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兵马俑实习报告(优秀范文三篇)

2023-01-26 14:16:1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兵马俑实习报告(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兵马俑实习报告(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考古实习报告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一直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考古专业的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老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清遗址的分布情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在田野发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并教我们如何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复杂。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复杂,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代要早,因为,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须善于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容易处理好复杂的地层关系,避免造成混乱。

田野考古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后,老师介绍了田野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进行发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边沿的南北方向是否准确,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为标准正方形。其二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铲,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认土质土色。手铲的有几种使用方法,在对不同的遗物、遗址进行挖掘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种是刮土,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与地面成锐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见的田野发掘有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大类。遗址的具体发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针于要发掘的探方西南角确定一个探方测量的座标基点。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掘对象的实际情况,探方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然后开始拉线,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过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对方格进行统一的编号,分工发掘,以便将发掘资料汇集、纳入总体记录中。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以便发现和控制遗址、遗物现象,做好记录。探方要留剖面,以观察文化堆积的和层次。发现遗址后要事先观察分析其地层关系,按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细清理,并探明它们之间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全部发掘过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关系:

对于此次的实地考古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学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为考古学提供信息,为考古发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时,考古发掘遗物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做诠释。例如,在盘龙城考古发掘过程中,对盘龙城宫殿分布以及其作为商王朝的统治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确定都需要历史文献的记载来作为研究的参考。

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首先考古学的发展纠正了许多错误的历史观点。例如盘龙城考古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史学观点。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第二篇:考古实习报告

实习已过去些许天了,可在京实习的一幕幕却还会常常清晰的浮现于脑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还盛,我们便来到了房山大苑村这个陌生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二十余师生一起经历了春天肆虐的沙尘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遗址转战于大兴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却也收获了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发掘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了室内整理的前期记录整理和资料汇总工作等,同时锻炼了身心,拓宽了眼界,工作之余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关照下,也度过得很愉快。整个实习,大家都收获良多。

在此,实践和能力的学习提升过程不可置否是发掘实习的重心,但穿插其间的人情往事也同样让人难忍不提,故此分为实践学习、生活娱乐两篇。

(一)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20xx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规律一致,可断定余者非妻则妾。东区墓葬以M14规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双棺、每棺都有随葬品。有趣的现象是,在已初步断定西首为男的情况下,次西位的棺中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铜钱、珠花、发簪等都远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为多,联系实际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结合当时的风俗生活,几人的家庭地位及内部关系会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中区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较明显的初步判定主体为辽金墓,还有少数唐墓,甚至个别墓时代推测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第三篇:兵马俑调查报告

篇1: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 年8 月26 日——2010 年9 月1 日 考察地点:西安秦始皇陵墓

