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合集)》。
为进一步深入把握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助推和提高养老社会化程度,促进昆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法委于20xx年4-6月间对我市不同类型、各具代表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工作成效
(一)我市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
按照国际标准,一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xx年底全国老年人口达1.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我市1991年有老年人口36.25万,占总人口比例的10.09%,标志着我市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xx年底,我市户籍老年人口达87.264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06%,较1991年增长了1.4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32%。目前我市有空巢老人2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36%;失能老人19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1.77%。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我市老龄化程度排第9位,在云南16个州(市)中排第1位,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具有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我市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老年人活动中心4所,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9所,总计拥有床位数1.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8张,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2个,市级层面成立了XX市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协会、XX市养老产业协会,全市95%的城市社区和85%的农村社区(村)均成立了老年人协会。
(三)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及成效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省、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要求,我市于20xx年启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当年省下达我市建设任务为60个,20xx年为80个,到目前为止已有72个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设方式及规模。我市因建盖较早的城市老旧小区难以找到800平米的场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租赁场地整合资源等方式进行建设,有的中心功能较为齐全,有的采取多点建设弥补或达到功能相对齐全。
――服务内容。目前根据我市不同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在个别“中心”四项基本服务已得到拓展,如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关怀、养老机构外展、小家庭结对等服务。
――服务对象及方式。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具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无偿服务的对象为具有本辖区户籍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低偿服务对象为具有本辖区户籍老年群体中的高龄老年人、特殊群体的老年人;有偿服务对象为有经济来源并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情况
我市积极探索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方式,按管理主体和经费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由政府全额负担运营经费的,如XX区长寿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xx年,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合用,结合“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招聘工作人员,成立至今已为12.9万人次提供服务,每年投入65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二是由集体经济承担运营经费的,如XX区中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xx年3月,新建小区预留用地建盖,每天为150余位老人提供用餐服务、为80余人提供康体娱乐活动。三是社会力量兴办、民营经济补贴。XX区916社区养老示范基地,成立于20xx年4月,由爱心企业家免费提供场地,成立至今已为3.6万人次提供服务,爱心企业每年提供运营经费120万元。四是大型工矿社区,由单位与社区共建的,如XX市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xx年,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合用,与单位离退休人员工作相结合,成立至今已为3万人次提供服务,至今投入运营经费7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五是市妇联探索的“三工”协作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市由妇女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义务工作者三者结合,由市妇联组织牵头,引入南鑫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社会工作者服务,招募志愿者参与,共同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和帮助。
3.取得的工作成效
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xx年的“星光计划”,即20xx之后的2-3年,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福利金,约40-50亿元用于资助城市社区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农村乡镇敬老院的建设;第二阶段是20xx年的“163”计划,即给予每个社区5万元启动资金,建立“1个”老年服务中心,针对社区内的特困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患病老人,开展温情、援助、医疗、教育、康乐和维权“6项”服务,实行领导、标准和标识“3个”统一;第三阶段是当前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即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2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目前已逐步探索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资源为依托,社会力量参与的新路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西南地区处于中上水平。通过实地走访与了解,截止20xx年3月,我市72个建成投入运营的“中心”,获得省、市、区三级财政拨付建设补助资金累计达4900万元(具体补助标准见表五),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补助2300多万元、市级财政配套投入1600多万元、县(市)区级财政配套投入1000万元左右,为近万人次老年人提供了服务。
二、我市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各县(市)区之间呈现不均衡发展。二是各社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缺乏市级层面的政策支撑,各职能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规划、土地、住建、专业人员培训、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协同推进。
