用;

(三)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

群众体育的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全区体育民间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的群众体育组织,区、街道两级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协调联动不够到位。群众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指导督查、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

(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群众体育发展需求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各级体育指导人员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应受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不够,组织协调和指导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推进体育强区建设。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性意见和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促进全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管理体制,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有利于发展群众体育、提高服务水平、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完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体育社团等组织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职责清晰、关系顺畅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相统一的工作目标责任、监督管理、经费保障、指导服务、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业务标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水平。定期开展全区公民体质监测工作,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和指导水平。

加强对各级体育管理和专门人才队伍,特别是街道、社区人才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做到业务精通、管理规范。完善公平竞争、收入分配、激励奖励等机制,培养和吸纳优秀管理人才和体育指导人员等专门人才。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使各级体育健身辅导站点等专门部门的体育指导人员数量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以上。

充分发挥区老年大学、老年体协、中小学和驻区高校等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基层体育人才。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赞助、专业化运作的模式,培育和壮大体育社团力量。

(四)加大舆论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体育法律法规,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导各机构、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重视、关心和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及时推广先进典型,为建设体育强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社会体育调查报告

11月10日,济南市体育局发布《20xx年济南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是为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济南市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了解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偏好、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等需求的新变化、新动态。济南市体育局委托智体(山东)体育赛事评估有限公司对20xx年度济南市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展开统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济南市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为2861.3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3%,较20xx年济南市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的2829.96元,全市人均体育消费增加了31.39元,增幅为1.1%,体育消费规模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攀升趋势,女性体育消费涨势明显。

实物型体育消费基础稳固

据调查,体育用品消费是济南市居民最主要的体育消费形式,人均消费达1501.22元,占全市人均体育消费的52.47%。

按照消费内容可以将体育消费分为实物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包括观赏型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城乡居民实物型体育消费支出为1501.22元,占体育消费总支出的52.47%,而服务型体育消费支出为1395.69元,占体育消费总支出的47.53%。

体育赛事观赏、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教育培训等消费跌幅较大

20xx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众多的国际赛事包括短池游泳世界杯、国际冬泳公开赛、泉城(济南)马拉松、ITF国际网球公开赛等延期举行,国内足球、篮球等职业联赛也延期举行,体育赛事观赏消费从20xx年的96.8元大幅下跌至20xx年的40.78元,跌幅达到57.87%。

同样,新冠疫情造成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培训机构等挂牌歇业。受此影响,济南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支出从20xx年的317.45元下降到20xx年的271.73元,体育教育培训消费支出从20xx年的241.73元下降到20xx年的180.12元。

体育消费新形态潜力开始释放

随着全球数字时代的到来,体育的形式与范畴也开始体现数字化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城乡居民数字体育消费占比上升。济南市人均体育文化消费从20xx年的98元,增长到20xx年的115.53元,其中数字体育内容的产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从20xx年的17%增长至33%。

体育旅游消费从20xx年的477.3元小幅下降至20xx年的451.11元,下降幅度仅为5.5%,同期全国人均旅游消费下降18.8%。

此外,使用线上(互联网/手机)消费的总体人群比例从20xx年38%迅速扩大至62%。

长跑和健步走、登山等户外运动快速发展

据统计,济南市城乡居民经常参加的运动前5位依次为:长跑和健步走、篮球、登山、乒乓球、游泳。除了长跑和健步走以外,参与登山、自行车骑行等户外运动项目的人群数量快速增加。由此可见,参与门槛较低的户外运动在疫情常态化下得到快速发展。

中青年是体育消费主力军,女性体育消费涨势明显

12岁及以下少年儿童人均体育消费2957.46元,13-19岁青少年人均体育消费2765.50元,青少年儿童体育消费市场持续发展。20-25岁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最高,人均3012.68元,26-60岁居民人均体育消费2840.36元,60岁以上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最低,人均1958.87元。

20xx年,济南市男性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973.48元,仍高于女性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738.26元,但与20xx年男性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912元、女性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589元相比,女性体育消费涨势明更加显,男性与女性体育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体育“她经济”正成为拉动体育消费的新增量。

体育消费市场未来可期

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体育消费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有59.69%的居民未来一年体育消费意愿在1000元以上,其中25.89%的居民未来消费意愿在3000元以上。

第三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在知识经济主导的今天,具备多种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严重忽略了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遏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正确对待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康市唐江镇的农村小学,正式调查始于20xx年6月15日,在各个小学发放问卷调查表29份,回收2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内容截止20xx年6月25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资料,阅读相关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抽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方式,主要了解这些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等情况,为探讨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作好准备。