考察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的创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作为以艺术设计为专业的我们来说,感悟历史的审美文化,秦兵马俑的研究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一、考察地点介绍 有人说把中国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如果北京是这棵树的树冠,那么西安则是这棵树在地下盘结交错的根系。在西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积淀,文化、习俗、价值、美德、传统甚至糟粕。你很难用三言两语将其概括、归类、分析、分析直到总结。这里所有过去存在着的、现在存在着的,你只能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再下结论不迟。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一座座建筑、一堆堆墓冢,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些已经逝去但又好像从未离开这块土地的一位位伟人的灵魂和他们的诗篇、传奇、自豪或是悔恨。二、考察的基本情况 为顺利完成此次考察任务,我们事先进行了考察活动行程线路、人员分配的详细安排,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所有成员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于9 月1 日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学校。9 月 27 日早晨,我们到达西安,开始了我对西安的考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真正地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我们先后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碑林,期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故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总之这次考察让我受益匪浅。(一)秦兵马俑的审美特征 1974 年3 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兵马俑的主要审美特征:一是逼真写实,二是深沉雄大。1)千人千面的逼真写实 兵马俑从造型艺术角度上,追求的一种高度的写实性风格,秦俑将士无论是从形体比例、面部结构还是神态仪容都十分准确生动。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2)威武雄壮的形象 秦兵马俑形体高大,与秦以前的陶俑相比,体型要高大的多。秦以前的陶俑,一般高 10~30厘米;秦以后的陶俑多数高30~50厘米。而秦俑高度一般约1.8米,最高者达2米。另外秦俑数量众多,据初步统计,三个俑坑内有各类武士俑7000多个,陶马600多匹,战车 14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以群塑的形式出现,这与西方雕塑艺术多为个体作品的形式迥然不同。秦兵马俑数量之多为世罕见,仅一号坑就埋藏着兵马俑6000余件,组成一个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庞大军阵。像这样的群塑形式,在西方雕塑史上是根本找不到的。专家认为,秦兵马俑开创了中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二)秦兵马俑艺术的青铜遗韵 在秦陵兵马俑庞大的俑群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人物的动作也是各具姿态的,但是不管是在整个俑阵中看,还是一件件地单独看,都有一种人物形象差不多的视觉效果,这和商周青铜器纹饰给观者的感觉一致,在众多的青铜兽面纹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但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样的。这些兵马俑虽然是陶质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青铜般的气势。而这种情况在商周的彩绘陶上也曾大量出现过,在很多墓中出土的仿青铜的陪葬陶器都是青铜器般的神秘、庄严,而不是陶器原本的活泼、流畅感。经过反复的观察就会发现,秦兵马俑在造型上存在的青铜遗风非常明显。三、考察体会 我们到达秦始皇陵是在早晨,朝阳刚升起,金灿灿的照射着,正值金秋时节,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红彤彤的石榴树和柿子树,着实好看。在兵马俑露出真面目之前能见到这样一番美景,路途奔波中的劳累感觉顿时没有了,心情也变得好起来。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兵马俑的大门,顿时我们就被震惊了一下。我想这种感觉不是亲眼看到,从图片或其他媒体上是体会不到的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这真像秦始皇率领的千万 大军前去迎战,杀得你死我活!兵马俑不但宏大,而且兵马俑的神态端庄,栩栩如生。据导游讲解,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在刚开始挖掘陵墓时没有保护措施,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因为去的时候并不是工作日,所以没能现场看到专家对挖掘出来的兵马俑进行修复工作,蛮遗憾的。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吧!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虽然是千人千面,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如此,每一个兵马俑给人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远观效果就像是经过无数次重复达到的一种恢宏气势,但是近观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不一样的,我想这就像是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一样吧,千年前的人们已经把审美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怎能不为之震撼呢?在追求写实的同时,兵马俑的制作者很巧妙地对重点部分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以凸显主题。我们知道,东方人的面部轮廓比较平,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眉骨眉毛塑造,就会平和圆润,这样近看尚可,远观就会模糊不清。秦俑的制作者在这里很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加大眉毛的厚度,把眉骨塑造的棱角分明,这样近看细致,远看明快清晰,并且这种夸张并不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反而让人感觉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人的审美习惯竟然和现在我们倡导的如此一致!篇2: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

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

【内容摘要】五一前往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正好赶上123号坑都开放,看着气势宏大的兵佣阵和做工精美的铜车马,感觉非常震撼!以下是关于秦皇陵兵马俑的一些介绍,以及在当时历史时期(秦朝),兵马俑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

【关键字】介绍、艺术价值、科技、兵马俑与秦朝兵制、兵马俑的历史地位 将军俑 一号坑

铜车马兵俑阵 一、兵马俑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 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二、我所看见的兵马俑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三、兵马俑与历史文化

(1)从兵俑的排列看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始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凭借武力征服中国,活着的时候是天下霸主,死了以后决心要把这支无敌军队带到地下,以显示自己的至尊地位。于是制造了这成千上万陪葬的陶俑。

在六国中,秦国是西陲大国。它挥鞭东进,吞并齐楚燕赵等六国,创下一番不世伟业。兵马俑气势轩昂,向东排列,正是体现了秦皇统一天下的壮举。兵马俑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是不消翻阅史料,便知道秦军并吞八荒,横扫天下,万马奔嚣,鉄戟森严之历史气象。(2)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 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另外,陶俑运用的彩绘技术,使用了诸多丰富的矿物颜料(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在彩绘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3)兵马俑与冶炼技术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 史上的奇迹。(4)兵马俑与秦朝兵制

秦始皇陵出土的绝大部分武士俑都是步兵俑。由此可以看出步兵是秦代军队构成中的主体。秦代车兵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情况看,车兵既有单独的编队,也有与步兵相结合的编队,还有与骑兵相结合的编队,并有与步、骑同时相结合的编队。这说明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力量。另外,从兵马俑还可以知道,秦代的骑兵已经配备有齐全的鞍。战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精选,高皆1.33米以上。骑士个个精强勇悍,一律穿短甲,手持弓箭。骑兵也是秦代的重要兵种之一.。

四、兵马俑的历史地位

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层面既多又广,在建筑史、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即使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影像,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秦兵马俑在历代陪葬俑中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俑葬文化的精华。它是一个威武王朝的写真,是一段消磨不去的春秋史笔,是一首气势磅礴的雄浑赞歌。兵马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篇3:关于西安秦兵马俑的报告

关于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考察者:范宇(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考察时间: 2012年10月4日———10月5日 考察地点;西安市秦始皇陵墓 考察目的: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创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一、考察地点介绍