(三)工作开展过程中“三难”问题突出。一是“中心”用房选址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是各级配套资金落实有困难。三是运营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服务项目有待扩充,充分发“中心”养老服务功能挥。由于“中心”的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心”建设的基本功能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另外,一些“中心”由于缺乏宣传,虽然具有较为齐备的设施和配置,但呈现出服务量不饱和的状况,“中心”难以真正发挥养老服务的功能。
(五)社区功能不健全,社区内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撑在社区、根基在社区、服务对象在社区,需要社区内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家庭的参与协作,需要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纳入整个社区的发展建设统一规划之中。但调研中了解到,许多现有社区资源还处于“分离”状态。一是社区内的基层组织未能实现有效联动。二是“中心”与小区物管没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社区内公共单位、组织拥有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引入不够。
(六)“中心”责任主体要不够明确,助老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中心”责任主体不够明确。二是助老服务队伍力量薄弱,专业养老护理员紧缺。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国际上一般都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在3000美元的时候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XX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昆明的重要意义,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建立“政府投入主导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大格局;要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搭建平台、培育机构、典型示范、服务监管等途径,切实加强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二)加快制定有利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一是按照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抓紧对《XX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进行修订,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写入地方性法规条例中。二是制定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需求,科学谋划、高位统筹,做顶层设计。三是市政府要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XX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学习借鉴省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阶段性要求,以及各职能单位的具体职责,进一步规范“中心”的建设、运营,通过建立长效性的运行、管理、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三)建立健全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市、(县)区两级老龄部门养老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强化县(市)区、街道(乡镇)两级政府为“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负责具体承建“中心”项目;强化街道(乡镇)、社区属地管理主体的责任,在“中心”项目建成后,交由社区、社会组织及企业等管理运营,由街道(乡镇)、社区负责日常监管。形成“条抓块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非营利性组织负责“中心”营运”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放开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小额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性较强的非营利性机构,尤其是社会工作机构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学习上海模式,建立公益招投标平台,设立养老服务专项,通过市场化的引入激发行业的活力,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制定“普惠+特惠”的政策,优先向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将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80岁以上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的高龄老年人列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为其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通过市场运作,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为具有服务需求和一定经济能力的低龄老人提供有偿服务,逐步实现服务对象的公众化。四是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经费保障机制。老龄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且养老产业属于微利或无利行业,建议政府通过财政拨付、政策倾斜、税收减免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扶持,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助老员”工资、日间照料床位、老年饭桌、场地租赁等方面给予补贴扶持。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夯实居家养老的硬件基础。一是将“中心”建设纳入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作为“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考核。二是加强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心”建设用地纳入新建小区的建设规划,在开发时预留小区总面积的5%或8%,作为养老设施用地,规划、土地、住建、民政等部门要在立项、规划、用地、工程许可、小区命名等各个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对老旧小区硬件设施的修缮和改造,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以改扩建的方式逐步加强“中心”硬件建设。三是加强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社区“两委”应重视和支持“中心”建设,加强老龄、民政、卫生、工青妇等基层组织的.协调配合,充分依靠和挖掘社区内公共单位的力量,调动小区物管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一是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管理体制,整合老龄办与市委老干局的资源,以适应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老龄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二是与“4050”人员再就业工作相结合,参照社管综治“协管员”的方式,在每一个“中心”设立2-3个“助老员”的公益岗位。