二、农村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的观念与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农村小学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虽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教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督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就落入把体育变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二)缺乏师资力量

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个别小学,学生人数203名,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一个班),按每周每班体育课总数是3节,那么一个星期就有18节,而专职体育教师只有1人(每人每周3节体育课),兼职老师5人,这样一来体育教师精力有限,使体育课“放羊式”教学成了必然。

(三)教学内容单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能力低下,教师不可能自主地选择健身效果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来安排教学内容,这就促使现行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选择性小的弊端。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课的游戏流于形式,内容过于单调,过于竞技化,课的内容常出现机械、重复的现象,创新意识不够。

(四)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教育实行“一费制”后,学校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三、解决对策

(一)领导的观念转变与重视程度

要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改变以“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三维”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传统“三基”教学及“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开拓、拓展体育教学,始终围绕着“健康第一”,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设计一堂课,即要注意他们运动技能的掌握,更要注意他们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二)配齐配强师资

学校要逐步配备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人才,力争使体育教学逐步走上专职化,规范化。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透新的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整合场地器材

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我们还应该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开发与利用,使它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巧用场地。我们可以通过平整校园来增加活动场地,还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校外场地,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活用器材。一是因地制宜地自制活动器材,如捡沙袋、滚铁圈等。二是巧用身边现成的废弃物品,如矿泉水瓶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巧妙地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充当活动器材,这不仅弥补了我们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激发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三是对体育器材要合理地重复利用。在教学中要让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运用,让同一个器材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四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每天都可以听到有许多学生和我抱怨:“老师,我每天2点多才睡觉,6点不到就起床背书,上学真的好累啊!”做为一名“过来人”对此,我很是不能理解。

通过2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这些“迟睡早起”的学生在上课期间都出现过打瞌睡、精神不足的情况;而在下课期间,他们一般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在中午别人同学在完成老师作业的时候,他们一般也在做作业,但其花费的时间以及完成的效果都没有其他同学理想。同时,他们的成绩也并没有因为每天的熬夜奋斗而有明显的提高,有的人甚至出现了成绩下滑的现象。

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迟睡早起”的原因、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与他们一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展开合作,共同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严密的调查和探究。

下面我将对本次“中学生睡眠时间调查”的具体情况做出详细说明以及成果展示

二、调查概况

本人于20xx年9―10月份,对xxx中学的高一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使我对中学生目前每天的作业量以及每天他们的睡眠时间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1

观依据。

(一)调查目标

1、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睡眠时间现状;

2、针对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调查反映的问题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调查反射了解当前中学生的作业量是否存在过多的问题,及时向各任课教师反映,适当调整作业量;

5、通过本次调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个人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调查方法

方法:问卷调查。(见附录1)

对象:针对班级人数的不同以及男女比例的差异,我们向高一全年级12个班随即发放了100调研报告。

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我同班上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共同对问卷调查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在编写问卷调查时,我结合了同学们所提出的建议,针对现今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调查内容做简单化处理。主要内容以时间数字为主,使同学们在做的时候能够有耐心的如实填写,而不是乱编一通。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放问卷调查的时候特意多发放了10张,以备不时之需。

在回收完全年级的调查报告之后,我与班级的各位同学通力合作,成功的完成了本次关于“中学生睡眠时间调查”。具体分工如下,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共有8位同学,其中6人他们每人负责调查问卷当中的两个小题的统计工作,剩下两名同学进行核对工作。我负责绘制具体表格以及论文书写工作。

在班级同学以及我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教师在日后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睡眠时间调查问卷调查的分析,对于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每天的作业量以及各种问题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将对在高一学生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一)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在做调查之前,我曾经深入的与同学们讨论过关于学习目标的问题,我发下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在高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这句话十分的虚伪。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强,而这种学习“目的性”并不是真正促使学

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具有强烈“目的性”的学习,使得更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真正兴趣,他们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一般表现的不积极,并且有较为强烈的排斥感,这也是现今学生体质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出现“迟睡早起”现象的学生中以女生居多,而且女生的睡眠时间也比受调查的男少要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如下点:首先,大部分的女生相对男生的学习主观性积极性较强,除了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要完成自己的软性作业,这样使得原本作业量更加加大,推迟了入睡时间。其次,由于许多老师会布置软性作业,如:阅读《红楼梦》、背书、背单词等,女生的学习的态度较为端正,大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推迟入睡时间,但是有的男生就会刻意不去背书,第二天的默写成绩十分不理想。

其次,我们发现出现“迟睡早起”现象的学生以走读生居多,约占7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学生本人的学习习惯较差,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所导致的。