有人说把中国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如果北京是这棵树的树冠,那么西安则是这棵树在地下盘结交错的根系。在西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积淀,文化、习俗、价值、美德、传统甚至糟粕。你很难用三言两语将其概括、归类、分析直到总结。这里所有过去存在着的、现在存在着的,你只能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再下结论不迟。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一座座建筑、一堆堆墓冢,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些已经逝去但又好像从未离开这块土地的一位位伟人的灵魂和他们的诗篇、传奇、自豪或是悔恨。

二、考察的基本情况

为顺利完成此次考察任务,我们事先进行了考察活动行程线路、人员分配的详细安排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所有成员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于10月5日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学校。

10月4日早晨,我们真正地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我们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期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故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总之这次考察让我受益匪浅。(一)秦兵马俑的审美特征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佣。

秦兵马俑的主要审美特征: 一是逼真写实, 二是深沉雄大。1)千人千面的逼真写实

兵马俑从造型艺术角度上,追求的一种高度的写实性风格,秦俑将士无论是从形体比例、面部结构还是神态仪容都十分准确生动。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2)威武雄壮的形象秦兵马俑形体高大,与秦以前的陶俑相比,体型要高大的多。秦以前的陶俑,一般高10-30厘米;秦以后的陶俑多数高30-50厘米。而秦俑高度一般约1.8米,最高者达2米。另外秦俑数量众多,据初步统计,三个俑坑内有各类武士俑7000多个,陶马600多匹,战车14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以群塑的形式出现,这与西方雕塑艺术多为个体作品的形式迥然不同。秦兵马俑数量之多为世罕见,仅一号坑就埋藏着兵马俑6000余件,组成一个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庞大军阵。像这样的群塑形式,在西方雕塑史上是根本找不到的。专家认为,秦兵马俑开创了中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二)秦兵马俑艺术的青铜遗韵

在秦陵兵马俑庞大的俑群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人物的动作也是各具姿态的,但是不管是在整个俑阵中看,还是一件件地单独看,都有一种人物形象差不多的视觉效果,这和商周青铜器纹饰给观者的感觉一致,在众多的青铜兽面纹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但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样的。

这些兵马俑虽然是陶质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青铜般的气势。而这种情况在商周的彩绘陶上也曾大量出现过,在很多墓中出土的仿青铜的陪葬陶器都是青铜器般的神秘、庄严而不是陶器原本的活泼、流畅感。经过反复的观察就会发现,秦兵马俑在造型上存在的青铜遗风非常明显。

三、现状及解决方案

室内大气对文物存在的潜在破坏缓慢而不易察觉。随着城市中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害气体对文物的不利影响也就日趋突出。室内有害气体或粉尘颗粒会与彩绘颜料反应,加速修复材料老化,造成文物风化,影响考古遗迹的再发现。秦兵马俑博物馆2号坑在发掘之初就曾经发生过泥土上生长出霉菌的事情,文物保护专家用了一个夏天进行人工喷药才将霉菌完全消除。因此,必须在科学化掌握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治理对策,最终从目前的抢救性保护转变成预防性保护。

在秦俑博物馆培养一支专门从事文物环境研究的专业队伍、建立起能独立运行的文物环境实验室;建立室内微气候、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以及降尘等综合数据库;获得秦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的综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污染控制积累优势,从而为抢救性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预防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并将为我国开展博物馆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先导性样例,为将来出台国家博物馆大气污染控制法提供科学咨询与借鉴。四、考察体会

我们到达秦始皇陵是在下午,我不知在想着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兵马俑的大门,顿时我们就被震惊了一下。我想这种感觉不是亲眼看到,从图片或其他媒体上是体会不到的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这真像秦始皇率领的千万大军前去迎战,杀得你死我活!兵马俑不但宏大,而且兵马俑的神态端庄,栩栩如生。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在刚开始挖掘陵墓时没有保护措施,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因为去的时候并不是工作日,所以没能现场看到专家对挖掘出来的兵马俑进行修复工作,蛮遗憾的。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吧!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虽然是千人千面,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如此,每一个兵马俑给人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远观效果就像是经过无数次重复达到的一种恢宏气势,但是近观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不一样的,我想这就像是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一样吧,千年前的人们已经把审美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怎能不为之震撼呢?在追求写实的同时,兵马俑的制作者很巧妙地对重点部分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以凸显主题。我们知道,东方人的面部轮廓比较平,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眉骨眉毛塑造,就会平和圆润,这样近看尚可,远观就会模糊不清。秦俑的制作者在这里很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加大眉毛的厚度,把眉骨塑造的棱角分明,这样近看细致,远看明快清晰,并且这种夸张并不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反而让人感觉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人的审美习惯竟然和现在我们倡导的如此一致!

推荐专题: 实习报告模板 医院实习报告 兵马俑实习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