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与劳动就业部门配合,定期对专职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心理学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实行“助老员”持证上岗和定期星级评定,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四是注重发挥“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以老养老”、“银行式储蓄养老”,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低龄老年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六)加大宣传力度,引领社会化养老新风尚。社区居家养老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以新修订的《老年法》普法学习宣传为契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加强宣传,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强化“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养老服务事业的浓厚氛围。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集中宣传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背景、内涵和意义,通过对“中心”养老服务实际效果的提升和宣传,释放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正能量”,以提高社会关注度;要针对老年人做好细致的宣传讲解工作,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和养老观念,接受这一新型的养老方式,引领社会化养老的新风尚。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企业领域的延伸,在协调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实习,我作为xx公司的企业社工,在经过评估xx司内部的具体情况后,将企业员工的身心减压作为工作切入点,力求运用专业的社工知识增强员工在企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提升工作绩效。
一、实习单位简介
1.单位名称
xx公司xx总部
2.单位简介
略
二、实习内容
1.发放离职单与离职调查问卷
xx的员工流失率相对于同等规模的企业而言,是比较高的。对此,在刚进入企业,对企业文化以及员工福利等众多因素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我决定从发放离职单与离职调查问卷中,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
在人力资源部接触离职员工的两周时间里,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对离职员工进行比较简单的交谈后,得知离职员工大多是觉得在公司没有归属感。在工作时间内,上司与下属之间除工作事宜之外的沟通基本不多,让员工觉得企业文化不够人情味;其次,大部分的员工是从xx、xx等省外城市毕业招聘过来xx,他们在xx没有亲人,平时就住在员工宿舍。背井离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巨大工作压力,让他们觉得很辛苦,于是想辞职换个环境。
我在对员工离职原因、去向以及企业的各方面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解后,汇总成一份报告向人资部反映。以便他们能从更有针对性地从激励员工的角度出发,改进目前工作,为企业留住员工。
2.开展员工减压小组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的传统介入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在离职调查问卷的结论以及个人日常的观察中,可得知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因此,我决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小组治疗的工具。通过小组成员彼此分享感受与经验,相互协助,最终达到增强成员对抗压力能力、以及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目的。此次小组的成员皆是自愿参与、且觉得目前工作压力大的员工,一共有九名员工,年龄介于二十三到三十之间。小组活动分为四次进行,平均每隔五天开展一次。第一次活动的破冰之旅目的是让成员间相互认识、介绍自己以及小组目的,最后通过开展小游戏深化成员认识、增加小组气氛。通过第一次小组活动,我发现虽然小组成员之间在办公室的座位虽然相隔不远,但由于不属于同一个项目小组、或不是老乡不好沟通的原因,都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名字。因此,我能初步感受到压力大的员工,大多数是在公司里缺少倾述对象、在公司人际网较窄小的员工。
第二、三次小组活动目的主要是教导员工正确认识压力、释放压力。在认识压力中,通过以讨论的方式,如针对“压力产生时的心理和生理表现”、“你是怎样抗压的”等问题,让员工了解到压力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让员工完成心理压力自查量表以及工作压力自查量表,让员工区分出职业环境下的压力。对此,让学员进行提问,一一答疑。而释放压力环节,由于场地限制,选择“撕碎烦恼”这一活动。通过撕碎、谩骂压力清单,引导员工在遇到压力时应如何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最后一次小组活动通过系列游戏,使员工理解到如何通过沟通,更好地管理压力。人是社会动物,在职业场所的员工更需要一个开放的心灵与一定的外倾性行为。员工在了解了沟通对释放压力的重要性后,我宣布此次小组活动进入尾声了。让成员分享此次释放压力小组的感受,以及互动小礼物等。
3.协助商场员工进行调研,体验员工生活
身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一直没机会亲身接触职场的腥风血雨。因此,我通过此次的实习机会,进一步了解到职场人士的生活。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曾经跟随员工一起吃员工餐,跟随员工进行外部调研、消费者家访等简单的工作。通过体验员工的生活,使得自己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
三、实习感受与收获
1、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
在学校,老师强调社工专业的学生要记得用专业的知识去看待问题。而我平时在学校接触到的专业知识都是理论层面的,此次的实习,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很多理论在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后,忽然变得不那么生涩难懂了。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的专业,但这不意味着实践的开展可以脱离完全理论的指导。例如,我在开展此次抗压小组活动前,对环节的设计等方面参考了大量的理论资料,因此开展的小组活动才能达到更加科学、更加理想的效果。
2、以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作为企业社工,在进行介入工作时应该以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一个尚未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摒弃个人经历的局限,应该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分析、思考问题:想象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有可能面对哪些困扰与压力。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员工的心情,设计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设立企业社工的必要性在实习初期,我几乎每天都要向人解释一遍什么是企业社工,由此可见社工在社会上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社工机构,应主动营销、宣传自己。而企业社工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以及一种特殊的员工福利,也往往不能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随着企业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应该通过设立企业社工,对员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培训,而不是依赖于单纯的事后补救性工作。