拿某班一男生举例,他家就住在雨花台中学对面的小区内。但据其父母称他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之后他都要快9点半才到家,而晚上学校放学时间是8点20分。正常情况下,该同学最迟8点40分就能到家,那么在这空余的50分钟内他再干嘛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同学性格活泼外向,喜欢与其他同学玩耍,每次下晚自习之后,他都要在班级里“玩会”在回家。这种行为不仅使得同学和家长担心,也同时使他的作业经常来不及完成。同时,白天在学校内,该同学在自习课上也经常不是安静的完成作业,而是与其他同学进行打闹,不仅拖延了写作业的时间,同时也妨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而且自习课的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有95%以上的人每天的在校时间长达12―15小时,并且70%以上的人都有3―6小时的时间是学生可以自行支配的情况下(包括自习课、午休、课间、晚自习)。只有不到30%的人可以利用在校的可支配时间完成3―4门的作业,而且这些作业以文科的书面作业为主。

所以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有快接近50%的同学都有过利用自习课或者是午自习的时间来聊天讲话或者是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的,这种学习习惯不仅使他们不能正常的完成作业,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同时也使得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较差,这样对日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另外,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天早晨平均每位同学要交至少8项作业,有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十几项。这样庞大的作业量加大了每个小组组长的收作业的时间,据统计,每天小组长及其助手每天要从早上6点50分开始收作业一直要到7点10分才能把整组的祖业完全收整齐。这样不仅消耗了组长个人的大量时间,同时也使得班级的早读氛围受到干扰,有的同学会乘机插科打诨,不读书、不背书。

除此之外,通过每天对的各门功课的收作业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以每天要交10项工作为例,其中60%以上都是理科的作业,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很多时候,每门功课每天要完成2―3项的作业。而文科作业相对较少,但英语作业每天至少2项以上,而历史、地理等科目基本上处于无作业状态或者是不用上交的状态。这样较为明显偏科现象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致了很多同学对与文科都是不重视的,有的甚至是轻视。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任课教师来说都是十分不尊重合不合理的。所以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这个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各位任课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每天的作业布置量以及布置方式,留给学生适当的“消化时间”,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才学习的知识。

最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第11题发现,现在高一的学生中约有64%以上的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时间只有4―6小时。但按照1979年12月6日,中国教育部、卫生部在《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中规定:“中学生应每日保证9小时睡眠。该文件明确规定:“要教育学生,并与学生家长配合保持高中生8小时睡眠”。事实上现在有一半以上的人睡眠试间都不达6小时,这种现象会使学生出现精神恍惚、没有精神、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现象,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的降低,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氛围。另外,这种现象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体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16岁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若再该阶段不能很好的发展,那么将会对其一生产生深厚的影响。同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现在就将身体搞垮了,那如何去面对高二、高三呢?

总之通过对中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从这个调查中折射出的许多问题,如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该如何改进、学习效率该如何提高、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量是否过多等。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现今中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应该怎样更好的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10月22日--28日

调研形式:校长及教务处分管领导邀请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参与调研。

调研项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常规、作业设计与批改、备课与课堂教学的相关性。

调研结果:总计听课24节。

课堂教学情况:

(1)老师们课前准备充分,能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在教案共享的情况下,大多数老师能对别人的教案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师还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2)教学中能够紧扣教材,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当进行拓展性思维训练。

(3)老师们上课的内容与备课的情况基本相符,体现了备课的有效性。

(4)老师们大都能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设置各种类型的基础考核题和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常规:

(1)课堂听课效率和发言质量,班级之间差异比较大。三(5)班课堂气氛较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较低,个别学生听课习惯较差,自律能力不够。

(2)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新老教师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教师能够全面兼顾,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指导,根据教学设计调控好课堂节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督促不自觉地学生改正学习习惯,青年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

(3)骨干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作业情况: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与课后练习。练习批改及时。

备课:大部分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有课后反思与改进措施,课后预设练习有针对性。备课与上课基本相符。

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没有按照教案进行授课,复习课没有教案。

2、教学时对教学时间与节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发言面不广,课堂稍显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目标的达成。

4、作业设计的形式不够丰富,分层练习体现不够,学生的作业雷同的多,缺少创新。

5、部分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规范性训练,教学语言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进意见:

1、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预设的质量,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面。

2、要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和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要端正部分整堂课都在开小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不良学习行为及早加以干预。训练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习惯和准确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学的时间与节奏。防止由于时间安排不当而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要加强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施分层练习和分层指导,关注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与课后练习上的表现,及时指导。

5、技艺类学科教师要抓住学科基本技能和应知应会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不带学习工具学生的数量。提高技艺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或作品,不留回家作业。

推荐专题: 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 体育专业实习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