4、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提升自己未实习之前,十分不能理解上班族对节假日的渴望;也曾对以前老师口中“学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之类的话语不屑一顾。而经历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才亲身了解到来自职场的压力。无论是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家人之间的难题,对于我而言,都觉得处理得有些吃力。因此,我将会更加珍惜剩下的大学时光,并且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的人。
7月9―8月21,我的40多天的社工实习结束了。收获多多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并不是什么都能真正得说清楚,有些东西,还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实,当初我说到暑假去阳光社工站实习的时候,的确让不少人觉得有点惊奇,大一,一个专业学习没深入多少的学生,居然像大三学生一样做着实习。这种惊奇也在所难免,其实,与其说这40天的实习是实习,还不如说是一种对社工这种职业的真实体验,不管是从观察角度,还是做的角度,老师多次说过,人在情境中,我就在这种情境中去感受,这也算是实习,不过是体验式的实习。
实习的大致经历的一些事情,我已经在文章开头列出来了,单凭这些文字,大家几乎看不懂我做到了些什么,也许到了些什么?总结地来说,我得到了以下一些成长和感悟:
1、也许有些事情你可以独自地用最快时间完成,但是用一个合适数量的同事一同组成的小组一起来完成,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和有更大成就感;
这个感受是源自我对社工站五位同工多次工作的一些情景中有感而发的,或许他们的合作没有那么完美和谐,但是却引发我这种对团队合作的向往,因为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那是他自己和自己的事情在互动,但是当一个人和多个人一起合作的时候,则是人和人,人和事情,人和自己三种互动,交叉就会产生一定量的智慧火花,哪怕带不来真正有益的创造,但是在互动过程中,一些偶尔开玩笑的合作伙伴能让工作变得不那么单调和乏味;因为团队的合作,是有着友谊,共同努力,患难与共的感觉会让你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2、什么是专业社工,最根本在于用心,不具备社工的心,不管你有多好的手段,你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工;
香港社工思源在7月14日来访社工站,我也有幸在阳光社工与思源互动中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以上就是我自己认识之后的体会;一个真正社工,关键在于拥有社工心,我觉得用心做和不用心做很不同的;同工胖哥告诉我,如果你事先对这次小组活动充分尊重,不管你做得是否有预期那么好,但是参与者是能感受到你那份对自己工作的尊重,因此他们也会尊重你并认可你,但假如我们本身都蔑视了这次活动,那么我们的结局也会是被人蔑视;这多少有那个道理,人如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3、社工不是老好人,社工是智慧的人;
这是我听到同工嘉超的感想之后我的简略认识,其实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是智慧社工;是的,这也算是我们区别于非社工和社区老大妈的角色,我们不是老好人,我们对待复杂社会情况和很多意外的事情和人的举动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是社工,就是要以一种老实,温柔礼貌,苦口婆心,单纯的作风去应对,否则我们不但帮助不了人,还会让自己身陷囹圄。我们讲究的是有策略,有步骤,有侧重,有技巧,有原则地应对我们的案主,我们的意外事件,需要我们强硬就需要强硬,需要技巧就要技巧,只有自己能适应世间,才能对世间有所作为,这里很强调智慧;
4、什么才是专业的社工要做的事情?就是你能看到的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些;
刚刚来到社工站体验时候,以及过去看多一些其他机构社工所做的事情,总是觉得他们做得不那么有专业味道,也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正宗的专业锻炼机会,做的都是专业的工作;其实,我过去的想法是相当不成熟的,只要是和书本说得完全一样的那种专业实习和工作才是我想要的,但是这种纯专业的实习和工作,真的存在吗?在大陆,真的有吗?几乎是没有的,哪怕你去哪里实习,你也会做很多感觉没有多少专业味道的东西,哪怕你真的做了社工,在目前,你多少也会觉得很多时候做得没有多少专业味道。为了找到这种纯专业的活儿来做,那是一种挑剔的,头脑简单的要求,如果固执地这么想,那么我也许永远无法迈出实践的一步。
但是,书本终归是理论,书本描绘的有些是理想的工作情景,但是在起步中的大陆社工事业,作为拓荒牛的这几代社工人,我们不可能真正从一开始创造出这种理想社工世界,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改善,现在也在不断改善中;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社工,他们做的工作中,不管是否有社工味,那都是大陆社工最真实的反映,什么是专业社工的工作,就是这群专业社工所做的工作,在现在,我们能这样去看待我们的理论与现实差距,会进一步推动我们迈出积极地参与实习,实践,少些埋怨和怀疑,而多些积极与开拓。
也正如同工胖哥曾经告诉那些来社工站实习的社工学生,他说:“如果我们给你的实习内容就和书本讲得一模一样,那么你们干嘛还来实习,实习就是来发现现实与幻想的差距,实习是真正知道符合国情的社工现状,这才是实习最大意义。”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而在最后,40多天的实习,我觉得社工站存在一些我认为的不足:
第一,社工站太小了,缺乏自己独立的个案工作室和小组活动场地,不方便及时或者合理创造一种合适情景让案主和小组活动进行;
第二,社工站电脑不太充足,站里社工需要轮流使用,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第三,社工站创立仅仅半年,还属于一个战略推广期,我个人觉得,单凭靠一些小组,团康和个案,很难有效扩大社工站被社区居民认知度,这方面还有待社工站去探索思考;
第四,社工站应该要有自己的旗帜,要有自己的一些带有本社工站标志的纪念品,用于给小组活动的参与人员,实习生,志愿者留下纪念,而旗帜和纪念品本身也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广社工站品牌;
第五,有条件可以尝试定期多举办一些交流会,让阳光社工站社工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社区工作,社区社工,对社区社工感兴趣的人来聚在一起,通过简单小组活动或者茶话会来促进彼此互相学习,分享心得,探讨社区社会工作一些理论和实务。
一、实习安排
(一)安排方式
系里先和实习机构协商实习事宜,确定实习人数和实习时间。接着召开大三全体学生会议,让学生根据提供机构的情况和自己兴趣选择实习的机构。如果机构选择实习的人数和提供的人数不符,再由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进行适当调节分配。由于机构接纳的实习生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第一阶段暂时不能去机构实习的学生留在校内开展小组活动,第二阶段由在校内做小组工作的学生优先选择实习机构,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去机构实习的机会。
(二)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周―第九周,第十周实习中期总结,第二阶段是十一周―十八周,第十九周实习终期总结。每周去一天。
(三)实习地点
第一阶段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在校内做小组工作,活动地点在社工实验室;第二阶段在锁金村街道锁五社区实习。
(四)实习类型
同步式实习,学生们的时间在课堂学习和现场实习间进行分配,每一阶段实习八周,每周去机构实习一天。
(五)实习目的
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如何把所学理论服务有需要的人,这对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一个空白。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社工专业理论,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我们所学的理论,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实习给了我们一次亲密接触社工机构的机会,也让我们对当今社工专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醒现实的认识;实习也给了我们一次积累社会资源的机会,通过与机构人员及其他社会人士的接触交流,我们能够增加社会经验,也积累了一定得人脉关系。总之,实习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六)实习准备
这是第一次参加专业实习,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第一阶段在校内做小组工作,首先,我们从网络,教材和图书中查阅了大量小组活动的资料,汲取有用知识,通过不断地讨论,初步制定了小组计划书。接着,开始做招募组员工作,通过校内网,学校西祠胡同等传播媒介发布招募消息,利用认识的人脉关系进行宣传和推荐,并发出邀请;制作宣传单,贴于男女生宿舍或食堂等学生密集地。
第二阶段在锁五社区实习,在实习之前,我通过网站,图书等媒介搜索了大量关于锁金社区的信息,同时也查阅了有关当下城市社区发展状况的信息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案例。通过大量的信息的获取,我对社区工作以及锁金社区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搜索资料后,我和另外几个社区实习生一起讨论制定了在社区开展活动的初步计划书,交锁金街道民政科领导审阅。
二、实习总结
(一)机构介绍
1.校内小组小组名称:快乐成长,有八名组员,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为主持,另一名为记录员,我做了三次主持和三次记录员。小组活动的主要地点为社工实验室,共开展了六次小组活动,四次在室内,两次在户外:操场和琵琶湖。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六次活动的主题分别为:相识,沟通与交流,认识一个真实的自我,真诚地信任别人,展现自我,心灵的旅行暨小组总结。
2.锁五社区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金五村社区南依紫金山,西傍玄武湖,小区绿树成荫、四季花香,自然环境优美,占地16.5万平方米,有住户1446户,居民4282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居民人口接近40%,有党员62名,志愿者180人。社区分七个自然片区:省级机关大院、市级机关大院、总参兵种部南京第一干休、林业部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南师大紫金校区、三建公司宿舍、新建小区翠岭居。居住的居民大多数是离退休老干部和科研人员,相对素质较高,可称得是人际关系和谐,治安良好,管理有序,安居乐业,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从20xx年以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先进社区”、“全国残疾人先进社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及省市区40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被市区评为无刑事案件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共三层,一层为社区公共服务站,老年活动室,二层为社区警务室,三层为多功能会议室,图书室等。除此以外,还有门球运动场,棋牌室等公共活动场所。居委会提供的服务有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等。
摘要:
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
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日趋严重,养老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采取更好、更便捷的养老方式,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社区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较符合国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沙开福区居民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指导下,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为了进一步追踪了解近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现状,特别是老年居民的需求,长沙开福区居民小区开展了一次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
依据目前居家养老工程的定义,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为:
(1)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确需帮助的老人。
(2)7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老人、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3)70周岁以上需要社区、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4)少部分70岁以下的老年人。
为了便于抽样操作,同时也兼顾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将“老年人”操作性定义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居家养老工程的对象占多数(约70%),另有30%为60-69岁老年人。
2.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填答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框架以各社区计生名单为基础,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随机抽出70%的样本,然后再抽30%的60-69岁老年人,在抽样中兼顾居家养老的重点对象。
3.调查内容
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这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社会交流、精神慰籍。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长沙市第一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14个试点社区为抽样总体,将社区类型分为:城市社区(含“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二种,从14个试点社区共随机抽取120份样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 。
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集中在60-80岁
在448位老年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多数介于60-80岁,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潜在需求者。具体来看,年龄在60-69岁的老年人占41.8%,70-79岁的老年人占33.5%, 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仅占24.7%。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被调查者所占比重为46.4%,女性被调查者占53.6%,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2、调查对象未与子女同住现象比较普遍
在448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中,99.5%的老年人拥有一个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个子女的占34.6%,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占64.9%,无子女的情况较少,仅为0.5%。但是调查显示,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未与子女同
住现象比较普遍,如64.3%的调查对象表示未与子女同住,仅有35.7%的调查对象与子女同住。从调查对象的身体情况来看,健康状况良好,68.7%的调查对象生活能够自理,28.4%的调查对象表示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仅有2.9%的调查对象生活不能自理。
推荐专题: 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